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血细胞
草履虫
水
O2
营养
CO2
废物
所用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
项目 直接生活环境 是否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所处环境温度是否稳定
草履虫
血细胞
人体内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体液(水、离子、化合物)
女人是水做的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血 浆
组织液
淋 巴
概念
分类
细胞内液(2/3)
细胞外液(1/3)
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唾液属于体液吗?
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尿道等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外界环境,故其中的液体如消化液、泪液、尿液、汗液、唾液不是体液。
血浆
血细胞
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血液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1)血浆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主要在于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能转换成纤维蛋白,具有凝血作用。
(2)组织液(细胞间隙液)
组织细胞
细胞间隙液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淋巴液
淋巴液是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
看图回答:
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
组织细胞
生活的环境
血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细胞名称
3.总结: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环境
4、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淋巴液
组织液
血浆
任务一:阅读教材P3,同桌合作构建出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图。
毛细血管壁
淋巴液
组织液
血浆
毛细淋巴管壁
淋巴循环
动脉端
静脉端(大部分)
(少部分)
来源--组织液,去向--血浆
4、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图1-2 血浆的主要成分
1、血浆化学成分
血浆
无机物
代谢废物
气 体
调节物质
(水、无机盐)
(尿素等)
(O2、CO2等)
(胰岛素等)
有机物
其 他
(蛋白质、葡萄糖、脂质等)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2、组织液、淋巴化学成分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可以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
蛋白质、水、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激素、代谢废物、气体等。
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
(1)只存在于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呼吸酶、与复制、转录、翻译相关的酶等。
(2)存在于细胞膜上的:载体
(3)与外界环境相通的孔道中的物质: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消化酶等。
3、注意:内环境成分的判定
下列物质:①氧气 ②氨基酸 ③呼吸酶 ④血红蛋白 ⑤Ca2+载体 ⑥激素 ⑦CO2 ⑧尿液 ⑨尿素 ⑩纤维素 麦芽糖
(1)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____________。
①②⑥⑦⑨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渗透压; ②酸碱度; ③温 度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1)概念:
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2)影响因素:
①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 Na+、Cl- ),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②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由Na+、Cl- 决定
溶质微粒数量 溶液浓度 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
越多 越高 越大 越高
越少 越低 越小 越低
Na+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
K+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作用。
③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还有5%的葡萄糖溶液,这些溶液渗透压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大致相等,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对细胞和体内溶液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④正常情况,血浆与组织液的水分渗透是处于动态平衡,若发生异常,可能导致组织水肿
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件
孕妇脚水肿
营养不良
肾小球肾炎
肝脏炎症
过敏反应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浆蛋白减少
组织蛋白增多
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机械损伤:血浆中的蛋白质到组织液中,引起组织水肿
组织水肿:血浆渗透压降低或者组织渗透压升高引起的组织液增多。
血浆渗透压下降
组织水肿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血浆pH如何调节:
缓冲物质: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剧烈运动时:
H2O+CO2
由肺将CO2排出
Na2CO3 + H2CO3 NaHCO3
碳酸钠进入血液:
由肾脏排出
解决碱性物质
解决酸性物质
弱酸/相应强碱盐
2、酸碱度
( 7.35-7.45 )
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37℃。
①来源:有机物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热量。
②体温的恒定:体温调节机制维持体温恒定,为酶催化物质代谢提供了保障。
3、温度
温度计
任务二:细胞需要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接触,结合初中学过的人体消化、呼吸、循环等知识,阅读教材P5-6,小组合作构建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式图。
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
体外
体外
细胞
体外
体外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皮 肤
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O2
CO2
代谢废物
代谢废物
O2
CO2
重吸收
循环系统
血浆
淋巴液
组织液
1、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2、参与物质交换的器官:
肺、小肠、
肾、皮肤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请尝试完成归纳图
外环境
内环境
细胞
O2 、营养物质
包括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也就是
细胞外液
理化特性
化学分析
组成成分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CO2 等代谢废物
O2 营养物质
CO2等代谢废物
细胞
外界
环境
内环境
3、小结
内环境的作用: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