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天气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天气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08 23:5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空气 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加热塑料袋时需要在蜡烛外面套一个纸筒,这是为了防止( )。
A.空气进入塑料袋 B.塑料袋被点燃 C.蜡烛熔化
2.下列现象中不合理的是( )。
A.可以利用空气的流动来制造风 B.风力发电是对空气(风)的利用
C.空气可以流动,所以不用保护环境 D.热气球能升空,也是冷热空气作用的结果
3.生活中,下列仪器也可以测出空气质量的是( )。
A.精度为0.001克的电子秤 B.量筒 C.刻度尺
4.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B.都是从高处往低处流动的 C.空气摸不到,水可以摸得到
5.乌鸦喝水的故事里,鸟鸦将小石子放入瓶子里,水面就会升高一点,当水面没有上升到瓶口时,占据瓶子空间的物质是( )。
A.只有小石子 B.小石子和水 C.小石子、水和空气
二.填空题
1.空气会( )空间,例如:我们给皮球打气,皮球会( )。
2.孔明灯和热气球升空都是利用( )的原理。
3.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能帮助物体燃烧的是空气中的( )。
4.抽油烟机安装在炉子上面是因为( )。
5.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 )也有质量。
三.判断题
1.空气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没有用的。 ( )
2.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固体也没有固定的形状。( )
3.当空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后难被继续压下去,这说明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
4.我们只能用简易天平的方法称量空气的。( )
5.因为水的颗粒空隙比较大,所以更容易被压缩。( )
四.连线题
1.连一连。
五.简答题
1.为什么在杯底扎一个小洞,杯子就被水浸湿了呢?
2.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
3.有半瓶水、一块橡皮泥和两根吸管。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空气将水从瓶中挤出来。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法。可以用文字、图画等方式说明。
六.综合题
1.空气的流动形成风,风前进的速度叫做风速,可以用不同等级的风力大小来表示。当中心风力达到每秒约32.7米时,形成台风。台风是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台风是可以被预测的,气象台根据台风的移动速度和移动路径向市民发出不同等级的预警,红色预警的等级最高。台风来临时,需要转移沿海地区的人们到达安全的区城,以免人身安全受到伤害。
1.下列关于风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风速是指空气流动的速度 B.风速达到每秒约32.7米时可以形成台风 C.风速就是风力
2.下列台风预警中,等级最高的是( )。
A.蓝色预警 B.橙色预警 C.红色预警
2.中国古代著名的“孔明灯”就是热气球的最早雏形。孔明灯起源于三国时代,由诸葛亮(孔明)首创。当时为了在城内传递军情,利用热气球原理制成孔明灯,用于联络。这是现今世界上热气球的先躯,也足见中国古人高超的智慧。
1.世界上最早的热气球维形的发明者是( )。
A.孟格菲兄弟 B.诸葛亮 C.莱特兄弟
2.最初,“孔明灯”的作用是( )。
A.照明 B.祈福 C.传递军事信号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空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请填到下面的气泡图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C
5.C
二.填空题
1.占据;鼓起来
2.热胀冷缩
3.氧气
4.热空气会上升
5.空气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空气都沿着小洞跑了出去,杯子里没有空气占据,所以水进了来,杯子就被水浸湿了。
2.不能(开始会流几滴)。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3.瓶中装半瓶水,用橡皮泥把两根吸管密封在瓶口处,一根吸管插入水中,另一根吸管不接触水,然后对着没接触水的吸管吹气,使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大气压,水就会沿着另一根吸管流出来。
六.综合题
1.C;C
2.B;C
3.无色透明 会流动 很轻 有一定质量 动植物都离不开 摸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