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物质的溶解性 达标训练
一、单选题
1.通常情况下,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 )
A. 加蔗糖 B. 加水
C. 升温 D. 增大压强
2.80℃时,一杯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时,下列各量不会改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的浓度
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 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T℃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
4.下列有关溶液的知识中,不正确的是( )
A.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B. 固体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C. 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D.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5.60℃时,化合物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分别取等质量60℃时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析出甲和乙的质量分别为ag和bg(甲、乙均无结晶水)。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60℃时等质量的甲饱和溶液与乙饱和溶液相比,前者所含溶质的质量小
B. a一定大于b
C. 20℃时,若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小,则a一定大于b
D. 20℃时,若甲的溶解度仍比乙的大,则a一定小于b
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t2℃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
C.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均一、无色、稳定的
B. 一种溶剂只能溶解一种溶质
C.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D. 海水晒盐属于蒸发结晶
8.关于生活中的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厨房清洁剂除水垢
B. 喝完汽水打嗝是因为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C. 碘酒中的溶剂是水
D. 用纯碱溶液可以清洗油污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饱和溶液中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可能溶解
B.只有增加溶剂的质量,饱和溶液才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
C.某种溶液可以是稀溶液,但同时又是饱和溶液
D.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10.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 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 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 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11.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为( )
A.温度高低 B.溶质、溶剂的量
C.溶剂种类 D.溶质种类
12.下列条件下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 80℃的饱和溶液 B. 20℃的饱和溶液
C. 80℃的不饱和溶液 D. 20℃的不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
13.在20℃时,将40 g硝酸钾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8.4 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
(1)所得溶液是20℃时硝酸钾的________溶液。
(2)所得溶液质量是________ g。
(3)随着温度的升高,上述溶液的浓度将________ (填“增大”或“降低"),溶液可能变为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4.20 ℃时,在盛有10 g水的试管中加人3.4 g NaCl,能全部溶解(图A ),然后依次再加人0.1 g NaCl,溶解情况分别如下(图B-E):
(1)上述试管所得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有____(填字母代号)。
(2)上述试管所得溶液中,属于恰好饱和的溶液是____。
(3)若要将试管E中的溶液变不饱和,最简单的方法是 _________。
15.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
______。
(3)要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
(4)温度为t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满足“C<A<B”的条件,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6.如图一所示: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合理即可)。
(2)t3℃时,将3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3)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12ABDBC CDDCB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