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藤野先生-鲁迅
知识讲解
1.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坟》《热风》《华盖集》等。
2.背景
(2)《藤野先生》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 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留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以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了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主题解说
这篇散文叙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的确(dí) 解剖(pōu) 不逊(xùn) 邮差(chāi)
B.泄漏(xiè) 瞥见(piē) 捕获(bǔ) 教诲(huǐ)
C.绯红(fēi) 芋梗(ɡěnɡ) 发髻(jì) 系住(jì)
D.匿名(nì) 霉菌(jūn) 畸形(jī) 诘责(ji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疑惑 成群结队 油光可签 樱花烂熳
B.和蔼 烟尘斗乱 精通时事 美其名曰
C.优待 几次三翻 好意难却 抑扬顿挫
D.标致 沓无消息 大而言之 正人君子
3.结合语境,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模胡:即“模糊”,马虎、不讲究)
B.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
C.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客死:死在他乡异国)
D.问问精通时事的人…(时事:这是讽刺的说法,“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
4.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
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 _____,给我 ______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 ______,不倦的 _______……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A.鼓舞 感激 希望 教导
B.感激 鼓舞 期望 教诲
C.感谢 鼓励 教诲 希望
D.感激 鼓励 希望 教诲。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月明风清的夜晚,静悄悄的,一只小船从芦苇丛中撑出来,在湖里,像一片苇叶,向着东南方向驶去。
B.每遇烦恼,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躺在草地上,任清风拂面,希望自己也能化作一阵风,在天空中自由地俯仰生姿。
C.平凡生活中,常有一些情感不能自已,令我们微笑着俯下身去,细细清点飞珠溅玉般的回忆,诉说对生命的感激。
D.如果我们失去了至尊至贵的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保持距离,保持谨慎的交往,小心翼翼地躲避伤害。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给加点字注音。
诘责
畸形
深恶痛疾
发人深省
三.名著阅读(共1小题)
7.《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有些作品记录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在这些作品中,鲁迅描写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如《阿长与<三海经>》中的阿长,《从百草屋到三味书屋》中的 ,又如《 》中的 。
四.综合读写(共1小题)
8.有同学从网上摘录了下面的内容,请你根据其语言特点,将短文补充完整。
多味的作家﹣﹣鲁迅
苦:成了“名人”“正人君子”的仇敌是苦,父亲的逝世是苦,永别藤野先生是苦,跳进旧社会的“大染缸”而不得解脱更是苦。革命苦,百姓苦,苦了鲁迅,也苦了这本在暴虐、阴暗、乌烟瘴气中走过来的《朝花夕拾》。
咸:朴实感人的散文催人泪下。点滴的旧事,是《朝花夕拾》可歌可泣的盐分,染咸的是回忆,溅起的是读者心灵的深思。
辣:
五.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场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解释下列词语
①抑扬顿挫
②深恶痛疾。
六.作文(共1小题)
10.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恩师。在鲁迅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是藤野先生给了他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恩师难忘。在你近八年的求学生涯中,有没有令你感念的恩师呢?在班里和同学交流一下。专题06藤野先生-鲁迅
知识讲解
1.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坟》《热风》《华盖集》等。
2.背景
(2)《藤野先生》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 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留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以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了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主题解说
这篇散文叙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的确(dí) 解剖(pōu) 不逊(xùn) 邮差(chāi)
B.泄漏(xiè) 瞥见(piē) 捕获(bǔ) 教诲(huǐ)
C.绯红(fēi) 芋梗(ɡěnɡ) 发髻(jì) 系住(jì)
D.匿名(nì) 霉菌(jūn) 畸形(jī) 诘责(jié)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生僻字、多音字、形似字容易读错。
【解答】A.正确;
B.“诲”读作“huì”;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疑惑 成群结队 油光可签 樱花烂熳
B.和蔼 烟尘斗乱 精通时事 美其名曰
C.优待 几次三翻 好意难却 抑扬顿挫
D.标致 沓无消息 大而言之 正人君子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有错别字,“油光可签”的“签”应为“鉴”;
B.全部正确;
C.有错别字,“几次三翻”的“翻”应为“番”;
D.有错别字,“沓无消息”的“沓”应为“杳”。
故选:B。
3.结合语境,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模胡:即“模糊”,马虎、不讲究)
B.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
C.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客死:死在他乡异国)
D.问问精通时事的人…(时事:这是讽刺的说法,“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解答】A.正确;
B.这里的“掌故”是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4.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
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 _____,给我 ______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 ______,不倦的 _______……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A.鼓舞 感激 希望 教导
B.感激 鼓舞 期望 教诲
C.感谢 鼓励 教诲 希望
D.感激 鼓励 希望 教诲。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感激”指因为别人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有好感,徎度上重于“感谢”;“鼓励”指激发,勉励,也指振作精神的意思,符合语境;“希望”指心里想着实现某种期望;教诲,教训、教导的意思,符合语境。
故选:D。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月明风清的夜晚,静悄悄的,一只小船从芦苇丛中撑出来,在湖里,像一片苇叶,向着东南方向驶去。
B.每遇烦恼,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躺在草地上,任清风拂面,希望自己也能化作一阵风,在天空中自由地俯仰生姿。
C.平凡生活中,常有一些情感不能自已,令我们微笑着俯下身去,细细清点飞珠溅玉般的回忆,诉说对生命的感激。
D.如果我们失去了至尊至贵的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保持距离,保持谨慎的交往,小心翼翼地躲避伤害。
【分析】本题要结合成语的含义来分析。一般情况下,常见的成语错误有:褒贬误用、搭配不当、断词取义、前后矛盾、形近混淆、表意重复、误解成语意义等。考试时,结合常见的错误,仔细认真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就一定会得出答案的。
【解答】A.“月明风清”形容夜景美好;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俯仰生姿”指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前面是说“在天空中怎么样”,“俯仰生姿”与语意不符,使用不恰当。
C.“不能自已”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B。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给加点字注音。
诘责 jié
畸形 jī
深恶痛疾 wù
发人深省 xǐng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解答】答案:
jié jī wù xǐng
三.名著阅读(共1小题)
7.《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有些作品记录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在这些作品中,鲁迅描写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如《阿长与<三海经>》中的阿长,《从百草屋到三味书屋》中的 寿镜吾 ,又如《 藤野先生 》中的 藤野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对于课本上的课文涉及到的名著,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作品,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名著)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解答】初中阶段选自鲁迅先生《朝花夕拾》的文章有:《阿长与<三海经>》、《从百草屋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其中的瑶瑶人物分别是阿长、寿镜吾、藤野。
答案:①寿镜吾②《藤野先生》③藤野
四.综合读写(共1小题)
8.有同学从网上摘录了下面的内容,请你根据其语言特点,将短文补充完整。
多味的作家﹣﹣鲁迅
苦:成了“名人”“正人君子”的仇敌是苦,父亲的逝世是苦,永别藤野先生是苦,跳进旧社会的“大染缸”而不得解脱更是苦。革命苦,百姓苦,苦了鲁迅,也苦了这本在暴虐、阴暗、乌烟瘴气中走过来的《朝花夕拾》。
咸:朴实感人的散文催人泪下。点滴的旧事,是《朝花夕拾》可歌可泣的盐分,染咸的是回忆,溅起的是读者心灵的深思。
辣: 鲁迅的本色是辣。辛辣的笔风,自然会有其笔尖直指的人群。他“横眉冷对千夫指“,在《朝花夕拾》中忆起儿时所遇反动、守旧势力,对他们的抨击与批判毫不留情。
【分析】本题考查语句补写。补写要看示例,续写要把握好语境,改写要注意变化。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
【解答】根据前文内容“仇敌是苦,父亲的逝世是苦”“点滴的旧事,是《朝花夕拾》可歌可泣的盐分,染咸的是回忆”,结合《朝花夕拾》的内容和主旨,围绕《朝花夕拾》揭露、批判反动文化,语言犀利这一特点来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示例:鲁迅的本色是辣。辛辣的笔风,自然会有其笔尖直指的人群。他“横眉冷对千夫指“,在《朝花夕拾》中忆起儿时所遇反动、守旧势力,对他们的抨击与批判毫不留情。
五.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场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解释下列词语
①抑扬顿挫
②深恶痛疾。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
【解答】此题解答,不但要结合平时积累,还要结合语段的具体语境,如抑扬顿挫,形象地表现了鲁迅先生对老师的记忆之深,思情之切;深恶痛疾,则表现了鲁迅先生,以笔为刀,勇敢作战的风骨。
答案:
(1)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2)深深的厌恶和痛恨。
六.作文(共1小题)
10.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恩师。在鲁迅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是藤野先生给了他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恩师难忘。在你近八年的求学生涯中,有没有令你感念的恩师呢?在班里和同学交流一下。
【分析】略
【解答】提示:学生可以口头作文也可以书面作文,可选取老师的典型事例,学习《藤野先生》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也可以记某个比较难忘的片断,等等。尽由他们自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