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图形的初步知识》常考题精选(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图形的初步知识》常考题精选(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07 20:54:2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2022学年浙江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图形的初步知识》常考题精选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到答题卷上。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字体要工整,笔迹要清楚。21cnjy.com
3.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共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温馨提示:每一题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
1.(本题3分)(2021·浙江衢州·七年级期末)如图,∠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
根据对顶角的定义结合具体图形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根据对顶角的定义,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观察图形,只有图D中的∠1和∠2是对顶角,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的定义是正确判断的前提.
2.(本题3分)(2020·浙江义乌·七年级期末)若一个角为75°,则它的余角的补角等于(   )
A.15° B.105° C.165° D.25°
【答案】C
【分析】
先求余角,再求补角即可得解
【详解】
解:∵75°的余角为90°-75°=15°
∴它的余角的补角等于180°-15°=165°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互为余角的和等于90°,互为补角的和等于180°.
3.(本题3分)(2018·浙江·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直线L,M相交于点N;②直线a,b相交于点M;③直线b,cd相交于点M;④直线a,b相交于点m;⑤直线AB,CD相交于点M.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答案】D
【分析】
根据直线和点的表示法即可判断.
【详解】
①直线不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故错误;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点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故正确;③直线用两个字母表示时,必须大写,故错误;④点只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不能用小写字母表示,故错误;⑤直线可以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点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故正确,
故选:D.
【点睛】
题考查了直线和点的表示法,直线能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点只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掌握直线和点的表示法是解题的关键.
4.(本题3分)(2019·浙江滨江·七年级期末)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点间的距离是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
B.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C.两点间的距离就是两点间的线段
D.两点间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只有A选项符合.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学习此概念时,注意强调两个字“长度”,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
5.(本题3分)(2021·浙江·杭州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末)如图,将一副三角板与的直角顶点重合在一起,若,为的平分线,则的度数为( )
A.36° B.54° C.63° D.72°
【答案】D
【分析】
先推出∠AOD+∠BOC=180°,结合∠AOD=4∠BOC,求出∠BOC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求出∠COE的度数,利用∠DOE=∠COD-∠COE即可解答.
【详解】
解:∵∠AOB=90°,∠COD=90°,
∴∠AOB+∠COD=180°,
∵∠AOB=∠AOC+∠BOC,∠COD=∠BOC+∠BOD ,
∴∠AOC+∠BOC+∠BOC+∠BOD=180° ,
∴∠AOD+∠BOC=180°,
∵∠AOD=4∠BOC,
∴4∠BOC+∠BOC=180°,
∴∠BOC=36°,
∵OE 为 ∠BOC 的平分线,
∴∠COE=∠BOC=18°,
∴∠DOE=∠COD ∠COE=90° 18°=72°,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和差计算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根据图中的数量关系求出∠BOC=36°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本题3分)(2021·浙江浙江·七年级期末)如图,已知五点在同一直线上,点D是线段的中点,点E是线段的中点,若线段,则线段等于( )
A.6 B.7 C.8 D.9
【答案】A
【分析】
首先根据D点是线段AB的中点,点E是线段BC的中点,可得AD=BD,BE=CE;然后根据线段AC=12,可得BD+CD=12,据此求出CE+CD=6,即可判断出线段DE等于6.
【详解】
解:∵D点是线段AB的中点,
∴AD=BD,
∵点E是线段BC的中点,
∴BE=CE,
∵AC=12,
∴AD+CD=12,
∴BD+CD=12,
又∵BD=2CE+CD,
∴2CE+CD+CD=12,
即2(CE+CD)=12,
∴CE+CD=6,
即线段DE等于6.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的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线段的中点的性质,并能推得AD=BD,BE=CE.
7.(本题3分)(2020·浙江浙江·七年级单元测试)平面内有7条直线,这7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可以得到a个交点,最少可以得到b个交点,则的值是( )
A.16 B.22 C.20 D.18
【答案】B
【分析】
分别求出2条直线、3条直线、4条直线…的交点个数,找出规律即可解答.
【详解】
解:如图:2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个交点,
3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2个交点,
4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2+3个交点,

n直线相交最多有1+2+3+4+5+…+(n 1)=个交点.
∴7直线相交最多有1+2+3+4+5+…+6==21个交点.
∴7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可以得到21个交点,最少可以得到1个交点,
∴a=21,b=1,
∴a+b=2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直线的交点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需注意的是n条直线相交时最少有一个交点.
8.(本题3分)(2020·浙江杭州·七年级期中)如图,将三个同样的正方形的一个顶点重合放置,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
利用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即可求得∠BOD和∠EOC的度数,则∠1=∠BOD+∠EOC ∠BOE,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解:∵∠BOD=90° ∠AOB=90° 28°=62°,
∠EOC=90° ∠EOF=90° 42°=48°,
∵∠1=∠BOD+∠EOC ∠BOE,
∴∠1=62°+48° 90°=20°.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角的计算,正确理解∠1=∠BOD+∠EOC ∠BOE是解题的关键.
9.(本题3分)(2018·浙江·七年级课时练习)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O,过点O作射线OC,OD,使OC⊥OD,当∠AOC=35°时,则∠BOD的度数是( )
A.55° B.125° C.55°或90° D.55°或12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可分两种情况,即OC,OD在AB的一边时和在AB的两边,分别求解.
【详解】
解:
①当OC、OD在AB的一旁时,
∵OC⊥OD,
∴∠COD=90°,
∵∠AOC=35°,
∴∠BOD=180°-∠COD-∠AOC=55°;
②当OC、OD在AB的两旁时,
∵OC⊥OD,∠AOC=35°,
∴∠AOD=55°,
∴∠BOD=180°-∠AOD=125°.答案为:55°或125°.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直角、平角的定义,注意分两种情况分析,理清图中的角之间的关系.
10.(本题3分)(2019·浙江省义乌市望道中学七年级月考)如图,已知的顶点在直线上,平分,平分,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
运用角平分线的定义算出∠FOE=2∠COF,再由∠COE为直角,可求出∠COF的度数,再求出∠AOF的度数,最后可求得∠BOE的度数.
【详解】
解:∵平分
∴∠AOF=∠FOE
∵平分
∴∠AOF=2∠COF
∴∠FOE=2∠COF
又∠COE是直角

∴∠AOF=∠FOE=60°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和角的有关运算.发现组成RT∠COE的两个角:∠FOE=2∠COF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温馨提示:填空题必须是最简洁最正确的答案!
11.(本题3分)(2019·浙江省临海市大成中学七年级月考)如图,直线a,b相交,∠1=40°,则∠2=_______∠3=_______
【答案】140° 40°
【分析】
先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到∠3=∠1=40°,然后根据邻补角互补可得∠2=180°-∠1=140°.
【详解】
解:∵∠1=40°,
∴∠3=∠1=40°,
∴∠2=180°-∠1=180°-40°=140°.
故答案为:140°,4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即和为180°.
12.(本题3分)(2020·浙江义乌·七年级期末)我们知道:用两根钉子就可以把一根直木条固定在墙上,你认为这种做法依据的数学原理是___________.
【答案】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分析】
用两根钉子就可以把一根直木条固定在墙上,依据的数学原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详解】
用两根钉子就可以把一根直木条固定在墙上,依据的数学原理是: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3.(本题3分)(2018·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七年级期末)已知点A、B、C都是直线l上的点,且AB=8cm,BC=5cm,那么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3或13cm
【解析】
【分析】
根据本题已知条件, 要求学生分情况讨论A, B, C三点的位置关系, 即点B在线段AC上, 点C在线段AB上.
【详解】
解: 根据A, B, 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对应的位置不同,可分两种情况计算.
如图所示,点B在线段AC上,根据题意,AC=AB+BC=8+5=13cm;
如图所示,点C在线段AB上, AC=AB-BC=8-5=3cm.
故答案为:3或13cm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点之间的距离, 本题可以利用画图进行求解, 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 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 要防止漏解.
14.(本题3分)(2020·浙江浙江·七年级期中)用度、分、秒表示:_______;用度表示:______.
【答案】 36.6°
【分析】
根据度,分,秒之间的单位换算,即可求解.
【详解】
∵0.28×60′=16.8′,,
∴,
∵,
∴36.6°,
故答案是:,36.6°.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度,分,秒之间的换算,掌握度,分,秒之间的换算是60进制,是解题的关键.
15.(本题3分)(2021·浙江柯桥·七年级月考)如图,点A、O、B都在直线MN上,射线OA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以每秒4°的速度旋转,同时射线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以每秒6°的速度旋转(当其中一条射线与直线MN叠合时,两条射线停止旋转).经过____________秒,∠AOB的大小恰好是60°.
【答案】12或24
【分析】
设经过x秒,∠AOB的大小恰好是60°.分∠AOM+∠AOB+∠BON=180°和∠AOM+∠BON﹣∠AOB=180°两种情况,可得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求得结论.
【详解】
设经过x秒,∠AOB的大小恰好是60°.
由题意可得:当∠AOM+∠AOB+∠BON=180°时,即,解得:
当∠AOM+∠BON﹣∠AOB=180°时,即,解得:,
故答案为:12或24.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角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16.(本题3分)(2021·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如图,有公共端点P的两条线段组成一条折线,若该折线上一点Q把这条折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我们把这个点Q叫做这条折线的“折中点”已知D是折线的“折中点”,E为线段的中点,,则线段的长为_________.
【答案】4或16
【分析】
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画图解答即可.
【详解】
解:①如图,
CD=3,CE=5,
∵点D是折线A-C-B的“折中点”,
∴AD=DC+CB,
∵点E为线段AC的中点,
∴AE=EC=AC=5,
∴AC=10,
∴AD=AC-DC=7,
∴DC+CB=7,
∴BC=4;
②如图,
CD=3,CE=5,
∵点D是折线A-C-B的“折中点”,
∴BD=DC+CA,
∵点E为线段AC的中点,
∴AE=EC=AC=5,
∴AC=10,
∴AC+DC=13,
∴BD=13,
∴BC=BD+DC=16.
综上所述,BC的长为4或16.
故答案为4或16.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两个图形进行解答.
17.(本题3分)(2018·浙江绍兴·七年级期末)上午9点钟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直角,则下一次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_____.
【答案】9时32分.
【解析】
【分析】
根据实际问题,时针转动速度为(度/分钟),分钟转动速度为=6(度/分钟),设再次转成直角的时间间隔为x,可以列出方程,从而求解下一次时针与分针成直角的时间.
【详解】
设再次转成直角的时间间隔为x,则
(6﹣)x=90×2,
(6﹣)x=180,
∴x=32.
∴下一次时针与分针成直角的时间为9时32分,
故答案为:9时32分.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钟面角问题,此类题目贴近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9分.)
温馨提示:解答题应将必要的解答过程呈现出来!
18.(本题8分)(2020·浙江柯桥·七年级期末)如图,已知、、、是正方形网格纸上的四个格点,根据要求在网格中画图并标注相关字母.
①画线段.
②画直线.
③过点画的垂线,垂足为.
【答案】①画图结果见解析;②画图结果见解析;③画图结果见解析.
【分析】
①根据线段的定义画图即可;
②根据直线的定义画图即可;
③先以点D为圆心,AD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E,再分别以点A和点E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H,连接DH,与AC的交点即为垂足F.
【详解】
①根据线段的定义画图,作图结果如图所示:
②根据直线的定义画图,作图结果如图所示:
③先以点D为圆心,AD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E;再分别以点A和点E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H,连接DH,与AC的交点即为垂足F.作图结果如图所示: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的画图、直线的画图、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掌握尺规作图是解题关键.
19.(本题6分)(2020·浙江长兴·七年级期末)如图,已知点为线段上一点,,,点分别为线段,的中点,求线段与的长.
【答案】,
【分析】
先根据题意得出BC及AB的长,再根据中点的定义得出AE和AD的长,进而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
∴,∴,
∵为的中点,∴,
∵为的中点,∴,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本题8分)(2021·浙江·杭州市公益中学七年级月考)如图,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θ角,得到∠A′OB′.
(1)若∠AOB=90°,且∠A′OB=32°,求∠AOB′的度数.
(2)若∠AOB′=160°,且∠A′OB:∠BOB′=2:3,求θ角的度数.
【答案】(1)∠AOB′=148°;(2)θ=60°
【分析】
(1)由旋转可知:∠AOB=∠A′OB′,可得∠AOB﹣∠A′OB=∠A′OB′﹣∠A′OB,即∠AOA′=∠BOB′,求得∠AOA′,结论可求;
(2)利用(1)中的结论∠AOA′=∠BOB′,设∠A′OB=2x°,则∠BOB′=3x°,依题意列出方程,结论可求.
【详解】
解:(1)∵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θ角,得到∠A′OB′,
∴∠AOB=∠A′OB′.
∴∠AOB﹣∠A′OB=∠A′OB′﹣∠A′OB.
即∠AOA′=∠BOB′.
∵∠AOB=90°,∠A′OB=32°,
∴∠AOA′=90°﹣32°=58°.
∴∠BOB′=58°.
∴∠AOB′=∠AOB+∠BOB′=90°+58°=148°.
(2)由(1)知:∠AOA′=∠BOB′.
∵∠A′OB:∠BOB′=2:3,
∴设∠A′OB=2x°,则∠AOA′=∠BOB′=3x°.
∵∠AOB′=160°,
∴∠AOA′+∠A′OB+∠BOB′=160°.
∴3x+2x+3x=160.
∴x=20.
∵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θ角,得到∠A′OB′,
∴θ=∠AOA′=3x=6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度计算.利用旋转不变性得到:∠AOB=∠A′OB′是解题的关键.
21.(本题8分)(2021·浙江浙江·七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数轴上有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已知点B对应的数为3,点A对应的数为a.
(1)若,则线段的长为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
(2)若点M为线段的中点,则点M表示的数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直接写出结果)
(3)若点C在线段之间,且,求点C表示的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8;(2);(3)
【分析】
(1)根据点A、B表示的数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AB的长度;
(2)根据中点的计算方法可得;
(3)设点C表示的数为x,则AC=x-a,BC=3-x,根据AC-BC=2,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AB=3-(-5)=8.
故答案为:8;
(2)∵点M为线段的中点,
则点M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
(3)设点C表示的数为x,则AC=x-a,BC=3-x,
∵AC-BC=x-a-(3-x)=2,
∴,
∴点C表示的数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两点间的距离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点A、B表示的数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AB的长度,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结合AC-BC=2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22.(本题9分)(2021·浙江浙江·七年级期末)已知:点O为直线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
(1)如图1,求的度数;
(2)如图2,过点O作射线,使,作的平分线,求的度数;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作射线,若与互余,请画出图形,并求的度数.
【答案】(1)70°;(2)55°;(3)画图见解析,55°或165°
【分析】
(1)根据补角的定义即可求解;
(2)先求出∠AOD,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M,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求∠MOD的度数;
(3)分两种情况:①当射线OP在∠BOC内部时(如图1),②当射线OP在∠BOC外部时(如图2),进行讨论即可求解.
【详解】
解:(1)∠AOC=180°-∠BOC=180°-110°=70°;
(2)由(1)得∠AOC=70°,
∵∠COD=90°,
∴∠AOD=∠COD-∠AOC=20°,
∵OM是∠AOC的平分线,
∴∠AOM=∠AOC=×70°=35°,
∴∠MOD=∠AOM+∠AOD=35°+20°=55°;
(3)由(2)得∠AOM=35°,
∵∠BOP与∠AOM互余,
∴∠BOP+∠AOM=90°,
∴∠BOP=90°-∠AOM=90°-35°=55°,
①当射线OP在∠BOC内部时(如图1),
∠COP=∠BOC-∠BOP=110°-55°=55°;
②当射线OP在∠BOC外部时(如图2),
∠COP=∠BOC+∠BOP=110°+55°=165°.
综上所述,∠COP的度数为55°或165°.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角平分线的定义,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23.(本题10分)(2021·浙江东阳·七年级期末)已知∠AOB,过顶点O作射线OP,若∠BOP=∠AOP,则称射线OP为∠AOB的“好线”,因此∠AOB的“好线”有两条,如图1,射线OP1,OP2都是∠AOB的“好线”.
(1)已知射线OP是∠AOB的“好线”,且∠BOP=30°,求∠AOB的度数.
(2)如图2,O是直线MN上的一点,OB,OA分别是∠MOP和∠PON的平分线,已知∠MOB=30°,请通过计算说明射线OP是∠AOB的一条“好线”.
(3)如图3,已知∠MON=120°,∠NOB=40°.射线OP和OA分别从OM和OB同时出发,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OP的速度为每秒12°,OA的速度为每秒4°,当射线OP旋转到ON上时,两条射线同时停止.在旋转过程中,射线OP能否成为∠AOB的“好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的旋转时间.
【答案】(1)∠AOB =90°或30°;(2)证明见解析;(3)运动时间为5秒或秒.
【分析】
(1)根据好线的定义,可得∠AOP=60°,再分OP在∠AOB内部时,在∠AOB外部时,两种情况分别求值即可;
(2)根据OB,OA别是∠MOP和∠PON的平分线,可得∠AOB=90°,∠BOP=30°,进而即可得到结论;
(3)设运动时间为t ,则∠MOP=12t ,∠BOA=4t ,分两种情况:当OP在OB上方时,当OP在OB下方时,分别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解:(1)∵射线OP是∠AOB的好线,且∠BOP=30°
∴∠AOP=2∠BOP=60°
∴当OP在∠AOB内部时, ∠AOB =∠BOP +∠AOP =90° ,
当OP在∠AOB外部时,∠AOB = ∠AOP-∠BOP=30°
∴∠AOB =90°或30°;
(2) ∵OB,OA别是∠MOP和∠PON的平分线
∴∠AOB=∠BOP+∠AOP= (∠MOP+∠NOP)=,∠BOP=∠BOM=30°,
∴∠AOP=90°-30°=60°
∴∠BOP=∠AOP
∴OP是∠AOB的一条“好线” ;
(3) 设运动时间为t ,则∠MOP=12t ,∠BOA=4t ,
当OP在OB上方时,∠BOP=80°-12t ,∠AOP=80°+4t-12t=80°-8t ,

解得:t=5;
当OP在OB下方时,∠BOP= 12t-80°, ∠AOP=80°+4t-12t=80°-8t ,
∴,
解得:t=
综上所述:运动时间为5秒或秒.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和差倍分运算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2022学年浙江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图形的初步知识》常考题精选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到答题卷上。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字体要工整,笔迹要清楚。21cnjy.com
3.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共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温馨提示:每一题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
1.(本题3分)(2021·浙江衢州·七年级期末)如图,∠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是(  )
A. B.
C. D.
2.(本题3分)(2020·浙江义乌·七年级期末)若一个角为75°,则它的余角的补角等于(   )
A.15° B.105° C.165° D.25°
3.(本题3分)(2018·浙江·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直线L,M相交于点N;②直线a,b相交于点M;③直线b,cd相交于点M;④直线a,b相交于点m;⑤直线AB,CD相交于点M.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4.(本题3分)(2019·浙江滨江·七年级期末)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点间的距离是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
B.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C.两点间的距离就是两点间的线段
D.两点间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5.(本题3分)(2021·浙江·杭州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末)如图,将一副三角板与的直角顶点重合在一起,若,为的平分线,则的度数为( )
A.36° B.54° C.63° D.72°
6.(本题3分)(2021·浙江浙江·七年级期末)如图,已知五点在同一直线上,点D是线段的中点,点E是线段的中点,若线段,则线段等于( )
A.6 B.7 C.8 D.9
7.(本题3分)(2020·浙江浙江·七年级单元测试)平面内有7条直线,这7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可以得到a个交点,最少可以得到b个交点,则的值是( )
A.16 B.22 C.20 D.18
8.(本题3分)(2020·浙江杭州·七年级期中)如图,将三个同样的正方形的一个顶点重合放置,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9.(本题3分)(2018·浙江·七年级课时练习)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O,过点O作射线OC,OD,使OC⊥OD,当∠AOC=35°时,则∠BOD的度数是( )
A.55° B.125° C.55°或90° D.55°或125°
10.(本题3分)(2019·浙江省义乌市望道中学七年级月考)如图,已知的顶点在直线上,平分,平分,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温馨提示:填空题必须是最简洁最正确的答案!
11.(本题3分)(2019·浙江省临海市大成中学七年级月考)如图,直线a,b相交,∠1=40°,则∠2=_______∠3=_______
12.(本题3分)(2020·浙江义乌·七年级期末)我们知道:用两根钉子就可以把一根直木条固定在墙上,你认为这种做法依据的数学原理是___________.
13.(本题3分)(2018·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七年级期末)已知点A、B、C都是直线l上的点,且AB=8cm,BC=5cm,那么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
14.(本题3分)(2020·浙江浙江·七年级期中)用度、分、秒表示:_______;用度表示:______.
15.(本题3分)(2021·浙江柯桥·七年级月考)如图,点A、O、B都在直线MN上,射线OA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以每秒4°的速度旋转,同时射线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以每秒6°的速度旋转(当其中一条射线与直线MN叠合时,两条射线停止旋转).经过____________秒,∠AOB的大小恰好是60°.
16.(本题3分)(2021·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如图,有公共端点P的两条线段组成一条折线,若该折线上一点Q把这条折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我们把这个点Q叫做这条折线的“折中点”已知D是折线的“折中点”,E为线段的中点,,则线段的长为_________.
17.(本题3分)(2018·浙江绍兴·七年级期末)上午9点钟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直角,则下一次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9分.)
温馨提示:解答题应将必要的解答过程呈现出来!
18.(本题8分)(2020·浙江柯桥·七年级期末)如图,已知、、、是正方形网格纸上的四个格点,根据要求在网格中画图并标注相关字母.
①画线段.
②画直线.
③过点画的垂线,垂足为.
19.(本题6分)(2020·浙江长兴·七年级期末)如图,已知点为线段上一点,,,点分别为线段,的中点,求线段与的长.
20.(本题8分)(2021·浙江·杭州市公益中学七年级月考)如图,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θ角,得到∠A′OB′.
(1)若∠AOB=90°,且∠A′OB=32°,求∠AOB′的度数.
(2)若∠AOB′=160°,且∠A′OB:∠BOB′=2:3,求θ角的度数.
21.(本题8分)(2021·浙江浙江·七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数轴上有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已知点B对应的数为3,点A对应的数为a.
(1)若,则线段的长为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
(2)若点M为线段的中点,则点M表示的数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直接写出结果)
(3)若点C在线段之间,且,求点C表示的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22.(本题9分)(2021·浙江浙江·七年级期末)已知:点O为直线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
(1)如图1,求的度数;
(2)如图2,过点O作射线,使,作的平分线,求的度数;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作射线,若与互余,请画出图形,并求的度数.
23.(本题10分)(2021·浙江东阳·七年级期末)已知∠AOB,过顶点O作射线OP,若∠BOP=∠AOP,则称射线OP为∠AOB的“好线”,因此∠AOB的“好线”有两条,如图1,射线OP1,OP2都是∠AOB的“好线”.
(1)已知射线OP是∠AOB的“好线”,且∠BOP=30°,求∠AOB的度数.
(2)如图2,O是直线MN上的一点,OB,OA分别是∠MOP和∠PON的平分线,已知∠MOB=30°,请通过计算说明射线OP是∠AOB的一条“好线”.
(3)如图3,已知∠MON=120°,∠NOB=40°.射线OP和OA分别从OM和OB同时出发,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OP的速度为每秒12°,OA的速度为每秒4°,当射线OP旋转到ON上时,两条射线同时停止.在旋转过程中,射线OP能否成为∠AOB的“好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的旋转时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