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诗词五首 渔家傲 秋思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 诗词五首 渔家傲 秋思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7 17:2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新课导入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经典的词—《渔家傲 秋思》,一起体会这首词独有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培养朗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词情感并 能熟读成诵。
(2)关注关键词句理解词作内容,结合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学习目标
héng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zhàng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qiāng mèi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
(读准字音与节奏)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今属江苏)。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力行新法,巩固边防,被誉为“一代名世之臣”,死后谥“文正”。词作仅存5首,其中《渔家傲·秋思》写边塞风光,苍凉悲壮,开豪放词风之先河。现存有《范文正公集》。
作者名片
《渔家傲·秋思》:
“渔家傲”,词牌名。“秋思”,题目。“秋”,点明(边塞)季节;“思”,忧思之情,意思是戍边将士在边塞肃杀的秋季思乡忧国。
课题解读
上阙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疏通文意
①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②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③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的倒装,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④边声:边塞所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⑤角:军中的号角。
⑥嶂:像屏障一样的并列的山峰。
⑦长烟:荒漠上的烟。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峦叠嶂,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绘景感意
本词开篇即写“塞下秋来风景异”。请你说说边塞
风景“异”在何处?(注意关注独特的景物)

大雁:大雁南飞,运用大雁这一传统意象借雁写人的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情,将士又何以忍受?暗示将士思乡之情。
四面边声连角起:从听觉的角度描写,风吼、马嘶,
同不断起伏的号角、羌笛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边
塞特有的声音。突出边塞的空旷辽阔。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视觉的角度描写,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横、竖、圆等线条的完美结合,以及炊烟的白,夕阳的红,戈壁的黄等多种色彩的融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壮观辽阔的“边塞鸟瞰图”,同时也表现边塞悲凉,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情景。
下阙
疏通文意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浊酒:未经过过滤的酒,
浑浊、质量不好的酒。
②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
功业未成。燕然,山名。
勒,刻石记功。
③羌管: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④霜满地:比喻夜深寒重。
⑤人不寐:征人夜深不能入睡。
寐,睡。
喝一杯陈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定的功绩,归家之日无法预计。羌笛声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将军和战士不能入寐,每日哀伤落泪,直等到头发花白也难以回归。
感意悟情
本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结束全篇。请你结合词作内容说说将军征夫为何“发白”,为何“流泪”?(注意关注关键的词句)
发白
流泪
酒一杯,家万里:借酒消愁,数字对比抒思乡思亲之情。
燕然未勒归无计:这里用典表达作者渴望建
功立业 ,慨叹功业未建,边患未除,归乡无
期之情。典故:勒石燕然,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羌管悠悠霜满地: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借景抒情,羌笛声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
《渔家傲·秋思》选自《唐宋名家词选》。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弱积贫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讨伐,但事起仓促,将不知兵,兵不知战,以致每战辄败。范仲淹移知延州,他到任后,一方面加强军队训练,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于守势,不轻易出击,延州局势才暂时稳定下来,但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本词即作于这个时期。
背景链接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两句直抒胸臆,运用互文的手法,将军征夫都因功业未成难以归家而无法入睡,都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表现了将士壮志难酬的感慨,思乡忧国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当时朝廷的腐朽,不修武备,不重视边功的愤慨。
将军白发征夫泪
壮志难酬
思乡忧国
感慨
情怀
《渔家傲·秋思》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和忧国思乡、孤独愁苦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防的愤懑不平之情。
主旨归纳
渔家傲
秋思
上阙写景
衡阳雁去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长烟落日
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燕然未勒
抒发思乡报国之情

借景
抒情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下阙抒情
结构梳理
课堂小结
一篇《岳阳楼记》感动了历代的文人墨客,岳阳楼也因些篇名扬天下,也让我们了解了范仲淹作为政治家的忧国忧思其实他还是一名武将,曾驻守边塞多年,一曲《渔家傲》唱出了范仲淹的思乡爱国,唱出了他的无奈与悲伤,也写出了他的壮志难酬更让我知道了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不完的情怀,写不尽的思乡,希望范仲淹那伟大的人格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一位中国人!
作业布置
(1)画一幅图画。请你在课后再去有感情地
朗诵这首词,并将这首词的内容用一幅画展
现出来。(注意画作要尽量表现出这首词苍
凉悲壮、沉郁雄浑的意境美。)
(2)写一段文字。请根据这首词的内容进行
扩写。(字数300字左右,注意情景交融。)
教师寄语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们停课不停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母亲加油,相信春暖花开定在不久的将来!!!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