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课件(共6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课件(共6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7 17:1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7张PPT)
新课导入
说说你心目中的将领有哪些精神品质?
25.周亚夫军细柳
—一个“拽炸天”将军的故事
第 1 课时
整体感知
朗读感知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zī)侯徐厉为将军,军棘(jí)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pī)甲,锐兵刃,彀(gòu)弓弩(nǔ),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zhào)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pèi) 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yī) 曰:“介胄(zhòu) 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jiē)乎,此真将军矣!曩(nǎng)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yé) ”称善者久之.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 “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
周亚夫军 细柳
事件:驻军、驻扎
地点
人物
解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侵入边境。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我国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统称,此处指匈奴。
精读细研
译: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于是,朝廷任命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任命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任命河内郡的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在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大规模
于是
担任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
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军营。
不久。
到,往。
同“披”,穿着。
张开。
把弓拉满。
精读细研
这里指刀出鞘。
亲自
将要。
皇帝发布的命令。
过了不久。
手持符节
皇帝
慰问。
下令
命令
派遣
使者

下诏
听从
符 节
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 用金、铜、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如兵符、虎符等。
知识链接
译:皇上亲自去慰问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军中官兵都身披铠甲,刀出鞘,弓弩张开,弓弦拉满。皇上的先行引导人员到了营前,不能进入。先行官说:“皇上将要驾到。”守卫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入营慰劳军队。”
精读细研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精读细研
营垒。
规定。
控制住车马。
拱手行礼。

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纵马奔驰。
慢慢地。
请允许我。
劳军仪式完成后离开。
盔甲和头盔,这里指披甲戴盔
对……说
缰绳


译: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车马的随从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就控制住车马慢慢前行。到了主帅所在的营帐,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拱手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被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派人向周亚夫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仪式完成后离开。
精读细研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语气词,表示反问。
先前。
必,一定。
精读细研
译: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群臣都感到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必定会遭偷袭而被俘虏,至于周亚夫,哪里是能够被侵犯的?”称赞了他很久。
音节助词,不译
已经
全文翻译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于是,朝廷任命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任命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任命河内郡的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在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问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军中官兵都身披铠甲,刀出鞘,弓弩张开,弓弦拉满。皇上的先行引导人员到了营前,不能进入。先行官说:“皇上将要驾到。”守卫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入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车马的随从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就控制住车马慢慢前行。到了主帅所在的营帐,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拱手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被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派人向周亚夫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仪式完成后离开。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群臣都感到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必定会遭偷袭而被俘虏,至于周亚夫,哪里是能够被侵犯的?”称赞了他很久。
1.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
“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容式车
“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穿着


车前横木。这里作动词,扶轼。


字词积累
2.古今异义
(1)军霸上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2)上自劳军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3)天子先驱至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4)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5)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6)军中不得驱驰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先行引导的人员
走在前面起引导作用的人
符节
物体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
慰问
劳动、劳力等
皇帝
方位名词
驻军
军队
营垒
墙壁
策马疾驰
驱赶,奔跑
(7)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8)将军约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9)军中闻将军令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10)使人称谢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11)成礼而去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12)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13)请以军礼见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听从
用鼻子嗅
必,一定
坚固,顽固
规定
大约,表估计
兵器
士兵
致意,问候
感谢
离开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不果断相对”)
请允许我
请求,邀请,“希望对方做某事”
3.一词多义
军 ①周亚夫军细柳( )
②上自劳军( )
③至霸上及棘门军( )
使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③使人称谢( )
诏 ①不闻天子之诏( )
②持节诏将军( )
入 ①匈奴大入边( )
②直驰入( )
③入由无法家拂士( )
名作动,驻军
名词,军队
名词,军营
动词,派遣
名词,使臣
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
动词,派
动词,入侵
动词,下诏,告诉
动词,进入
在国内
令 ①将军令曰( )
②军中闻将军令( )
及 ①至霸上及棘门军( )
②及鲁肃过浔阳( )
持 ①持满( )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将 ①诏将军( )
②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
为 ①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
②天子为动( )
动词,命令,下令
名词,命令

到,等到
jiānɡ,将级军官,高级将领
jiànɡ,将士
动词,拉,指拉弓
动词,拿
动词,担任,做
介词,被
劳 ①上自劳军( )
②劳其筋骨( )
固 ①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
②汝心之固( )
③子固非鱼也( )
居 ①居无何( )
②不可久居( )
③居天下之广居( )( )
备 ①以备胡( )
②前人之述备矣( )
③左佩刀,右备容臭( )
慰问,慰劳
使……劳累
一定
顽固
经过
停留
本来
住在
住宅
防备
详尽
挂着
之 ①文帝之后六年( )
②已而之细柳军( )
③不闻天子之诏( )
④介胄之士不拜( )
⑤称善者久之( )
以 ①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
②以备胡( )
③请以军礼见( )
且 ①天子且至( )
②年且九十( )
③且焉置土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④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助词,的
动词,到,往
助词,的
助词,的
助词,补充音节,不译
动词,任命;一说介词,让
连词,用来
介词,用
将要
将近
况且
而且
4.词类活用
军霸上( )
锐兵刃( )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介胄之士不拜( )
改容式车(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锋利
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名词用作动词,下诏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着盔甲
同“轼”。名词用作动词,扶轼
5.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此真将军矣。
“矣”表示判断。
②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也”表示判断。
(2)被动句
天子为动。
“为”表示被动。
(3)省略句
①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省略主语“文帝”,即“<文帝>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②天子为动。
省略宾语“之”,即“天了为<之>动”。
第 2 课时
精度细研
活动一:简单复述这个故事,同桌互述互评,互相纠正互相补充。
整体感知
2.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营
1.刘、徐、周三军驻地
3.文帝赞叹周亚夫
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活动二: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是“真将军”?请结合具体语句,用以下句式来描述:“嗟乎,此真将军矣!亚夫真在 。”
整体感知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1.在军士戒备方面:
常备不懈,严阵以待
训练有素,戒备森严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持兵刃
×
→突出周亚夫治军严明,带兵有方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上至又不得入”“军中不得驱驰”。在细柳营中,文帝也要遵循军令,按辔徐行。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上至又不得入”“军中不得驱驰”。在细柳营中,文帝也要遵循军令,按辔徐行。
皇帝来了不给进???!!!
在括号内补充恰当的语气,小组分角色演绎下面两场对话 ,并做出动作。
细读分析
第一场
细柳营壁门外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地 点
天子先驱
( )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
(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颐指气使、傲慢、急躁
坚定不移,毫无商量余地
( )(持节)吾欲入劳军。
正式,语调略低
军门都尉得将军令,开壁门。
思考题:天子先驱和军门都尉说的话的标点符号是否可以调换?
天子且至!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
天子且至。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
第二场
细柳营内
天子车骑疾驰。
地 点
壁门士吏
(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天子按辔徐行。
严肃、坚决
2.在治军军纪方面:
军纪严明,恪尽职守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上至又不得入”“军中不得驱驰”。在细柳营中,文帝也要遵循军令,按辔徐行。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上至又不得入”“军中不得驱驰”。在细柳营中,文帝也要遵循军令,按辔徐行。

“不”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亚夫登场!!!
揖 礼
揖礼,古时汉民族的相见礼,起源于周代以前,约有3000年以上历史,行礼时,双手合于胸前,左手在外,右手在内。
1.天揖(上揖:揖礼手位于高者,标准揖礼)
2.时揖(中揖:揖礼手位于平者,又叫:拱手,推手,抱拳)
3.土揖(下揖:揖礼手位于下者,又叫:下手)
此外还有长揖、特揖、旅揖、旁三揖等。
土揖
时揖
知识链接
古人的拜是非常讲究的,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三叩九拜”中的“九拜”,就是古人九种拜的礼节。这九种拜分别是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其中除了女性用的肃拜不跪外,其余八种拜都要下跪。稽首是拜礼之中最隆重的一种礼仪,一般用在君臣之间。先跪下,再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我们在今天的古装影视剧中看到的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对皇帝所行之礼就是此礼。根据头触地的时间长短,拜又分为稽首和顿首两种。稽首触地时间长,表尊重程度高;顿首触地时间短,敬意低于稽首礼。
知识链接
第三场
细柳营内
天子车骑疾驰。
地 点
周亚夫
(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使者
( )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铿锵有力、不卑不亢
恭敬有礼
周亚夫作揖,天子改容式车。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知识链接
在军抗而立,在行遂而果,介者不拜,兵车不式,城上不趋,危事不齿。
——《司马法·天子之义》
穿戴甲胄的兵士见到天子或者长官可以不拜,仅行拱手礼即可,称为“介者不拜”;在兵车上若遇见长官,不行低头抚轼之礼,称为“兵车不式”(“式”通“轼”)。
3.在言行方面:
刚正不阿,谨守礼仪
1.在军士戒备方面:
2.在治军军纪方面:
3.在言行方面:
治军严整,戒备森严、严阵以待
军纪严明,恪尽职守
刚正不阿,谨守礼仪、不畏权贵
真将军
小结
《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细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深入探究
对比角度 对比内容 作用
入营
行为
突出周亚夫治军有方
细柳军营“不得驱驰”“按辔徐行”
霸上、棘门军营“直驰入”
突出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尽职守
细柳周亚夫“持兵揖”“不拜”
霸上、棘门军“将以下骑送迎”
汉文帝慰问军士时所受待遇之比较
嗟乎!此乃______天子矣!
活动三:活动替周亚夫赞美汉文帝。

细读分析
细读分析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2.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3.称善者久之。
语气从容、平和
表现文帝的明事理、识大体
凸显文帝的见识与胸襟
点明时间、空间
虚词,显格局
细读分析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2.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称呼,看诚意
越来越正式
细读分析
1.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2.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3.称善者久之。
动词,示敬意
细读分析

轼,古代马车上前方的横木,用作扶手。行车途中对人表示敬意时即扶轼低头,这个动作本身也叫轼。
知识链接
汉文帝在细柳军并未得到“至尊”的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但他并不认为这损害了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严,反而对周亚夫大加称赞。这一点应该如何理解?
“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不得入”“军中不得驱驰”
形同儿戏
训练有素、军纪严明
维护汉文帝的统治(保家卫国)最需要的,特别是在“匈奴大入边”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汉文帝即位后,跟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朝奸细的挑拨,跟汉朝绝了交。公元前158年,匈奴单于起兵六万,袭扰上郡和云中,杀了不少百姓,抢掠了不少财物。汉文帝急忙以中大夫令勉为车骑将军,率军进驻飞狐(今山西上党);以原楚相苏意为将军,将兵入代地,进驻句注(今山西雁门关附近);又派将军张武屯兵北地。为了加强防卫,汉文帝还委派刘礼、徐厉、周亚夫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这三处地方离长安较近,汉文帝就到这三地慰问军队。本文就是汉文帝劳军的纪实。
写作背景
在“皆惊”(即还没想明白)的群臣面前贬斥玩忽职守的霸上及棘门军的统帅,称赞周亚夫,也是向群臣宣示国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文帝的开明识大体。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1、对没有周亚夫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入军营的严明军纪而惊讶;
2、对周亚夫见到皇帝不跪拜只行军礼的行为感到惊讶;
3、对汉文帝不但不怪罪周亚夫,反而对他称赞而表示惊讶;
·文帝之后六年(前158)
·文帝生卒年月(前202-前157)
劳军之后的第二年,文帝就驾崩了。匈奴扰边,身体衰微,面临内忧外患的文帝,此时“为动”“改容式车”以及对周亚夫的称赞,不光是因为找到了良将,还有为继承人选择到栋梁之材的欣慰。
知识链接
“称善者久之”后的原文:
月馀,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孝文帝且崩时,戒太子曰:“极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景帝三年(前154年),以吴、楚为首的七国之乱爆发。周亚夫被任命为太尉,领军东进与叛军作战。叛乱历时三个月即被平息。周亚夫官拜丞相。
知识链接
嗟乎!此乃______天子矣!

细读分析
知人善用、平等待人、心胸宽广、明辨是非、体恤下属、贤明、有雄才大略……
结合社会现实,说说你从文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汉文帝不仅不怪罪周亚夫,反而为之感动,可见他是一位明君。当今社会,上级领导应接受下级的正确意见,这样才能是工作更好地完成。
自古以来,不论哪一代的君王,要想治国安民,立法严纪是他们的首要之选。如果没有纪律,国家何以繁荣昌盛;如果没有纪律,社会何以安定有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我们在校应认真遵守纪律,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当今时代,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大家都应该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安定繁荣。
“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括。君子坦荡,有什么说什么,不阿谀奉承别人而取得富贵,不违反做人原则而取得地位。
课堂寄语
周亚夫军细柳
点明背景
边关吃紧
奉命备战
上自劳军
霸上棘门
将以下骑送迎
细柳
军士吏全副武装
入须听将军令
匈奴进犯
直驰入
军中不得驱驰
持兵揖,不拜
治军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凛然不可侵犯
周亚夫形象:
思维导图
周亚夫,西汉名将,绛侯周勃之子,屡立战功。周亚夫秉公理事,一身正气,为人坦荡,帮助汉景帝赢得西汉王朝大一统的局面。然而,正因其刚正不阿,多次开罪梁孝王等皇家势力,被汉景帝疏远,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这篇文章即记载他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
周亚夫与司马迁生活的时期相距仅数十年,司马迁有感于周亚夫武能抗敌、文能治国的传奇一生,更慨叹一代名将,战功显赫,却因小人离间,竟被冤死,因此在《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记下周亚夫的骁勇事迹,以寄哀思。
主人公介绍
司马迁(约前145— )字子长,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其父司马谈曾任汉武帝的太史令。司马迁早年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20岁开始多次出游,考察了许多历史著名人物如孔子、屈原、信陵君刘邦等的遗迹。38岁继任太史令,开始整理史料。后司马迁因替兵败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下狱受宫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凌辱。但他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的宏愿。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这是由宦官担任的掌管文书机要的官,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但他忍辱含垢,继续编写《史记》。
他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历史之父。
作者简介
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东汉末年才改称今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史记》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跨度近三千年,详实地记述了我国古代的历史,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描绘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表现了司马迁的进步历史观。它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史记》
知识链接
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综合性史书体裁,因以纪、传为主体而得名,创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
“本纪”是叙述历代帝王的政绩;
“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
“书”是记载典章制度和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世家”是先秦诸侯国的兴亡史和汉朝杰出功臣的传记;
“列传”主要是历代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特殊人物的传记。
《史记》
知识链接
《史记》忠实于历史事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班固语),被历代史家赞为“实录”。但作者却在“实录”的基础上,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特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尽力避免泛泛地梗概式叙述,而是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活动。为了表现人物,司马迁常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让人物在紧张的斗争中表现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丰满生动,个性鲜明,为后世的传记文学树立了典范。
《史记》
知识链接
1.汉文帝登基之初,吴王联合其他诸侯发动叛乱,周亚夫领兵平叛,得胜。
周亚夫之死
课外阅读
2、周亚夫被任命为宰相,但是他性格耿直,讲话不注意技巧,常常得罪汉景帝。
①汉景帝想废掉太子刘荣时,周亚夫强烈反对,汉景帝很不开心。②匈奴将军归顺汉朝,汉景帝十分高兴,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归顺汉朝,汉景帝想封匈奴将军为侯,周亚夫强烈反对,认为这种背叛国家的人不应该受到赏赐,如果封他们为例,会在朝廷中树立不好的导向。汉景帝非常不悦,没有理睬周亚夫的建议,依旧封了匈奴将军为侯。
周亚夫因此称病不理政事,汉景帝知道这是周亚夫在抗议,索性顺水推舟,过了三年免除了他的丞相之位。
3、但是周亚夫毕竞是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汉景帝爱惜他的才华,不久之后请他入宫赴宴,故意没给他准备筷子,想试探他的反应,看看他的脾气是不是已经改好了。可是周亚夫的反应再次让汉景帝很生气——周亚夫不高兴地向宫人要了筷子,汉景帝说出自己不给他放筷子的用意,周亚夫不情不愿地跪下向汉景帝谢罪,汉景帝刚让他起来,周亚夫就立刻站起来告辞离去。汉景帝愤怒地望着周亚夫的背影,开始起了杀心,觉得周亚夫功高盖主又把持兵权,对皇权已经失去了敬畏之心,这样的人不能留下来,否则会动摇汉王朝的基业。
4、除去周亚夫这样的功臣,需要一个非常合理的借口才行,汉景帝很快找到了时机——周亚夫年纪渐长,他的儿子准备了500 甲盾给他发丧时用,被人举报,汉景帝质问周亚夫,倔强傲气的周亚夫并不回答。汉景帝大发雷霆,廷尉审问周亚夫时,问他是不是要造反,周亚夫说∶"只是买来用作发丧的用品,哪里谈得上造反 "廷尉说∶"即使活着时不造反,死了也会用这些甲盾造反。"周亚夫在牢狱里百口莫辩,只好绝食自尽。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课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