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空气 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夏天的室内,空调周围的空气变冷并下降,热空气上升又被变冷,冷热空气的不断相对流动就使整个屋子凉爽起来了。根据这种原理我们在安装空调时,要安装在房间的( )。
A.上部 B.下部 C.中部
2.下列选项中,( )能让我们感知空气的存在。
A.看一看 B.扇一扇 C.闻一闻
3.1000克空气和1000克水蒸气相比较( )。
A.空气重一些 B.水蒸气中一些 C.一样重
4.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是利用了空气( )的性质。
A.占据空间 B.能被压缩 C.可以流动
5.生活中,( )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A.吹泡泡 B.打篮球 C.喝盒装饮料
二.填空题
1.空气的流动形成( ),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 )(填“摸一摸”或“扇一扇”)的方法感受空气的流动。
2.空气受热上升,就产生了流动性,也就形成了( )。
3.由于( )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所以尽量不要燃放。
4.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 )。
5.空气会( )空间,例如:我们给皮球打气,皮球会( )。
三.判断题
1.风扇是利用空气被压缩的性质。( )
2.一块石头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一粒沙子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质量。( )
3.炒菜时如果锅里着火了,应该马上盖上锅盖。( )
4.空气会流动,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 )
5.装满空气的袋子底部扎一个小洞,挤压袋子,手放到小洞处,会感到凉快。( )
四.连线题
1.连线题。
固体 橡皮
醋
液体 空气
铅笔
气体 牛奶
五.简答题
1.小红是个小小科学谜,在家里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如下图所示),出现的怎样的实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2.请你说出空气的三个特点。
3.空气会流动,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周围的人观察到空气的流动?
六.综合题
1.在学习了空气单元之后,小明回家还想利用装水的玻璃容器、去掉底部的矿泉水瓶子和乒乓球继续研究空气的性质。
(1)小明先将矿泉水瓶拧紧瓶盖,竖直扣入水中,看到如图1的现象,原因是( )。
(2)小明又将矿泉水瓶的瓶盖取掉,再次竖直扣入水中,看到如图2的现象,现在瓶子里的空间被( )占据。这一次,水能进入瓶子中,还由于空气具有( )的特点。
(3)小明再将矿泉水瓶的瓶盖重新盖上,但是在瓶盖上扎了一个很小的小孔,那么将瓶子竖直扣入水中后,立刻看到的现象是乒乓球会在瓶子的( )。五分钟后,乒乓球可能在瓶子的( ),原因是( )。
2.十八世纪,法国造纸商孟格菲兄弟发明了热气球。
有一次他们看到碎纸片在火上飞舞,忽然意识到热空气可能具有升力,于是便产生了利用热空气制造飞行器的念头。他们用麻布和纸做了一个直径达10米的热气球,然后以湿稻草和碎羊毛产生的热空气充满气球,成功地实现了热空气气球首次升空。后来兄弟俩在气球下面吊一个笼子,放入一只鸡、一只鸭和一只羊,将它们载离地面,气球在空中飘行了8分钟,这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热气球。
1.世界上第一个热气球是( )人发明的。
A.中国 B.法国 C.德国
2.第一次随热气球升空的动物不包括( )。
A.鸡 B.鸭 C.鹅
3.热气球升空的原理是( )。
A.气球的材质很轻 B.热空气上升 C.受到风力作用
3.大自然中的海陆风是怎样形成的?看图回答问题。
①白天的风由( )吹向( ),因为海洋白天升温慢,气温( ),陆地升温快,气温( )。
②夜晚的风是( )吹向( ),因为陆地晚上气温( ),海洋晚上气温( )。
③在大自然中,由于两地的( )不同,从而使两地的气压产生了差异,导致( )产生了流动,形成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B
5.B
二.填空题
1.风;扇一扇
2.风
3.孔明灯
4.大气层
5.占据;鼓起来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答:纸巾不会湿,原因是杯子里有空气,空气会占据空间。
2.很轻,无色无味,有流动性。
3.看物体摇动或飘动,如树枝、旗帜、烟、纸屑等;感受风吹拂身体等。
六.综合题
1.空气占据了瓶子里的空间;水和空气;会流动;底部;中部;水从瓶子下端流入瓶子中,把空气从小孔中“挤”出去了
2.B;C;B
3.海洋;陆地;高;低;陆地;海洋;低;高;温度;空气;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