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4.1搭建信息系统的前期准备
经过了前面几章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一个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也知道了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通过执行器对对外部世界做出反馈,同时也学习了如何用flask框架搭建一个信息系统。
回顾:
信息系统项目:小型气象站
1.小型气象站需要测量那些信息?
2.小型气象站的安装地点?
3.小型气象站的研发经费和软硬件平台?
4.小型气象站的数据呈现方式?
5.小型气象站有没有拓展功能?
搭建信息系统的前期准备
需求分析
可行性分析
开发模式选择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需求分析
搭建信息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或完成某个需求,所以在设计信息系统前,需要对需求进行整理和分类
目标期待:信息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功能需求:根据重要程度,可以分成:核心需求(必须要完成)、拓展需求(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的优化)和创新需求(非必要需求)
性能需求:主要包括存储容量、运行时间、传输速度、安全保密等性能指标
资源和环境需求:主要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
用户需求:信息系统的交互性
可扩展性需求:为之后的扩展升级迭代留下空间
可行性分析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系统的环境,市面上同类产品的完善程度等,判断需求有无实现的必要和实现的可能。即对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
技术可行性:针对性能需求是否可以采用市面上普遍采用的技术完成信息系统的搭建
经济可行性:对费用和效益进行评估,力争费用可行、投入产出合理
社会意义:主要针对在社会环境中工作的信息系统,考察社会因素对信息系统的制约。
开发模式选择
根据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目前信息系统一般采用C/S模式或B/S模式
概要设计
系统概要设计就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模块结构设计:将系统功能分为多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确定模块之间的关系和交互的接口
系统物理配置:主要指系统中硬件和软件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自己搭建还是购买成品。
数据库管理系统选择:主要考虑数据库的性能、数据类型、数据库管理平台和安全保密性。
详细设计
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具体的物理设计。明确系统“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输入设计:包括输入内容,输入方式,输入数据校验
输出设计:包括输出设备,输出内容和格式。
人机交互界面:遵循友好、美观、简洁、统一的原则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结构和数据交换方式
代码设计:包括代码编写规则、代码设计和代码维护
安全设计:针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的设计
1.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要从用户那里了解( )
A.系统做什么
B.用户使用界面
C.输入的信息
D.软件的规模
2.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 )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工具
C.软件开发费用
D.软件系统的功能
D
A
3.需求分析阶段研究的对象是( )
A.用户需求
B.分析员要求
C.系统要求
D.软硬件要求
4.需求分析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 )
A.信息系统做什么
B.信息系统提供哪些信息
C.信息系统采用的结构
D.信息系统怎么做
A
A
1.作业本中的对应内容
2.预习下一课
作业
THANKS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