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愚公移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疏通文意,概述故事情节。
2.分析愚公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愚公精神,培养敢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学习重点〗
1.理解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疏通文意。
2.分析愚公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
分析愚公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
〖学习时间〗3课时
〖学习进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提写生字词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孀(shuāng)妻 始龀(chèn) 魁(kuí)父 箕(jī)畚
B.智叟(s u) 一厝(cuò)朔东 穷匮(kuì) 亡(wáng)以应
C.万仞(rèn) 曾(chéng)不能 雍(yōng)南 陇(l ng)断
D.惩(chéng)山北之塞(sāi) 荷(hé)担者 出入之迂(yū)也
3.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万轫 冀州 出入之迂 聚室而谋 B.始龀 智叟 直通豫南 杂然相许
C.魁父 箕畚 投诸渤海 叩石垦壤 D.穷匮 雍南 汝之不会 残年余力
4.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根据课文填空
⑴吾与汝毕力平险, , ,可乎?
⑵以君之力, , ?
⑶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
⑷以残年余力, , ?
⑸汝心之固, , 。
⑹ , ,何苦而不平?
⑺冀之南,汉之阴, 。
二、疏通文意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方( )七百里,高万仞( ) ⑵年且( )九十,面山而( )居
⑶惩( )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 )也,聚室而谋( )曰:“吾与
汝( )毕( )力平( )险( ),指( )通豫南,达于汉阴( ),
可乎?”杂然( )相许( )。
⑷以( )君之力,曾( )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 )焉( )置( )土石?” ⑸投诸(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⑹遂( )率子孙荷( )担者三夫( ),叩( )石垦壤,箕畚 ( )运于渤海之尾。 ⑺始龀( ),跳往助诸之。
⑻寒暑易( )节,始一返( )焉
⑼河曲智叟笑而( )止之曰:“甚矣,汝之( )不惠( )。
⑽以残年余力,曾( )不能毁( )山之一毛( ),其( )如土石何( )?”
⑾北山愚公长息( )曰:“汝心( )之( )固( ),固不可彻( ),曾不若( )孀妻弱子。 ⑿虽( )我之( )死,有子存焉( )。
⒀子子孙孙无穷匮( )也,而( )山不加( )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 )以( )应。 ⒁操蛇之神闻之( ),惧其不已( )也,告之于帝
⒂命夸娥氏二子负( )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雍南
⒃冀之南,汉之阴( ),无陇( )断( )焉
2.翻译下列句子
⑴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⑵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⑶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⑷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⑸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⑹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⑺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⑻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⑼甚矣,汝之不惠!
⑽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⑾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⑿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⒀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⒁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⒂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⒃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三、课堂检测
1.按课文填空
⑴ , ,聚室而谋曰
⑵吾与汝毕力平险, , ,可乎?
⑶ ,叩石垦壤, 。
⑷以残年余力, , ?
⑸汝心之固, , 。
⑹ , ,何苦而不平?
2.解释加点词语
⑴年且( )九十 ⑵吾与汝毕力平险( )
⑶杂然相许( )。 ⑷且( )焉( )置土石?
⑸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⑹始龀( ),跳往助之。
⑺汝之不惠( )。 ⑻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⑼虽( )我之死,有子存焉。 ⑽而山不加( )增,何苦而不平?
⑾一厝( )朔东,一厝雍南 ⑿无陇( )断焉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⑶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⑷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⑸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愚公移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疏通文意,概述故事情节。
2.分析愚公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愚公精神,培养敢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学习重点〗
1.理解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疏通文意。
2.分析愚公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
分析愚公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
〖学习时间〗3课时
〖学习进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提写生字词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孀(shuāng)妻 始龀(chèn) 魁(kuí)父 箕(jī)畚
B.智叟(s u) 一厝(cuò)朔东 穷匮(kuì) 亡(wáng)以应
C.万仞(rèn) 曾(chéng)不能 雍(yōng)南 陇(l ng)断
D.惩(chéng)山北之塞(sāi) 荷(hé)担者 出入之迂(yū)也
3.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万轫 冀州 出入之迂 聚室而谋 B.始龀 智叟 直通豫南 杂然相许
C.魁父 箕畚 投诸渤海 叩石垦壤 D.穷匮 雍南 汝之不会 残年余力
4.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根据课文填空
⑴吾与汝毕力平险, , ,可乎?
⑵以君之力, , ?
⑶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
⑷以残年余力, , ?
⑸汝心之固, , 。
⑹ , ,何苦而不平?
⑺冀之南,汉之阴, 。
二、疏通文意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方( )七百里,高万仞( ) ⑵年且( )九十,面山而( )居
⑶惩( )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 )也,聚室而谋( )曰:“吾与
汝( )毕( )力平( )险( ),指( )通豫南,达于汉阴( ),
可乎?”杂然( )相许( )。
⑷以( )君之力,曾( )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 )焉( )置( )土石?” ⑸投诸(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⑹遂( )率子孙荷( )担者三夫( ),叩( )石垦壤,箕畚 ( )运于渤海之尾。 ⑺始龀( ),跳往助诸之。
⑻寒暑易( )节,始一返( )焉
⑼河曲智叟笑而( )止之曰:“甚矣,汝之( )不惠( )。
⑽以残年余力,曾( )不能毁( )山之一毛( ),其( )如土石何( )?”
⑾北山愚公长息( )曰:“汝心( )之( )固( ),固不可彻( ),曾不若( )孀妻弱子。 ⑿虽( )我之( )死,有子存焉( )。
⒀子子孙孙无穷匮( )也,而( )山不加( )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 )以( )应。 ⒁操蛇之神闻之( ),惧其不已( )也,告之于帝
⒂命夸娥氏二子负( )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雍南
⒃冀之南,汉之阴( ),无陇( )断( )焉
2.翻译下列句子
⑴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⑵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⑶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⑷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⑸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⑹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⑺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⑻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⑼甚矣,汝之不惠!
⑽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⑾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⑿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⒀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⒁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⒂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⒃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三、课堂检测
1.按课文填空
⑴ , ,聚室而谋曰
⑵吾与汝毕力平险, , ,可乎?
⑶ ,叩石垦壤, 。
⑷以残年余力, , ?
⑸汝心之固, , 。
⑹ , ,何苦而不平?
2.解释加点词语
⑴年且( )九十 ⑵吾与汝毕力平险( )
⑶杂然相许( )。 ⑷且( )焉( )置土石?
⑸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⑹始龀( ),跳往助之。
⑺汝之不惠( )。 ⑻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⑼虽( )我之死,有子存焉。 ⑽而山不加( )增,何苦而不平?
⑾一厝( )朔东,一厝雍南 ⑿无陇( )断焉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⑶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⑷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⑸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参考答案
第二课时
一、1.万仞 冀州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 聚室而谋 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 杂然相许 魁父之丘 焉置土石 投诸渤海之尾 遂率子孙荷担者 叩石垦壤 箕畚 渤海之尾 孀妻 始龀 智叟 汝之不惠 残年余力 无穷匮 帝感其诚 夸娥氏 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 无陇断焉
2.A(B.wáng wúC.chéng zēngD.sāi sèhé hè)
3.C(A.轫 仞B.直 指D.会 惠)
4.C(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⑴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 ⑵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 ⑶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⑷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⑸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⑹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⑺无陇断焉。
二、1.⑴方圆 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⑵将近 表修饰⑶苦于 阻塞 曲折、绕远 商量 你们 尽、全 铲除 险峻的大山 直 到 山的北面,水的南岸 纷纷地 相同⑷凭借 副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削减 况且 哪里 放置⑸就是“之于”⑹于是 挑 成年男子 敲,凿 ⑺刚刚换牙,指七八岁。龀,换牙。⑻交换 同“返”,往返⑼表修饰 介入主谓 同“慧”,聪明⑽连……都 铲除 指草木 加强反问语气 把……怎么样⑾长叹 思想 介入主谓 顽固 通达 像⑿即使 介入主谓 语气词,呀⒀穷尽 表转折 更 同“无”,没有 来⒁代愚公移山这件事 停止⒂背 同“措”,放置⒃南岸 同“垄”高地 阻隔
2.⑴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原来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⑵北山有个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⑶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来进去曲折绕远。
⑷我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
⑸凭借您的力量就连魁父(那样)的小丘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⑹(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⑺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一个儿子,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⑻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⑼你真是太不聪明了!
⑽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⑾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寡妇小孩都不如。
⑿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
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⒁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⒂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面。
⒃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地阻隔了。
三、1.⑴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⑵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⑶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⑷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⑸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⑹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
2.⑴将近⑵险峻的大山⑶赞同⑷况且 哪里⑸用箕畚装⑹换牙⑺同“慧”聪明⑻草木⑼即使⑽更⑾同“措”放置⑿同“垄”高地
3.⑴我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
⑵凭借您的力量就连魁父(那样)的小丘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⑶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一个儿子,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⑷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寡妇小孩都不如。
⑸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