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作业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军霸上 上自劳军
B.介胄之士不拜 不闻天子之诏
C.上自劳军 劳其筋骨
D.居无何 居天下之广居
2.下列各句中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自/劳军 B.至霸上/及/棘门军
C.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诏将军(zhào) 军士吏被甲(pī) 都尉(dōu)
B.棘门(jí) 可得而犯邪(yé) 驱驰(qū)
C.按辔(pèi) 曩者(nánɡ) 介胄(zhòu)
D.彀弓驽(nǔ) 持兵揖(yī) 嗟乎(jiē)
4.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这样就将守边将领周亚夫置于矛盾冲突之中,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
B.周亚夫是文中的主人公,可全文并没有过多描写他,而是通过对比和衬托来突出他的性格特点的。
C.皇帝赞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含义是:周亚夫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治军有方,是值得信赖的守边大将军。
D.皇帝“改容式车,使人称谢”是迫于周亚夫的军威。
二、填空题
5.文学常识填空。
司马迁(约前145—?),字________,夏阳(今陕西韩城)人,_________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体通史,与后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前四史”。《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_________篇,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规模宏大、体制完备,涉及政治、经济、文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同时,《史记》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被称_________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语言表达
6.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两句,使之构成排比。
苦难是一笔财富。对于天才它是一块基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们积极地面对苦难,人生会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7.一位同学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下联,请结合下面的资料对出上联。(宽对即可)
司马迁为李陵事上奏武帝,获罪下狱,受腐刑。他受到如此奇耻大辱,忍辱含垢,发愤著书。出狱后为中书令,继续写作,终于完成《史记》。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周亚夫恪尽职守扬军威
四、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
课文中,周亚夫“请以军礼见”,文帝“成礼而去”。“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知书达礼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学校在打造“礼仪校园”的过程中,准备开展以“学礼·明礼·守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所在班级的研究选题是“学生校园礼仪规范”。请你分条列举《学生校园礼仪规范》应该包含的具体内容。(写出三条即可)
(2)在以“做知书达礼的中学生”为主题的班会上,同学们正在热烈讨论遵守《学生校园礼仪规范》的意义。现在该你发言了,你将说点什么呢?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100~120字)
9.阅读下面一则小材料,思考问题。
曹操戎马一生,用兵灵活,擅长选将用将,治军严整,赏罚分明。有一次,他的坐骑受惊跑进了麦田,他当场割下头发代替脑袋以严肃军纪。
(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出上面故事的主要内容。
(2)除了上面的这个故事,你还知道古代哪些治军严格的故事?请以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
10.综合性学习。
班里开展“走近名人”综合性学习活动,并给出了备选的名人名单。同学们都积极参加这项活动。
备选的名人:高尔基、鲁迅、居里夫人、袁隆平、徐悲鸿、曹操、苏轼、朱自清、司马迁、郭沫若、老舍、蒲松龄、奧斯特洛夫斯基、毛泽东、杜甫、李白等。
(1)备选的名人里很多是著名作家,班里的书架上有不少他们的代表作。请从中任选一部,制作一张“名著推荐卡”。
书名 作者
推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班长小明对班上同学“追星对象”的调查统计:对象属于影视歌星实力派占25%,偶像派约占54%,艺术之星仅占11%,有卓越贡献的中外名人只占10%。结合实际,请你替小明谈谈看法,用简洁的话写出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对比阅读
阅读《富贵不能淫》《周亚夫军细柳》,回答问题。
(甲)
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以顺为正者(_________________)
改容式车(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丈夫之冠 桂冠 怒发冲冠
B.威武不屈 委屈 宁死不屈
C.上至劳军 劳驾 任劳任怨
D.群臣皆惊 惊慌 打草惊蛇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14.(甲)文中孟子指出了心目中“大丈夫”的本质,请结合文章(乙)的内容,简要说说周亚夫能否称得上大丈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乙)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①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②,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③士,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④,急入收保⑤,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⑥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⑦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李牧多为奇阵,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便(bià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②莫府:即幕府。③飨(xiǎng):用酒食招待。④入盗:入侵。⑤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通“堡”。⑥让:责备。⑦百金之士:能冲锋陷阵的勇士。
15.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上自劳军 劳其筋骨
B.居无何 常居雁门
C.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他人代将
D.已而之细柳军 赵之良将也
16.下列句子中,加点“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子为动
A.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李牧多为奇阵 D.为士卒费
17.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有许多词语和古代礼仪相关,如“持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改容式车”是表现文帝为周将军的威严整肃而动容,于是以身作则,恪守军礼,以示君威。
B.(甲)文中写细柳军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军士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C.(乙)文中“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从反面说明李牧之前对匈奴的用兵策略是正确的。
D.从两文看,周亚夫和李牧在治军方面都治军严谨、坚持原则,李牧在作战谋略和厚待战士上又有着独到之处。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1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李 牧 至 如 故 约 匈 奴 数 岁 无 所 得
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乙)
康定元年,元昊反,延州诸砦①多失守,仲淹自请行②。
先是③,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钤辖④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⑤出御贼。
明年正月,诏诸路人讨⑥,仲淹曰:“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当据要害,拓疆御寇,策之上也。”帝皆用其议。
仲淹又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城⑦十二砦,羌汉之民,相踵归业⑧。诸羌来者,仲淹皆推心接之。
仲淹为将,贼不敢辄犯其境。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①砦,同“寨”。②行:这里指前往御敌。③先是:指范仲淹到延州之前。④钤辖:地方统兵官,位在总管之下,都监之上。⑤更:轮换。⑥诏诸路入讨:皇帝下诏命令各路军队讨伐西夏。⑦城:修筑城墙。⑧相踵归业:先后回归家园,恢复正常生产。
20.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上自劳军_
(2)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3)各将三千人
(4)不如俟春深入
2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2)诸羌来者,仲淹皆推心接之。
22.(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将下面图表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23.(甲)(乙)两文都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甲)文中周亚夫是一位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将军,请结合(乙)文内容说说范仲淹是一位什么样的将军。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周亚夫军细柳(节选)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刀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乙]
戴胄犯颜①中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③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资:资格。④荫: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24.下列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已而/之/细柳军 B.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D.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25.下列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军士吏被甲:同“披”,穿着 B.天子为动:被
C.擢为大理少卿:提拔 D.天下无冤狱:监狱
26.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②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27.[甲][乙]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从内容上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投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乙
二世元年七月,发间左适成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靳。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乏。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2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上自劳军 劳:慰问
B.改容式车 式:同“轼”,扶轼
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次:军队驻扎
D.失期,法皆斩 法:按照法律
2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子且至 且秦灭韩亡
B.天子为动 故不为苟得也
C.未知其死也 安陵君其许寡人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苏 乃石性坚重
30.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无误的一项是(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A.如今我们这些人诚心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了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B.如今如果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C.如今如果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了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D.如今凭借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问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人来响声的。
31.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文都是人物传记。甲文主要记叙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上的事,乙文记叙了陈涉、吴广发动起义的原因以及他们提出的起义策略。
B.两文都善于运用语言描写米刻画人物。甲文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指示,体现了周亚夫军纪严明、令出如山的真将军形象。乙文中陈胜同吴广的对话,表现了陈胜过人的胆识和气魄,以及敏锐的洞察力。
C.两文语言生动简练。甲文用“介胃之士”“持兵揖”等词语,符合人物身份; 乙文连用四个“死”字,并不让人感到啰嗦,反而吏能鲜圳体现人物特点。
D.两文写人叙事各有特色。甲文主要通过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善于运用对比、衬托凸显人物特点;乙文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B
4.D
5.子长 西汉 纪传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一百三十 鲁迅
6.示例:对于强者它是一个支杆 对于智者它是一道明光
7.(示例)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
8.(1)示例:在校园遇到师长,要有礼貌地问好;上下楼梯,要右行礼让;上课发言要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再发言。
(2)示例: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单位或组织,都有自己的制度、规章,无限度的自由是没有的,学校也是这样。作为学生,只有人人自觉遵守《规范》,才能为他人营造舒适、良好的学习环境,才会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自己也会从中受益,反之,则人人受害
9.(1)秋毫无犯。(2)示例:岳飞治军严格,曾号令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10. 书名:《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
推荐语:《水浒》是反抗暴政的英雄传奇.《水浒传》揭露了封建朝廷的腐败和官吏的罪恶,反映了北宋时期农民生活的悲惨境况,揭示了“官逼民反”是导致梁山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并热情讴歌了梁山好汉的反抗斗争精神. 初中生心理上的不成熟,使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理解自己追星行为产生的原因,需要我们的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
11. 正:准则、标准; 式:同“轼”这里作动词,指扶轼
12.C
13.⑴实现其志愿,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其志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⑵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手持符节下诏给周将军
14.①孟子认为,不被富贵所迷惑,不为贫贱所动摇,不被威武所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②周亚夫驻军细柳,治军严谨,文帝想要进入军营,也必须要拿符节才能进入,并且在军营里不能纵马奔驰。周亚夫将军面对地位尊崇的皇帝做到了威武不屈,所以称得上大丈夫。
15.C
16.B
17.A
18.穿戴着盔甲的将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
19.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20.(1)慰问,慰劳;(2)营垒;(3)率领;(4)等,等待。
21.(1)皇上被感动了,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2)对于前来归附的羌族人民,范仲淹都诚恳地接纳他们。
22.A.将以下骑送迎
B.称善者久之
C.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
23.从范仲淹对敌我优劣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他谋略过人,从他优抚百姓可以看出他关心百姓,从皇帝采纳他的意见可以看出他伸手朝廷信任。
24.B
25.D
26.①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
②法律则是国家用来公布于众,取大信于民众的根据。
27.两文都通过具体的事件,塑造了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物形象。
28.C
29.D
30.B
31.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