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从基因水平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进化理论的发展
亲代并不是直接把性状传给子代,而只是把基因遗传给子代,再由基因使亲代的性状在子代身上得到表现。
生物群体中不同基因传递给子代的机会是有差异的,有些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则这些基因在子代的生物群体中会越来越多;反之,某些基因所控制的生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弱,则这些基因在子代的生物群体中会越来越少。
基因的“自然选择”
第6节 进化与遗传(第二课时)
稳定性
变 异
具有
存在
基因
进化理论的发展
基因变异
生物性状变化
人类基因组计划
生命科学的巨大工程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5-10万个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这一价值30亿美元的计划的目标是,为30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从而最终弄清楚每种基因制造的蛋白质及其作用。打个比方,这一过程就好像以步行的方式画出从北京到上海的路线图,并标明沿途的每一座山峰与山谷。虽然很慢,但非常精确。
2001年2月12日美、英、德、俄、日、中国向全世界公布完成了人类基因核苷酸物理图谱测定。31.647亿个核苷酸,33.5万个基因,2%的基因与蛋白质合成有关。
人类基因组计划
基因研究大事记
1990年10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9年9月,中国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
1999年12月1日,人类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染色体基 因完整排序的测试。
2000年4月底,中国科学家完成1%人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
2000年5月8日,由德国和日本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小组宣布,他们已基本完成了人体第二十一对染色体的测序工作。
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2001年2月12日,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首次公布。
有助于揭开人类进化之迷;揭开人类生物学之迷;疾病、遗传病诊断、治疗;药物开发等
人类基因组计划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
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什么意义?
杂种的生命力比双亲强的现象,叫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
育种与优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930- )
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的技术叫基因工程(geneticengineering)。
基因工程
育种与优生
这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
资料分析:
多莉的诞生过程图解
1、A、B、C羊各提供了什么?
2、多莉像谁?说明了什么?
3、细胞的遗传信息在哪里?
A:去核细胞
B:细胞核
C:子宫
B羊
细胞核
多莉虽由C羊所生, 但长相却一点也不像C羊,也不像A羊,而是几乎和B羊一模一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资料分析:
多莉的诞生过程图解
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
培育转基因鼠的过程
讨论:
你赞成利用基因工程进行人类自身的遗传改良吗?为什么?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生物体的基因是可以改变的,而基因的变异往往会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化。
白化病
白化病患者不能合成黑色素,就是由于细胞内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异而引起的。
由于遗传物质(DNA、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
遗传病
育种与优生
目前,已经了解的人类遗传病有4000余种,如先天性愚型、白化病、色盲、血友病等。其中一些遗传病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造成死亡。
优生学
运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防止有明显缺陷的婴儿出生,以改善人口质量。
育种与优生
禁止近亲结婚
近亲结婚所生子女遗传病患病率较高。
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属于近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