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版九下 第4章 可持续发展 助学测试卷(原卷+解析卷+答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ZJ版九下 第4章 可持续发展 助学测试卷(原卷+解析卷+答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16 18:23:2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ZJ版九下第4章《可持续发展 》助学练习卷(解析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 B. 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
C.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 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解析] A、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A符合题意;B、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可以减少环境污染,B不符合题意;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有利于节约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C不符合题意;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有利于节约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2、煤和石油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在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你认为最合理的对策是 ( )
A.禁止使用煤和石油
B.加大对环境污染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C.禁止家庭购买以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
D.积极寻找和开发能替代煤和石油的新能源,并逐步代替煤和石油
[解析] A.化石燃料是目前最主要的常规能源,不能禁止使用煤和石油,A不正确;B.防治污染问题应该是预防为主,不能等污染了再去治理,所以加大对环境污染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B不正确; C.在开发出完全能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前,禁止家庭购买以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是不可取的,C不正确;D.积极寻找和开发能替代煤和石油的新能源,并逐步代替煤和石油,正确。
[答案]D
3、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 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 ⑦大脖子病 ⑧富营养化
A. ②⑥ B. ⑥⑦ C. ①③⑤ D. ④⑤⑧
[解析] ①温室效应时由于CO2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②赤潮是由于水中的氮磷元素浓度过大造成的水污染;③酸雨是大量排放SO2等酸性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雨水pH<5.6,对植被、建筑物、土壤等造成很大伤害;④光化学污染来自于氮的氧化物和有机烃类在光作用下的一系列复杂变化;⑤臭氧空洞的成因来自于多个方面,对人类健康、植物和水生系统等均有危害;⑥潮汐是自然现象,和环境污染无关;⑦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造成的甲状腺肿大,可以食用加碘盐解决,与污染无关;⑧富营养化与废水中的N、P元素的排放有关,可导致赤潮、水化等污染。
[答案]B
4、我国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站建设,如葛洲坝,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煤的火力发电站了出的电量,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②减少SO2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降酸雨
③减少废渣排放有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 ④减轻白色污染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
[解析] ①水力发电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故选;②水力发电减少SO2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降酸雨,故选;③水力发电减少废渣排放,有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故选;④白色污染与塑料的使用有关,水力发电不能减轻白色污染,故不选。
[答案]B
5、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如内蒙古,过去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则是“天苍苍,野茫茫,老鼠跑过露脊梁”,其主要原因是 ( )
A.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B.全球气温升高
C.过度放牧、盲目开垦 D.酸雨的影响
[解析]由题意可知,老鼠跑过露脊梁说明草少,是过度放牧盲目开垦的原因造成的。
[答案]C
6、新疆有一怪:“干旱盼太阳”。天气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盼望出太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天气干旱,河流断流,吸引游人观光 B.气温越高,越有利于牧草生长
C.天气越干旱,太阳能越丰富 D.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灌溉水源越充足
[解析] 塔里木河位于西北内陆的塔里木盆地,由于降水稀少,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天气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盼望出太阳,其主要原因是出太阳后气温就会升高,冰雪融水就会增多,就会有较充足的灌溉水源,故本题选D。
[答案]D
7、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
A.加大资源勘探和开发力度 B.开展法制教育,维护社会稳定
C.参加国际协作组织,保护地球环境 D.提高劳动者素质
[解析] 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劳动者素质成为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故答案选D,A、B、C错误。
[答案]D
8、氢燃料电池是当前为保护环境各国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能源装置,它的基本原理是:以氢气和氧气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电能,运行时产生的温度一般不超过80℃,反应后的产物只有水.以下对氢燃料电池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 其能量转换过程是:化学能→热能→电能
B. 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C. 氢气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被还原
D. 氢燃料电池使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解析] A、燃料电池是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所以A错误;B、反应中伴随能量损失,用部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和外界交换而散失,所以B错误;C、氢气在反应中生成水,得到了氧,所以被氧化,所以C错误;D、氢氧燃料电池原料是氢气和氧气,可以补充,所以是可再生能源,所以D正确。
[答案]D
9、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节约用电的是(  )
A.电视机不用时切断电源 B.离开教室随手关灯
C.夏天用空调时把温度调得很低 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解析] A、电视机不用时应该切断电源,因为其待机时也会消耗电能,切断电源可以节约电能,做法正确,不合题意;B、离开教室时应该随手关灯,这样可以节约电能,做法正确,不合题意;C、夏天用空调时,把温度调得很低,这样会很浪费电能,做法错误,符合题意;D、使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可以节约电能,符合节约用电的做法,不合题意。
[答案]C
10、“好好地对待每种生物,这对大家都好!”这句生态保护的宣传语折射出的生态观点是(  )
A. 人是生物圈的主宰,有权处置任何一种生物
B. 人类应该利用每种生物,这对人类有利
C. 人类应该保护各种生物的生存而不能加以利用
D. 人和各种生物都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彼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解析] A、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圈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人类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现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的破坏等因素的影响,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要注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A错误;B、现存的各种生物,有些对人类有利.有些对人类有害,我们要利用对人类有利的方面,躲避对人类有害的方面.B错误;C、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圈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人类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的破坏等因素的影响,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要注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合理的开发和利用,C错误;D、人类作为生物圈中的一个成员,生物圈为人类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所需的资源,因此人类必需依赖于生物圈提供的一切生活资料才能生存;因此人类对生物圈的改造应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就会破坏生物圈的动态平衡,因此人和各种生物都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彼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D正确。
[答案]D
1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控制C02摊放的是(  )
A.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提高核电在电力生产中的份额
B.积极开发利用氢能源,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新能源
C.鼓励家庭购买轿车,适当限制公共交通的发展
D.开展绿化国土的行动,建立绿色家园
[解析] A、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提高核电在电力生产中的份额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选项说法正确;B、积极开发利用氢能源、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选项说法正确;C、汽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汽油燃烧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能减少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积极开展绿化国土的行动,建立绿色家园,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C
12、“低能耗”、“低废水”、“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B.推广利用太阳能
C.循环使用生活用水 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
[解析] A.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会消耗大量的电能,不符合低碳理念;B.推广利用太阳能,既节能,又减少了污染,符合低碳理念;C.循环使用生活用水,可以节约水资源,符合低碳理念;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是对废弃有机物的回收再利用,符合低碳理念。
[答案]A
13、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很大的一类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B.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C.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氧和水等物质的循环发挥重要作用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影响氧循环,通过呼吸作用参与水循环
[解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转变成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生物圈中所有生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氧和水等物质的循环发挥重要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碳-氧循环,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综上所述:A、B、C选项叙述是正确的,D选项叙述是错误的。
[答案]D
14、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逐渐兴起.你认为下列与消费有关的行为中,不符合绿色消费的是(  )
A.在旅游时,自备凉开水,少购买包装饮料
B.将使用后的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统一处理
C.把还能书写的纸张收集起来,以便继续使用
D.多使用一次性制品,如一次性饭盒、纸杯等
[解析] A、在郊游时,自备凉开水,少购买包装饮料,会减少包装袋造成的白色污染,符合绿色消费要求,故不符合题意;B、将使用后的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统一处理,会减少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等,故不符合题意;C、把还能书写的纸张收集起来,以便继续使用,是一种节约行为,故符合绿色消费要求,故不符合题意;D、多使用一次性制品,如一次性饭盒、纸杯会浪费制这些饭盒、纸杯的原料,即需要多砍伐树木,并且这些饭盒、纸杯形成垃圾会污染环境,故符合题意。
[答案]D
15、下列能源中,不是来源于太阳辐射能的是( )
A. 石油 B. 天然气 C. 江河水流能 D. 核能
[解析]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地球上很多能源都间接来自于太阳能,如现在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除了地热能、潮汐能和原子核能,地球上所有其他能源都由太阳能转化而来。
[答案]D
16、新型环保出租车采用PLG+汽油的双燃料系统,其尾气中的有毒气体成分较普通车型下降80%左右,解决了汽车尾气排放给城市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上述有害气体的是( )
A.CO2和H2 B.NO2和NO C.CO和SO2 D.碳粒和含铅化合物
[解析] CO、SO2、氮的氧化物、碳粒及含铅化合物均会给城市环境造成污染,但CO2目前还不算空气污染物,汽车尾气中也不可能产生H2。
[答案]A
17、如图所示的是1990年和2050年世界各类能源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根据你所学的有关能源的知识和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油在1990年和2050年的世界各类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B.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
C.2050年石油的需求量小于1990年石油的需求量
D.图中的水能是指水的化学能
[解析]通过图表的比例关系可知,石油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燃烧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气体而不是二氧化碳,我们利用的水能是水的势能而不是水的化学能。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18、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大力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B. 生物圈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C. 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 湿地的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解析]大力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能够减少碳排放,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A项正确;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还包含有多级生态系统,故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B正确;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正确;湿地的荒漠防旱、调节气候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样的间接价值,D错误。
[答案]D
19、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生态脆弱,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原始植被很难恢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为此,国家决定在不适于发展农业的地区,如黄土高原区、西部山区的坡度大于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一律要退耕还草、还林.林区以及广大草原地区,已经开垦的农田,必须退耕,适于发展林业的植树,适于发展牧业的种草,使那里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鼓励居民改善自己居住地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经济创造环境条件.这一举措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与方式,初步达到了保护生态和提高农牧民生产与生活水平的双重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善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大西北地区的生态平衡。
[答案]D
20、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①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
②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是缓解温室效应最佳途径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体细胞克隆等为之提供了技术支持
④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 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少;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是缓解温室效应最佳途径;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体细胞克隆等为之提供了技术支持;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积累越多。
[答案]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1、从能量角度讲,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将 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体内有机物中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贮存在体内有机物的 释放、转化和利用的过程。
[解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而呼吸作用恰好相反。
[答案]太阳能;化学能;
22、________能是远古人类的惟一能源,________能的利用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________能源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
[解析与答案]太阳能;电;化石
23、家庭电路电压为 伏。3月28日在全球举行了一场名为“地球时间”的熄灯接力活动用黑暗的方式唤醒人类的环保意识。如果小明家有1.2kW的用电器停止使用1h,则节约用电 J。
[解析](1)我国家庭电路电压规定为220V;(2)W=Pt=1.2kw×1h=1.2kwh=1.2×3.6×106J=4.2×106J。
[答案]220V;4.2×106J
24、如图是1995年与2001年世界能源消耗情况。由图可知,世界能源的消耗呈 趋势(填“增长”或“减少”)。请你提出一条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的措施: 。
[解析与答案]增长; 随手关灯等合理即可
25、“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人们消耗的能源越多,“碳”耗用就多,导致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多,“碳足迹”就大。当“碳足迹”较大时,就要通过种树来补偿,这是因为树能通过 吸收二氧化碳。科学家测算l棵杉树平均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5千克,如图是电能消耗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图。小明家里空调的功率为2400瓦,假设小明家在一年里使用空调的总时间为500小时,则小明家需要种 棵杉树来补偿“碳足迹”。
[解析]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所以树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由表可知,1棵树15Kg二氧化碳,相当于消耗电能15kg×200kwh/160kg=18.75kwh所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即消耗18.75kgh电能所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需要1棵树来吸收;而小明家500小时消耗的电能为W=Pt=2.4kw×5000h=1200kwh,需要的树:1200/18.75=64(棵)。
[答案]光合作用 ; 64
26、如何解决当前面临的“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1)沼气是农村推广使用的一种新能源,它属于__ (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
(2)目前,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成为最主要的能源,它们的大量使用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 的含量迅速增加,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3)氢能源是我国正在开发的新能源之一,其使用的途径之一是设法构成原电池,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原电池是一种 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解析](1)沼气来自自然界直接可使用,是一次能源;(2)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3)氢作为能源用于构成原电池,成为一种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答案](1)一次能源;(2)CO2 (3)化学能
27、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
(1)图中表示城市人口的图例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96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速度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因可能有(  )
A.发达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的趋势
B.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C.发达国家的民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D.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经济差异逐渐缩小
[解析] (1)发达国家二战以后,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农村人口;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速度慢,比重低。(2)城市化过度发展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等现象,城市化发展速度开始缓慢,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畸形发展的城市经济使城市化快速发展,超过发达国家。
[答案] (1)D(2)C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8、人们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污水,这些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后会产生严重的污染。那么该如何来处理这些污水呢?下图是某中学环保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污水处理流程图。
(1)初步处理时,让污水流经沉淀槽,使一些较大的颗粒沉入底部形成矿泥。在这一处理中,应该让污水的流速 (填“快”或“慢”)一些。
(2)用于再处理的处理槽底部有一层厚厚的沙,这样可以除去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这种方法被称作 法。
[解析](1)水流的速度缓慢有利于较大的颗粒沉入底部.所以初步处理时,让污水流经沉淀槽,使一些较大的颗粒沉人底部形成矿泥.在这一处理中,应该让污水的流速慢一些。(2)处理槽底部有一层厚厚的沙,可以除去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这种方法称为过滤。
[答案](1)慢; (2)过滤
29、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约占70%,它是由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
(1)煤的大量燃烧容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填序号)。
①水体富营养化 ②粉尘污染 ③白色污染 ④温室效应 
(2)为验证煤炭中含有硫,大家进行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SO2能使KMnO4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 H2SO4,方案设计: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验证。经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装置②处存在明显错误,请指出其中错误的原因是 。你认为这套装置该如何调整? 。
(3)若实验中还有少量CO产生,你认为该实验设计完整吗?为什么? 。
(4)为防止煤燃烧产生的SO2污染大气,你有什么办法?请谈谈你的方法: 。
[解析] (1)煤的大量燃烧容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有:酸雨,粉尘污染,温室效应;(2)装置②处存在明显错误,其中的错误是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硫气体,应该将②③装置对调一下;(3)设置不完整,因为CO有毒会污染环境。应该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4)产生二氧化主要原因是煤中含硫,故应设法除硫处理,如在煤中掺入生石灰、也可对燃烧产物进行处理,如在煤使用多的地区喷洒石灰水等。
[答案](1)②④;(2)NaOH会吸收SO2 ,将②③装置对调;(3)不完整,缺少CO尾气的处理装置。(4)将煤除处理后再使用、在煤中掺入生石灰、利用飞机在煤燃烧多的地区喷洒石灰水
30、长时间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今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
①城市增加楼顶绿化 ②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监管 ③发展城市公共轨道交通和快速交通
④严厉查处焚烧垃圾、秸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化石燃料的燃烧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化石燃料有煤、天然气、石油。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如图(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①捕捉室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该生产流程中,涉及到的物质中有一种可以循环利用的碱是 (填写化学式)。
(3)CO2是宝贵的碳氧资源,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此反应中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 ,若要检验1%甲酸水溶液是否显酸性,能选用的有 (填字母序号)。
a.无色酚酞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pH试纸
[解析](1)每个选项的措施都对PM2.5起积极作用;(2)捕捉室内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来固定二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3)根据图示可知,可循环的物质是两种,CaO和NaOH,但碱只有NaOH。(3)一分子的CO2和一分子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一分子的甲酸(HCOOH),因此此反应中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1;酸性物质能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用pH试纸测定的pH<7,因此选择BC。
[答案](1)D (2)CO2+2NaOH===Na2CO3+H2O ; NaOH (3)1:1; BC
31、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已被人类广泛使用,如太阳能路灯,其核心部件是光电板.光电板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某兴趣小组要研究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有如下猜想:21·世纪*教育网
猜想1: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
猜想2: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面积有关;
猜想3: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颜色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让光电板对相同的LED灯供电,进行了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序号 光电板的面积S/m2 光照时间t/min 光电板颜色 LED灯的发光时间t'/min
1 0.1 10 深蓝色 30
2 0.1 20 深蓝色 60
3 0.2 10 深蓝色 60
4 0.3 10 深蓝色 90
5 0.1 10 绿色 20
6 0.1 10 白色 5
(1)该实验中,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是通过 反映的;
(2)分析表中 (填表中的序号)两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2·1·c·n·j·y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制作太阳能光电板用 色最好;
(4)分析表中1、3、4三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解析](1)猜想1: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验证1,需要控制光电板的面积相同、光电板的颜色相同,而光照时间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1、2、3的数据符合要求;(2)由表中1.4.5三组数据可知,光照时间相同、光电板颜色相同,而光电板面积不同,所以能对2进行验证,进一步分析可知,在光照时间相同、光电板的颜色相同,光电板面积越大,LED灯的发光时间越长,说明光电板吸收的太阳能越多,得出结论是:在光照时间相同、光电板颜色相同时,光电板的面积越大,光电板吸收的太阳能越多;(3)根据表中数据1、6、7可知,光电板面积相同、光照时间相同时,黑色光电板能使LED灯的发光时间更长,可以得出制作太阳能电板用深颜色的更好。
[答案] (1)LED灯发光时间 (2)1和 2 (3)深蓝
(4)在光照时间相同、光电板的颜色相同时,光电板的面积越大,光电板吸收的太阳能越多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32、35、36题各8分,第33、34题各6分,共36分)
32、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
(1)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它们燃烧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写一条),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化石燃料将日趋枯竭,我们在使用能源时应树立“一要节约能源,二要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能源”的观点。有持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 (写两种即可)。
[解析] (1)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它们都喊碳元素,完全燃烧均生成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甲烷完全燃烧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2)①我国的节能标志是一个“节”字;②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太阳能、氢能、核能、风能、地热、潮汐能等。
[答案](1)不可再生;温室效应;CH4+2O2点燃CO2+2H2O;(2)C(3)太阳能、氢能(合理即可)
33、目前我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作了调查,结果如图甲。取该市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颢。
(1) 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以 为主。
(2) 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害元素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增加而增大
B.各种有害元素0~30cm层含量低于30~60cm层含量
C.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
(3)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我市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设想(写出两点):

[解析] (1)根据调查结果图可以看出生活垃圾的成分以A有机物为主,占总量的54.0%;(2)据图可知:各种有害元素在0~30层含量低于30cm~60cm层含量;(3)分类收集;分类回收;制成肥料;制沼气;垃圾发电;回收废电池;不乱扔垃圾;加强科研,提高垃圾的利用效率。
[答案] (1)有机物或A;(2)B;(3)分类收集(或分类回收;制成肥料;制沼气;垃圾发电;回收废电池;不乱扔垃圾;加强科研,提高垃圾的利用效率)。
34、目前,我国的能源供应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能源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这已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33题图)
(1) 如图甲是某年我国与世界能源的消费结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要差异是 。我国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对空气SO2 的含量,采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r2 + 2H2O + SO2 ==== H2SO4 +2HBr
(黄色) (无色)
实验中,当观察到 ,应立即停止通入空气。
(2)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很大。如图丙是1998年我国东、中、西部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占全国的比例情况。为了达到区域发展与能源资源间的平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推出了许多重大建设工程,试举一例: 。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要差异是: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其它国家能源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溴水是橙黄色的,硫酸、氢溴酸都是无色的,当溴水由橙黄色变成无色时,说明溴水中的溴和二氧化硫等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故填:溶液变为无色;(2)从图中可以看出,中西部生产的能源多,消耗的能源少,东部生产的能源少,消耗的能源多,所以能源相对短缺的是东部。故填:东部。为了达到区域发展与能源资源间的平衡,我国进行了西气东输工程,初步解决了东部能源相对短缺的问题。
[答案](1)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其它国家能源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溶液变为无色;(2)西气东输
35、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
(1)能源家族中:①柴薪、②煤炭、③石油、④天然气、⑤水能、⑥风能、⑦太阳能、⑧地热能等,在大量耗用各种能源时,会造成空气污染的    ;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有    (填题序号);
(2)我市城区正在进行天然气工程,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小刚同学收集如下两组有关数据:
热值q /J·m-3 当地价格/元·m-3 每户月平均用气量/m3 更换灶具费用/元
煤 气 约4×107 9 6 0
天然气 约8×107 15 3 70
请你决策:     。(选填“A”或“B”)
A.继续使用煤气 B.更换使用天然气
简单说明你作出这样决策的理由是:                    。
[解析] 柴薪、煤炭、石油、天然气在燃烧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有害气体、烟尘,会造成空气污染;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是清洁能源,不会产生任何污染;过量的使用柴薪能源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2)从经济角度雕版工,每户每月用煤所需要的费用6m3×9元/m3=54元;每户每月用天然气所需要的费用3m3×15元/m3=45元;即使更换灶具增加一些费用,但从长远考虑还是使用天然气省钱,且从环保角度看,天然气对环境污染更小些,所以选B。
[答案] (1)①②③④;①(2)B(如果选A的,则理由:更换原灶具浪费,需要新投入)。
36、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风具有一定的能量,称为风能。风力发电利用自然界的风,通过风力发电系统来为人类提供电能。风力发电机中的叶片在风力的推动下转动,并带动机头发电机发电。
(1)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化成 能的设备。
(2)某小型风力发电机参数如下表所示,小明的父亲想用它解决出海渔船的用电问题,若他用这台风力发电机直接给用电器供电,在选择用电器时要注意的问题是:
(写出一个即可) 。
××型风力发电机
额定功率(瓦) 200
输出电压(伏) 36
起动风速(米/秒) 3
额定风速(米/秒) 6
风能利用系数 0.38
(3)浙江某市毗邻东海,有丰富的风力资源,即将并网的“十万千瓦”风力发电机组,预计年发电量为2.5×108千瓦时,相当于完全燃烧千克的煤放出的能量。(煤的热值为3.0×107焦/千克)
(4)请你结合本地实际及图中的有关信息,说说目前风力发电开发的困难和前景。
[解析](1)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根据题意可知,①应选用额定电压为36V的用电器②用电器总功率不超过200W;(3)年发电量2.5×108kw h=9×1014J;煤的质量m=Q/q=9×1014J/3× 10J/kg=3×107kg;(4)风力具有不稳定性,但清洁无污染。困难:风力不稳定,前期投资大;前景: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技术成熟后有望降低成本
[答案] (1)电 (2)①应选用额定电压为36伏的用电器②用电器总功率不超过200瓦 (3)3×107 kg (4)困难:风力不稳定,前期投资大;前景: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技术成熟后有望降低成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ZJ版九下第4章《可持续发展 》助学练习卷(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26 2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1、 ; ;
22、 ; ; ;
23、 ; ;
24、 ; ;
25、 ; ;
26、(1) ;(2) ;(3) ;
27、(1) ;(2)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8、(1) ;(2) ;
29、(1) ;(2) ; ;
(3) ;
(4) ;
30、(1) ;(2) ; ;
(3) ; ;
31、(1) ;(2) ;(3) ;
(4)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32、35、36题各8分,第33、34题各6分,共36分)
32、(1) ; ; ;
(2) ;
33、(1) ;(2) ;
(3) ;
34、(1) ;

(2) ;
35、(1) ; ;
(2) ; ;
36、(1) ;
(2) ;
(3)解:
(4)答:
学校 班级 学号 考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ZJ版九下第4章《可持续发展 》助学练习卷(原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 B. 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
C.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 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2、煤和石油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在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你认为最合理的对策是 ( )
A.禁止使用煤和石油
B.加大对环境污染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C.禁止家庭购买以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
D.积极寻找和开发能替代煤和石油的新能源,并逐步代替煤和石油
3、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 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 ⑦大脖子病 ⑧富营养化
A. ②⑥ B. ⑥⑦ C. ①③⑤ D. ④⑤⑧
4、我国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站建设,如葛洲坝,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煤的火力发电站了出的电量,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②减少SO2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降酸雨
③减少废渣排放有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 ④减轻白色污染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
5、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如内蒙古,过去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则是“天苍苍,野茫茫,老鼠跑过露脊梁”,其主要原因是 ( )
A.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B.全球气温升高
C.过度放牧、盲目开垦 D.酸雨的影响
6、新疆有一怪:“干旱盼太阳”。天气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盼望出太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天气干旱,河流断流,吸引游人观光
B.气温越高,越有利于牧草生长
C.天气越干旱,太阳能越丰富
D.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灌溉水源越充足
7、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
A.加大资源勘探和开发力度 B.开展法制教育,维护社会稳定
C.参加国际协作组织,保护地球环境 D.提高劳动者素质
8、氢燃料电池是当前为保护环境各国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能源装置,它的基本原理是:以氢气和氧气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电能,运行时产生的温度一般不超过80℃,反应后的产物只有水.以下对氢燃料电池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 其能量转换过程是:化学能→热能→电能
B. 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C. 氢气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被还原
D. 氢燃料电池使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9、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节约用电的是(  )
A.电视机不用时切断电源 B.离开教室随手关灯
C.夏天用空调时把温度调得很低 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10、“好好地对待每种生物,这对大家都好!”这句生态保护的宣传语折射出的生态观点是(  )
A. 人是生物圈的主宰,有权处置任何一种生物
B. 人类应该利用每种生物,这对人类有利
C. 人类应该保护各种生物的生存而不能加以利用
D. 人和各种生物都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彼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控制C02摊放的是(  )
A.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提高核电在电力生产中的份额
B.积极开发利用氢能源,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新能源
C.鼓励家庭购买轿车,适当限制公共交通的发展
D.开展绿化国土的行动,建立绿色家园
12、“低能耗”、“低废水”、“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B.推广利用太阳能
C.循环使用生活用水 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
13、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很大的一类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B.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C.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氧和水等物质的循环发挥重要作用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影响氧循环,通过呼吸作用参与水循环
14、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逐渐兴起.你认为下列与消费有关的行为中,不符合绿色消费的是(  )
A.在旅游时,自备凉开水,少购买包装饮料
B.将使用后的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统一处理
C.把还能书写的纸张收集起来,以便继续使用
D.多使用一次性制品,如一次性饭盒、纸杯等
15、下列能源中,不是来源于太阳辐射能的是( )
A. 石油 B. 天然气 C. 江河水流能 D. 核能
16、新型环保出租车采用PLG+汽油的双燃料系统,其尾气中的有毒气体成分较普通车型下降80%左右,解决了汽车尾气排放给城市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上述有害气体的是( )
A.CO2和H2 B.NO2和NO C.CO和SO2 D.碳粒和含铅化合物
17、如图所示的是1990年和2050年世界各类能源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根据你所学的有关能源的知识和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油在1990年和2050年的世界各类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B.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
C.2050年石油的需求量小于1990年石油的需求量
D.图中的水能是指水的化学能
18、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大力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B. 生物圈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C. 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 湿地的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9、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20、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①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
②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是缓解温室效应最佳途径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体细胞克隆等为之提供了技术支持
④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1、从能量角度讲,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将 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体内有机物中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贮存在体内有机物的 释放、转化和利用的过程。
22、________能是远古人类的惟一能源,________能的利用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________能源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
23、家庭电路电压为 伏。3月28日在全球举行了一场名为“地球时间”的熄灯接力活动用黑暗的方式唤醒人类的环保意识。如果小明家有1.2kW的用电器停止使用1h,则节约用电 J。
24、如图是1995年与2001年世界能源消耗情况。由图可知,世界能源的消耗呈 趋势(填“增长”或“减少”)。请你提出一条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的措施: 。
25、“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人们消耗的能源越多,“碳”耗用就多,导致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多,“碳足迹”就大。当“碳足迹”较大时,就要通过种树来补偿,这是因为树能通过 吸收二氧化碳。科学家测算l棵杉树平均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5千克,如图是电能消耗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图。小明家里空调的功率为2400瓦,假设小明家在一年里使用空调的总时间为500小时,则小明家需要种 棵杉树来补偿“碳足迹”。
(第25题图) (第27题图)
26、如何解决当前面临的“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1)沼气是农村推广使用的一种新能源,它属于__ (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
(2)目前,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成为最主要的能源,它们的大量使用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 的含量迅速增加,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3)氢能源是我国正在开发的新能源之一,其使用的途径之一是设法构成原电池,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原电池是一种 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7、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
(1)图中表示城市人口的图例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96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速度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因可能有(  )
A.发达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的趋势 B.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C.发达国家的民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D.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经济差异逐渐缩小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8、人们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污水,这些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后会产生严重的污染。那么该如何来处理这些污水呢?下图是某中学环保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污水处理流程图。
(1)初步处理时,让污水流经沉淀槽,使一些较大的颗粒沉入底部形成矿泥。在这一处理中,应该让污水的流速 (填“快”或“慢”)一些。
(2)用于再处理的处理槽底部有一层厚厚的沙,这样可以除去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这种方法被称作 法。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29、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约占70%,它是由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
(1)煤的大量燃烧容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填序号)。
①水体富营养化 ②粉尘污染 ③白色污染 ④温室效应 
(2)为验证煤炭中含有硫,大家进行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SO2能使KMnO4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 H2SO4,方案设计: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验证。经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装置②处存在明显错误,请指出其中错误的原因是 。你认为这套装置该如何调整? 。
(3)若实验中还有少量CO产生,你认为该实验设计完整吗?为什么? 。
(4)为防止煤燃烧产生的SO2污染大气,你有什么办法?请谈谈你的方法: 。
30、长时间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今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
①城市增加楼顶绿化 ②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监管 ③发展城市公共轨道交通和快速交通
④严厉查处焚烧垃圾、秸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化石燃料的燃烧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化石燃料有煤、天然气、石油。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如图(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①捕捉室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该生产流程中,涉及到的物质中有一种可以循环利用的碱是 (填写化学式)。
(3)CO2是宝贵的碳氧资源,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此反应中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 ,若要检验1%甲酸水溶液是否显酸性,能选用的有 (填字母序号)。
a.无色酚酞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pH试纸
31、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已被人类广泛使用,如太阳能路灯,其核心部件是光电板.光电板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某兴趣小组要研究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有如下猜想:21·世纪*教育网
猜想1: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
猜想2: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面积有关;
猜想3: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颜色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让光电板对相同的LED灯供电,进行了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序号 光电板的面积S/m2 光照时间t/min 光电板颜色 LED灯的发光时间t'/min
1 0.1 10 深蓝色 30
2 0.1 20 深蓝色 60
3 0.2 10 深蓝色 60
4 0.3 10 深蓝色 90
5 0.1 10 绿色 20
6 0.1 10 白色 5
(1)该实验中,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是通过 反映的;
(2)分析表中 (填表中的序号)两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2·1·c·n·j·y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制作太阳能光电板用 色最好;
(4)分析表中1、3、4三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32、35、36题各8分,第33、34题各6分,共36分)
32、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
(1)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它们燃烧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写一条),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化石燃料将日趋枯竭,我们在使用能源时应树立“一要节约能源,二要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能源”的观点。有持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 (写两种即可)。
33、目前我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作了调查,结果如图甲。取该市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颢。
(1) 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以 为主。
(2) 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害元素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增加而增大
B.各种有害元素0~30cm层含量低于30~60cm层含量
C.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
(3)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我市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设想(写出两点):

34、目前,我国的能源供应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能源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这已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33题图)
(1)如图甲是某年我国与世界能源的消费结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要差异是 。我国的这种能源消费结 构对空气SO2 的含量,采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r2 + 2H2O + SO2 ==== H2SO4 +2HBr
(黄色) (无色)
实验中,当观察到 ,应立即停止通入空气。
(2)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很大。如图丙是1998年我国东、中、西部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占全国的比例情况。为了达到区域发展与能源资源间的平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推出了许多重大建设工程,试举一例: 。
35、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
(1)能源家族中:①柴薪、②煤炭、③石油、④天然气、⑤水能、⑥风能、⑦太阳能、⑧地热能等,在大量耗用各种能源时,会造成空气污染的     ;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有     (填题序号);
(2)我市城区正在进行天然气工程,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小刚同学收集如下两组有关数据:
热值q /J·m-3 当地价格/元·m-3 每户月平均用气量/m3 更换灶具费用/元
煤 气 约4×107 9 6 0
天然气 约8×107 15 3 70
请你决策:     。(选填“A”或“B”)
A.继续使用煤气 B.更换使用天然气
简单说明你作出这样决策的理由是:                    。
36、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风具有一定的能量,称为风能。风力发电利用自然界的风,通过风力发电系统来为人类提供电能。风力发电机中的叶片在风力的推动下转动,并带动机头发电机发电。
(1)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化成 能的设备。
(2)某小型风力发电机参数如下表所示,小明的父亲想用它解决出海渔船的用电问题,若他用这台风力发电机直接给用电器供电,在选择用电器时要注意的问题是:
(写出一个即可) 。
××型风力发电机
额定功率(瓦) 200
输出电压(伏) 36
起动风速(米/秒) 3
额定风速(米/秒) 6
风能利用系数 0.38
(3)浙江某市毗邻东海,有丰富的风力资源,即将并网的“十万千瓦”风力发电机组,预计年发电量为2.5×108千瓦时,相当于完全燃烧千克的煤放出的能量。(煤的热值为3.0×107焦/千克)
(4)请你结合本地实际及图中的有关信息,说说目前风力发电开发的困难和前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