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丈夫之冠( guàn ) 法家拂士( bì )
B .惩山北之塞( chéng ) 汝心之固(nǚ)
C .彀弓弩( gòu ) 不闻天子之诏( zhào )
D .曩者霸上( nǎng ) 舜发于畎亩之中( quǎn )
2.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富贵/不能淫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必先/苦其心志 D.一怒/而/诸侯惧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匈奴大入边(大规模) B.已而之细柳军(不久)
C.居无何,上至(住,待) D.曩者霸上、棘门军(先前)
4.选出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戒之曰 必敬必戒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志,与民由之
C.居天下之广居 妾妇之道也 D.管夷吾举于士 入则无法家拂士
5.下列作品与作者及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春望》—杜甫—唐代 B .《雁门太守行》—李贺—宋代
C .《赤壁》—杜牧—唐代 D .《渔家傲》—李清照—宋代
6.默写。(6分)
(1)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3) ,星河欲转干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4)兴尽晚问舟, 。(李清照《如梦令》)
(5)《赤壁》中作者通过所见之物来评价赤壁之战的句子是: , 。
7.名著阅读。(5分)
(1)读《昆虫记》,我们会发现原来科学探索并不枯燥,科学世界是那样多彩迷人。在法布尔笔下, 会织网,只等猎物跑近才去捉,并且横着走路; “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3分)
(2)下列对文学名著《昆虫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字里行间情趣盎然。
B.《昆虫记》中的蝉要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歌唱五个多星期:蜜蜂因为惦念着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可以凭借一种不可解释的本能飞回巢中,而这种本能正是我们人类所缺少的。
C.《昆虫记》是德国昆虫学家的作品,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D.《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8.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4分)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让我们一起走进“酒香千古——中国酒文化探究”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
(1)[书法中的“酒”]
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酒”字的几个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甲骨文、篆书、隶书。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下书法字体的感受。
(2)[文学中的“酒”]
如果你读读诗词歌赋、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一定会为其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请你写出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和故事(名称或梗概),与大家分享。(各写一例)
诗文名句:
故事: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8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9.任选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4分)
10.“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黄金台”和“玉龙”分别指什么?此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10分)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
军棘门;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共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2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周亚夫军细柳 三军可夺帅也
B.上自劳军 劳其筋骨
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侧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D.军中不得驱驰 遂许先帝以驱驰
2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2分)
A.以备胡(用来) B.已而之细柳军(往、到)
C.天子且至(将要) D.天子为动(为了)
2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记叙了汉文帝细柳劳军的故事。其中重点刻画了周亚夫这-恪尽职守、刚直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B.本文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细柳军营全副武装,军门都卫、壁门士吏传达将军指示都是从正面描写周亚夫。
C.汉文帝开明、识大体。周亚夫用军礼、军规接待“劳军”的汉文帝,“群臣皆惊”文帝不但不生气,反而对周亚夫大加赞赏。
D.本文有不少词语与古代礼仪有关。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揖”是拱手行礼,“拜”是跪拜,“改容式车” 是表示敬意的行为。
2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三)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①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②;折节③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①苦:使……劳累。②重采:指衣服的颜色有多种。③折节:降低自己的身份屈从于人。
14.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舜发于畎亩之中(畎亩:田地)
B .而后作(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C .越王勾践反国(反:反抗)
D .女忘会稽之耻邪(女:同“汝”,你)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乃苦身焦思
B .重于泰山/置胆于坐
C .舜发于畎亩之中/出人之迂也
D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6.下列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甲】文开头列举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逆境出人才的道理。
B .【乙】文写越王勾践为了使自己不忘记以前所受的耻辱,而激励自己的斗志,以图将来报仇雪恨,回国后卧尝胆,最终东山再起,一举灭吴,这恰恰印证了【甲】文“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
C .【甲】文第二段先谈人成就大业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然后由个人谈到国家,提出“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并由此自然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D .【乙】文写越王勾践“终灭吴”,既印证了【甲】文中“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道理,又说明了越王勾践有着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
(2)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译文:
18.阅读以上两段文字后,说说你得到的启示。(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仇香者,陈留人也。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年四十,为蒲亭长。民有陈元,独与母居。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日:“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频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元感悟,卒为孝子。考城令王奂闻之日:“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乃以一月俸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节选自《资治通鉴內第五十五卷》,有删改)
【注】①至行:高尚的德行。②嘿:同“默”,闭口不说话。③征辟:征召、推举做官。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为蒲亭长
(2)枳棘非鸾风所集
2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2分)
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乃以一月俸资香,使入太学。译文:
22.仇香有哪些“至行”?请概括。(4分)
三、现代文阅读16分
2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题。
搭桥
市幼儿园举办搭积木比赛,说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当然,既然是比赛,就得隆重点不是。
怎样才能隆重呢,请领导讲话?那些严肃的空话孩子们不喜欢。真正能让孩子们起劲的事儿,莫过于上电视了。
好在不难,园长和台长一商量,就直播,园长曾经是台长的同桌,是台长想把她头发盘起的同桌。
摄像机镜头下忙碌的孩子们,像炸了窝的小麻雀,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有板有眼地忙碌着,没人望着镜头傻笑。他们都想搭出最漂亮的图案,最后能定格在大家心目中的图案。
这些积木作品中,有豪华的宫殿,有漂亮的四合院,有欧式的教堂。还有……还有什么呢,主持人走到一组作品前,不知道该如何解说了。
主持人眼前出现了三道积木搭成的圆拱。
一个小男孩正怯生生地望着她。
主持人愣了片刻,还是把话筒递了过去:“能告诉阿姨你搭的是什么吗?”
“桥,”小男孩不假思索地一指地面,“三座桥!”
主持人笑了笑,如果说两座桥的话她还可以理解,那第三座能算桥吗,有那么微型的桥吗,它还没有两指长呢。
“这是一个从乡下来的孩子。”园长说,“他爸爸是建筑工人。”
“哦,”主持人来了兴趣,“能告诉阿姨为什么要搭三座桥吗?”小男孩看了看镜头,脸红得不行 , 他指着那个中号的桥说:“我家住在山坡上,四面环沟,一有雨下来,就不能出门。我想在沟上架座桥,把妈妈背出家门,让她看看山外面的世界。妈妈的腿不能动,一辈子没下过山。”
主持人鼻子一酸,眼光移向另一座桥。男孩指着那座大号的桥自顾自说下去;“这座桥我想搭在山脚下的小河边,我们山里人出门都得靠一条渡船。那次我跟爸爸进城,渡船坏了,十几个过河的人等了两天两夜船才修好,大家又冷又饿,有几个小朋友还哭了……”小男孩顿了顿,冲主持人一笑。“不过,阿姨我没哭,真的没哭。”
主持人点点头:“阿姨相信你没哭,那这个干什么用呢?”她用手指指那个不到两指长的微型小桥。
“这个吗?”小男孩沉吟片刻,“我们对门邻居家的小妹妹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跟我下山玩,听爸爸说要做心脏搭桥手术,我想把这座桥搭在她心脏上。”
主持人不说话了,只是使劲将小男孩搂在怀里。小男孩给弄得莫名其妙,说:“阿姨,我对门的小妹妹太瘦小,这座桥搭在胸口会不会让她心里更疼呀?”
“不,不会的。”主持人再也忍不住了,泪花溅落开来。
当天的电视直播画面就定格在这三座桥上,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小男孩年底回家时,意外发现了两座桥架起来了,一座在山脚下的小河边,一座在自家门口。并且,小男孩还发现对门的小妹妹居然推着躺在轮椅上的妈妈一起在桥上等他。
小男孩还小,他当时没听见主持人阿姨在直播结束前的一句话:“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搭建这样一座桥!”小男孩只记得在场的大人们都哭了。
(1)阅读全文,说说本文的题目“搭桥”的含义。
(2)“叽叽喳喳地议沦着,有板有眼地忙碌着”句中的“有板有眼”一词说明了什么?
(3)“一个小男孩正怯生生地望着她”“小男孩看了看镜头,脸红得不行”,文中的小男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4)“主持人不说话了,只是使劲将小男孩搂在怀里”,作者这样写主持人,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搭建这样一座桥!”请说说这句话让你有何感悟。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年华,青春飞扬,每一个瞬间,每一番经历,ー人,一事,一草,一木,一言,一笑……都在为精彩的人都在为伟岸的人格奠基。正如与尔兄新往《自年独》中所说:“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遇到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请以“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目己”为题,与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音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