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章节复习试卷
自主检测
范围:第4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命题人:备课组长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书写整洁,清晰。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能正确反映图各概念间关系的是( )
A.1-染色体 2-DNA 3-基因 4-细胞核
B.1-基因 2-染色体 3-DNA 4-细胞核
C.1-细胞核 2-染色体 3-DNA 4-基因
D.1-基因 2-DNA 3-染色体 4-细胞核
2.将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若控制高产和低产的基因分别用A、a表示,控制抗倒伏和倒伏的基因分别用B、b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产与低产是一对相对性状
B.倒伏与抗倒伏是一对相对性状
C.高产是显性性状,抗倒伏是隐性性状
D.基因组成为的小麦表现出高产抗倒伏的性状
3.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获得新品种的原理是射线或药物( )
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B.改变了农作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C.淘汰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D.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4.马蛔虫体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图解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番茄果皮红色(T)对黄色(t)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Tt)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tt)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所结果实的颜色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红色;Tt B.黄色;Tt、tt
C.红色;Tt、Tt D.黄色和红色;Tt、t
6.如图为人体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关于图解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上的B表示显性基因
B.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C.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
D.基因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表现,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7.某地的甜菜品种引种到雅鲁藏布江河谷后,由于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甜菜单根增重20%~30%。多次引种回某地,甜菜单根重总是恢复原状。从上述引种过程可以推测出
A.甜菜只具有遗传性,不具有变异性 B.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
C.所有的变异都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D.甜菜大小发生变化不属于变异
8.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新成就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为了解决不孕症,1978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为了证明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然保持有全能性,1997年第一只克隆动物“多莉”问世。“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的生殖方式是( )
A.都属于有性生殖 B.前者属于有性生殖,后者属于无性生殖
C.都属于无性生殖 D.前者属于无性生殖,后者属于有性生殖
9.染色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①片段 B.①上有许多基因,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C.①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表达 D.染色体是由①和②组成的
10.下列有关人的染色体、DNA 和基因关系(如图所示),表述错误的是( )
A.基因是有特定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B.所有的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C.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D.人的体细胞内有 46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 1个 DNA 分子
11.下列各组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
A.血友病和败血病 B.红绿色盲和先天愚型 C.佝偻病和侏儒症 D.狂犬病和苯丙酮尿症
12.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后来随着科学的进步,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对生物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生命活动的本质。下图是与遗传相关的概念图,图中代码1、2、3、4依次为( )
A.细胞核、染色体、基因、双螺旋结构
B.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C.染色体、双螺旋结构、基因、遗传信息
D.细胞核、基因、染色体、遗传信息
13.子代与亲代相似,这说明了生物的( )
A.进化现象 B.遗传现象 C.适应现象 D.变异现象
14.一只白公羊与一只黑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表现为黑色,此现象可解释为( )
A.控制白色的基因消失了
B.控制白色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能表现
C.基因组合时出错了
D.小羊的毛色只能和母羊的相同
15.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药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是( )
A.不利变异 B.有利变异 C.退化 D.由于用药引起的
16.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种子的基因及果皮的颜色分别是( )
A.种子的基因是Dd、dd,果皮的颜色是红色 B.种子的基因是Dd,果皮的颜色是红色
C.种子的基因是Dd、dd,果皮的颜色是黄色 D.种子的基因是dd,果皮的颜色是黄色
17.2021年5月31日我国全面放开三胎政策,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大举措。某夫妇第一、二胎均为男孩,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
A.50% B.25% C.12.5% D.100%
18.人的皮肤颜色是由基因A和a控制,正常的肤色由基因A控制,白化肤色由基因a控制。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肤色的男孩,则男孩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AA 和 Aa B.Aa 和 Aa C.AA 和 aa D.Aa 和 aa
19.如图是染色体和DNA和基因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CD的数量关系为A=CC.基因D是位于蛋白质分子上的片段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下列哪项全为遗传病( )
A.糖尿病、白化病、坏血病 B.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
C.侏儒症、乙肝、先天性愚型 D.艾滋病、多指、心脏病
21.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他们很想再生一个男孩,那么第二胎生男孩的机会是( )
A.100% B.50% C.25% D.0%
22.下列关于人的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男性精子中都含有Y染色体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女孩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 D.男孩体细胞中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
23.人类能卷舌是由显性基因(R)决定的,不能卷舌是由隐性基因(r)决定的。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女儿。根据所给资料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
B.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Rr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能卷舌的可能性为50%
D.女儿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24.如图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和4都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B.具有遗传效应的2的片段叫基因
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1的变化最明显 D.不同种生物细胞内1的形态与数目是不同的
25.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山羊的白毛与狗的黑毛 B.人的双眼皮和蓝眼睛
C.雌果蝇的长翅与雄果蝇的长翅 D.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26.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变异都可遗传
B.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C.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D.变异都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27.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B.基因数与染色体数一样多
C.基因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D.生物的某一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
28.下列有关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 )个
①DNA位于染色体上;②染色体就是DNA;③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④染色体和DNA都是遗传物质;⑤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
A.1 B.2 C.3 D.4
29.下列组合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矮茎和抗倒伏 B.人类的血型A、B、AB、O
C.狗的黑毛和狼的黄毛 D.菜豆种子的长粒与皱粒
30.如果一株黄果番茄(rr)的花,接受了一株红果番茄(RR)的花粉,那么在黄果番茄植株上结的果是( )
A.红色 B.黄色
C.红黄相间 D.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
31.如图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1是基因,2是DNA B.3是染色体,是1的载体
C.4是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D.细胞核>DNA>染色体>基因
32.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下图为科学家进行的变形虫切割实验,该实验说明( )
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 B.细胞质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
C.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D.变形虫能进行呼吸
33.每种生物都具有恒定数目的染色体,人类体细胞中具有23对染色体。人的精子、受精卵、成熟的红细胞、白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
A.23条、23对、0、23对 B.23对、23对、23对、23对
C.23对、23对、0、23对 D.23条、23对、0、0
34.关于遗传与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改变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
B.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的类型,人的性别是由Y染色体决定的
C.通过检测染色体可确定胎儿是否患遗传病,是因为染色体上含有遗传物质DNA
D.每个家庭都希望生育健康的孩子,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35.下列几种变异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B.一对毛色正常的孟加拉虎生下了一只白色的幼虎
C.水肥充足水稻就能穗大粒多
D.利用模具培育出“方形西瓜”
36.“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这是网友对袁隆平院士的追忆,袁隆平院士为了解决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而毕生研究的科技项目是
A.杂交水稻 B.太空番茄 C.转基因大豆 D.克隆羊
37.下列变异属于有利变异的是
A.小麦矮杆 B.羊的腿短 C.无籽西瓜 D.人的近视眼
38.自然状态下,狗生狗、猫生猫,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
A.变异 B.遗传 C.进化 D.生殖
39.如图为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上的所有片段都称为基因 B.①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C.③中往往有多个DNA分子 D.正常人体的所有体细胞中,③的数量全部为23对
40.下图能正确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 和蛋白质之间的层次关系的是( )
A. B. C. D.
41.近亲结婚是指( )
A.直系血亲关系的婚配 B.旁系血亲关系的婚配
C.同性男女的婚配 D.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间的男女婚配
42.如图为某生物体细胞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关于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上的A,B分别表示两个显性性状
B.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C.该个体既可以表现B的性状,又可以表现b的性状
D.基因a和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
43.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雌性大熊猫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A.20条+X B.21条+X
C.20条+X或20条+Y D.21对+XX
44.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下列关于生物的精子、卵细胞以及受精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精子中的基因总是成对存在的
B.动物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偶数
C.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形态一定相同
D.每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45.新疆地区不仅棉花产量大,而且所产棉花品质好,特别是新疆长绒棉因其棉纤维长、柔软细腻,光泽度好,成为棉花界的明星。决定棉纤维长短这一性状的是( )
A.基因 B.DNA C.染色体 D.细胞核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46.(1)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是_____,女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是_____;男性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是_____,女性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是_____。
(2)男性生殖细胞(即精子)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或_____两种。而女性生殖细胞(即卵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只有_____一种,女性卵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是_____。
(3)当含_____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将生女孩;当含_____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将生男孩。
47.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_____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48.“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的是生物的______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的又是生物的____________现象。
三、综合题
49.如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子宫内胎儿及胎儿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______,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______,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______。
(2)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 ]______,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胎,并最终植入______,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土壤,这是______的开始。
(3)人体的胎儿在______内发育,通过______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4)从丙图中可以看出胎儿体细胞内有______染色体,其成分主要为蛋白质和______,图中的能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为______,由此可推断该胎儿的性别为______。
50.下图是人的性别遗传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对夫妇所生的小孩中,女孩是由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的受精卵发育来的,男孩是由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的受精卵发育来的。
(2)分析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种类可以发现,父亲能产生______种精子,母亲能产生_______种卵细胞。
(3)从性染色体的传递可以看出,子代的性别是由其父亲和母亲中的_______决定的。
51.果蝇易饲养,繁殖速度快,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之一。图 1 表示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 2 表示亲代果蝇的长翅与长翅杂交后子代的性状表现,假设 A、a 分别表示控制显性和隐性性状的基因。
(1)图 1 果蝇的体细胞中只有 4 对染色体,每一条染色体都由______和______组成。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其中能表示雄性果蝇的是______图(填写“甲”或“乙”)。
(2)果蝇有很多肉眼可区分的性状,其中长翅和残翅是一对______,根据图 2 杂交实验可推测______(填写“长翅”或“残翅”)是显性性状,图 2 杂交实验中两个亲代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
(3)杂交实验中亲代均为长翅,而子代却出现了残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
(4)综上所述,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原因______(填写字母选项)。
A.易饲养,繁殖快 B.相对性状明显,便于观察
C.染色体数目少,便于分析 D.体型适中,外观美丽
52.已知惯用右手和惯用左手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小王及其家人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性状的显隐性:________为显性。
(2)若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用r表示,请写出该同学的母亲和姑姑的基因型:母亲:_____,姑姑:________。
(3)若小王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是惯用左手的几率是_____;该孩子仍是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4)若小王经过矫正后依然用右手吃饭、写字,那么这种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吗?答:_____(选填“能”或“不能”)
(5)下图中,图___是男性染色体的排序图,男性产生的精子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__。
53.如图是与遗传物质相关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为伞藻嫁接实验示意图,该实验表明_________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该结构内存在着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_________。
(2)图二为果蝇体细胞内染色体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果蝇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_________存在的。
(3)图三为染色体组成示意图,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 ]_________和[ ]_________,其中_________(填序号)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该物质的结构是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_________结构,其上有许多与遗传特征相关的片段,称为[ ]_________。
54.为了探究番茄颜色的遗传,某实验小组对红果番茄和黄果番茄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据表回答:
杂交组合 亲代 子代果皮的颜色及数量
红果 黄果
一 甲(红果)×丁(黄果) 36 38
二 乙(红果)×丁(黄果) 73 0
三 乙(红果)×丙(红果) 68 0
(1)在遗传学上,我们将番茄的红果和黄果称为一对________,它们由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________决定的。
(2)选择表中组合________可以判断番茄果皮颜色的显隐性,显性性状是________。(填“红果”或“黄果”)
(3)为测定丙的基因组成(假设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用A和a表示),可选择丙与甲杂交:若子代的果皮颜色全部为________色,则丙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
55.小强同学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后,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很感兴趣。图甲是小强调查家族内有无耳垂性状的遗传后绘制的示意图,图乙是控制耳垂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与染色体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奶奶是无耳垂,爸爸是有耳垂,在遗传学上,这是______现象。
(2)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据图判断______为显性性状。父母体内控制耳垂性状的基因在生殖过程中通过______传递下去的。
(3)小强爸爸的基因组成是图乙中的______,他产生的精子类型是图乙中的______(均填序号)。
(4)假如一个性状总是由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决定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5)若小强的父母准备生二胎,再生一个有耳垂女孩子的可能性是______。
56.2021年5月22日,我国著名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袁隆平院士毕生追求“禾下乘凉梦”,期待超级杂交水稻比高粱还高,可以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这个梦想,期待有科学追求的你去实现!水稻有高杆的,也有矮杆的,现用高杆水稻和矮杆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作答:
组别 亲代 子代
父本 母本 高杆(株) 矮杆(株)
甲 高杆 矮杆 787 0
乙 矮杆 矮杆 0 882
丙 甲组子代 甲组子代 m n
(1)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有_________条染色体。
(2)水稻的高杆和矮杆在遗传学上是一对_________,根据组别甲可判断出_________显性性状。
(3)若控制稻杆高矮的基因用D、d表示,则组别乙中的父本和母本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
(4)若组别丙的子代总数为800株,根据遗传规律推算,理论上数据n为_________株,m中有_________株基因组成与组别甲的父本基因组成相同。
(5)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利用野生耐盐碱水稻和高产杂交水稻培育出耐盐碱的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海水稻,这种变异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
57.图1为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2为一对基因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以看出,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________组成,后者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上面包含遗传信息的片段是________。
(2)已知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有耳垂为显性性状,无耳垂为隐性性状,它们分别由B、b控制。图2中,小明有耳垂,他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小明耳垂的性状与母亲的不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3)小明是男孩,他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
58.下表是某学校研究性小组对一个家庭成员的某些性状特征的调查结果。请据此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性状 成员 父亲 母亲 女儿
眼睑 双眼皮 单眼皮 单眼皮
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皮肤颜色 正常 正常 白化
(1)从调查表可以看出,女儿有的性状与父亲或母亲相似,此现象称_______,有的性状与父亲或母亲有差异,此现象称为________。
(2)根据上表三对相对性状的调查,可以直接判断为显性性状的性状是___________。
(3)已知双眼皮(B控制)相对于单眼皮(b控制)为显性,则父亲的基因组成为____。
(4)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几率是_____。这对夫妇生一个白化病男孩儿的概率为_______。由于遗传病多发生在血缘关系比较近的家庭中,所以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______________。
59.“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如图是孟德尔的纯种黄色豌豆和纯种绿色豌豆的杂交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__________片段。由图可判断出控制豌豆种子黄色这一性状的基因是_____(填“显性”成“隐性”)基因。
(2)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如图可表示子一代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的是_______。
(3)据图分析,子二代中黄色种子与绿色种子的数量之比近于________。将子二代某一黄色豌豆与绿色豌豆进行杂交,若后代结出的种子全为黄色,理论上可推断该子二代黄色豌豆的基因组成最可能是__________。
60.如表是大豆的花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基因用A、a来表示,请分析回答:
组合 亲本表现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一 紫花×白花 405 411
二 白花×白花 0 820
三 紫花×紫花 1240 413
(1)大豆的紫花和白花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根据组合______可判出紫花为显性性状。
(2)组合三中,亲本中紫花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子代中出现的紫花基因组成AA的几率为______,写出白花的基因型______。
61.孟德尔,奥地利生物学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基本规律,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下图是孟德尔所做的豌豆花色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回答:
(1)豌豆的花色、子叶颜色、茎的高矮等在遗传学上都叫做______;而豌豆的紫花和白花叫做______。
(2)自然条件下,豌豆都是自花授粉,所以都是纯种。孟德尔统计子二代性状时发现:紫花和白花的数量比例约为3:1。孟德尔认为,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是______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基因要分离,随生殖细胞独立遗传。豌豆紫花是______性状。白花的基因在子一代中并没有消失,而是隐藏起来,没有表现相应性状。
(3)如果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则白花的基因组成为______。子一代中紫花的基因组成为______。子二代中紫花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4)孟德尔进一步做探究实验。如果个人的假设正确,那么子一代与白花杂交,子代将会出现______种性状,数量比为______。实验结果验证了孟德尔的假设是正确的。孟德尔通过假说演绎法归纳总结出遗传的分离定律。
62.下面甲图为某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乙图为染色体、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示意图(注乙图中代表细胞中的染色体,A、a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请据图回答
(1)从甲图可以看出,此人的性别是__。
(2)在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中,__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3)从乙图可以看出,母亲通过__把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传递给女儿。
(4)乙图中父亲提供的精子所含有的性染色体是__。
(5)人的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有酒窝由显性基因(A)控制,无酒窝由隐性基因(a)控制,那么乙图中这对父母所生的女儿表现的性状是__。国家“二胎”政策出台后,这对父母若想生育第二胎,生出有酒窝男孩的可能性是__。
63.甲图为人体某对染色体上基因(A、a为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图解,乙图为女性生殖系统,图丙为某人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图谱,据图回答:
(1)母方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发生在乙图中的[ ]______,精子与卵细胞相遇的场所是在乙图中的[ ]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_______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目要______。
(3)丙图为________性(填“男性”或“女性”)。
(4)白化病的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所以白化病属于隐性遗传病。如果a为控制白化病的基因,从图中可以看出父母双方患病的是________。
(5)一对夫妇,他们第一胎生了个女儿,第二胎又生了一个女儿,他们计划再生育第三胎,则第三胎生男孩的几率为________%。
64.生物通过生长与繁殖,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为伞藻嫁接实验,A、B是同种伞藻的两个品种,其形态上的区别在于伞帽不同,去掉伞帽都能再生。结构如图所示,细胞核位于假根内,C为A、B两个品种嫁接示意图,嫁接成功后又将伞帽剪去,则再生出来的伞帽与__________(填A或B)一致。
(2)乙图表示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若d表示卵期,则c表示的发有期是__________期,家蚕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标号与箭头表示),属于__________发育。
(3)丁图为人体子宫内的胚胎,其发育的起点是__________,胚胎发育至第8周末,初具人形,从这时起可以称之为__________。在生殖发育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可在图中[ ]__________部位和母体进行交换,并经母体排出。
65.图甲是某家族单双眼皮的遗传情况(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图乙是人的生殖过程中一个受精卵分我后偶然发育为两个胚胎,两个胚胎发育成两个孩子的部分阶段。请据图回答:
(1)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图甲中信息可以判断,单眼皮为__性状。请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小雅母亲的基因组成为__,外公的基因组成为__。
(2)小雅其他性状与父母相似,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
(3)小雅进入青春期以后,变得越来越漂亮,但她对自己的单皮不满意,通过手术变成了双眼皮,这种变异称为__;成年以后,如果小雅与一单单眼皮男性眼皮的男子结婚,能生育出双眼皮的孩子的概率是__。
(4)小雅的父亲是双眼皮,其产生的精子类型可能是图丙中的__(填写字母)。
(5)人的生命延续和发展是通过有性生殖实现的,__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66.控制人类双眼皮的基因为D,单眼皮的基因为d。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对一些家庭进行单双眼皮的遗传调查后,得到下表数据:
组别 婚配方式 家庭数目 子女
父亲 母亲 单眼皮 双眼皮
Ⅰ 单眼皮 单眼皮 100 100 0
Ⅱ 单眼皮 双眼皮 100 49 51
Ⅲ 双眼皮 双眼皮 100 24 76
(1)在遗传学上,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称为一对__________。
(2)据表中第__________组数据,可以推测____是显性性状。
(3)第Ⅱ组数据中双眼皮子女的基因组成是____,如果他们与单眼皮的人婚配,所生子女为单眼皮的概率是_____。
67.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是个复杂的过程,也是母亲孕育胎儿的艰辛过程。下图是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与分化后,最终在母体的_________内发育成胎儿。
(2)亲代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将基因中蕴含的___________传递给子代,使子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征。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据此推断,正常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只能是_________(23对/23条)。
(3)人的有耳垂(A) 和无耳垂(a)是一对相对性状,甲、乙同学用卡片组合法模拟某一对夫妇耳垂的遗传,两张红色卡片分别写上A、a(代表母亲不同类型的生殖细胞),两张蓝色卡片分别写上A、a(代表父亲不同类型的生殖细胞)。每次随机抽取一张蓝卡和一张红卡进行组合。若抽到的两张卡片,一张写有A,另一张写有a,则子代的性状为______________,这对夫妇的子女中有______种可能的基因组成。
68.“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一畦畦豌豆蕴藏着遗传的秘密”。让我们从150多年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孟德尔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相关基因用D、d表示。
(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_______,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做亲本(用P表示)杂交,得到的子一代(用F1表示)全部都是高茎,由此可以判断_____为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
(2)孟德尔带着疑惑,用子一代自交,结果在子二代(用F2表示)植株中,不仅有高茎的,还有矮茎的。子一代全部为高茎,子二代出现了矮茎,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亲代的遗传物质是以_____为桥梁传给后代的。
(3)孟德尔没有停留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上,而是对F2中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数量统计。若矮茎豌豆为277株,则理论上高茎豌豆植株数量应是其_______倍。高茎豌豆中基因组成为Dd的植株占比约为_______。
69.如图是某家族单、双眼皮的遗传情况(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
(1)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由图甲中信息可以判断,双眼皮为______性状。
(2)小红眼皮性状与父母不同,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请根据图甲中信息推测小红母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二孩”政策已经放开,小红父母准备生二胎,第二胎生单眼皮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_。
(3)小红的父亲是双眼皮,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图乙中的______(填写字母)。
70.若直发和卷发由一对基因控制(用A、a表示),请分析回答:
(1)小李的父母都是直发,而她是卷发,这一现象叫___________。
(2)小李的父亲的基因型组成是______。
(3)小李的父亲产生的正常精子中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条。
(4)小李的父母经咨询后,符合“单独二胎”政策,准备再生育一个孩子。得知消息后,小李很高兴,请问小李的父母生一个妹妹的可能性是________%,妹妹是卷发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71.我国科研人员曾经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了人胚胎三维培养系统,揭示了人体从受精卵到早期胚胎的发育过程,从而为胚胎早期发育的研究建立了重要的基础。
(1)图 1 所示人体生命发育的起点是[ ]______,由卵细胞与精子在[ ]______结合形成,然后边分裂边移动,最终附着在[ ]______的内膜上,进行胚胎发育。
(2)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通过脐带和______(填写结构名称)从母体获得。胎儿发育成熟后由阴道产出。
(3)图 2 是一个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此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表示为______。
(4)图 3 为 Y 染色体及其组成示意图,SRY 是①______上的片段。科学家将 SRY 注射到小鼠受精卵细胞核中,发现含有 XX 染色体的小鼠却发育出了睾丸,由此证明______是决定睾丸形成的重要基因。
72.某同学非常喜欢生物,他选取了豌豆作为实验素材,将不同花色的豌豆植株进行杂交,结果如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请分析回答:
(1)分析如图可以看出,可以通过______组判断出该植物花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豌豆花的紫色和白色这些性状是由位于DNA分子上的__________控制的。
(2)甲组子代白花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丙组子代紫花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
(3)现将纯种紫花的花粉授到纯种白花的柱头上,取所结果实内的种子进行种植,所得植株花的颜色是________。
(4)丁组后代紫花与亲代紫花基因组成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
73.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根据图回答: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均为46条。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叫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_____条。
(2)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_存在的,这些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这些染色体都是由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有机物组成的。
(3)妈妈通过外科手术由单眼皮变成了双眼皮,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变异。(此处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
74.甲表示人类生殖过程,图乙表示人类的染色体组型。
(1)图甲中,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_______,受精卵中染色体数是_________。
(2)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_________,另一条来自__________。
(3)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分为22对_______和1对性染色体。
(4)图乙中_______表示父亲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其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
75.如图为两种单细胞伞藻幼体的相互移接实验过程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伞藻细胞一般长2~5cm,可分为帽、柄和假根三个部分,细胞核位于 _____里。
(2)甲伞藻具有伞形帽,乙伞藻具有菊花形帽,将甲、乙伞藻的帽切除,然后继续培养结果甲伞藻柄上长出伞形帽,请推测①处长出 _____帽。
(3)将乙伞藻的假根切下,然后将甲伞藻的伞柄切下,移接到乙伞藻的假根上,一段时间后,这个“移接体”长出了与乙伞藻相同的菊花形帽;如若将甲伞藻的假根切下,然后将乙伞藻的伞柄切下,移接到甲伞藻的假根上,一段时间后,在“移接体”②处将长出 _____种伞藻的 _____帽。
(4)实验结果证明: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 _____中。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图中1基因、2DNA、3染色体、4细胞核。
【详解】
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即基因有规律地排列在DNA分子上,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染色体在细胞核里。“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五者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因此图中1基因、2DNA、3染色体、4细胞核。
故选D。
2.C
【分析】
(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的形状有圆粒和皱粒、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等。
(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
AB.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小麦的高产和低产是一对相对性状,倒伏与抗倒伏也是一对相对性状,A、B正确。
C.在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两种性状,而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据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分析可知,小麦的显性性状是高产抗倒伏,即高产、抗倒伏都是显性性状,C错误。
D.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故基因组成为 AaBb 的小麦表现出高产抗倒伏的性状,D正确。
故选C。
3.D
【分析】
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
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会导致种子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所以这些变异都是可以遗传的,从而通过遗传培育出新品种,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利用遗传变异原理进行育种的有关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可以改变种子里的遗传物质,使之发生可遗传的变异。
4.B
【分析】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基因成对。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且在染色体的位置相同。
【详解】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基因成对。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且在染色体的位置相同。
A.成对的基因A、a位置不同,错误。
B.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且位置相同,正确。
C.A与B,a与b不是一对基因,错误。
D.成对基因的位置不同,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并且位置相同。
5.B
【分析】
番茄的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如图:
即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因此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而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
【详解】
将红色番茄(Tt)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tt)的柱头上,其遗传过程如图所示:
从图解中可以看出黄色番茄所结种子中胚的基因是Tt或tt,而果皮的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仍然是tt,颜色是黄色。
故选B。
6.D
【分析】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因而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详解】
A.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A正确。
B.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如果B来自父方,则b一定来自母方,B正确。
C.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C正确。
D.基因b是隐性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B、一个是隐性时b ,只有显性基因B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b,隐性基因b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隐性基因会遗传给下一代,D错误。
故选D。
7.B
【分析】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按照变异对生物体是否有利可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详解】
某地的甜菜品种引种到雅鲁藏布江河谷后,由于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甜菜单根增重20%~ 30%。这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再引种回某地,甜菜单根重总是恢复原状。在自然界中,并不是所有的变异都是有利变异,可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故选B。
8.B
【分析】
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
【详解】
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是有性生殖。“克隆动物”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克隆技术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子宫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因此“克隆”实际上属于无性生殖。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试管婴儿和克隆羊的培育过程,明确其原理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
9.C
【分析】
分析图可知:①DNA、②蛋白质、③染色体。据此答题。
【详解】
A.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①DNA片段,A正确。
B.①DNA上有许多基因,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B正确。
C.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能表达,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不能表达,如控制隐性性状的两个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能表达,C错误。
D.染色体是由①DNA和②蛋白质组成的,D正确。
故选C。
10.B
【分析】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最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详解】
A.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A正确。
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也受环境的影响,如皮肤晒黑这一性状与环境有关,B错误。
C.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C正确。
D.人的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一条染色体有一条DNA分子组成,一条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D正确。
故选B。
11.B
【分析】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疾病,统称为遗传病,遗传病具有先天性、家族性、终身性、遗传性的特点。
【详解】
A.血友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败血症是指病原菌及其毒素侵入血流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败血症,可引起高热、寒战、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疹、神志改变等系列临床症状,A不符合题意。
B.红绿色盲、先天性愚型病都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遗传病,B符合题意。
C.佝偻病是缺钙或维生素D引起的,侏儒症是体内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激素分泌异常症,都不属于遗传病,C不符合题意。
D.狂犬病属于传染病,不是遗传病;苯丙酮尿症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遗传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A
【分析】
题图中:1细胞核,2染色体,3基因,4双螺旋结构。
【详解】
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具有双螺旋结构。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所以,题图中:1是细胞核,2是染色体,3是基因,4是双螺旋结构。
故选A。
13.B
【分析】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详解】
A.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进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evolution,原义为"展开",一般用以指事物的逐渐变化、发展,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遗传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所以子代与亲代相似,这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故B符合题意。
C.生物的适应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与其赖以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适合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变异现象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的差异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B
【分析】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两种性状,子代个体中只出现1种性状,子代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代没有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详解】
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都表现为黑色,表明亲代黑的基因组成是AA,亲代白色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
所以,子代中,控制白色的基因(a)没有消失但不能表现,表现出的是A基因控制的黑色性状。
故选B。
15.B
【分析】
变异是指生物的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根据变异的是否对生物有利,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详解】
根据变异的是否对生物有利,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是对生物的生存有利的,是适应环境的变异;不利变异是对生物的生存不利的,不适应环境的变异。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有利于适应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因此属于有利变异,B符合题意,A、C、D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C
【分析】
番茄的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如图:
,即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因此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而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
【详解】
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产生的种子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
即Dd或dd;果实的果皮是由黄色番茄的子房壁发育成的,其基因组成是dd,因而性状是黄色。因此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种子的基因型是Dd或dd,果皮的颜色是黄色。
故选C。
17.A
【分析】
人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人的性别遗传如图: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某夫妇第一、二胎均为男孩,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50%。
故选A。
18.B
【分析】
白化肤色由a基因控制,该男孩为白化肤色,则其基因组成为aa,这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又由于该对夫妇肤色正常,他们体内都有显性基因,故他们的基因组成都是Aa。
【详解】
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肤色正常的夫妇生出了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A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a,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由遗传图解可知:父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Aa,白化病患者的基因组成是aa 。
故选B。
19.C
【分析】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图中A是染色体、B蛋白质、C是DNA。
【详解】
A.一条[A]染色体上包含一个[C]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个[D]基因,因此ACD的数量关系为A=CB.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B正确。
C.基因D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C错误。
D.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C。
20.B
【分析】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
【详解】
A.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引起、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都不是遗传病,错误。
B.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症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是遗传病,正确。
C.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乙肝属于传染病,错误。
D.艾滋病属于传染病、心脏病有可能是先天性疾病,也可能由后天其他因素引起,错误。
故选B。
21.B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的性别遗传,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详解】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生男生女的几率是一样的,都是50%。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的性别遗传。
22.D
【分析】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①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人共22对常染色体。
②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人有一对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③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产生的精子(生殖细胞)有两种:22条+X或22条+Y。
④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X),产生的卵细胞(生殖细胞)只有一种:22条+X。
【详解】
A.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22条+X或22条+Y,错误。
B.体细胞中也有性染色体,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X),错误。
C.女孩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母亲,也可能来自父亲,错误。
D.男性体细胞中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X染色体来自母亲,正确。
故选D。
23.C
【分析】
(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2)染色体在体细胞成对存在的,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所以基因在细胞中也成对存在。
【详解】
A.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能卷舌和不能卷舌,A正确。
BC.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下了个不能卷舌的女儿,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说明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即Rr,遗传图解如图,则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能卷舌的可能性为75%,B正确, C错误。
D.生物体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 都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从而使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C。
24.A
【分析】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图中,1是染色体,3是蛋白质,2是DNA,4基因。
【详解】
A.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4基因,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3蛋白质上没有特定的遗传信息,A错误。
B.2是DNA,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叫基因,B正确。
C.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1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C正确。
D.每种生物细胞内1染色体的形态与数目都是一定的,而不同种生物细胞内1的形态与数目是不同的,D正确。
故选A。
25.D
【分析】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详解】
A.山羊的白毛与狗的黑毛,山羊和狗不是同一种生物,不是相对性状,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的双眼皮和蓝眼睛,是同一种生物但不是同一性状的表现,不是相对性状,故B不符合题意。
C.雌果蝇的长翅和雄果蝇的长翅,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表现形式,不是相对性状,故C不符合题意。
D.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是相对性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6.B
【分析】
遗传是指生物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
AD.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A错误,D错误。
B.动物、植物、微生物都可以发生变异,故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B正确。
C.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C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变异的特点和类型。
27.C
【分析】
染色体上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体细胞和受精卵的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和基因成单存在的。
【详解】
A.基因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含有,A错误。
B.基因仅仅是DNA分子上的能够决定生物某一性状的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基因数远远大于染色体数,B错误。
C.体细胞和受精卵的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和基因成单存在的,C正确。
D.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和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以及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8.C
【分析】
(1)DNA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2)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3)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它们控制的生物性状就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详解】
①DNA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呈双螺旋结构,①正确;②③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②错误;③正确;④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④错误;⑤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这个分有没有处在分裂期和分裂期的某个时期,处在分裂期的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含有一个DNA分子外,其他的分裂期都是两个DNA分子,不处在分裂期这只有一个DNA分子,⑤正确。
故选C。
29.B
【分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的形状有圆粒和皱粒、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等。
【详解】
A.玉米的矮茎与抗倒伏是两种性状,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
B.人的A型血、B型血、AB血型、O血型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为相对性状,B符合题意。
C.狼的黄毛与狗的黑毛不是同一种生物,因此不属于相对性,C不符合题意。
D.菜豆种子的长粒与皱粒不是同种性状,因此不是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0.B
【分析】
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因此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而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
【详解】
如果一株黄果番茄的花(rr),接受了一株红果番茄的花粉(RR),所结果实的果皮(果肉)是由雌蕊的子房壁发育而成的,而受精卵发育成胚,最后形成种子,和果皮没有关系。因此应显示雌蕊果肉的颜色,所以当年在黄果番茄上结的果实是黄色,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1.D
【分析】
题图中:1基因,2DNA,3染色体,4细胞核。
【详解】
A.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所以,1是基因,2是DNA,A正确。
B.细胞核中的3染色体主要是由2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2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3染色体是遗传物质(或1基因)的主要载体,B正确。
C.4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C正确。
D.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D错误。
故选D。
32.C
【分析】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题图中,a是细胞核。
【详解】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所以,科学家利用变形虫做实验时发现:具有细胞核的部分仍然可以正常生长,产生新的变形虫;不具有细胞核的部分不久就会死亡。因此,该实验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故选C。
33.A
【分析】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如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其受精卵为2N;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N。
【详解】
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23对)染色体,因为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没有染色体。因此,人的精子、受精卵、成熟的红细胞、白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23条、46条、0条、46条,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4.B
【分析】
(1)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2)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
A.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故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改变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A正确。
B.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XX,将来发育成女孩;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XY,将来发育成男孩。因此从人的性别决定方式看,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精子的类型,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B错误。
C.染色体中有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人们通过检测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可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C正确。
D.近亲结婚时,夫妇双方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大大提高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D正确。
故选B。
35.B
【分析】
根据引起变异的原因,变异包括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
【详解】
ACD.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水肥充足水稻就能穗大粒多、利用模具培育出“方形西瓜”,都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是不遗传的变异,不符合题意。
B.一对毛色正常的孟加拉虎生下了一只白色的幼虎,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遗传的变异,符合题意。
故选B。
36.A
【分析】
1.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2.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
3.克隆技术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属于无性生殖。克隆“多莉”的过程中采用了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
【详解】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故选A。
37.A
【分析】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
A.小麦矮杆具有抗倒伏的特性属于有利变异,A正确。
B.腿短的羊所表现出的变异就是不利变异,因为腿短而弯曲,跳跃能力差等性状是不利于羊野外生存的,B错误。
C.无籽西瓜没有办法繁殖后代,属于不利变异,C错误。
D.人的近视眼是是环境引发的变异,给人的生活带来很多不变,属于不利变异,D错误。
故选A。
38.B
【分析】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详解】
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猫生猫,狗生狗”,体现了生物在亲代与子代间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是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将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传给下一代而实现的。
故选B。
39.B
【分析】
③染色体是由②蛋白质和①DNA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基因→DNA分子→染色体→细胞核→细胞。
【详解】
A.①DNA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基因,A错误。
B.①DNA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基因,①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B正确。
C.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③染色体,③染色体是由②蛋白质和①DNA两种物质组成,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C错误。
D.正常人的体细胞中,③染色体的数量为23对,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染色体,因此D错误。
故选B。
40.C
【分析】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遗传信息载体的结构层次由简到繁的顺序: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细胞→生物体。
【详解】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41.D
【分析】
近亲结婚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结婚。
【详解】
近亲结婚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透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可见,D正确。
故选D。
42.B
【分析】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基本单位,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是体细胞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因此,后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当成对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
A.染色体上的A、B分别表示两个显性的基因,而不是性状,A错误。
B.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和b分别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B正确。
C.当成对的基因是Bb时,只有B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b控制的性状不表现,C错误。
D.若后代的基因组合是aa或bb时,后代就表现出它们所控制的隐性性状,D错误。
故选B。
43.A
【分析】
生物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成对,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每对体细胞的染色体各有一条进入生殖细胞,因此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成单,是体细胞的一半。
【详解】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为XY时,是男性,性染色体为XX时,是女性。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Y时,是雄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X时,是雌性。大熊猫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产生的生殖细胞是21条,那么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0条+X,A符合题意。
故选A。
44.B
【分析】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详解】
A.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基因都要分开,染色体、基因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A不符合题意。
B.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但可以是偶数(如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n),B符合题意。
C.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其大小和形态是不相同的,C不符合题意。
D.每对染色体中,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染色体要么来自父方,要么来自母方,绝对不可能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故基因也绝对不可能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5.A
【分析】
基因控制性状,环境影响性状。
【详解】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DNA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生命大厦的蓝图。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决定棉纤维长短这一性状的是基因,A正确。
故选A。
46.XY XX 22对+XY 22对+XX X Y X 22条+X X Y
【解析】
【分析】
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详解】
(1)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是XY,女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是XX;男性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是22对+XY,女性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是22对+XX。
(2)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生殖细胞(即精子)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或Y两种。而女性生殖细胞(即卵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只有X一种,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Y染色体,或者是22条+X染色体;女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染色体。
(3)在生殖过程中,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和性别遗传。
47.一
【分析】
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
【详解】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
【点睛】
知道: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
48.遗传 变异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遗传、变异现象。解答时可以从遗传、变异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详解】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了子代个体之间和子代与亲代之间在性状上存在着差异,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点睛】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49.
(1) 卵巢 睾丸 第一性征
(2) 4输卵管 子宫内膜 怀孕
(3) 子宫 胎盘
(4) 23对 DNA
性染色体 男性
【分析】
女性的生殖细胞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能够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由女性生殖系统及排卵、受精和怀孕示意图可知:1阴道,2表示卵巢,3表示卵细胞,4表输卵管,5表示子宫,6表示子宫内膜。
(1)
女性主要的性器官是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叫做第一性征。
(2)
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2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形成后,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形成多细胞的胚胎,最终植入6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
(3)
5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4)
从丙图中可以看出胎儿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3对,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男性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对+XY,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对+XX。图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Y,由此可推断该胎儿的性别为男性。
50.XX XY 2 1 性染色体
【分析】
人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XX,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者则发育成男性XY。
【详解】
(1)(2)(3)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为XX时为女性,一对性染色体为XY时为男性。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正常情况下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从图中看出,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遗传图解如图: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的性别遗传过程。生男生女决定于父亲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
51.
(1) DNA##蛋白质 蛋白质 乙
(2) 相对性状 长翅 Aa、Aa
(3)变异
(4)D
【分析】
(1)果蝇的“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是由X、Y染色体决定,因此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X。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1)
每一条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其形态结构如图1所示”。图甲中,第1对性染色体大小相同,是XX染色体,因此是雌果蝇;图乙中,第1对性染色体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因此是雄果蝇。
(2)
图2中,亲代都是长翅,子代出现了残翅,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图2的杂交实验可知,残翅是隐性性状。“用A,a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则长翅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残翅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图1:
(3)
变异是指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在杂交实验中亲代均为长翅,而子代却出现了残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变异。
(4)
果蝇常用来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因为果蝇体积小,繁殖速度快、饲养容易;相对性状明显,便于观察;染色体数目少,便于分析,故选项D不是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原因。
52.惯用右手 Rr RR或Rr 50% 50% 不能 乙 22条+X或22条+Y
【分析】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则为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与性别决定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男生女的几率是一样的,各为50%。
【详解】
(1)祖父、祖母都惯用右手,而父亲惯用左手,表明惯用右手是显性性状,惯用左手是隐性性状,因此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惯用右手为显性。
(2)若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用r表示,则惯用右手的基因型是RR或Rr,惯用左手的基因型是rr,外祖母惯用左手(rr)遗传给母亲的基因一定是r,因此母亲惯用右手的基因型是Rr,遗传图解如下:
.
祖父、祖母遗传给惯用左手的父亲(rr)的基因一定是r,因此祖父、祖母的基因型是Rr,遗传图解如下:
因此,该同学的姑姑的基因型是RR或Rr。
(3)从上面分析,小王母亲基因型Rr,而父亲基因型为rr,根据以上遗传图解分析,若小王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是惯用左手的几率是50%,由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图解分析,生男生女概率一样,因此该孩子仍是男孩的概率是50%。
(4)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若小王经过矫正后依然用右手吃饭、写字,是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5)人体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图甲中的第23对性染色体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是男性,图乙中第23对性染色体小相同,称为XX染色体,是女性,所以图甲是男性染色体的排序图,精子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而且是体细胞每一对中的一条,因此男性产生的精子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条+X或22条+Y。
【点睛】
关键是掌握遗传和变异的综合知识。
53.
(1) 细胞核 染色体
(2)成对
(3) ①DNA ①DNA ① 双螺旋 ②基因
【分析】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1)
伞藻嫁接实验说明:控制伞帽形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内,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在生物的细胞核内有一种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2)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图二中可以看出,果蝇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并成对存在,4对同源染色体。
(3)
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图三中显示,染色体包括①DNA和③蛋白质,其中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①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呈双螺旋结构。②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54.
(1) 相对性状 基因
(2) 二 红果
(3) 红色 AA
【分析】
(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1)
番茄的红果和黄果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番茄的红果和黄果称为一对相对性状。它们由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基因控制。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
(2)
判断显隐性的方法有:①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②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两种性状,子代只有一种性状,那么,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没有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因此,选择表中组合二可以判断番茄果皮颜色的显隐性,红果为显性性状,黄果为隐性性状。
(3)
由(2)可知,黄果为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第一组中,甲为红果,丁为黄果,子代中具有红果和黄果,且比例接近1:1,因此,甲的基因组成为Aa。为测定丙的基因组成可选择丙(红果)与甲(Aa)杂交:若子代的果皮颜色全部为红色,则丙的基因组成为AA,若子代中出现黄果,则丙的基因组成是Aa。
55.
(1)变异
(2) 有耳垂 生殖细胞
(3) ③ ④或⑤
(4)Y
(5)1/4
【分析】
1.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2.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3.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显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表现为隐性性状。
(1)
遗传是指生物亲子间的相似性。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所以,奶奶是无耳垂,爸爸是有耳垂,在遗传学上,这是变异现象。
(2)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这个家庭中耳垂的遗传规律“亲代:有耳垂(外公)×有耳垂(外婆)→子代:无耳垂(妈妈)”,可推知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无耳垂是隐性性状。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所以,父母体内控制耳垂性状的基因在生殖过程中通过生殖细胞传递下去的。
(3)
有耳垂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可表示为AA或Aa;无耳垂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可表示为aa。小强是无耳垂,基因组成是aa,说明有无耳垂的爸爸含有一个隐性基因,基因组成是Aa。因此,小强爸爸的基因组成是用图乙中的③表示。在体细胞中,染色体通常是成对存在,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这对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所以,小强爸爸的基因组成是Aa,他产生的精子类型是图乙中的④(A)或⑤(a)。
(4)
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其中的Y染色体只能遗传自父亲,遗传给儿子。所以,假如一个性状总是由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决定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位于Y染色体上。
(5)
小强爸爸和妈妈的遗传图解如下:
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故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即生男孩的概率是50%,生女孩的概率也是50%。 所以,小强的父母再生一个有耳垂女孩子的概率=孩子表现有耳垂的概率×孩子性别为女孩的概率=50%×50%=25%(1/4)。
56.
(1)12
(2) 相对性状 高杆
(3)dd,dd
(4) 200 600
(5)能
【分析】
(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可遗传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是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给后代。
(1)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这对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即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
(2)
在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而水稻有高杆和矮杆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它们是由基因控制的。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二种性状,而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有中生无,无为隐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DD)。所以,表格中图甲组的遗传现象(亲代:高杆×矮杆→子代:全是高杆),可推知后代高杆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可表示为Dd),矮杆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可表示为dd)。遗传图谱如下:
(3)
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显性基因(如DD)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如Dd)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如dd)控制时,表现为隐性性状。所以,若控制稻杆高矮的基因用D,d表示,则组别乙的父本(矮杆)和母本(矮杆)都是隐性性状,其基因组成分别是dd、dd。
(4)
隐性性状(矮杆)一旦表现,必定是隐性纯合体(用dd表示)。因而由隐性纯合体能推知其亲代或后代体细胞中至少含有一个隐性基因(d)。因此,由甲组的遗传现象(亲代:高杆×矮杆→子代:全是高杆),可推知全是高秆的子代基因组成是Dd,d基因遗传自矮杆母本,D基因遗传自高杆父本,故高秆父本不含d基因,只有D基因,其基因组成为DD。由此可知,丙组的遗传图解如下:所以,若组别丙的子代总数为800株,根据遗传规律推算,理论上数据m(高杆)为:800×=600株,n(矮杆)为:800×=200株。
(5)
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而杂交育种是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使亲代的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所以,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利用野生耐盐碱水稻和高产杂交水稻培育出耐盐碱的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海水稻,这种变异能遗传,原因是这种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57.
(1) DNA 基因
(2) Bb 变异
(3)XY
【分析】
此题是考察性状概念,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图1中①DNA、②蛋白质。
(1)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①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2)
有耳垂的基因组是BB或Bb,母亲的卵细胞中含有b,父亲的精子中含有B或b,若结合后是bb,则后代表现为无耳垂,若结合后是Bb,则后代表现为有耳垂。亲子代之间的差异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3)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