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题复习训练:24《愚公移山》(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专题复习训练:24《愚公移山》(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9 19:4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八上期末复习语文中考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一、(202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题)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13分)
【一】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二】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①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选自《列子》)
注解:①饯:饯行,就是用酒食送行。②衢: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③抚节:节,是一种乐器。抚节,就是弹奏乐器,可译作“弹琴”。④悲歌:高歌。悲,表示声音高亢,不是悲伤的意思。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2)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3)自谓尽之
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面山而居 潭西南而望
B.饯于郊衢 达于汉阴
C.惩山北之塞 未穷青之技
D.以残年余力 属予作文以记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其如土石何
(2)薛谭乃谢求反。
8.《愚公移山》体现的是一种什么精神?请联系现实,简要写出你的体会。(2分)

9.请你对薛谭作全面而简要的评价。(2分)

二、(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坚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始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愚公移山》)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惩/山北之塞 B.且焉/置土石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汝心之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其妻献疑曰/其真无马邪
C.跳往助之/友人惭,下车引之 D.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
11.下列有关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山的高大,可见愚公移山任务艰巨。
B.文中愚公妻子提出疑问与智叟笑着劝阻,表明二人对愚公移山均不赞同。
C.文章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愚公目光长远、意志坚定、不惧艰险的品质。
D.结尾写神仙背走大山,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甚矣,汝之不惠!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三、(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7~9 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列子·汤问》)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操蛇之神闻之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D.帝感其诚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甚矣,汝之不惠!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事交代太行、王屋二山的占地面积、高度,体现了愚公移山面临的巨大困难。
B.文章写妻子和智叟都嘲笑并且阻止愚公,是为了反衬出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
C.文章以“智叟”来称呼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老头,反差强烈,极具讽刺意味。
D.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10.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4分)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②,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③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谓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请之。
(节选自《汉书》)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俄而家果失火( ) ②于是杀牛置酒( )
(2)失火前,客人给主人提了什么建议?这个建议包含了什么人生道理?(2分)

四、(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题)文言文比较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列子 汤问》)
(乙)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①,加涂其上②,必将挠③.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④。”高阳应曰:“缘⑤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
高阳应好小察而不通大理也。 (选自《吕氏春秋 别类》)
[注释]①生:湿。②加涂其上:加上粉刷的东西。③挠:弯曲。④败:坍塌。⑤缘:根据。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何苦而不平 ( ) ②室之始成也善( )
11.文中划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B.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C.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D.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1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②高阳应好小察而不通大理也。
13.对于甲乙两文寓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B.甲文告诉我们做一件事不要受外界影响,应坚持不懈。
C.乙文告诉我们要依据实际经验从长远整体的角度去做事。
D.乙文告诉我们考虑问题不应太过于全面,否则太浪费时间。
五、(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题)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愚公移山》)
【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
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汝之不惠 ②何苦而不平
③惧其不已也 ④不足学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山不加增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辍耕之垄上
C.以残年余力 何以战
D.其如土石何 屠自后断其股
8.下列各项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忌不自信。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南冥者,天池也。
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②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10.简析愚公成功和项羽失败的原因,并谈谈启示。

六、(2020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题)阅读《愚公移山》,完成11-13题。(共8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且焉置土石 年且九十 穷且益坚
B.始一反焉 举一反三 反客为主
C.汝之不惠 小惠未遍 小恩小惠
D.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顽固不化
1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翻译: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理解:愚公的妻子认为,仅凭愚公一个人的力气很难把太行山、王屋山挖平,应该大家团结起来一起挖平大山。
[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理解:愚公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认识到人力是无穷的,只要世代坚持,就能移走大山,从而有力地反驳了智叟。
13.阅读选文和下面材料,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并结合两文内容做简要分析。
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 ”公复止。或日:“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④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zhì: 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七、(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康定元年,元昊反,延州诸砦①多失守,仲淹自请行②。
先是③,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钤辖④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⑤出御贼。
明年正月,诏诸路人讨⑥,仲淹曰:“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当据要害,拓疆御寇,策之上也。”帝皆用其议。
仲淹又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城⑦十二砦,羌汉之民,相踵归业⑧。诸羌来者,仲淹皆推心接之。
仲淹为将,贼不敢辄犯其境。(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①砦,同“寨”。②行:这里指前往御敌。③先是:指范仲淹到延州之前。④钤辖:地方统兵官,位在总管之下,都监之上。⑤更:轮换。⑥诏诸路入讨:皇帝下诏命令各路军队讨伐西夏。⑦城:修筑城墙。⑧相踵归业:先后回归家园,恢复正常生产。
9.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上自劳军 (2)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3)各将三千人 (4)不如俟春深入
10.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2)诸羌来者,仲淹皆推心接之。
11.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将下面图表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12.【甲】【乙】两文都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甲】文中周亚夫是一位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将军,请结合【乙】文内容说说范仲淹是一位什么样的将军。

八、(2021年陕西省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甲】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时命杜充①守建康,金人与成②合寇乌江,充闭门不出。飞泣谏请视师,充竞不出。会充已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三年春,召赴行在③。江西宣谕刘大中奏:“飞兵有纪律,人恃以安,今赴行在,恐盗复起。”不果行。秋,入见,帝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 (节选自《宋史·岳飞列传》)
【注释】①杜充:时任江淮宣抚使,留守建康。②成:李成,两次任南宋官职,后为金将。③行在:古代封建皇帝所在的地方。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改容式车( )
(2)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
(3)飞泣谏请视师( )
(4)人恃以安( )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与”,和“金人与成合寇乌江”中“与”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B.君与家君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2分)
(2)帝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2分)
20.周亚夫和岳飞统领下的军队都纪律严明,这在【甲】【乙】两文中各有何表现

九、(2021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乙)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周亚夫军细柳》)
10.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军士吏被甲(同“披”,穿着)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墙壁)
B.肉食者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小大之狱(指诉讼事件)
C.又何间焉(参与) 曩者霸上、棘门军(先前)
D.使人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独自享有)
11.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已而之细柳军 醉翁之意不在酒
B.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登轼而望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其乡人曰 必先苦其心志
12.翻译下列句子。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13.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司马迁的纪传体史书《史记》。
B.“牺牲玉帛”是古代祭祀文化中的祭品,“持节”“揖”“拜”是与古代礼仪相关的词语。
C.《曹刿论战》对战争场面详加叙述,战前、战后则一笔带过,这样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D.《周亚夫军细柳》写文帝在细柳营两次受阻,从侧面衬托了周亚夫恪尽职守、治军严明的形象。
14.《周亚夫军细柳》一文,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那么,从《曹刿论战》可以看出,曹刿的“真将军”体现在哪些方面?

十、(2020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题)阅读下面两篇文章,按要求完成8—10题。(9分)
[甲]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 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①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 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锐兵刃,毂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③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B.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军士吏被甲,羸兵刃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居 居天下之广居 居无何
B.而 其将固可袭而成虏也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C.之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已而,之细柳军
D.谢 使人称谢:“皇帝成劳将军。”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10.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分分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孟子指出具有“仁” “义” “礼”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B.乙文主要记叙了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事件,以生动的事迹突出了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C.甲乙两文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都运用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充分表现 了公孙衍、周亚夫的才华和个性。
D.乙文中的周亚夫威武不能屈,应该也是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
11.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部编八上期末复习语文中考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一、答案:6A 5.(1)阻止 (2)无、没有;只、仅 (3)穷尽、学完了
7.(1)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2)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请求返回(继续学习)。
8.示例:坚持不懈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通过“神舟”“天宫”“天舟”等历次飞行任务,为空间站建造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近30年的时间里,走出一条科技自强之路,坚持不懈的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
9.薛谭开始学习技艺时浅尝辄止,骄傲自满,应当批评;后来,他知错能改,继续学习,值得表扬。
二、9. A 10. C 11. B
12. (1)你也太不聪明了。(2)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三、答案:
7.(2分)C
8.4分)(1)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2)你也太不聪明了!
9.(2分)B
10.(4分)(1)①不久。②摆放。(2)客给主人的建议是:把直的烟囱改成弯曲的烟囱,把柴火搬到远离烟囱的地方。道理是:要防患于未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四、答案:
10.①愁 ②好的 11.D
12.①你思想(头脑)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或顽固得没法开窍)。
②高阳应该只喜欢从小处观察,不知道大的道理啊。 13.D
五、答案:
6.①同“慧”,聪明;②愁;③停止;④值得。 7.C 8.D
9.①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②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结束。
10.愚公能不怕困难,坚持不懈;项羽他学什么都不能一心一意,不能坚持到底,缺乏恒心和毅力。示例: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只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才能学有所成。
六、阅读文言文(共8分)
11.D(2分) 12.乙(2分)
13.答案示例:(4分)
做事要有坚定的目标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如此才能有所收获。选文中的愚公为了挖走大山不怕困难,尽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但仍然坚持,并且要世代坚持,终于感动天帝,搬走大山。而链接材料中的鲁公,有修建园子的想法,但遭到父、妻等人质疑时,不想着如何解决问题反而畏难退缩,修建园子的事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所以通过两篇文章中两位主人公行为和做事结果的对比,我悟出此道理。
七、【答案】9. (1)慰问,慰劳;(2)营垒;(3)率领;(4)等,等待。
10. (1)皇上被感动了,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2)对于前来归附的羌族人民,范仲淹都诚恳地接纳他们。
11. A.将以下骑送迎
B.称善者久之
C.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
12. 从范仲淹对敌我优劣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他谋略过人,从他优抚百姓可以看出他关心百姓,从皇帝采纳他的意见可以看出他伸手朝廷信任。
八、答案:17.(1)同“轼”,扶轼 (2)被俘虏,被俘获
(3)劝谏 (4)安定,安稳
18.B
19.(1)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陛下)。
评分标准:关键词“介胄”“见”翻译正确,各得1分。共2分。
(2)皇帝亲自书写“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帜赏赐给岳飞。
评分标准:关键词“手”“赐”翻译正确,各得1分。共2分。
20【甲】戒备森严或:严阵以待 【乙】秋毫无犯或:保民安境
九、答案: 10.A 11.D
12.(1)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2)于是文帝就派使臣持符节诏令将军。 13.C
14. 曹刿有深谋远虑;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 道理;善于在战场上抓住时机,是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家。
十、答案:8.D 9.B 10.C
11. (1)把顺从当作准则(标准)的人是妾妇的行为。
(2)于是(在此时)皇上就派遣使节手持符节诏告将军:“我想要进入军营慰问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