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苏州园林》同步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苏州园林》同步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8 11:3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苏州园林》同步作业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
A.映衬 配合 层次 布局
B.配合 层次 映衬 布局
C.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
D.映衬 布局 配合 层次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
B.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介绍,突出了它的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等多方面的特点。
C.课文对苏州园林的介绍有总说,有分说,总说和分说紧密结合,思路清晰。
D.课文在分说苏州园林的特征时采用由次要到主要的逻辑顺序进行介绍。
3.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鉴赏 宫殿 雕啄(diāo) 池沼(zh o)
B.回郎 玲珑 嶙峋(xún) 丘壑(hè)
C.雷同 倘若 轩榭(xiè) 镂空(lóu)
D.庸俗 藤萝 斟酌(zhēn) 蔓延(màn)
4.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⑵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⑶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⑷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A.打比方 作比较 摹状貌 引用
B.打比方 作比较 打比方 引用
C.比喻 作比较 摹状貌 打比方
D.摹状貌 作比较 打比方 列数字
5.苏州网狮园的看松读画轩有一副对联,下联为“一帘晴雪卷梅花”,与之构成对仗的上联应是( )
A.满园春光堪入画 B.满地绿荫飞燕子 C.千朵红莲三尺水 D.三代前贤松柏寒
6.下列句子排列合理的一项是(  )
①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②这是为什么?
③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⑤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A.①②④③⑤ B.①④②⑤③
C.⑤①④②③ D.⑤②③①④
二、语言表达
7.下面语段中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①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鼎盛于清代,兴旺于明代。②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大约有一百七十处左右,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 年,③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榜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第①句语序混乱,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不合逻辑,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句中存在词语使用不当的现象,应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8.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______)
(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______)
9.苏州园林的美景令人陶醉,游人为了表达对它的赞美,拟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桂林山水甲天下
下联: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10.你们班想开展一次调查苏州园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是本次调查活动的负责人,请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你在查阅“苏州园林”相关资料时发现,园林中很多庭院推门进去首先会看到一个屏风或屏障(如下图),有的是一堆石头或假山,有的是一堵墙,有的高有的矮,大小姿态不一。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庭院中设置屏障有什么作用。
11.阅读下列某乡镇关于儿童自理能力和健康状况的调查表,并回答问题。
(1)你从表中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
(2)针对上题结论,政府可以为留守儿童做哪些事情?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散,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2.阅读选文①②段,请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13.选文第③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14.“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苏州园林中的池沼是怎样与“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的?
阅读《苏州园林》和《中国石拱桥》两文节选,回答问题。
(甲)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乙)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5.(甲)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乙)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
16.(乙)文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7.(甲)文“大多引用活水”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18.下面的材料,也是对卢沟桥的介绍,与(乙)文相比,为什么内容会有所不同?
材料:
卢沟桥是一座联拱式石桥,计11孔,长212.2米,加上两端桥堍共长约265米。靠河两岸的跨径仅16米左右,逐渐向桥中心增大,最大跨径计21.6米。桥墩上游面造成尖端形,下游面系平头,深合现代科学原理。桥面宽7.6米,全宽约8米。桥面用石板铺砌,桥的两端筑有翼状石栏,连同桥上两旁石栏,北面有石柱140个,南面有石柱141个,其中一个已坍损。柱的间距1.8—2米,柱高1.4米,柱头各刻石狮,每个姿态各异,有立的,卧的,蹲的,伏的,大抱小的,小抱大的,各种形式。柱间各嵌石板为栏,栏高约85厘米。桥的西端有两根石柱,柱上各踞一只朝天犼,柱下各有石象一只,雕饰工巧,足增美观。
(节选自罗英《中国桥梁史料》)
阅读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甲]《中国园林的风格》(节选)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我曾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而且要有画意。窗外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是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
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立峰是一种抽象雕塑品;美人峰细看才像;鸳鸯厅的前后梁架形式不同,不说不明白,一说才恍然大悟,竟寓鸳鸯之意。过去有些园名如寒碧山庄、梅园、网师园都可以顾名思义,园内的特色分别是白皮松、梅、水,尽人皆知的西湖十景,更是佳例。
园林景物有仰观、俯观之别;在处理上也要区别对待。楼阁掩映、山石森严、曲水弯环等都体现着这个道理。“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这些诗句不但写出园林层次,有空间感和声感,同时“高柳”“杏梢”又把人的视线引向仰视。至于“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跻攀”,又都是留心俯视所致。因此园林建筑的顶,假山的脚,水口、树梢,都着意安排。山际安亭,水边留矶,是能引人仰视、俯视的方法。
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曲直自如,灵活应用。园林两侧都是风景,随直曲折一下,使经过的人左右顾盼皆有景,信步其间便路程延长、趣味加深。由此可见,曲本直生,重在曲折有度。园之佳者就像诗之绝句,词之小令,都是以少胜多。寥寥几句,有不尽之意,弦外之音犹绕梁间。我说园外有园,景外有景,也包含着这层意思。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水声、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交响成曲。所谓诗情画意盎然而生,与此有密切关系。园林中的大小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园林空间,越分隔,感到越大,越有变化。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乙]《苏州园林》(节选)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9.读[甲]文,请用四句话概括中国园林的风格。
20.在[乙]文中最能解释“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种境界的一个词是
21.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高树和低树的安排不仅富于画意,而且还能表现[甲]文中国园林的哪种风格特点?请在[乙]文中筛选出两个能体现这种风格特点的句子。
22.仔细读[乙]文,苏州园林的哪些设计是“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的?
23.[甲]文中出现了许多古诗词名句,这与说明文的文体特征矛盾吗?为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D
4.A
5.B
6.C
7.(1)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 (2)“大约”或“左右” (3)榜样 标本
8.(1)作比较 (2)打比方
9.示例:苏州园林冠江南
10.(1)【示例】精彩苏州古建筑,美丽园林扬四方。(2)【示例】屏障把空间进行分隔,让庭院更加精致,带着娇羞与神秘感,制造错落层次,欲扬先抑,体现苏州园林的含蓄婉约特点;符合古人的风水观念,设置屏障能够起到一个保护作用,让邪气不能长驱直入。
11.(1)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普遍较强,视力较好,但营养状况较差。(2)建议切实可行即可。
12.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3.假山、池沼。
14.①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②池沼或河道的边沿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③池沼里养着金鱼、鲤鱼和荷花、睡莲,构成“鱼戏莲叶间”的景象。(答出两点即可)
15. 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 卢沟桥
16.列数字;运用具体的数据,说明了卢沟桥的规模,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17.不能去掉。“大多”意在说明池沼大部分使用活水,不是全部。如果去掉“大多”,则与实际不相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8.材料选自《中国桥梁史料》,属于专业著作,需要从科学专业的角度,介绍卢沟桥的技术细节;而课文是一篇科普文章,要让普通读者既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卢沟桥,又能对其建筑特点有所了解。
19.(1)中国园林富有诗情画意,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2)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
(3)园林景物有仰观、俯观之别,在处理上区别对待。
(4)园林中曲与直相对,灵活应用。
20.自然之趣
21.风格:园林景物有仰观、俯观之别,在处理上区别对待。
句子:“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22.花墙和廊子
23.不矛盾,是引用的说明方法运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