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周亚夫军细柳
《史记》-司马迁
学习目标
1、文言实词与虚词;能够疏通文意
2、了解古代表示礼仪的词语
3、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4、学习周亚夫表现出的忠于职守的精神。
导入新课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掠夺”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多么震撼人心的语言,由此可见,军纪严明,才能成就伟业。今天,我们就要去见证这样一位刚正的将军。他是周亚夫将军,这里面的细柳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驻军的地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细读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吧。
周亚夫简介
周亚夫( -前143),西汉时期名将,汉族,沛县(今属江苏)人。
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纵观周亚夫的一生,他干了两件辉煌的大事:
一是驻军细柳,严于治军,为保卫国都长安免遭匈奴铁骑的践踏而做出了贡献;二是指挥平定七国之乱,粉碎了诸侯王企图分裂和割据的阴谋,维护了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
周亚夫为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品及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 ),
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预习展示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棘门(jí) 彀(gòu) 弓弩(nǔ) 诏(zhào)
辔(pèi) 揖(yī) 胄(zhòu) 曩(nǎng)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文帝之后六年, 匈奴 大 入 边。
乃 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 备 胡。
大举,大规模
入侵
边境
于是
任命
驻军,名作动
用来
防备
匈奴
上 自 劳 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 直 驰 入,
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 之 细柳军,军士吏被 甲,锐兵刃,彀 弓弩,
持满。
皇上
亲自
慰劳
军队
到
和
军营
直接
飞驰
进入
骑马
不久
到
同披,穿着
盔甲
出鞘
张开
拉满(弓)
天子 先驱 至,不 得 入。先驱曰:“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
诏。’”居 无何, 上至,又不得入。
先行引导的人
能
将要
命令
听从
诏令
命令
结构助词“的”
经过
不久
于是上/乃 使 使 持节/诏将军:“吾 欲 入 劳军。”
亚夫乃 传言 开 壁 门。壁门士吏/谓
从属车骑 曰:“将军约,军中不得 驱驰。”
就
派
使节
符节
传令
我
想要
才
传令
打开
营垒
对……说
随从车马
规定
能
骑马飞奔
于是/天子乃 按辔 徐 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 兵 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
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 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 劳将军。”成礼 而 去。
于是
拉住缰绳
慢慢地
行走
到
手持
兵器
行礼
穿戴盔甲
跪拜礼
用
拜见
被
严肃
同轼,扶轼
派
问候
恭敬
慰劳
完成
派
离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 此 真 将军矣!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 可 袭 而 虏 也。
至于亚夫,可 得 而犯 邪!”
称善 者 久 之。
已经
惊讶
唉呀
这
真正
之前
像……一样
一定
被偷袭
被俘虏
和
难道
能够
被侵犯
同耶,吗?
称赞
他
很久
放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不译
彀弓弩 (张开)
天子先驱 (先行引导的人员)
军中闻将军令 (听从 )
居无何 (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将军亚夫持兵揖 (行礼)
使人称谢 (告知)
重点实词
军士吏被甲
改容式车
可得而犯邪
同“披”,穿着
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扶着
同耶,反问语气词,呢?
通假字
(1)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2)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3)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5)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6)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句子翻译
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从记叙文六要素分析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汉文帝之后六年
霸上、棘门、细柳
周亚夫、汉文帝
上自劳军
至霸上、棘门军可直驰入
至细柳不得入,按辔徐行,不拜
上称善者久之
合作探究
步骤一:细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
1.快速浏览全文,说说皇帝是如何评价周亚夫的 (用原文回答)
此真将军矣!
2.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1、“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2、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3、“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4、“上至,又不得入”“天子乃按辔徐行”
5、“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军备严明,严阵以待
军令如山,威望之高
刚正不阿,治军有方
恪尽职守,不卑不亢
整体感知
步骤一:细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
3.从军士吏的表现,以及“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请以军礼见”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不卑不亢
西汉名将周亚夫
周亚夫其人:
1、年少袭爵 2、细柳阅兵 3、平定七国之乱
4、任命为相 ,不救梁王之急,不肯候王信,不肯王匈奴六人 5、谏废太子被疏远 6、绝食而亡
司马迁:“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
守节不逊……
苏辙:“周亚夫为大将,折吴、楚之锐锋,不 数月而平大难,及其为相,守正不阿。
桓谭:“周亚夫严猛哮吼之用,可谓国之大将
欧阳澈:严细柳之军,有如周亚夫者
黄道周:“亚夫治兵,既严且锐。
整体感知
步骤一:细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
4.从“上自劳军”和“称善者久之”等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以天下为重、体恤下情、宽宏大度、能明辨是非。
步骤二:研读课文,揣摩写法
1.本文重点写细柳军,为什么还写霸上、棘门军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军中都尉执行周亚夫的“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的命令说明了什么
。
明确:写霸上、棘门军是为了对比、衬托细柳军军容肃整、军纪严明和周亚夫治军有方、恪尽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明确:说明了军队,特别是战争时期的军队,号令应该统一,纪律应该严明,不是军队统帅的命令,都不能听从,这样才能打胜仗。
步骤二:研读课文,揣摩写法
3.作者为了突出周亚夫的形象,在写法上有什么技巧
明确:1、对比:将霸上、棘门之军与细柳之军进行对比,突出周亚夫治军严明、治军有方。
3、正面描写: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以军礼见,通过语言动作描写,从正面突出周亚夫刚正不阿,不卑不亢的形象。
2、侧面烘托:细柳军营,上不得入,只闻将军令,按辔徐行等从侧面烘托出周亚夫治军有方,军令如山,军纪严明;从群臣皆惊,上称善久之烘托出周亚夫的治军能力强,恪尽职守。
课外拓展:
西点军校著名的22条军规
1、无条件执行;2、工作无借口;3、细节决定成败,
4、以上司为榜样,5、荣誉原则,6、受人欢迎,
7、善于合作,8、团队精神,9、只有第一,
10、敢于冒险,11、火一般的精神,12、不断提升自己,13、勇敢者的游戏,14、全力以赴,15、尽职尽责,
16、没有不可能,17、永不放弃,18、敬业为魂,
19、为自己奋斗,20理念至上,21自动自发,
22立即行动。
课堂小结
纪律严明,是军队团结统一、能打胜仗的重要保证。严守纪律,是军人职业的应尽义务,也是军人道德的基本要求。古今中外,任何一支军队都非常强调纪律。军队只有纪律严明,才能步调一致,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我们生活的团体中,也要纪律严明,尽职尽业,才能发展进步,长盛不衰!
课后思考——如何做守纪律的中学生?
行为上: 按时上学放学、穿校服,讲卫生,有礼貌,互帮 助……
学习上: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勤动笔,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