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6诗词五首
知识讲解
1.文学常识
(1)陶渊明: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他被后人称为“田园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2)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自称少陵野老。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
(3)李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
(4)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5)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代表作有《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
2.思想主旨
(1) 《饮酒》 :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2 )《春望》 :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作者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感情。
《雁门太守行》: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赤壁》 :这首咏史抒怀诗,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来抒发诗人的自负感慨,吐露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抑郁不平,也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偶然的侥幸。
《渔家傲》 :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梦游的方式,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东篱(lí) 塞上(sài) 车马喧(xuān)
B.烽火(fēng) 梦魂(hún) 不胜簪(zān)
C.角声(jiǎo) 燕脂(yān) 铁未销(xiāo)
D.折戟(jǐ) 谩有(màn) 嗟日暮(cuō)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庐(lú) 车马喧(xuān) 东篱(lí) 谩有(màn)
B.不胜簪(zān) 燕脂(yān) 折戟(jǐ) 搔头(sāo)
C.沉沙(chén) 干戈(gē) 未销(xiāo) 蓬舟(péng)
D.梦魂(hún) 殷勤(yān) 嗟日暮(jiē) 提携(xié)
3.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长嗟(jiē) 嘹亮(liáo)
B.折戟(jī) 炽热(zhì)
C.提携(xié) 栖息(qī)
D.搔更短(sāo) 叱咤(zhà)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B.角(jiǎ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
C.折戟(q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mó)洗认前朝。
D.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踌躇(chóu) 瀚海(hàn) 冷难着(zháo)
B.松柏(bǎi) 羌笛(qiāng) 寥落(liǎo)
C.狗窦(dòu) 风掣(chè) 飘絮(xù)
D.狐裘(qiú) 兜鍪(móu) 羹饭(gěng)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折戟 未销
前朝 二乔
殷勤 谩有
三.名著阅读(共1小题)
7.名句名篇填空。
(1)《约客》中用景物渲染单调寂寞的诗句是: , 。
(2)《如梦令》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词人急切更正,并透露对美好事物的依恋的句子:“ ? ? 。”
(3)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中怀念故乡及抗金军民的诗句: , 。
四.综合读写(共1小题)
8.读下面的句子,仿照例句填空。
例句:徐志摩诗:“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愁有了味道。
(1)李清照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了
(2)秦少游词:“无边丝雨细如愁。”﹣﹣愁有了
(3)李群玉诗:“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愁有了
(4)李煜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有了
五.默写(共1小题)
9.古诗词默写。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六.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10.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屈原。屈原在《离骚》里以兰来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丙】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
B.陶后鲜有闻 村中闻有此人《桃花源记》)
C.清风过之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D.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与“来岁不改其性也”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其真无马邪
B.其一犬坐于前
C.不可知其源
D.醉能同其乐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不蔓不枝
②兰甚似乎君子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甲文写“爱莲”,为何还要写菊和牡丹?请简要分析。
(6)甲、乙两文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但侧重点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7)请自选角度,对丙诗中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做简要赏析。
七.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1.
贬官滕子京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重修岳阳楼的这一年是公元一千零四十五年。
岳阳楼地处江南水乡,洞庭之滨。而三年前,滕子京还在西北的甘肃泾州当他的知州。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是个天高皇帝远,边关阻隔,动乱无常的荒蛮之地。这年九月,西夏大举攻宋,泾原副都部署葛怀敏、知镇戎军曹英会合各路兵马迎击。宁夏定川寨一仗,直杀得昏天黑地,血肉横飞。可怜葛怀敏、曹英等16员战将人掀马翻,肝脑涂地,血洒沙场,三军伤亡惨重。
滕子京镇守城池,手中兵卒无几,“乃集农民数千戎服乘城”,又“会范仲淹引番汉兵来援。时天阴晦十余日,人情忧沮,宗谅乃大设牛酒迎犒士卒,又籍定川战殁者于佛寺祭酹之,厚抚其孥,使各得其所,于是边民稍安。”滕子京因守土有功,得以迁任庆州职。这是《宋史 滕宗谅传》,及《续资治通鉴 宋纪》上的记载。滕子京动用公款犒劳边关将士,祭奠英烈,抚恤遗属,应当说是于情于理的吧?这提着脑袋干的苦差,却给他落下了个“贪官”罪名。事隔一年,便有郑戬、燕度人等人弹劾滕子京滥用公款,“其间数万贯不明”。于是“泾州过用公款案”闹得沸沸扬扬,轰动一时,囚系满狱,连累者众。幸得欧阳修、范仲淹从中解释,方未处刑,仅贬官凤翔府,继而贬至虢州,接着就有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滕子京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来到巴陵岳阳的。岳阳这地方山重水阔,文渊灵毓,怎么就成了贬官们的钟爱之地?上自屈原数起,涉足岳阳的各朝名家大都是仕途坎坷,累有贬迹。无论去国怀乡,忧馋畏讥也好;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也好,只要贬官们踏上岳阳这块土地,总是文思泉涌,佳作叠出。
是洞庭山水抚慰了落魄的人生,还是人生的苦难打磨了岳阳的灵魂?这一拨拨朝迁的弃儿,将一串热泪抛洒在岳阳楼头的时候,巴陵的山捧着它,洞庭的波含着它,分明就铸成了岳阳城头一块块苦涩的砖石,从屈夫子一直叠砌到今天。
那么,滕子京为岳阳留下了什么呢?
他留下了一座岳阳楼。
那古楼上写着“不以物喜”。他是不以物喜。他在岳阳的三年,做了些什么呢?承前制,重修岳阳楼;崇教化,兴建岳州学宫;治水患,拟筑偃虹堤。三年治政,成就三件大事,此君足矣!同朝史学家司马光赞其在岳州“治为天下第一”。滕子京是完全有资本以物喜的,他却不能喜,“负大才,为众所嫉”,他如何喜得!
古楼上还写着“不以己悲”。他又何尝以已悲之?一个负罪的贬官,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要消沉当可消沉,论哀怨也亦可悲之,而这位滕公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是不喜不悲,不艾不怨,上任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于治政是如此的投入,于黎民是如此的体恤!此种襟怀,问谁领会得来!当岳阳楼重修落成之日,滕子京也只是“痛饮一场,凭拦恸十数声而已”,可见其忍辱负重仍然勤于政绩的惨淡心境。男儿有泪不轻弹哪,这“凭栏大恸十数声”是何等的悲怆,何等的壮烈!
岳阳楼是重新耸立起来了。登楼一览,洞庭一湖,“衔远山,吐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然而,设若没有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何来此大观?没有滕子京修书求记范仲淹,又何来“先忧后乐”的《岳阳楼记》传诸后世?范仲淹是“先忧后乐”精神的宣扬者,滕子京何以不是这精神的践行者?
滕子京谪守岳州三年,于庆历七年初调任苏州,离开岳阳三个多月后不幸病逝于苏州任所,时年56岁。《宋史》对他有这样的评价:“宗谅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无余财呀!这便是一个受诬贬官的悲剧结局。更为可悲的是,当年弹劾滕子京的那个燕度,受命“勘鞠”此案,他的调查结果却是“滕子京所用钱数分明,并无侵欺入己”(《续资治通鉴 宋纪》)。内查外调,竟是儿戏一场,可怜滕子京们已是遍体鳞伤,欲哭无泪,小人却在一旁暗自窃笑。
滕子京的悲剧已经过去了近千年,办大事大错,办小事小错,不办事不错,不做事的整做事的,做实事者反遭诬,古今同理:“负大才,为众所嫉”还很盛行,我们能够指望新的悲剧不会发生吗?范相滕公今安在?于是,让我想起了刻在岳阳楼上的那半副楹联:范秀才,亦多事,数十年光景,甚么先甚么后,万家忧乐独关心!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体恤
②倜傥
③弹劾
④楹联
(2)文中开篇处引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开头部分,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四段说“滕子京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来到巴陵岳阳的”。那么你想想看,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同他一样也有此种遭遇,却为民做出大贡献的人,举出两例。
(4)“踏上岳阳这块土地,总是文思泉涌,佳作叠出”,你能默写出先贤吟咏岳阳楼的一二句优秀诗句吗?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他的“大才”?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欲与滕子京共勉,而本文引用、阐发这两句话的意图与范仲淹有哪些不同?
(6)作者是怎样评价滕子京的?作者将千年公案重翻,你认为有哪些现实意义?
八.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2.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地实现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1)第一、二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2)请写出第二段中省略号的作用。专题26诗词五首
知识讲解
1.文学常识
(1)陶渊明: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他被后人称为“田园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2)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自称少陵野老。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
(3)李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
(4)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5)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代表作有《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
2.思想主旨
(1) 《饮酒》 :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2 )《春望》 :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作者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感情。
《雁门太守行》: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赤壁》 :这首咏史抒怀诗,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来抒发诗人的自负感慨,吐露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抑郁不平,也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偶然的侥幸。
《渔家傲》 :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梦游的方式,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东篱(lí) 塞上(sài) 车马喧(xuān)
B.烽火(fēng) 梦魂(hún) 不胜簪(zān)
C.角声(jiǎo) 燕脂(yān) 铁未销(xiāo)
D.折戟(jǐ) 谩有(màn) 嗟日暮(cuō)
【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嗟日暮”的“嗟”应读作“jiē”。
故选:D。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庐(lú) 车马喧(xuān) 东篱(lí) 谩有(màn)
B.不胜簪(zān) 燕脂(yān) 折戟(jǐ) 搔头(sāo)
C.沉沙(chén) 干戈(gē) 未销(xiāo) 蓬舟(péng)
D.梦魂(hún) 殷勤(yān) 嗟日暮(jiē) 提携(xié)
【分析】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殷”应读“yīn”。
故选:D。
3.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长嗟(jiē) 嘹亮(liáo)
B.折戟(jī) 炽热(zhì)
C.提携(xié) 栖息(qī)
D.搔更短(sāo) 叱咤(zhà)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折戟”的“戟”读作“jí”;“炽热”的“炽”读作“chì”.
故选:B。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B.角(jiǎ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
C.折戟(q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mó)洗认前朝。
D.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戟”应读作“jǐ”。
故选:C。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踌躇(chóu) 瀚海(hàn) 冷难着(zháo)
B.松柏(bǎi) 羌笛(qiāng) 寥落(liǎo)
C.狗窦(dòu) 风掣(chè) 飘絮(xù)
D.狐裘(qiú) 兜鍪(móu) 羹饭(gěng)
【分析】略
【解答】解析:A项中的“着”应读zhuó;B项中的“寥”应读liáo;D项中的“羹”应读gēng。
故选:C。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折戟 jǐ 未销 xiāo
前朝 cháo 二乔 qiáo
殷勤 yīn 谩有 màn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把握,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解答】答案:
jǐ;xiāo; cháo;qiáo; yīn;màn
三.名著阅读(共1小题)
7.名句名篇填空。
(1)《约客》中用景物渲染单调寂寞的诗句是: 黄梅时节家家雨 , 青草池塘处处蛙 。
(2)《如梦令》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词人急切更正,并透露对美好事物的依恋的句子:“ 知否 ? 知否 ? 应是绿肥红瘦 。”
(3)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中怀念故乡及抗金军民的诗句: 西北望长安 , 可怜无数山 。
【分析】此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解答】答案
(1)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重点字:塘)
(2)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3)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四.综合读写(共1小题)
8.读下面的句子,仿照例句填空。
例句:徐志摩诗:“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愁有了味道。
(1)李清照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了 重量
(2)秦少游词:“无边丝雨细如愁。”﹣﹣愁有了 形状
(3)李群玉诗:“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愁有了 深度
(4)李煜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有了 体积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的句子仿写能力,仿写句子要遵循:a)内容统一;b)结构一致;c)修辞的要求。
【解答】注意句式特点为:“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愁有了味道。”根据“甜蜜”联想到味道;
(1)根据“载不动”“愁有了重量”;
(2)根据“无边丝雨”“愁有了形状”;
(3)根据“请量东海水”“愁有了深度”;
(4)根据“有几多愁”“愁有了体积”;要注意结合意象的特点来写感受。
答案:
(1)重量;
(2)形状;
(3)深度;
(4)体积。
五.默写(共1小题)
9.古诗词默写。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重点字:抵)
六.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10.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屈原。屈原在《离骚》里以兰来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丙】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
B.陶后鲜有闻 村中闻有此人《桃花源记》)
C.清风过之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D.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与“来岁不改其性也”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C
A.其真无马邪
B.其一犬坐于前
C.不可知其源
D.醉能同其乐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不蔓不枝 横生藤蔓
②兰甚似乎君子 很,非常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甲文写“爱莲”,为何还要写菊和牡丹?请简要分析。
(6)甲、乙两文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但侧重点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7)请自选角度,对丙诗中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做简要赏析。
【分析】【参考译文】
【甲】水上陆上各种草木的花,令人喜爱的很多。东晋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多喜欢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出自淤泥却不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飘得越远就越觉得清香,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只可远远的观看却不能靠近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居避世的人;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该有很多吧。
【乙】如果一个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过其他的士人,那么就成为国士;如果一个女子的姿色超过其他的美女,那么就称之为国色;如果兰花的香味胜过其它所有的花那么就称之为国香。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艾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他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丙】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独:只/独:独自;
B.闻:听说/闻:听说;
C.过:经过/过:过于;
D.谓:说/谓:是、为。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了解常见虚词的几种基本用法,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分析。
“来岁不改其性也”中“其”的意思是:它的。
A.其:副词,表反问,可译为“难道”;
B.其:指示代词,可译为“其中”;
C.其: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它的”;
D.其: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们“;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蔓:横生藤蔓。
②句意: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甚:很,非常。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予,我。何,什么。句意: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从“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可知,文章是运用了衬托手法,写菊花是从正面衬托莲,写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以突出莲的高洁品质,同时也能更好地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追逐名利的污浊世风的鄙弃。
(6)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的能力。结合本文内容可知,“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说君子就像兰花,从不吹嘘自己,也不因无人赏识而愁闷;在遭受外界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两句话的意蕴和《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是相同的。“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香远益清”都表现了君子美名远播的特点。“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写出了君子立身处世的两个特点:一是含蓄,不张扬,不刻意追求,就像兰花,平时与其他花草混处,香味不明显;二是把握时机,君子一旦有机会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就会尽心尽力地报效国家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如兰花,一阵清风吹过,香气芬芳,远近皆知。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能力。“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意思是: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这两句诗把“敌兵”比作“黑云”,这是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既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同时也刻画出将士们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答案:
(1)B
(2)C
(3)①横生藤蔓;②很,非常。
(4)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5)运用了衬托手法,用菊花和牡丹衬托莲,以突出莲的高洁品质,同时也能更好地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追逐名利的污浊世风的鄙弃。
(6)【甲】文侧重表现君子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美好品德;【乙】文侧重表现了君子在无人赏识时却能耐得住寂寞,在屡遭打击时却不改操守的美好品质。
(7)示例: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既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同时也刻画出将士们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七.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1.
贬官滕子京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重修岳阳楼的这一年是公元一千零四十五年。
岳阳楼地处江南水乡,洞庭之滨。而三年前,滕子京还在西北的甘肃泾州当他的知州。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是个天高皇帝远,边关阻隔,动乱无常的荒蛮之地。这年九月,西夏大举攻宋,泾原副都部署葛怀敏、知镇戎军曹英会合各路兵马迎击。宁夏定川寨一仗,直杀得昏天黑地,血肉横飞。可怜葛怀敏、曹英等16员战将人掀马翻,肝脑涂地,血洒沙场,三军伤亡惨重。
滕子京镇守城池,手中兵卒无几,“乃集农民数千戎服乘城”,又“会范仲淹引番汉兵来援。时天阴晦十余日,人情忧沮,宗谅乃大设牛酒迎犒士卒,又籍定川战殁者于佛寺祭酹之,厚抚其孥,使各得其所,于是边民稍安。”滕子京因守土有功,得以迁任庆州职。这是《宋史 滕宗谅传》,及《续资治通鉴 宋纪》上的记载。滕子京动用公款犒劳边关将士,祭奠英烈,抚恤遗属,应当说是于情于理的吧?这提着脑袋干的苦差,却给他落下了个“贪官”罪名。事隔一年,便有郑戬、燕度人等人弹劾滕子京滥用公款,“其间数万贯不明”。于是“泾州过用公款案”闹得沸沸扬扬,轰动一时,囚系满狱,连累者众。幸得欧阳修、范仲淹从中解释,方未处刑,仅贬官凤翔府,继而贬至虢州,接着就有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滕子京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来到巴陵岳阳的。岳阳这地方山重水阔,文渊灵毓,怎么就成了贬官们的钟爱之地?上自屈原数起,涉足岳阳的各朝名家大都是仕途坎坷,累有贬迹。无论去国怀乡,忧馋畏讥也好;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也好,只要贬官们踏上岳阳这块土地,总是文思泉涌,佳作叠出。
是洞庭山水抚慰了落魄的人生,还是人生的苦难打磨了岳阳的灵魂?这一拨拨朝迁的弃儿,将一串热泪抛洒在岳阳楼头的时候,巴陵的山捧着它,洞庭的波含着它,分明就铸成了岳阳城头一块块苦涩的砖石,从屈夫子一直叠砌到今天。
那么,滕子京为岳阳留下了什么呢?
他留下了一座岳阳楼。
那古楼上写着“不以物喜”。他是不以物喜。他在岳阳的三年,做了些什么呢?承前制,重修岳阳楼;崇教化,兴建岳州学宫;治水患,拟筑偃虹堤。三年治政,成就三件大事,此君足矣!同朝史学家司马光赞其在岳州“治为天下第一”。滕子京是完全有资本以物喜的,他却不能喜,“负大才,为众所嫉”,他如何喜得!
古楼上还写着“不以己悲”。他又何尝以已悲之?一个负罪的贬官,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要消沉当可消沉,论哀怨也亦可悲之,而这位滕公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是不喜不悲,不艾不怨,上任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于治政是如此的投入,于黎民是如此的体恤!此种襟怀,问谁领会得来!当岳阳楼重修落成之日,滕子京也只是“痛饮一场,凭拦恸十数声而已”,可见其忍辱负重仍然勤于政绩的惨淡心境。男儿有泪不轻弹哪,这“凭栏大恸十数声”是何等的悲怆,何等的壮烈!
岳阳楼是重新耸立起来了。登楼一览,洞庭一湖,“衔远山,吐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然而,设若没有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何来此大观?没有滕子京修书求记范仲淹,又何来“先忧后乐”的《岳阳楼记》传诸后世?范仲淹是“先忧后乐”精神的宣扬者,滕子京何以不是这精神的践行者?
滕子京谪守岳州三年,于庆历七年初调任苏州,离开岳阳三个多月后不幸病逝于苏州任所,时年56岁。《宋史》对他有这样的评价:“宗谅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无余财呀!这便是一个受诬贬官的悲剧结局。更为可悲的是,当年弹劾滕子京的那个燕度,受命“勘鞠”此案,他的调查结果却是“滕子京所用钱数分明,并无侵欺入己”(《续资治通鉴 宋纪》)。内查外调,竟是儿戏一场,可怜滕子京们已是遍体鳞伤,欲哭无泪,小人却在一旁暗自窃笑。
滕子京的悲剧已经过去了近千年,办大事大错,办小事小错,不办事不错,不做事的整做事的,做实事者反遭诬,古今同理:“负大才,为众所嫉”还很盛行,我们能够指望新的悲剧不会发生吗?范相滕公今安在?于是,让我想起了刻在岳阳楼上的那半副楹联:范秀才,亦多事,数十年光景,甚么先甚么后,万家忧乐独关心!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体恤 xù
②倜傥 tǎng
③弹劾 hé
④楹联 yíng
(2)文中开篇处引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开头部分,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四段说“滕子京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来到巴陵岳阳的”。那么你想想看,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同他一样也有此种遭遇,却为民做出大贡献的人,举出两例。
(4)“踏上岳阳这块土地,总是文思泉涌,佳作叠出”,你能默写出先贤吟咏岳阳楼的一二句优秀诗句吗?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他的“大才”?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欲与滕子京共勉,而本文引用、阐发这两句话的意图与范仲淹有哪些不同?
(6)作者是怎样评价滕子京的?作者将千年公案重翻,你认为有哪些现实意义?
【分析】文章从他①“不以物喜”,在岳阳“三年治政,成就三件大事”,“治为天下第一”。他是完全有资本以物喜的。 ②他“不以己悲”,作为一个负罪的贬官,他不顾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于政治是如此的投入,于黎民是如此的体恤!”被冤枉和诬陷之后仍然能如此的“万家忧乐独关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赞颂滕子京对“先忧后乐”的践行,呼吁滕子京的悲剧不再发生。
【解答】(1)本题考查汉字的注音。①“体恤”应读为“xù”;②“倜傥”应读为“tǎng”;③“弹劾”应读为“hé”。
④“楹联”应读为“yíng”。
(2)本题考查对段落在全文中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通读全文,了解本文开头部分与主题的关系以及开头部分通常在结构上的作用,进行解答。因为《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所写。《贬官滕子京》开篇处就引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正好反映滕子京当时被贬至巴陵郡做太守的背景,以此作为全文的铺垫。
(3)本题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中国历史上还有同他一样也有此种遭遇,却为民做出大贡献的人,如苏轼,“东坡处处筑苏堤”,苏轼一生筑过三条长堤。苏轼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时,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年近6旬的苏轼,日夜奔驰,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人们欢庆不已。如今,这条苏堤在惠州西湖入口处,像一条绿带,横穿湖心,把湖一分为二,右边是平湖,左边是丰湖。
(4)①题考查学生积累的能力,杜甫的《登岳阳楼》和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即可。仔细阅读文章可以找到他的“大才”体现在:从文中“滕子京镇守城池,手中兵卒无几,“乃集农民数千戎服乘城”,又“会范仲淹引番汉兵来援。时天阴晦十余日,人情忧沮,宗谅乃大设牛酒迎犒士卒,又籍定川战殁者于佛寺祭酹之,厚抚其孥,使各得其所,于是边民稍安。”可以概括为守住城池;从文中“他在岳阳的三年,做了些什么呢?承前制,重修岳阳楼;崇教化,兴建岳州学宫;治水患,拟筑偃虹堤。三年治政,成就三件大事,此君足矣!”可以概括:承前制,祟教化,治水患。
(5)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欲与滕子京共勉,本文写滕子京受冤贬官,但他“不以己悲”,努力“治政”,看到重修的岳阳楼落成,他百感交集,“凭栏大恸十数声”。说他“悲怆”,是他含冤受贬,欲哭无泪;说他“壮烈”,是他如此“苦涩”却仍然忍辱负重、勤于政绩,上任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样的襟怀何等壮烈!来歌颂滕子京的政绩卓著与能力不凡,也表明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在为滕子京及滕子京式的人物打抱不平!
(6)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文章主旨的理解掌握。细读文本,根据“滕子京是完全有资本以物喜的,他却不能喜,“负大才,为众所嫉”,他如何喜得!“可以看出他“负大才,为众所嫉”;可见其忍辱负重仍然勤于政绩的惨淡心境。男儿有泪不轻弹哪,这“凭栏大恸十数声”是何等的悲怆,何等的壮烈!可知“受不白之冤,仍勤政为民,足见其忍辱负重”。
答案:
(1)①;②tǎng;③hé;④yíng。
(2)引文的作用使本文开篇就进入到写滕子京的氛围之中,也可以说,没有《岳阳楼记》,楼虽在,但名气和影响不比现在的影响之大;滕子京的政绩虽在,但知其者远不会如此之众,是一文使一楼声名远播,是一种思想使一记,入人心,这样将《岳阳楼记》与滕子京与本文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3)如林则徐、柳宗元、苏轼等。
(4)①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②守住城池,表现了他的军事才能;承前制,祟教化,治水患,这是修岳阳楼的政治、经济基础。“政通人和”足以既括。
(5)本文用这两句话来歌颂滕子京的非凡政绩与非凡的能力,也用此来为文章的主旨蓄势。是在为滕子京及滕子京式的人物鸣不平!
(6)①“负大才”三事的治理足以体现他的才能;“为众所嫉”主要是被小人所嫉,当然也包括同僚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完全是“秀”使之然也;受不白之冤,仍勤政为民,足见其忍辱负重;“痛饮一场,大恸悲声”,足见其心境悲怆、壮烈②赞颂滕子京“先忧后乐”的践行,呼吁滕子京的悲剧不再发生。
八.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2.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地实现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1)第一、二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2)请写出第二段中省略号的作用。
【分析】(1)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在第一段中,“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两个介词“通过”“使”使整句话缺少主语,只要去掉其中任意一个介词就可以了。在第二段中,“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中“是否”表明两种情况的存在,和后面的句子语义不一致,只要去掉“是否”就可以了。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首先了解省略号的一般作用就是承前省略,此处省略号前面是诗意产生的地方的排比,结合内容看,产生诗意的地方不仅仅只有这些,所以此处省略号,是承接前面排比内容的省略。
【解答】答案:
(1)第一段:而现在,《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或: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第二段:如果你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2)排比中排比内容的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