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一章 认识区域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程标准:
2.2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结合现实中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实例,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综合思维:能够在认识不同区域发展差异的基础上,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归纳不同区域在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区域认知:能够分析不同区域在合作中的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为其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地理实践力:能够独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能够结合已有资料,对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行动能力。
粤港澳大湾区
主题探究: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的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珠江三角洲拟改变以往“前店后厂”的经贸格局,强化广州、深圳的创新引领,发挥香港、澳门的特有优势,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港珠澳大桥连接深港、广佛、珠澳三大经济圈,沟通珠江口东西两岸。作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所在,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加强与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
1. 说一说,粤港澳各自发展的优势条件分别有哪些?
【参考答案】广东: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产业升级空间大,经济增长速度快等。香港:世界级金融中心和港口、优质的高端服务业、科技研发中心等。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对葡语系国家的商贸服务中心。
主题探究: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的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珠江三角洲拟改变以往“前店后厂”的经贸格局,强化广州、深圳的创新引领,发挥香港、澳门的特有优势,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港珠澳大桥连接深港、广佛、珠澳三大经济圈,沟通珠江口东西两岸。作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所在,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加强与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
2. 说一说,粤港澳大湾区最终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港珠澳大桥在2018年10月24日已
正式运营。
3、分析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对粤港澳
大湾区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完善区域交通,缩短港珠澳之间
的交通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加强区域内、
外联系,扩大交流; 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加快
区域发展; 促进资源整合、产业聚集和人才汇聚。
主题探究:
主题探究:
4、与其他世界三大湾区相比,简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区位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土地面积大,发展空间大;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充足;货运吞吐量大,交通便捷,运输能力强。
主题探究: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的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珠江三角洲拟改变以往“前店后厂”的经贸格局,强化广州、深圳的创新引领,发挥香港、澳门的特有优势,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港珠澳大桥连接深港、广佛、珠澳三大经济圈,沟通珠江口东西两岸。作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所在,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加强与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
5. 加强粤港澳之间的区域联系,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有利于实现港澳与内地特别是珠三角的深度融合,使其成为世界级大湾区;加强粤港澳之间的区域联系,助力城市群协调发展,对内地城市群的建设能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粤港澳大湾区东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南连东南亚、南亚,北接长江经济带,西到北部湾经济区,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对于我国区域经济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种空间资源,实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阅读课本P25页,思考以下问题
1、区域联系的定义?
2、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哪些因素?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3、区域人文地理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4、目前,区域联系的主要表现方式有哪些?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一、区域联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
阅读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目的是什么呢?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意义有什么呢?
你知道哪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呢?
你能画出思维导图展示经济全球化吗?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目的是什么呢?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意义有什么呢?
在区域内部,各成员国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增强各成员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的质量,并挖掘各成员国各自的区位优势,实现由区位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3.你知道哪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呢?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欧洲联盟
二十国集团
东盟自由贸易协定
4.你能画出思维导图展示经济全球化吗?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科学技术、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国家政策等
发达国家
欧洲、北美、
日本、澳大利亚等
发展中国家
亚、非、拉美等
产品、资本、技术
原料、燃料
初级产品
活动P26:
1.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今杭州市北部),北到涿郡(今北京市以南),全长 2 700 多千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读图 1-27,完成相关任务。
(1)想一想,隋朝大运河对加强当时我国南方与北方之间的交流联系有哪些重
要作用?
【参考答案】有利于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物资运输,提高运输总量,降低运输成本;有利于加强南方和北方之间的人口流动,实现文化交流与融合。
活动P26:
1.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今杭州市北部),北到涿郡(今北京市以南),全长 2 700 多千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读图 1-27,完成相关任务。
(2)议一议,隋朝大运河对我国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加速了商业的发展,使商业的销售范围和销售量得到了提高;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使商品的成本下降,亦加速了商品的售卖;有利于部分人员的就业。总体上繁荣了当时的社会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活动P26:
1.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今杭州市北部),北到涿郡(今北京市以南),全长 2 700 多千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读图 1-27,完成相关任务。
(3)有人说,该运河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北方和南方,也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
南方鱼米桑茶水乡文化带到了中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繁荣。对此,你是怎么
看的?
【参考答案】赞同。
活动P27: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秘鲁伊基托斯市位于亚马孙河南岸热带雨林区,终年高温多雨,平均海拔 104米,城区周围都是河流。2018 年人口 43.76 万,为洛雷托省省会。这里原为印第安人的一个渔村,1863 年设市,为周边地区橡胶等农产品的主要集运港,对外交通主要依靠亚马孙河航运和航空。
尽管距离亚马孙河河口有 3 700千米,但小型海轮还是可以溯流抵达。伊基托斯的发展与橡胶有着不解之缘。20 世纪初期,该市抓住发展橡胶产业的契机,迅速跻身为亚马孙地区的商业中心。“橡胶热”之后,该市经历过一段萧条时期。为了推动当地发展,秘鲁政府从 20 世纪60 年代起在这里实行特殊经济政策,1980 年辟为自由港,约4 000 种商品免税进口,经济再度得以繁荣。目前该市建有炼油、木材、造纸、橡胶等工业。
令人好奇的是,该市至今仍未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与外界相连。许多伊基托斯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迈出过这座城市,难以理解外面的世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当地独特的亚马孙民居和习俗很好地保存下来。一些绘有壁画的欧式建筑,如今尚保留着当年的风姿。这里热带雨林风光绚丽,旅游业兴盛。从机场到市内的马路上,各种摩托车川流不息。游览码头停满了各种船只,可载游客去水上观光。
伊基托斯
活动P27: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归纳伊基托斯市的地理环境特点。
【参考答案】伊基托斯市位于低纬度地区、亚马孙雨林区,平原地形,终年高温多雨,河流密布,盛产橡胶,对外交通以水运和航空为主。
活动P27: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2)橡胶产业是伊基托斯市崛起的基础,该市依托橡胶产业发展是否明智?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不明智。
橡胶产业属于初级工业产品,利润较低;伊基托斯市交通不便,不利于橡胶制品的运输,运费较高;橡胶产业技术门槛较低,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发展。
活动P27: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3)该市为何不修建铁路和高速公路,以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彰显特色是否合理?人们称伊基托斯为“与世隔绝的天使之城”,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内涵?
【参考答案】伊基托斯市西部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难以跨越,进行道路工程建设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东部距海遥远,且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区,沼泽河流密布,需要建设大量桥梁,道路建设的总体投资大,技术难度大。
“与世隔绝”是指伊基托斯市的交通不便,与外部的联系较少;“天使之城”是指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当地具有风俗特色的民居与异域风情的欧式建筑交相呼应,热带雨林地区的风光特色十足,游客可以依据当地具体情况选择摩托或者乘船观赏这些风光,而这座城市也将变为美不胜收的旅游胜地。
阅读教材P27-29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原因是什么?
区域协调发展有什么意义呢?
西部大开发有何社会经济意义?
人才,资金,技术,管理
资源,能源,劳动力
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国家或地区内部普遍存在,国家内部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长期并存。
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阅读
我国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哪些呢?
阅读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成效,总结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合作的意义?
1.我国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哪些呢?
四大
板块
三大
战略
老少边穷
地区发展
城市群
建设
陆海
统筹
2.阅读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成效,总结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合作的意义?
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明显增长。
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西部地区实际引进的资金逐年上升。
3.在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东、西部地区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
活动P29:
1. 我国在“七五”期间,依据地理位置、经济建设条件和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所存在的地区差异等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在“十一五”期间,又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查阅有关资料,完成相关任务。
(1)我国从三大经济地带到四大板块经济区域的调整,其主要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目的:为科学反映我国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发布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活动P29:
1. 我国在“七五”期间,依据地理位置、经济建设条件和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所存在的地区差异等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在“十一五”期间,又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查阅有关资料,完成相关任务。
(2)比较我国四大板块经济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参考答案】
活动P29:
2. 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有长江、淮河流经,京杭大运河纵贯其境。历史源远流长,经济文化繁荣,教育科技发达, 2016 年南京市和省内 12 个地级市皆进入了全国百强城市行列。但总体来看,苏南发展水平较高,苏中发展水平居中,苏北发展水平较低。江苏省明确提出,加强苏南对苏中和苏北的带动,尤其是加大对苏北地区的发展投入。这些年来,江苏省修建了多条铁路和公路,尤其是徐(州)宿(迁)淮(安)盐(城)高铁、连(云港)淮(安)扬(州)镇(江)高铁的修建,大幅度增强了苏南、苏中和苏北的发展联系,显著促进了江苏省经济社会的相对均衡发展。读图 1-30,完成相关任务。
(1)分析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苏南:属于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地带,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教育科技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苏中和苏北: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大,土地资源丰富,可以承接苏南的产业转移。
活动P29:
2. 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有长江、淮河流经,京杭大运河纵贯其境。历史源远流长,经济文化繁荣,教育科技发达, 2016 年南京市和省内 12 个地级市皆进入了全国百强城市行列。但总体来看,苏南发展水平较高,苏中发展水平居中,苏北发展水平较低。江苏省明确提出,加强苏南对苏中和苏北的带动,尤其是加大对苏北地区的发展投入。这些年来,江苏省修建了多条铁路和公路,尤其是徐(州)宿(迁)淮(安)盐(城)高铁、连(云港)淮(安)扬(州)镇(江)高铁的修建,大幅度增强了苏南、苏中和苏北的发展联系,显著促进了江苏省经济社会的相对均衡发展。读图 1-30,完成相关任务。
(2)徐宿淮盐高铁和连淮扬镇高铁的修建,对促进江苏省内区域均衡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完善江苏铁路网,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使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加强物资与人员的流通效率。
活动P30:
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国土面积 1 708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俄罗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俄罗斯东西部的发展差异明显。西部经济发达,现代化水平高,拥有全国近 4/5的人口和大部分城市,制造业和高科技发达,工农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 4/5。东部地广人稀,城市较少,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森林、水能等资源极为丰富。
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异,2007 年俄罗斯出台了《俄罗斯联邦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战略构想》,通过交通运输的联网,发展电力等基础设施,在国土北部、东部和南部开发能源项目,改变传统能源基地的单一结构,规范劳务移民,促进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经济的平衡与多样化发展,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培育地区增长极等,实现东西两大地带的协同发展。
(1)俄罗斯东部与西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地形:俄罗斯西部是以平原为主的地区,东部地区有平原、山地和高原。气候: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温暖湿润。
活动P30:
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国土面积 1 708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俄罗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俄罗斯东西部的发展差异明显。西部经济发达,现代化水平高,拥有全国近 4/5的人口和大部分城市,制造业和高科技发达,工农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 4/5。东部地广人稀,城市较少,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森林、水能等资源极为丰富。
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异,2007 年俄罗斯出台了《俄罗斯联邦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战略构想》,通过交通运输的联网,发展电力等基础设施,在国土北部、东部和南部开发能源项目,改变传统能源基地的单一结构,规范劳务移民,促进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经济的平衡与多样化发展,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培育地区增长极等,实现东西两大地带的协同发展。
(2)从人口数量、城市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对比分析俄罗斯东部与西部的特点。
【参考答案】俄罗斯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多,城市密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资源稀缺;俄罗斯东部地区人口数量少,城市稀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自然资源丰富。
活动P30:
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国土面积 1 708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俄罗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俄罗斯东西部的发展差异明显。西部经济发达,现代化水平高,拥有全国近 4/5的人口和大部分城市,制造业和高科技发达,工农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 4/5。东部地广人稀,城市较少,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森林、水能等资源极为丰富。
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异,2007 年俄罗斯出台了《俄罗斯联邦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战略构想》,通过交通运输的联网,发展电力等基础设施,在国土北部、东部和南部开发能源项目,改变传统能源基地的单一结构,规范劳务移民,促进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经济的平衡与多样化发展,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培育地区增长极等,实现东西两大地带的协同发展。
(3)俄罗斯缩小区域差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通过交通运输的联网,可以发展东部以电力产业为代表的能源项目,规范劳务移民,促进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发展,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培育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实现东西部协同发展。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