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好汉歌》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哇,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施耐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关于作者
施耐庵, 时期的小说家,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其作品《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 为题材的优秀长篇 体小说。
元末明初
农民起义
章回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南宋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便开始在群众中流传。宋元时,女真、蒙古贵族先后南侵,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之下。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于是关于水浒的故事,便越流传越丰富。
关于《水浒》
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写成了《水浒传》。它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关于《水浒》
有关林冲的章回
主要集中在7—12回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林冲
,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王天堂。
中国古典小说特点
(1)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
(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
(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
(4)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迹。
理清故事情节
阅读课文,并理清课文的情节线索
复述故事情节
沧州遇旧
密谋害林冲
听说陆谦到来
接管草料场
夜宿山神庙
刺杀仇敌
情节复述
高潮*结局:
风雪夜 复仇
序幕:
沧州遇旧知
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性格特点:
安分善良、忍辱求安、不思反抗
开端:
密谋害林冲
性格特点
刚强正直,强烈的反抗意识
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教他骨肉为泥!”……林冲大怒,……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思考:他听到陆的阴谋时,有何反应?为什么过了三五日,林冲这么容易熄灭怒火?
大惊:没想到,自己一忍再忍,委曲求全,只是要服完刑期后与家人团聚,而高俅等人仍要“置之死地而后快”。
大怒:一忍再忍后换来如此结果,只有全力抗争,可能还有一丝活路。
发展:
接管草料场
……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门草场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性格特点:
谨小慎微,唯恐出事,随遇而安
描写方法:
语言 心理 动作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一种描写手法。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细节描写
(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
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细节描写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
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细节描写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细节描写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
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细节描写
(5)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
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山神庙中,林冲用一块“大石头”顶住了庙门,使陆虞侯等三人不得进庙,为林冲最终识破奸贼的险恶用心从而走上反抗的道路提供了契机,可是林冲一个人“掇”得动一块大石头吗?怎么陆虞侯三人却推不开呢?这个细节真实吗?
善良侠义委屈求全
正直刚烈
反抗不坚决
随遇而安忍辱求生
奋起反抗
陆谦到来
亲闻阴谋
不见消耗
自心下慢
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变化
情节内容 暗线 明线 性 格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沧州逢故人
酒店定密谋
买刀寻仇人
看守草料场
夜宿山神庙
火烧草料场
亲手杀仇人
雪夜上梁山
谋害
设计
加害
作囚徒
大 怒
安 心
看 守
反 抗
(一 逼 再 逼)
( 一 忍 再 忍)
软弱忍辱
激起怒火
得过且过
随遇而安
英勇反抗
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变化
高俅父子
抢老婆
远刺配
谋性命
逼
林冲
忍
忍
反抗复仇
反
善良安分
委曲求全
随遇而安
奋起反抗
逼
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
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象林冲这样的人尚无法维持安定的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朝政的腐败。林冲这样性格软弱的人也被逼上梁山,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残害人民凶恶残酷。
林冲性格分析
主题
官逼民反
课文景物描写在情节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写法上前后照应,针线绵密。掌握这一特色时应前后联系,体会作者的艺术匠心。
景物描写的作用
1、交待人物活动的环境
2、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
3、衬托人物思想感情
4、推动情节的发展
5、揭示文章主题
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
课文那些地方描写了风雪?
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主要是从两方面描写: (1)直接描写风雪。
直接描写风雪有三处:
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一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例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二是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例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
本文中的景物描写作用
(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2)暗示情节,推动发展: 1、作品通过对风雪的描写,暗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情节的趋向。
比如,管营差遣林冲去接管草料场,这对不知管营阴谋的林冲来说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因为这个差事既比较自由清闲,又能有一些额外收入。可是,当他取路投草料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纷纷扬扬的一天大雪,这就暗示着他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再如,作品在写雪的时候,两次用了一个“紧”字:“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两个紧字,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着两把汗。
第11节写了一场“自供”、“听供”的“隔墙戏”,试分析这一场面发生的合理性。
2、作品对风雪的描写,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天气寒冷,林冲才要出去买酒;如果林冲不去买酒,草厅倒塌就可能被压伤压死;如果他不出去买酒,就不会看到山神庙,在草屋倒塌后也不会想到去山神庙过夜。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压塌,林冲无处存身,只好到山神庙过夜;如果草厅不倒塌,林冲就可能被烧死;如果他不到山神庙过夜,就不会听到陆谦等的谈话,也就不会杀敌报仇,投奔梁山。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林冲到了山神庙后,才用石头挡住庙门;如果他不挡住庙门,陆谦等人就会直接进入庙中,他也就不会从他们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而陆谦等人也是因为风大雪紧来到山神庙。
风雪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风 雪
隔门 偷听
途 中 见 庙
压 倒 草厅
投 宿 庙中
大 石 倚门
身 寒 沽 酒
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是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
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这时,林冲毅然决然地顺大路投东而去,奔上梁山,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景啊!
二是暗示和推动情节发展。
情节的发展与风雪密不可分。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庙。因为风大雪紧,草屋被风吹雪压而倒塌,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为了避风雪,陆虞候一伙才直奔庙里来,等等。
知识迁移
回忆所学课文(可以是小说、散文、或者是诗词中),举例说明景物描写的作用。
(1)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
(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
(3)揭示主题的深刻性;
(4)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
总结
作业(周记):
1、写一篇文学评论,参考题目:
①林冲思想性格变化浅谈
②“逼上梁山”-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感
③小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景物描写
2、观看电视剧,找出剧中对课文内容修改之处,谈一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