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工业的区位选择 复习课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工业的区位选择 复习课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17 14:5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每日会考一练
读“澳大利亚农业区分布图”,
回答18-19题。
(2017年内蒙自治区学业水平考试)
18.图中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乳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9.关于图中阴影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种植和牧羊业混合经营 B.机械化水平较低的自给农业
C.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D.种植与休耕交替利于保持土地肥力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复习课)
工业的区位因素
工业的概念: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能)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工业与农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
工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①原料(临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
②能源(临近能源产地,能源充足)
③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设,可降低成本)
④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
工业的区位因素
2.社会经济条件
①市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②交通(临海或河流交汇处,临交通线、航空港,交通便利)
③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技术(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科技发达,劳动者素质高)
⑤农业基础好(临近商品粮基地等)
⑥工业基础雄厚
⑦国家政策(支持、鼓励)
工业的区位因素
3、环境因素
①新兴工业: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空气洁净
②产生大气污染的企业的布局
A 单一盛行风,布局在居民区的下风处或与盛行风相垂直的郊外
B 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③产生水源污染企业的布局
A 远离水源
B 河流的下游
④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企业的布局远离农田
【重点问题分析】
1.如何判别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以下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1)水产品加工(2)有色金属冶炼(3)玩具制造(4)精密仪表(5)啤酒厂
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大气污染严重企业、水污染严重企业
我国城市中应如何布局? 如下图:该城市要在A、B、C、D
建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应如何选择?请说
明理由。
【重点问题分析】
【重点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区位因素在不断的变化。
比较我国鞍钢与宝钢区位因素异同。
【读图方法指导】
工业区位模式图判读
【读图方法指导】
工业区位模式图判读
国外一公司打算在我国某地开办一生产企业,他们在①②③④四地进行了选址考察,制作了一幅“四地生产成本柱状图”。据图分析回答1~2题。
3.从生产成本考虑,该企业厂址应选择在
A.① B.② C.③ D.④
4.该企业属于( )
A.市场导向型 B.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劳动力导向型
【答题技巧点拨】
塞拉利昂唐克里里铁矿位于塞拉利昂中东部山区,该铁矿属世界级矿产,储量巨大、种类繁多、埋藏较浅,是非洲第二大铁矿。自2011年7月,我国某钢铁集团不断加大对塞拉利昂铁矿的投资开发力度,以铁矿开发、钢铁厂为主导的钢铁工业区逐渐形成。
注意文字信息
提取图示信息
关注图例
看图找条件
【答题技巧点拨】
(1)分析在唐克里里铁矿附近建设钢铁厂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
①临近铁矿,原料充足;
②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③铁路与港口连接,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廉价;
注意行为动词
条目化答题,语言简练
看分答题
注意设问角度
说明铁矿开采、钢铁产业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8分)
①铁矿开采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②钢铁产业会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
③废矿堆放会占用、破坏大量耕地;
④长期过度开发会引起铁矿资源枯竭。
【答题技巧点拨】
归纳总结
1.认真阅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文字信息。
2.仔细观察图例,获取有效图示信息。
3.注意问题中的行为动词如:分析、指出、说出、评价、列举等。
4.注意设问角度如:有利条件、不利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等。
5.答案条目化布局,语言简练,一目了然。
6. 看分答题,多角度思考,以防漏点。
20世纪20年代,休斯顿市吸引美国各大石油公司总部迁入而成为石油城市。20世纪 60年代以后石油开采业下滑,该市进一步延伸石油工业产业链,并在联邦政府支持下新建航天工业作为主导产业,成为著名航天中心,休斯顿由“石油城”转变为“航天城”。读休斯顿市位置示意图,完成1 2题。
1.下图中能分别代表休斯顿早期“石油城”和现在“航天城”的主导产业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 乙、丙 D. 乙、甲
2.休斯顿市从“石油城”向“航天城”
转型的原因不包括 ( )
A.科技进步和创新 B.政府政策支持
C.石油能源地位下降 D.石油产业污染严重
【知识过关检测】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下面3题。
3.位于甲地的炼铝企业,其布局的有利条件有( )
①交通便利 ②科技发达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某跨国公司计划在中国M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肥皂、润滑油生产厂,原料则主要利用国际市场上的棕油。据此回答下列4-5题。
4.该跨国公司计划在中国投资建设肥皂、润滑油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 )
A. 劳动力资源丰富 B. 生产成本低廉
C. 技术力量雄厚 D. 消费市场广阔
5.该肥皂、润滑油生产厂应靠近( )
A. 火车站 B. 汽车站
C. 港口 D. 机场
6.读下列两区域图,回答下面问题。
(1)指出“长株潭”经济圈和鲁尔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8分)
(2)湘江流域环境问题较突出,请列举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6分)
答案 ①水资源丰富;②水运便利;③矿产资源较丰富;④地形平坦开阔。
①中上游生态破坏(水土流失);
②中下游环境污染(水污染、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③洞庭湖湿地破坏严重。
【高考试题链接】
(2018·全国Ⅰ卷1-3题)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歧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
①保持恒温环境 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减少地面振动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与歧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
A.防渗水 B.防噪声 C.防坍塌 D.防地震
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
A.增强保密程度 B.保证产品品质
C.满足战备需要 D.集约利用土地
(2018·全国Ⅱ卷1-3题)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
A. 提高附加值 B. 降低人工成本 C. 缩小规模 D. 加强合作
2. 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
A. 基础设施好 B. 交通便利 C. 销售市场大 D. 信息通达
3. 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
A. 打造自主品牌 B. 扩大生产规模
C. 产品款式多样 D. 增强国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