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 第四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 课件(共35张PPT)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 第四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 课件(共35张PPT)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9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15 14:0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四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
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随堂集训·学业达标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课程标准】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素养目标】
1.结合材料,掌握“一带一路”的概念、路线和由来。(区域认知)
2.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知识导引】
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一、“一带一路”
1.概念:“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_______________”的简称。
2.路线
(1)“一带”从我国出发有三个走向:
①经中亚、俄罗斯到达________;
②经________、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
③到东南亚、南亚、________。
(2)“一路”重点方向是两条:
①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________;
②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________。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欧洲
中亚
印度洋
欧洲
南太平洋
3.“一带一路”的由来
(1)提出。
①2013年9月,我国首次提出共同建设“_____________”的倡议;
②2013年10月,我国又明确提出共同建设“_________________”。
(2)目的。
构建______________,实现共赢共享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3)作用。
①是________之路,与相关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增进互信,扩大合作;
②是________之路,聚焦发展,大力推动互联互通和产业合作;
③是________之路,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强商务合作;
④是________之路,抓住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机遇,加强创新能力合作;
⑤是________之路,建立多层次的人文合作机制,推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合作。
和平
繁荣
开放
创新
文明
[思维拓展] 世界经济的“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示意
过去,世界经济基本呈现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核心—边缘”结果(图a)。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新兴经济体已成为世界重要的经济力量,世界经济转变为“核心(消费国)—中间层(生产国)—边缘(资源国)”三元结构(图b)。
二、“一带一路”倡导国家之间协作发展
1.“一带一路”倡导国家之间的合作要求
(1)政策沟通。
保障
宏观政策
区域合作
(2)设施联通。
优先领域
主权和安全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网络
(3)贸易畅通。
投资贸易
环境
自由贸易区
(4)资金融通。
信用
多边金融
(5)民心相通。
社会根基
民意
2.“一带一路”倡导国家之间的合作方案
(1)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________________为支撑,以________________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2)海上以________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3)进一步推动中巴(巴基斯坦)、_________两个经济走廊的合作。
3.“一带一路”倡导国家之间的合作意义
(1)中国—中南半岛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有利于________的对外开放,促进广西和云南加速发展,使广西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核心区,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的枢纽地域。
相关中心城市
重点经贸产业园区
重点港口
孟中印缅
西南地区
(2)西北地区通过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国际大通道和中巴(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加强与____________发展的联系。
(3)东北和内蒙古则通过中蒙俄经济走廊,加强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全方位合作,为东北和内蒙古的发展创造新的动力。
(4)东部沿海地区长期作为我国外向型发展的前沿,通过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特别是______国家的合作对接,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中亚、南亚
俄罗斯远东地区
蒙古国
东盟
[思维拓展] 陆海新通道
2019年8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务院关于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批复》,涉及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级行政区。
“陆海新通道”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通达新加坡等东盟主要国家,并进而辐射澳新、中东及欧洲等区域,向东连接东北亚、北美等区域,向北与重庆、兰州、新疆等地的中欧班列连接,是西部地区实现与东盟及其他国家区域联动和国际合作、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复合型对外开放通道。

[特别提醒] “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一带一路”建设聚焦发展这一根本性问题;“一带一路”建设尊崇“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是丝路精神。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探究点 “一带一路”建设对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核心归纳]
“一带一路”建设对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紧密,让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
内涵 地位 意义
政策 沟通 重要 保障 加强政府间合作,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新共识
设施 联通 优先 领域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实现互联互通
贸易 畅通 重点 内容 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
资金 融通 重要 支撑 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加快丝路基金组建运营,开展多边金融合作
民心 相通 社会 根基 广泛开展文化、人才等的交流合作,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状元随笔】 “一带一路”产生的影响
要素 影响
资源 和沿线国家形成资源互补,沿着“一带一路”进行资源的全球配置,加强我国的资源能源安全
交通 通过中国内地交通网沟通东北亚与东南亚,形成亚洲南北向的交通大通道。“一带”主要对接的是西部广阔的腹地,将在交通设施建设和油气管道建设上发力。“一路”在国内,可以以上海和泉州等港口为依托,建设国际中转港,带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工业 我国和沿线众多国家的工业合作,有利于建立健全双赢机制
农业 深化与沿线国家农业合作,增加农产品的进出口及农业技术交流
商贸 文化 与沿线更多国家和地区发展贸易往来,扩大人文交流
[应用体验]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构建的优先和重点领域。下两图示意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之间的国际航空运输联系及比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联系的客运航线中,占比最高的为东南亚地区,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地区(  )
A.经济发达 B.旅游业发达
C.航空业领先 D.劳动力短缺
2.中国与蒙俄地区的货运航线比重最大,中国向蒙俄运输的货物最可能是(  )
A.煤炭 B.木材
C.服装 D.钢材
B
C
解析:第1题,东南亚地区主要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欠发达,A错误;东南亚地区旅游业发达,我国到东南亚地区旅游的人口数多,因此东南亚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在客运航线中占比最高,B对;东南亚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航空也不是主要运输方式,C错误;东南亚地区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D错误。第2题,俄罗斯主要发展重工业,但其煤炭、木材、钢材等较丰富,蒙古国工业发展水平较低,两国进口工业原材料的可能性小;中国服装产业发达,价格较低,因此中国向蒙俄运输的货物最可能是服装,选择C。
随堂集训·学业达标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中国北京举行,峰会论坛有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130多个国家的约1 500名各界贵宾出席。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图。据此完成1~2题。
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以下不属于“一带”的路线的是 (  )
A.中国—日本—北美
B.中国—中亚、俄罗斯—欧洲
C.中国—中亚、西亚—波斯湾、地中海
D.中国—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带”有三个方向,分别是:中国—中亚、俄罗斯—欧洲,中国—中亚、西亚—波斯湾、地中海和中国—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A
2.广州港从3世纪30年代开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口,明清两朝是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贸易大港,是世界史上唯一一个2 000多年仍长盛不衰的国际大港。新加坡港从13世纪开始便是国际贸易港口,该港口位于广州港的(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解析:由图可知,新加坡位于广州的南面,且位于广州的西面,故其位于广州港的西南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B
“一带一路”第二届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于2019年4月25日到2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将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据此完成3~4题。
3.“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
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东部为中国产能增强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寻找广阔的市场,①对;西部为欧洲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不需要引进大量人才,②错;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③对;南亚人口众多,粮食不需要大量出口,④错。
C
4.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下列关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变化可信的是(  )
①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地区集聚
②基础设施投资增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系统更完善
③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
④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一带一路”主要发展的是铁路和港口交通系统,而不是发展高速公路、航空,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地区集聚,故①正确,②错误;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③正确;没有信息显示欧洲国家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倡议,④错误。
C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成了当前中国推进国际合作与地区繁荣的一个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见下图)。
材料二 “中巴经济走廊”是北起我国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及光缆覆盖“四位一体”通道,全长3 000公里,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和促进两国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示范。瓜达尔港是一个深水良港,被视为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
(1)指出“中巴经济走廊”在“一带一路”中地理位置特点。





答案:北连丝绸之路经济带,南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地处中东、南亚、中亚和中国四大地缘政治板块的中心位置;是我国西部内陆和中亚内陆国家与南亚、中东和非洲联系的便捷通道(或:南亚、中东和非洲与中亚和我国西部联系的便捷通道)。
(2)瓜达尔港建成投入使用后,一直由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负责管理经营,但在其经营期间瓜达尔港基本上都处于闲置状态。试分析其闲置的区位原因。




(3)分析“中巴经济走廊”对巴基斯坦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意义。
答案:①地处西南边境,远离印度河平原;②交通落后,缺少铁路、公路与其他地区联系,腹地小;③腹地为荒漠地区,人口、城市较少;④本地区工农业生产较落后,缺少货物运输。
答案:①维护巴基斯坦能源安全;②有利于巴基斯坦承接中国的产业转移,提升其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产业升级;③加快巴国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④加快巴国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⑤为巴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