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部编版)专题12与朱元思书-(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部编版)专题12与朱元思书-(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9 13:04:05

文档简介

专题12与朱元思书-吴均
知识讲解
1.作者介绍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他通史学,私自撰写《齐春秋》,披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不少丑闻。他因此受到了武帝免其职焚其稿的迫害。后奉诏撰写《通史》,上起三皇,下迄齐代,未成身死。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体清拔有古气,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
2.背景
本文选自《艺文类聚》卷七。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被梁武帝免职后,吴均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表明自己辞官隐退后,将要到石门山中去隐居。本文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客套的问候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是一篇写景的小品文。文章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向往美好大自然的志趣;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世间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讽刺。
3.主题解说
本文从泛舟江上的实感出发,生动描绘了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秀美的山水风景,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既否定仕宦生活,又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经纶(lún) 嘤嘤(yīnɡ) 轩邈(miǎo) 桐庐(tónɡ)
B.窥谷(kuī) 横柯(kē) 故鄣(zhuānɡ) 无碍(ài)
C.缥碧(piǎo) 急湍(tuān) 泠泠(línɡ) 鸢飞(yuān)
D.飘荡(dànɡ) 疏条(shū) 俱净(jù) 戾天(lì)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多为易读错、多音字、形近字,难度不大。
【解答】A.正确;
B.“故鄣(zhuānɡ)”读作“zhāng”;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划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芳馨(xīng) 禁锢 众目睽睽(kuí) 相形见拙
B.阴霾(mái) 感慨 广袤无垠(mào) 无与纶比
C.匀称(chèn) 消释 相得益彰(zhāng) 持之以恒
D.绮丽(qǐ) 沉吟 孜孜不倦(zhī) 格物至知
【分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解答时要认真审题,结合句意判断题中所用词语的正确与否。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
【解答】A.“芳馨(xīng)”读作“xīn”,“相形见拙”写作“相形见绌”;
B.“无与纶比”写作“无与伦比”;
C.正确;
D.“孜孜不倦(zhī)”读作“zī”,“格物至知”写作“格物致知”。
故选:C。
3.下列加点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狗丢失后,他心急如焚,到处张贴“寻狗启示”
B.今年五一假期,前来长沙县金井镇“茶文化基地”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C.为了纪念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当代文人书法周”活动在望城区书堂山举行,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场叹为观止的文化盛宴
D.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长沙磁浮快线的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努力,终于按时完成了建设任务
【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比较近义词的区别,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其次是从语言是否得体方面分析,语言是否得体,主要是考虑说话者的语言是否符合“身份”“场合”“情景”“情感(语气)”方等方面的要求判断选用。
【解答】A.启示:已经确定下来的事情,较多用于公事上,个人不宜使用。启事:大家都可以继续跟进的事情,个人或小集体用的较多。这里“寻狗启示”应为“寻狗启事”。
B.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句中修饰“游人”,使用正确;
C.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符合语境;
D.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符合语境“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努力,终于按时完成了建设任务”。
故选:A。
4.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作答即可。
【解答】骈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它要求文字的对偶,重视声韵的和谐。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ACD.都是骈句;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不是骈句。
故选:B。
5.下列选项连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
登上蒙山龟蒙顶,站在峰顶极目四望,唯觉远山如黛;近岭突起,那峻秀的山峰,幽邃的洞天,一时尽收眼底。巍巍诸峰,如盘龙,如驰象,如游蛇, ,如犀牛望月,如天马行空,惟妙惟肖。
A.如玉笋,如锦屏,如童子拜佛,如老翁扶藜
B.如玉笋,如童子拜佛,如锦屏,如老翁扶藜
C.如童子拜佛,如玉笋,如锦屏,如老翁扶藜
D.如童子拜佛,如老翁扶藜,如玉笋,如锦屏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
【解答】本段横线前都是两个字的名词,横线后变为了四字主谓短语,因而横线上内容需要填前后都可以衔接上的。
故选:A。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碧 piǎo  急湍 tuān  轩邈 xuānmiǎo 
泠泠 líng  嘤嘤 yīng  千转 zhuǎn 不穷
横柯 kē  鸢飞戾天 yuān lì  好鸟相鸣 hǎo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解答】答案:
piǎo,tuān,xuān miǎo,líng,yīng,zhuǎn,kē,yuān,lì,hǎo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7.观察下面黎雄才的画作《驾云松》,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 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再是要结合要求审懂图意,三是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出图意。
【解答】此图松山矗立,云雾缭绕,可采取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近处的峻峰与劲松加上远处隐约的远山、险岭还有其间环绕的云雾构成一幅风景独特,意境优美,如梦如幻的画面,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解说可选取一个事物详解,要适当展开想象,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解说文字要注意体现观察角度和讲解顺序,同时注意语意的通顺、连贯。
答案:画幅面由一颗松树、一方巨石、数座山峰和云雾组成。画的主体是一颗高大的松树,树枝向一侧伸展,枝繁叶茂盛,四周云雾缭绕,远处是数座钻出的山峰,这松树仿佛腾云驾雾落到了山巅,而权松树紧挨一方巨大的岩石,树干的下部隐入山石中,原来它所以能高驾于峰顶云端,源自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和自强不息、进取向上的精神。这幅画融主观与客观、静与动、自然与理趣于一体,构思不落窠臼,手法以形传神,且具有发人深思的艺术魅力。
四.默写(共1小题)
8.(1)《与朱元思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2)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3)表现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鄙弃名利、淡泊人生的句子是: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4)异水,抓住了 水清、流急 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山高、树荣 的特征。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透露出作者对世俗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以及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
【分析】参考译文: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本文主要描写了自然山川的美景,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所以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描写和议论。
(2)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文中写水的清澈的句子有“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前者为正面描写,后者通过写“游鱼细石”侧面烘托水之清澈,为侧面描写。
(3)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意思是: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鄙弃名利、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第②段可见,先写水清,再写流急。由第③段可见,先写山高,再写树荣。
(5)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是作者思想感青的体现。做此类题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内容来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该题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一览无遗。
答案: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水清、流急;山高、树荣;
(5)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透露出作者对世俗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以及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五.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9.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泉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横柯上蔽 树枝 
②窥谷忘反 同“返”,返回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理解填空。
①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②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清(清澈) 的 急(湍急) 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山 的 山高、树多、景美 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5)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参考译文:
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水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任船所致观赏景物。从富阳到桐庐大约(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水流清澈的千丈也能见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耐寒常绿的树,(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仿佛竞相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争相比高远,笔直地向上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相向鸣叫,鸣声谐而动听。(树上的)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唱,(山中的)猿猴也时刻不住地啼叫。像老鹰飞到天上那样追逐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柯:树枝。
②句意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有:负,凭借;上,向上;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句意为:(重重叠叠的山峦)各倚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3)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①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结合课文内容,从“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可知,表现了水的清澈和湍急的特点;从“夹岸高山,皆生泉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中可知,描写山时,抓住了山高、树多、景的特点进行描写。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从所选句子中可以看出水的湍急,速度快;结合自己对《三峡》的理解,表现水的湍急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体会。这个句子,意思是说:像老鹰飞到天上那样追逐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由此可见作者对那些乐于做官者是持否定态度的,“忘反”则表现了他对这美景的喜爱与留恋。
答案:
(1)①树枝;②同“返”,返回。
(2)(重重叠叠的山峦)各倚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3)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清(清澈)、急(湍急)山、高、树多、景美。
(4)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意近即可)
六.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0.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piǎo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líng líng 
③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yīng yīng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yuānlì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解答】答案:
①piǎo
②líng líng
③yīng yīng
④yuān; lì
七.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1.
传统中医里的“五味”
食物里的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称为“五味”。食物消化后,酸味为肝胆所吸收,苦味为心脏、小肠所吸收,甜味为脾、胃所吸收,辣味为肺、大肠所吸收,咸味为肾脏、膀胱所吸收。各种不同性质的食物进入人体内后,分别成为身体各器官的营养,所以养分不足或过多都会引起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
酸味有收敛、固涩的功能。食用酸性的食物可增加身体收缩的功能,可以用于延缓疾病的发作;此外,出汗太多,或排泄频繁,也可以食用酸性的食物来治疗。
表症指的是不包括内脏病痛的疾病,如热性的肌肉疼痛、关节炎、流鼻水、鼻塞等,以及慢性的肌肉与关节的麻痹、运动器官的障碍等。辣味的食物有发散的功能,一般表症都以发汗的方式来治疗,所以对于表症的治疗大多食用辣味食物。在人体内循环的有气、血、津液,这是中国医学的称法。气是体内活动力的来源,气停滞称作气滞,气滞会使体内的运行受阻,而发生异常的状态,血可以说是各器官的养分,血液循环阻滞会产生局部性疼痛、静脉瘤等,也会使血液呈暗红色,这种血液阻滞的现象称为血滞(淤血).津液就是人体内的水分,水滞会导致身体浮肿,胃里发出水声和引起如水的下痢。对于以上种种停滞的症状,若食用辣味食物,便可促进循环畅通,一切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气血不足称做虚症,治疗虚症都用甘草、大枣、蜂蜜、砂糖等。气血不足会使人疲倦,甜食有补充气血的功能,所以人在疲倦时都比较喜欢甜食。甜食能解除肌肉的紧张,使身体柔软,这称做弛缓作用。此外,甜食还能中和有毒性的东西,具有解毒的功能。
苦味有排除燥湿的功能。吃进了苦的东西,会令人呕吐,借以排出体内的滞水。另外,苦味的食物还有利尿的作用。
咸味有软化硬物及促使下痢的功能。咸的食物能软化体内酸性的硬块,喝盐水能使胃肠内不干净的东西,以下痢的方式排出体外。食盐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咸味食物。
(1)通读全文,请说出辣味”和“甜味”的功能。
(2)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五味”的知识,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完成后面的食疗建议。
【链接材料】甲先生身体浮肿,胃里发出水声;乙先生气血不足;丙先生受凉,感冒,流鼻水;丁先生易出汗,如厕频繁。
食疗建议:①建议甲先生多吃  辣 味的食物;②建议乙先生多吃  甜 味的食物;③建议丙先生多吃  苦 味的食物;④建议丁先生多吃  酸 味的食物。
【分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食物里的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对人体的不同作用。文章首先引出说明的对象,总体介绍“五味”对人体不同器官的作用;接着按顺序分别介绍了酸味、辣味、甜味、苦味和咸味对人体的不同作用,让我们增长知识,能根据身体的不足而进食不同味道的食物。
【解答】(1)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五味”对人体的不同作用,文中都有介绍,找到相对应的段落,从中筛选出有效信息作答即可。根据文章第三段的介绍,可知“辣味的食物有发散的功能”“可促进循环畅通”。“第四段介绍了“甜食有补充气血的功能”“能解除肌肉的紧张,使身体柔软”“还能中和有毒性的东西,具有解毒的功能。”
(2)本题考查文本知识的运用。文章第三段阐述:“津液就是人体内的水分,水滞会导致身体浮肿,胃里发出水声和引起如水的下痢。对于以上种种停滞的症状,若食用辣味食物,便可促进循环畅通,一切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可知甲先生要多吃辣味食物;第四段阐述:“气血不足会使人疲倦,甜食有补充气血的功能”,可知乙先生要多吃甜味食物;丙先生受凉,感冒,流鼻水,则建议吃苦味食物,来排出体内的燥湿;“出汗太多,或排泄频繁,也可以食用酸性的食物来治疗。”,可见丁先生要多吃酸味的食物。
答案:
(1)“辣味”的功能:①辣味的食物有发散的功能。②可促进循环畅通。
“甜味”的功能:①甜食能解除肌肉的紧张,使身体柔软,具有弛缓作用。②甜食还能中和有毒性的东西,具有解毒的功能。
(2)①辣 ②甜 ③苦 ④酸。
八.作文(共1小题)
12.学习《与朱元思书》的写法,选择自己游览过的一处风景名胜,写一篇文章。
【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解题的关键是细读题目给出的材料,然后从中提炼出本次作文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旨来。本题中给出了写作要求:以《与朱元思书》的写法,以自己游览过的一处风景名胜为写作内容,写一篇写景散文或游记类作文。《与朱元思书》是一篇课内文言文。作者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来组织文本,先总写山水特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然后分写,分写时,先写水,后写山,写水时,采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结合的写法,表现了水的清澈。写山时,动静结合,富有生机。末句生发议论,借议论表达自己的感悟。我们在创作作文时,也需采用这种写法。从自己的旅游经历中选取一处景点,紧扣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描写顺序,采用总分的结构,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动静结合,这才算是符合题意。写景完成以后,还需在末段采用抒情或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或从景物中自己得到的启示与感悟。
【解答】
九寨沟,梦遗落的地方
有时候,蓝,是一种距离的颜色。九寨沟的水,是梦中澄澈的蓝。
想必,上天在缔造她的时候,诡谲地在质地中掺入了一份疏离的汁液,与秀山秀水反应后,才生成了朦胧的蓝。所以,即使是虚浮的人来九寨沟君临天下般看山水,也会顿生肃穆之情。在她面前,所有对红灯绿酒的眷恋都会变得异常脆弱,一丝小小的涟漪,就会使其碎得无影无踪。
摘去了上天赋予的神秘面罩,九寨沟的圣水仍是平易近人的,只是把握了不离不即、恰到好处的分寸。最好只是作为一个远方的客人来鉴赏这山水,倘若你用刺眼的闪光灯、高声疾呼惊扰了这沉寂千年的绝美宁静,你心中便会萌生一种负罪感。
一树干碧,千树不同,很难想象这些树凝滞成的山会是什么样子的。在人的想象力尚未达到这种程度之前,镜海却更进了一步。不缺一片树叶的光泽,不少一镊泥土的湿度,不漏一丝云朵的舒展,不落下一点鸟儿羽毛上的鳞屑,整座碧山连同头顶上的云烟全被完完整整地倒映在了镜海的怀抱之中。
身处江南,见的水应当不算少,但美得这样真诚的水却是平生头一次逢上。她纯净得不含任何杂质,从水面往下望一眼就可以窥见那颗清澈的禅心。望着她,灵魂被涤荡得干干净净;望着她,心灵被净化得唯余感动,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儿时抓住天使羽翼飞向天国的梦想。我忍不住为她流泪人世太繁芜,太嘈杂,有太多的尔虞我诈。这清洁的水却将她的心事坦荡荡地给人看,为固守她单纯美好的信仰而存在,不为别的一切。这样纯净的水,怎么不值得世人虔诚地膜拜呢?
纯净的海子并不是单色调的纯蓝,也有五花海落英缤纷的色彩。像是在海子中开了大大小小的染坊一般,一块素布被同时染上了多种绚烂的颜色鹅黄、桃绿、孔雀兰、柳绿、银灰……当如数家珍般把它们一一道出时,心中喜不自胜。
九寨沟是有血有肉的,海子是她澄澈透明的灵魂,原始森林是她细腻的皮肤,浮云是她手心的气息……这样的一种生命,也给了别的生命一种延续的方式。原始森林倒下的枯木,经过海子上千年的滋润,在腐朽的躯体上长出了新的植株,又有了新的枝桠。枯木逢春,海子中横躺的树木更可贵的是遇上了九寨沟春天一样的心。
有的湖水需要在皎洁的月光下才显得妩媚动人,有的河流需要秋风冷雨才显得娇婉灵动,而九寨沟的一百四十四个海子却天然去雕饰,她们的纯美,不需要多余的奢侈品。
日日埋藏在烟尘和喧嚣下的心,在这一片人间的净土上找到了自己的思维和声音,但我们终究只是这里的匆匆过客……
我的泪,化作细雨融入了圣洁的水中。
我的梦,却遗落在了九寨沟的边缘。专题12与朱元思书-吴均
知识讲解
1.作者介绍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他通史学,私自撰写《齐春秋》,披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不少丑闻。他因此受到了武帝免其职焚其稿的迫害。后奉诏撰写《通史》,上起三皇,下迄齐代,未成身死。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体清拔有古气,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
2.背景
本文选自《艺文类聚》卷七。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被梁武帝免职后,吴均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表明自己辞官隐退后,将要到石门山中去隐居。本文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客套的问候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是一篇写景的小品文。文章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向往美好大自然的志趣;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世间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讽刺。
3.主题解说
本文从泛舟江上的实感出发,生动描绘了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秀美的山水风景,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既否定仕宦生活,又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经纶(lún) 嘤嘤(yīnɡ) 轩邈(miǎo) 桐庐(tónɡ)
B.窥谷(kuī) 横柯(kē) 故鄣(zhuānɡ) 无碍(ài)
C.缥碧(piǎo) 急湍(tuān) 泠泠(línɡ) 鸢飞(yuān)
D.飘荡(dànɡ) 疏条(shū) 俱净(jù) 戾天(l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划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芳馨(xīng) 禁锢 众目睽睽(kuí) 相形见拙
B.阴霾(mái) 感慨 广袤无垠(mào) 无与纶比
C.匀称(chèn) 消释 相得益彰(zhāng) 持之以恒
D.绮丽(qǐ) 沉吟 孜孜不倦(zhī) 格物至知
3.下列加点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狗丢失后,他心急如焚,到处张贴“寻狗启示”
B.今年五一假期,前来长沙县金井镇“茶文化基地”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C.为了纪念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当代文人书法周”活动在望城区书堂山举行,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场叹为观止的文化盛宴
D.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长沙磁浮快线的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努力,终于按时完成了建设任务
4.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下列选项连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
登上蒙山龟蒙顶,站在峰顶极目四望,唯觉远山如黛;近岭突起,那峻秀的山峰,幽邃的洞天,一时尽收眼底。巍巍诸峰,如盘龙,如驰象,如游蛇, ,如犀牛望月,如天马行空,惟妙惟肖。
A.如玉笋,如锦屏,如童子拜佛,如老翁扶藜
B.如玉笋,如童子拜佛,如锦屏,如老翁扶藜
C.如童子拜佛,如玉笋,如锦屏,如老翁扶藜
D.如童子拜佛,如老翁扶藜,如玉笋,如锦屏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碧    急湍    轩邈   
泠泠    嘤嘤    千转   不穷
横柯    鸢飞戾天    好鸟相鸣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7.观察下面黎雄才的画作《驾云松》,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四.默写(共1小题)
8.(1)《与朱元思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2)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
(3)表现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鄙弃名利、淡泊人生的句子是:   ,   。
(4)异水,抓住了   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征。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五.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9.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泉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横柯上蔽   
②窥谷忘反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理解填空。
①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②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   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   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5)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0.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③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七.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1.
传统中医里的“五味”
食物里的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称为“五味”。食物消化后,酸味为肝胆所吸收,苦味为心脏、小肠所吸收,甜味为脾、胃所吸收,辣味为肺、大肠所吸收,咸味为肾脏、膀胱所吸收。各种不同性质的食物进入人体内后,分别成为身体各器官的营养,所以养分不足或过多都会引起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
酸味有收敛、固涩的功能。食用酸性的食物可增加身体收缩的功能,可以用于延缓疾病的发作;此外,出汗太多,或排泄频繁,也可以食用酸性的食物来治疗。
表症指的是不包括内脏病痛的疾病,如热性的肌肉疼痛、关节炎、流鼻水、鼻塞等,以及慢性的肌肉与关节的麻痹、运动器官的障碍等。辣味的食物有发散的功能,一般表症都以发汗的方式来治疗,所以对于表症的治疗大多食用辣味食物。在人体内循环的有气、血、津液,这是中国医学的称法。气是体内活动力的来源,气停滞称作气滞,气滞会使体内的运行受阻,而发生异常的状态,血可以说是各器官的养分,血液循环阻滞会产生局部性疼痛、静脉瘤等,也会使血液呈暗红色,这种血液阻滞的现象称为血滞(淤血).津液就是人体内的水分,水滞会导致身体浮肿,胃里发出水声和引起如水的下痢。对于以上种种停滞的症状,若食用辣味食物,便可促进循环畅通,一切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气血不足称做虚症,治疗虚症都用甘草、大枣、蜂蜜、砂糖等。气血不足会使人疲倦,甜食有补充气血的功能,所以人在疲倦时都比较喜欢甜食。甜食能解除肌肉的紧张,使身体柔软,这称做弛缓作用。此外,甜食还能中和有毒性的东西,具有解毒的功能。
苦味有排除燥湿的功能。吃进了苦的东西,会令人呕吐,借以排出体内的滞水。另外,苦味的食物还有利尿的作用。
咸味有软化硬物及促使下痢的功能。咸的食物能软化体内酸性的硬块,喝盐水能使胃肠内不干净的东西,以下痢的方式排出体外。食盐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咸味食物。
(1)通读全文,请说出辣味”和“甜味”的功能。
(2)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五味”的知识,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完成后面的食疗建议。
【链接材料】甲先生身体浮肿,胃里发出水声;乙先生气血不足;丙先生受凉,感冒,流鼻水;丁先生易出汗,如厕频繁。
食疗建议:①建议甲先生多吃    味的食物;②建议乙先生多吃    味的食物;③建议丙先生多吃    味的食物;④建议丁先生多吃    味的食物。
八.作文(共1小题)
12.学习《与朱元思书》的写法,选择自己游览过的一处风景名胜,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