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唐诗五首
知识讲解
1.重点字
东皋(gāo) 徙倚(xǐ yǐ) 驱犊(dú)
萋萋(qī) 鹦鹉(yīng) 燕然(yān)
白沙堤(dī) 采薇(wēi) 薄暮(mù)
落晖(huī)
2.重点词语
薄暮:傍晚。薄,接近。
徙倚:徘徊。
晴川:晴日里的原野。川,平川、原野。
历历:分明的样子。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乡关:故乡。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候骑: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
怜:喜爱。
暖树:向阳的树。
乱花:指色彩缤纷的花朵。
3.主题解说
《野望》:通过描写遥望山野时萧瑟恬静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
《黄鹤楼》: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游览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情和游子的乡愁。
《使至塞上》: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感。
《渡荆门送别》:通过对从蜀地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情。
《钱塘湖春行》:以“行”为线索,以“春”为着眼点,描写了从孤山寺到白沙堤一带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的无限喜悦和对西湖的无比热爱之情。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车马喧(xuān) 金樽(zūn) 骄儿恶卧(è)
B.冰塞川 (sài) 挂罥(juàn) 沉塘坳(áo)
C.布衾(jín) 狐裘(qiù) 琵琶(pī pā)
D.风掣红旗(ché) 瀚海(hán) 阑干(lán)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需要结合所学和词义加以判断。
【解答】A.正确;
B.“塞”应读“sè”,“坳”应读“ào”;
C.“衾”应读“qīn”,“裘”应读“qiú”;
D.“掣”应读“chè”,“瀚”应读“hàn”。
故选:A。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东皋(gāo) 徙倚(xǐ) 没马蹄(mò)
B.采薇(wēi) 萋萋(qī) 唯落晖(huī)
C.燕然(yān) 都护(dū) 白沙堤(tī)
D.驱犊(dú) 征蓬(péng) 贾亭西(jiǎ)
【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解答】ABD.正确。
C.有误,“白沙堤”的“堤”应读作“dī”。
故选:C。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皋(gāo) 千载(zài) 燕然(yān) 鹦鹉洲(yīng)
B.落晖(huī) 萋萋(qī) 属国(shǔ) 荆门外(jì)
C.驱犊(dú) 日暮(mù) 萧关(xiāo) 带禽归(qíng)
D.采薇(wēi) 征蓬(péng) 崔颢(hào) 没马蹄(mò)
【分析】字音是经常考查的内容,大多考查多音字、形近字和音近字。
【解答】本题考查对汉字读音的掌握。
A.有误。“zài”应为“zǎi”。
B.有误。“jì”应为“jīng”。
C.有误。“qíng”应为“qín”。
D.正确。
故选:D。
4.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晨兴理荒秽(kuì),带月荷(hè)锄归
B.萧(xiāo)关逢候骑,都护在燕(yàn)然
C.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拄(zhǔ)杖无时夜叩门
D.征蓬(pēng)出汉塞,箫(xiāo)鼓追随春社近
【分析】略
【解答】A.项“秽”应读huì;B.项“燕”应读yān;D.项“蓬”应读péng.故选C。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晨兴理荒秽(suì) 带月荷锄归(hè)
B.道狭草木长(cháng) 都护在燕然(Yān)
C.萧关逢候骑(jì) 帘旌不动夕阳迟(jīn)
D.登临吴蜀横分地(héng) 徙倚湖山欲暮时(x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解答】A.错误,“秽”应读“huì”;
B.错误,“长”应读“zhǎng”,“燕”应读“yān”;
C.错误,“旌”应读“jīng”;
D.正确。
故选:D。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东皋 gāo 徙倚 yǐ 犊 dú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解答字音、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解答】答案:
gāo; yǐ;dú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7.【礼貌用语我知晓】
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到横线上。
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
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① 久仰 (久违 久仰)大名!”
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② 莅临 (莅临 光临)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③ 拜读 (阅读 拜读)!”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①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
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根据“不见”的提示,选“久仰”恰当。
②莅临:来临(多用于贵宾)。
光临:敬称他人的来访的敬辞。根据“指导”的提示,选“莅临”恰当。
③阅读: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
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根据“您的大作”的提示,选“拜读”恰当。
答案:
①久仰
②莅临
③拜读
四.默写(共1小题)
8.请有感情地背诵《使至塞上》,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 , 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 , 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 , 都护在燕然 。
【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内容,以及平时的积累与巩固。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答案: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注意“蓬”的书写)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注意“候”的书写)
五.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9.叠词运用。
天净沙 即事
元 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
停停当当人人。
赏析:此曲系叠字小曲,二十八字全都用叠字,真可谓妙语天成,自然通俗。
试着运用叠词来仿写《天净沙》。题目自拟。
【分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天净沙》的句式特点,并运用叠词。仿写时,要抓住景物特点。
【解答】答案:
示例:
天净沙 秋
枝枝叶叶黄黄,
花花果果香香,
鸟鸟虫虫飞飞。
萧萧瑟瑟,
急急忙忙人人。
六.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0.阅读下面这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黄鹤楼
阎伯理
州①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现其耸构②巍峨,高标巃嵸③;上倚河汉④,下临江流;重檐翼馆⑤,四闼⑥霞敞;坐窥井邑⑦,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⑧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⑨,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注】①州:指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②耸构:矗立的楼宇。下文“高标”也是这个意思。③巃嵸(lóngzōng):高耸的样子。④河汉:银河。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⑤重檐翼馆:两层屋檐像鸟的翅膀一样翘在馆舍之上。⑥闼(tà):门。⑦井邑:城乡。⑧形胜:山川胜迹。⑨濑乡九柱,东阳八咏:指濑乡的老子祠,东阳的八咏楼。
(1)除却唐人崔颢的名诗《黄鹤楼》,你能默写出其他描写黄鹤楼的诗句吗?
(2)这篇文章句式多变,多用对偶。强调黄鹤楼名称由来之根据充足,用的一组对偶句是:“ 事列《神仙》之传 , 迹有《述异》之志 。”直接赞叹黄鹤楼高大雄伟,用的一组对偶句是:“ 耸构巍峨 , 高标巃嵸 。”
(3)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C
A.这篇文章先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紧接着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B.文章的重点是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C.作者对黄鹤楼的形态以及登楼所见所感已描写尽致了,所以最后四句可有可无,甚至有画蛇添足之嫌。
D.本文介绍黄鹤楼因仙而得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因“会集灵仙”而成名楼,以“仙”字贯穿全文。
【分析】译文参考: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一座黄鹤楼。《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讳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积累,解答这类题主要依靠的是平时的积累。
(2)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根据题意写出强调黄鹤楼名称由来之根据充足,用的一组对偶句是:事列《神仙》之传 迹有《述异》之志;直接赞叹黄鹤楼高大雄伟,用的一组对偶句是:耸构巍峨 高标巃嵸。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选择。
A:分析正确;
B:分析正确;
C:为了侧面写黄鹤楼的地位、价值。并非可有可无,有画蛇添足之嫌。分析不正确;
D:分析正确。
故选:C。
答案:
(1)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事列《神仙》之传 迹有《述异》之志 耸构巍峨 高标巃嵸
(3)C
七.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1.课堂探究。
(1)赏析王绩的《野望》一诗,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2)崔颢的《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如何理解《使至塞上》一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
(4)如何理解《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诗?
(5)《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绘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分析其妙处。
【分析】这几题主要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和对诗句的鉴赏能力。在分析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必须理解诗歌基本内容,同时需要联系诗歌写作背景和主题进行分析。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仰郁的心情。“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本诗首联从神话传说写起,仙人已乘黄鹤离去,此时只留下黄鹤楼。黄鹤离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只有白云千百年看来悠悠飘荡。“黄鹤一去不复返”一句连古接今,黄鹤离去不再回来既承接了首联仙人乘鹤离去,又引出下句白云千载以来的悠悠飘荡。既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又表现出世事茫茫之慨。第三联写自己于楼上远望之景,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3)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鉴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思: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这两句诗描写了边塞大漠奇特壮美的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是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句中一个“直”字,一个“圆”字,不但逼真传神地描绘了沙漠中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的深切感受,把诗人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4)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鉴赏。山:这里指荆门山。江:这里指长江。大荒:一望无际的原野。这个句子的意思是:群山随着平阔的原野的出现而逐渐消失了,奔腾的江水流向无边无际的原野。一个“尽”字、一个“流”字,充满了动感与活力,展现了长江流过三峡后的壮丽景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出了诗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后看到的壮阔景色。
(5)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鉴赏。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此句中“乱”字贬词褒用,写出了花开得繁盛,色彩缤纷的情态;“浅”字写春草低矮柔嫩;“渐欲”写出花草向荣的趋势。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答案:
(1)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染上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恬静。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2)前两联均是神话传说,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表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惆怅)的情感。
(3)这两句诗描写了边塞大漠奇特壮美的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是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句中一个“直”字,一个“圆”字,不但逼真传神地描绘了沙漠中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的深切感受,把诗人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4)这两句诗是写诗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后看到的壮阔景色。“随”和“入”二字用得传神。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的画面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长江气势的宏大,充分表现了诗人的万丈豪情。
(5)“乱”字贬词褒用,写出了花开得繁盛,色彩缤纷的情态;“浅”字写春草低矮柔嫩;“渐欲”写出花草向荣的趋势。这两句诗不但描绘了景物之美,而且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八.作文(共1小题)
12.文题:透过一首首古诗、一篇篇散文,你对古人了解多少?你想与杜甫、李白们面对面地交流吗?你想走进他们的心灵吗?你渴望与他们一同分享快乐或忧伤吗?请你跨越时空,展开合理的想象,试着与古人沟通、交流、分享,以“与古人沟通、交流、分享”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分析】这个文题要求同学们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像,试着与古人“沟通”或“分享”。写作时,应注意采取大题小做、化大为小的方法,将话题化细化小化具体,使写作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能体现至深感情,切忌假、大、空,没有实际内容,使文章缺乏感染力。思路一:把题目确立为《与诗人分享》,与众多文豪诗圣们神交心往,分享“喜怒哀乐”。写好此题目的前提是有一定的古诗词积累并对诗人的品质、风格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厚实、充实的好文章。写作时,可采用总一一分一一总的结构方式,先总述我国诗词浩如烟海,诗人文豪枚不胜举,点题引出下文。然后用四个小标题:喜、怒、哀、乐构成文章的主体,从一个侧面表现我国灿烂丰厚的文化底蕴。要注意恰当引用古诗词,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最后再点“分享”首尾呼应,点明题旨。思路二:把题目确立为《感受诗圣》,写自己与诗仙李白的沟通过程。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围绕一个或两三个中心问题展开,如可探讨李白某首诗的创作过程,从而说明一个创方面的道理;或以李白的正直独行与现实生活中的阿谀逢迎者相对照,达到讽刺趋炎附势的小人的目的。要抓住细节再现诗圣的音容笑貌和风采,表现李白豪放、正直、自信、乐观的性格品质。
【解答】
与诗人分享
穿越五千年沧桑的历史,携着三百高亢的吟哦,带着扑鼻的书香墨气,你来到我的身旁。你陶冶我的情操,熏陶我的心灵,让我为你倾倒,为你欢呼,为你沉醉!呵!诗词!多少文人墨客的思想结晶,多少迁客骚人的智慧琼浆才凝成了你啊﹣﹣天地间的精灵!你浩如烟海,今天我要与诗人一起分享,静静倾听你广阔胸怀中发出的歌唱。
喜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每当学习疲惫、独立阳台远眺时,我总会吟诵这首诗,我仿佛看到诗人凭栏而立,品幽幽香茗,携朗朗清风,欣赏西湖美景,嘴角绽出淡淡的笑意,喜不自禁。此时我仿佛穿越时光隧道,与诗人并肩而立,欢喜满心,那疲惫、那厌倦早已烟消云散,眼前一片碧海绿波……
怒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吟诵岳飞的《满江红》,常有那国耻未雪的悲愤塞满胸怀,然而“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又令人热血沸腾,斗志昂扬。啊!无语又凝重的诗句,你让我分享到了一腔悲愤的快感,让我悟出落后就要挨打,你更让我明白了自己肩上的重任:振兴中华!
哀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是李清照婉约的悲哀;“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挚友分别的悲哀;“送君一捧相思豆”、“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相思无语的悲哀。啊!深沉而又哀伤的诗词,你让我分享到一吐悲哀的畅怀;你让我学会珍惜时间、友谊、生命﹣﹣跨越无尽哀思,真正的人生才会“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乐;“沉醉不知归路”、“稻花香里说丰年”是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是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也是乐。但,欢乐来自无尽的汗水,成功出于许多的教训。啊!苦尽甘来的诗文,你让我分享到苦中有乐,乐在其中的趣味,让我明白“先忧后乐”的理念,更让我懂得求乐的真谛。
……
真想做一条鱼,畅游诗海,用自己的鳍和尾击起多姿多彩的浪花,分享美的生活。专题13唐诗五首
知识讲解
1.重点字
东皋(gāo) 徙倚(xǐ yǐ) 驱犊(dú)
萋萋(qī) 鹦鹉(yīng) 燕然(yān)
白沙堤(dī) 采薇(wēi) 薄暮(mù)
落晖(huī)
2.重点词语
薄暮:傍晚。薄,接近。
徙倚:徘徊。
晴川:晴日里的原野。川,平川、原野。
历历:分明的样子。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乡关:故乡。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候骑: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
怜:喜爱。
暖树:向阳的树。
乱花:指色彩缤纷的花朵。
3.主题解说
《野望》:通过描写遥望山野时萧瑟恬静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
《黄鹤楼》: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游览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情和游子的乡愁。
《使至塞上》: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感。
《渡荆门送别》:通过对从蜀地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情。
《钱塘湖春行》:以“行”为线索,以“春”为着眼点,描写了从孤山寺到白沙堤一带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的无限喜悦和对西湖的无比热爱之情。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车马喧(xuān) 金樽(zūn) 骄儿恶卧(è)
B.冰塞川 (sài) 挂罥(juàn) 沉塘坳(áo)
C.布衾(jín) 狐裘(qiù) 琵琶(pī pā)
D.风掣红旗(ché) 瀚海(hán) 阑干(lán)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东皋(gāo) 徙倚(xǐ) 没马蹄(mò)
B.采薇(wēi) 萋萋(qī) 唯落晖(huī)
C.燕然(yān) 都护(dū) 白沙堤(tī)
D.驱犊(dú) 征蓬(péng) 贾亭西(jiǎ)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皋(gāo) 千载(zài) 燕然(yān) 鹦鹉洲(yīng)
B.落晖(huī) 萋萋(qī) 属国(shǔ) 荆门外(jì)
C.驱犊(dú) 日暮(mù) 萧关(xiāo) 带禽归(qíng)
D.采薇(wēi) 征蓬(péng) 崔颢(hào) 没马蹄(mò)
4.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晨兴理荒秽(kuì),带月荷(hè)锄归
B.萧(xiāo)关逢候骑,都护在燕(yàn)然
C.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拄(zhǔ)杖无时夜叩门
D.征蓬(pēng)出汉塞,箫(xiāo)鼓追随春社近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晨兴理荒秽(suì) 带月荷锄归(hè)
B.道狭草木长(cháng) 都护在燕然(Yān)
C.萧关逢候骑(jì) 帘旌不动夕阳迟(jīn)
D.登临吴蜀横分地(héng) 徙倚湖山欲暮时(xǐ)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东皋 徙倚 犊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7.【礼貌用语我知晓】
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到横线上。
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
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① (久违 久仰)大名!”
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② (莅临 光临)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③ (阅读 拜读)!”
四.默写(共1小题)
8.请有感情地背诵《使至塞上》,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使至塞上
, 。
, 。
, 。
, 。
五.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9.叠词运用。
天净沙 即事
元 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
停停当当人人。
赏析:此曲系叠字小曲,二十八字全都用叠字,真可谓妙语天成,自然通俗。
试着运用叠词来仿写《天净沙》。题目自拟。
六.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0.阅读下面这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黄鹤楼
阎伯理
州①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现其耸构②巍峨,高标巃嵸③;上倚河汉④,下临江流;重檐翼馆⑤,四闼⑥霞敞;坐窥井邑⑦,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⑧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⑨,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注】①州:指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②耸构:矗立的楼宇。下文“高标”也是这个意思。③巃嵸(lóngzōng):高耸的样子。④河汉:银河。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⑤重檐翼馆:两层屋檐像鸟的翅膀一样翘在馆舍之上。⑥闼(tà):门。⑦井邑:城乡。⑧形胜:山川胜迹。⑨濑乡九柱,东阳八咏:指濑乡的老子祠,东阳的八咏楼。
(1)除却唐人崔颢的名诗《黄鹤楼》,你能默写出其他描写黄鹤楼的诗句吗?
(2)这篇文章句式多变,多用对偶。强调黄鹤楼名称由来之根据充足,用的一组对偶句是:“ , 。”直接赞叹黄鹤楼高大雄伟,用的一组对偶句是:“ , 。”
(3)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先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紧接着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B.文章的重点是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C.作者对黄鹤楼的形态以及登楼所见所感已描写尽致了,所以最后四句可有可无,甚至有画蛇添足之嫌。
D.本文介绍黄鹤楼因仙而得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因“会集灵仙”而成名楼,以“仙”字贯穿全文。
七.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1.课堂探究。
(1)赏析王绩的《野望》一诗,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2)崔颢的《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如何理解《使至塞上》一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
(4)如何理解《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诗?
(5)《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绘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分析其妙处。
八.作文(共1小题)
12.文题:透过一首首古诗、一篇篇散文,你对古人了解多少?你想与杜甫、李白们面对面地交流吗?你想走进他们的心灵吗?你渴望与他们一同分享快乐或忧伤吗?请你跨越时空,展开合理的想象,试着与古人沟通、交流、分享,以“与古人沟通、交流、分享”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