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1蝉-法布尔
知识讲解
1.文学常识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相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文学界的“维吉尔”。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
2.重点字词
喧嚣(xiāo) 蚋(ruì) 臃肿(yōnɡ) 鳍(qí)涂墁(màn) 蜣(qiānɡ) 窠(kē) 无动于衷(zhōnɡ) 寻觅(mì 跳蚤(zǎo) 钹(bó)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嚣,吵闹、喧哗。
罅隙:缝隙。腾跃:跳跃。
开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3.文章主旨
本文两个部分主要介绍了蝉的地下穴道,以及幼蝉蜕皮的过程,描述了蝉产卵状况以及蝉孵化成幼虫时的生物习性,揭示了蝉在生命之初所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抒发对蝉经过艰苦劳动才换来短暂欢乐的由衷赞叹和同情。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暴晒(bào) 掘地(jué) 隧道(suì)
B.刹那(chà) 罅隙(xià) 徘徊(huí)
C.寻觅(nì) 臃肿(yōng) 恶劣(liè)
D.纤维(qiān) 喧嚣(xiāo) 车辙(zhé)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拯救 折皱 沐浴 钹声 扒崛
B.隐蔽 迟缓 车辙 坚韧 摔伤
C.跳蚤 摇荡 玄挂 庞大 轧扁
D.镇静 翘起 脆弱 泥桨 遗弃
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幼虫再用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缝隙)
B.这可怜的母亲一直一无所知。(什么也不知道)
C.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指对不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关心,处处关心。)D.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声音嘈杂)
4.下列词语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 )
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一到七月初,蝉就 了我门前的树。我要 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砖墙使地道 。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 刺出三四十个孔。
A.占据 观察 牢固 往往 B.占领 考察 坚固 常常
C.占领 观察 牢固 往往 D.占据 考察 坚固 常常
5.下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B.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
C.他小心谨慎地想了好一会儿,才开始往下一个目标前进。
D.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隧道 罅隙
孵化 喧嚣
跳蚤 墁
寻mì 扒jué
车zhé
三.名著阅读(共1小题)
7.
神秘池塘
◆法布尔
①这个停滞不动的池塘,虽然它的直径不超过几尺,可是在阳光的孕育下,它却犹如一个辽阔神秘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它多能打动和引发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啊!让我来告诉你,我记忆中的第一个池塘怎样深深地吸引了我,并激发起我的好奇心。
②小时候,家里养了一群小鸭,我是放鸭的牧童。
③小鸭们一到池塘就飞奔过去寻找食物。吃饱喝足后,就到水里去洗澡,它们常常把身体倒竖起来,尾巴指向空中,仿佛在跳水中芭蕾。我美滋滋地欣赏着小鸭们优美的动作,看累了,就看看水中别的景物。
④那是什么?在泥土上,我看到有几段互相缠绕着的绳子又粗又松,黑沉沉的,像熏满了烟灰。我走过去,想拾一段放到手掌里仔细观察,没想到这玩意儿又粘又滑,一下子就从我的手指缝里滑走了。我花费了好大的劲,才认出它们是蝌蚪。
⑤接着我的注意力又被别的东西吸引住了。我看着泉水流到小潭,汇成小溪,突发奇想,如果把溪水看作一个小小的瀑布,定能去推动一个水磨。于是,我用稻草做成轴,用两个小石块支着它,成功地做了个磨子。可惜只有几只小鸭来欣赏我的杰作。
⑥接着,我在石头的窟窿里发现了一些灿烂而美丽的东西。它使我想起神龙传奇的故事。难道它们就是神龙赐给我的珍宝吗?要给我数不清的金子吗?为了纪念我发现的“宝藏”,再加上好奇心的驱使,我把石头装进口袋里,塞得满满的。
⑦在回去的路上,我尽情地想着我的蓝衣甲虫﹣﹣像蜗牛一样的甲虫,还有那些神龙所赐的宝物。可是一踏进家门,父母的反应令我一下子大失所望。
⑧“赶紧把这些东西扔出去!”父亲冲着我吼道。
⑧“小鬼,准是什么东西把你迷住了!”
⑩可怜的母亲,她说得不错,的确有一种东西把我迷住了﹣﹣那是大自然的魔力。几年后,我知道了那个池塘边的“钻石”,其实就是岩石的晶体;所谓的“金粒”,也不过是云母而已。它们并不是什么神龙赐给我的宝物。尽管如此,对于我,那个池塘始终保持着它的诱惑力,因为它充满了神秘,那些东西在我看来,其魅力远胜于钻石和黄金。
(1)法布尔记忆中的第一个池塘里,有哪些具体的事物激发了他的好奇心?
(2)仔细揣摩文中的关键词句,说说法布尔具有哪些优良的学习品质。
(3)从法布尔后来的成就看,“那些东西”的魅力为什么远胜于“钻石和黄金”?
(4)请准确列举出法布尔《昆虫记》目录中出现过的四种昆虫名称。
(5)积累链接:请默写出宋代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后两句。
四.综合读写(共1小题)
8.请仔细观察如图这幅漫画,描述画面内容并分析其寓意。
五.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蝉
[唐]虞世南①
垂緌②饮清露,流响③出疏桐④。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①虞世南:初唐诗人、书法家。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②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③流响:连绵的声音。④疏桐:稀疏、高大的梧桐树。
(1)“非是藉秋风”中“藉”的意思是: 。
(2)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描绘出来。
(3)这首诗给我们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六.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0.课文《蝉》第一自然段中有句这样的话:“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其中“统治者”一词用得极妙,请赏析它的妙处。
七.作文(共1小题)
11.3月末4月初的夜晚,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变成了“荧光海”,众多游客慕名前往观赏萤火虫,但不少游客的行为造成了萤火虫大量死亡。为此,欣欣同学准备在“丽水欣欣港”发布(萤火虫观赏指南),请你根据以下材料,帮他完成“指南”中的?“注意事项”(至少写出3条)
萤火虫生命周期短暂,被抓后最多只能活两三天。它发光的目的,是为了求偶从而繁衍下一代,其耐光性非常强,之要存在光污染,如照相机和手机的闪光灯、手电筒、车灯,萤火虫便无法发现异性。无法进行交流,甚至无法交配产卵。太过嘈杂的环境,会让胆小的萤火虫提高警觉躲在树丛中不出来,或者因受到惊吓而死亡。
萤火虫观赏指南 一、观赏时间 1.每年的3月、4月是最佳观赏月份。 2.每天最适宜观赏时间在19或到21点。 二、必备物品 1.防蚊液 2.长袖衣裤和旅游鞋 三、注意事项 专题21蝉-法布尔
知识讲解
1.文学常识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相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文学界的“维吉尔”。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
2.重点字词
喧嚣(xiāo) 蚋(ruì) 臃肿(yōnɡ) 鳍(qí)涂墁(màn) 蜣(qiānɡ) 窠(kē) 无动于衷(zhōnɡ) 寻觅(mì 跳蚤(zǎo) 钹(bó)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嚣,吵闹、喧哗。
罅隙:缝隙。腾跃:跳跃。
开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3.文章主旨
本文两个部分主要介绍了蝉的地下穴道,以及幼蝉蜕皮的过程,描述了蝉产卵状况以及蝉孵化成幼虫时的生物习性,揭示了蝉在生命之初所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抒发对蝉经过艰苦劳动才换来短暂欢乐的由衷赞叹和同情。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暴晒(bào) 掘地(jué) 隧道(suì)
B.刹那(chà) 罅隙(xià) 徘徊(huí)
C.寻觅(nì) 臃肿(yōng) 恶劣(liè)
D.纤维(qiān) 喧嚣(xiāo) 车辙(zhé)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解答】A.正确;
B.有误,“徘徊”的“徊”应读作“huái”;
C.有误,“寻觅”的“觅”应读作“mì”;
D.有误,“纤维”的“纤”应读作“xiān”。
故选:A。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拯救 折皱 沐浴 钹声 扒崛
B.隐蔽 迟缓 车辙 坚韧 摔伤
C.跳蚤 摇荡 玄挂 庞大 轧扁
D.镇静 翘起 脆弱 泥桨 遗弃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有误,“扒崛”的“崛”应为“掘”;
B.正确;
C.有误,“玄挂”的“玄”应为“悬”;
D.有误,“泥桨”的“桨”应为“浆”;
故选:B。
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幼虫再用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缝隙)
B.这可怜的母亲一直一无所知。(什么也不知道)
C.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指对不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关心,处处关心。)
D.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声音嘈杂)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与判断。解答此题,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并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无动于衷的意思是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故选:C。
4.下列词语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 )
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一到七月初,蝉就 了我门前的树。我要 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砖墙使地道 。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 刺出三四十个孔。
A.占据 观察 牢固 往往 B.占领 考察 坚固 常常
C.占领 观察 牢固 往往 D.占据 考察 坚固 常常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占据:占领、据有;占领:夺取。根据语境,此处应选用“占据”。观察:仔细察看;考察:实地观察调查。根据语境,此处应选用“考察”。牢固:指坚固,结实;坚固:形容结实,牢固。根据语境,此处应选用“坚固”。往往:表示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常常:(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根据语境,此处应选用“常常”。
故选:D。
5.下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B.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
C.他小心谨慎地想了好一会儿,才开始往下一个目标前进。
D.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解答】A.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一点也不动心。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B.张合自如:神态镇定自然。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C.小心谨慎:意思是“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D.毫无顾忌: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丝毫没有反感或犹豫,或不考虑对人对事情的利害关系,没有顾虑。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故选:C。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隧道 suì 罅隙 xià
孵化 fū 喧嚣 xiāo
跳蚤 zǎo 墁 màn
寻mì 觅 扒jué 掘
车zhé 辙
【分析】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解答字音、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解答】答案:
suì;xià;fū;xiāo;zǎo;màn;觅;掘;辙
三.名著阅读(共1小题)
7.
神秘池塘
◆法布尔
①这个停滞不动的池塘,虽然它的直径不超过几尺,可是在阳光的孕育下,它却犹如一个辽阔神秘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它多能打动和引发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啊!让我来告诉你,我记忆中的第一个池塘怎样深深地吸引了我,并激发起我的好奇心。
②小时候,家里养了一群小鸭,我是放鸭的牧童。
③小鸭们一到池塘就飞奔过去寻找食物。吃饱喝足后,就到水里去洗澡,它们常常把身体倒竖起来,尾巴指向空中,仿佛在跳水中芭蕾。我美滋滋地欣赏着小鸭们优美的动作,看累了,就看看水中别的景物。
④那是什么?在泥土上,我看到有几段互相缠绕着的绳子又粗又松,黑沉沉的,像熏满了烟灰。我走过去,想拾一段放到手掌里仔细观察,没想到这玩意儿又粘又滑,一下子就从我的手指缝里滑走了。我花费了好大的劲,才认出它们是蝌蚪。
⑤接着我的注意力又被别的东西吸引住了。我看着泉水流到小潭,汇成小溪,突发奇想,如果把溪水看作一个小小的瀑布,定能去推动一个水磨。于是,我用稻草做成轴,用两个小石块支着它,成功地做了个磨子。可惜只有几只小鸭来欣赏我的杰作。
⑥接着,我在石头的窟窿里发现了一些灿烂而美丽的东西。它使我想起神龙传奇的故事。难道它们就是神龙赐给我的珍宝吗?要给我数不清的金子吗?为了纪念我发现的“宝藏”,再加上好奇心的驱使,我把石头装进口袋里,塞得满满的。
⑦在回去的路上,我尽情地想着我的蓝衣甲虫﹣﹣像蜗牛一样的甲虫,还有那些神龙所赐的宝物。可是一踏进家门,父母的反应令我一下子大失所望。
⑧“赶紧把这些东西扔出去!”父亲冲着我吼道。
⑧“小鬼,准是什么东西把你迷住了!”
⑩可怜的母亲,她说得不错,的确有一种东西把我迷住了﹣﹣那是大自然的魔力。几年后,我知道了那个池塘边的“钻石”,其实就是岩石的晶体;所谓的“金粒”,也不过是云母而已。它们并不是什么神龙赐给我的宝物。尽管如此,对于我,那个池塘始终保持着它的诱惑力,因为它充满了神秘,那些东西在我看来,其魅力远胜于钻石和黄金。
(1)法布尔记忆中的第一个池塘里,有哪些具体的事物激发了他的好奇心?
(2)仔细揣摩文中的关键词句,说说法布尔具有哪些优良的学习品质。
(3)从法布尔后来的成就看,“那些东西”的魅力为什么远胜于“钻石和黄金”?
(4)请准确列举出法布尔《昆虫记》目录中出现过的四种昆虫名称。
(5)积累链接:请默写出宋代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后两句。
【分析】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这部著作的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的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提炼主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然后用准确的词语来作答。依据题干中“法布尔记忆中的第一个池塘里,有哪些具体的事物激发了他的好奇心”这一要求,从文中相关语段以此找出相关事物即可。首先从第①段找到“我记忆中的第一个池塘怎样深深地吸引了我,并激发起我的好奇心”,从文中第③段“小鸭们一到池塘就飞奔过去寻找食物”可以提取出:小鸭;从文中第④段“才认出它们是蝌蚪。”可以提取出:蝌蚪;从文中第⑤段“我看着泉水流到小潭,汇成小溪”可以提取出:小溪;从文中第⑩段“我知道了那个池塘边的“钻石”,其实就是岩石的晶体;所谓的“金粒”,也不过是云母而已”可以提取出:岩石的晶体、云母。
(2)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分析人物形象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从文中第③段“我美滋涵地欣赏着小鸭们优美的动作,看累了,就看看水中别的景物”和第④段“我走过去,想拾一段放到手掌里仔细观察,”可以看出作者有很强的观察力;从文中第⑤段“我看着泉水流到小潭,汇成小溪,突发奇想,如果把溪水看作一个小小的瀑布,定能去推动一个水磨。于是,我用稻草做成轴,用两个小石块支着它,成功地做了个磨子。可惜只有几只小鸭来欣赏我的杰作。”可以看出作者想象力丰富,很善于创造;从文中第⑥段“要给我数不清的金子吗?为了纪念我发现的'宝藏',再加上妤奇心的驱使”表现了作者的好奇心很强的品质。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和意蕴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文中“它们并不是什么神龙赐给我的宝物。尽管如此,对于我,那个池塘始终保持着它的诱惑力,因为它充满了神秘,那些东西在我看来,其魅力远胜于钻石和黄金”可以概括出:“那些东西”的魅力能激发作者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4)本题考查学生对必读经典名著的阅读情况。《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现在已知的昆虫种类约100万种,占所有已经知晓的动物种类的5/6;并且仍有几百万的未知晓的昆虫仍待人类去发现和认知。法布尔在19世纪中期,于学校教课之余,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间观察各类昆虫,为之定名,为之讴歌。
(5)本题考查学生对小学必背古诗的背诵掌握情况。首先背出宋代诗人杨万里《小池》,然后再默写其中的后两句。
答案:
(1)小鸭、蝌蚪、小溪、岩石的晶体、云母等。
(2)观察力、想象力、好奇心、创造力等。
(3)那些东西虽然不是什么真正的“宝藏”,但它却激发了幼年法布尔心中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是未来科学事业的起点和萌芽,所以,在他看来,那些东西的魅力远胜于钻石和黄金。
(4)圣甲虫;土蜂;黑胡蜂;红蚂蚁。
(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综合读写(共1小题)
8.请仔细观察如图这幅漫画,描述画面内容并分析其寓意。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
【解答】漫画中有一头大象、一个偷猎者和一名警察,偷猎者想获取象牙,却不知道他的身后有警察。意在警醒人们:非法捕杀野生动物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答案示例:
画面内容:漫画中有一头大象、一个偷猎者和一名警察。大象想去寻找有阳光的森林,偷猎者沿着它的足迹想获取象牙,却不知道他的身后有警察也顺着他的足迹要抓捕他。
寓意:非法捕杀野生动物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五.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蝉
[唐]虞世南①
垂緌②饮清露,流响③出疏桐④。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①虞世南:初唐诗人、书法家。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②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③流响:连绵的声音。④疏桐:稀疏、高大的梧桐树。
(1)“非是藉秋风”中“藉”的意思是: 凭借 。
(2)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描绘出来。
(3)这首诗给我们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分析】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鸣声,以蝉自比,则其鸣声也就不同凡响。后两句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藉,自会扬名。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诗句意思是而不是依靠秋风。可以得出“藉”的意思是凭借。
(2)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结合题目《蝉》,可以判断出“垂緌”为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全诗所展现的画面就一目了然了。即: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时自在地长鸣,声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
(3)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结合诗歌的内容,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社会背景,完成即可。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凭借,像地位、权势、吹捧等,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能够声名远播。
答案:
(1)凭借。
(2)示例: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时自在地长鸣,声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
(3)示例: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等),自能声名远播。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六.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0.课文《蝉》第一自然段中有句这样的话:“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其中“统治者”一词用得极妙,请赏析它的妙处。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将“蝉”写成是“统治者”,可从修辞手法分析;“不安静”是从它鸣叫的声音来写的,结合文章内容 进行分析作答。“统治者”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蝉以人的灵性,生动准确地写出了蝉声音之大,它的声音使它成了屋外的霸主。
【解答】答案:
“统治者”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蝉以人的灵性,生动准确地写出了蝉声音之大,它的声音使它成了屋外的霸主。
七.作文(共1小题)
11.3月末4月初的夜晚,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变成了“荧光海”,众多游客慕名前往观赏萤火虫,但不少游客的行为造成了萤火虫大量死亡。为此,欣欣同学准备在“丽水欣欣港”发布(萤火虫观赏指南),请你根据以下材料,帮他完成“指南”中的?“注意事项”(至少写出3条)
萤火虫生命周期短暂,被抓后最多只能活两三天。它发光的目的,是为了求偶从而繁衍下一代,其耐光性非常强,之要存在光污染,如照相机和手机的闪光灯、手电筒、车灯,萤火虫便无法发现异性。无法进行交流,甚至无法交配产卵。太过嘈杂的环境,会让胆小的萤火虫提高警觉躲在树丛中不出来,或者因受到惊吓而死亡。
萤火虫观赏指南 一、观赏时间 1.每年的3月、4月是最佳观赏月份。 2.每天最适宜观赏时间在19或到21点。 二、必备物品 1.防蚊液 2.长袖衣裤和旅游鞋 三、注意事项 1.不要捕捉萤火虫; 2.拍照时不要使用闪光灯; 3.不要用手电筒、车灯等强光照射; 4.不要大声喧闹。
【分析】概括材料内容及提取材料主要信息答题要点:
①组合要点法: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语段中每层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
②整体归纳法:提炼出所有信息,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加以概括;
③进行推论法:寻找文段中的关键句子,综合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进行推论;
④提取中心法:提取最能体现材料信息的中心句或关键语句;
⑤分层归并法:针对有两层或两层以上意思的文段,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各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
⑥比较分析法:对相应材料进行比较分析而得出相应结论。
【解答】做此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其次是认真阅读材料内容,了解萤火虫的生活习性,从而通过材料内容提取有效信息:不要捕捉萤火虫,拍照时不要使用闪光灯,不要用手电筒,车灯等强光照射,不要大声喧闹。
【答案】:1.不要捕捉萤火虫。2.拍照时不要使用闪光灯;3.不要用手电筒、车灯等强光照射。4.不要大声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