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0 19:0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课题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来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
课型 自读指导课 授课对象 八年级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1年版)》中对本节课的相关要求如下:总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阶段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课标分解 学生学什么:关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所谓“理清思路”“分析主要内容”,是指学生能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梳理出新闻评论的结构,。关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是指学生能在明晰新闻评论内容的基础上,对新闻实事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可以做出自己的评价。
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关于“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是指学生能够快速通读课文,没有阅读障碍。“有感情地朗读”是指学生能够在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评价观点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理解,在某主观性色彩语句中加入自己的感情,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怎么学:关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是指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合作探究的形式丰富加深自己的理解。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本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五课。所在单元是新闻主题的活动探究单元。本单元设置有三个任务——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显而易见,新闻阅读部分是本单元的基础任务,是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材料,是为后面学生自主所要完成的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服务的。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阅读课文来掌握新闻的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具备将生活中的事实转化为新闻的实践能力。新闻评论强调“就事论理”,特别注意处理好叙述与议论的关系。《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一篇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刊发的新闻评论,围绕“国家公祭日”这一新闻事件,紧扣“牢记历史,维护和平”的观点,引述大量新闻事实加以阐述,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时点上,起到了引导社会舆论、彰显中国立场的作用。在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思路,感受文章体现出来的严正立场和充沛气势。
学情分析 有人形象地称当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传播途径广、体量大、内容杂。人们需要快速读取信息、甄别信息,并且要在众多信息当中筛选出自己所需。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合理地筛选信息成了必要的技能。另一方面,信息的传播已进入自媒体时代,在将来,学生要有独立的自我信息发布能力,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新闻知识,具备将所学再运用到新闻读写的实践中的能力。  初二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新闻的专业知识,充满着强烈地好奇心、探索欲,也有着对新闻的个性化理解。本课是学生学习的第五篇新闻评论,通过对前面新闻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新闻几个基本知识。不过由于初学这种文体的文章,学生学起来还是缺少章法,为了让学生更快了解新闻评论的特点,本课将从新闻的基本知识入手,让学生找到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新闻评论做更深层次的探究,让学生掌握新闻评论这种体裁。结合学情和生本教育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保护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参与到合作探究当中去。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把握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与立场。(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2.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感知新闻评论的特点,掌握新闻评论的基本知识。(语言建构与运用) 3.对“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关注社会,热爱和平”有自己的感悟。(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教学重点】1.认真阅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把握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与立场。【教学难点】1.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感知新闻评论的特点,掌握新闻评论的基本知识。
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一:1.找出文中有力的表达作者情感和立场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针对目标二:1.本文哪些地方体现了新闻体裁的特点?找出来说说你的看法;2.请你从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和思想性等方面比较本文与本单元前5篇新闻体裁文章的异同,并总结新闻评论有哪些特点。针对目标三:结合时事与现实,请谈谈你对“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关注社会,热爱和平”的感想或认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ppt展示)环节一:(针对目标1)环节二:(针对目标2)环节三:(针对目标3)课后作业 导入:每年的12月13日,全国各地,工厂、学校、码头、机关、边防,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在划破天空的警报鸣响声中静立、默哀三分钟,举国一致的行动是为了缅怀1937年12月的抗日战争中被屠杀的南京的30万人民。每年的12月13日成为国家公祭日。PPT出示公祭鼎铭文,与“链接背景”导入。1.认真阅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把握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与立场。2.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感知新闻评论的特点,掌握新闻评论的基本知识。 3.对“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关注社会,热爱和平”有自己的感悟。活动一: 问题一:在每段的结尾有一些表明作者情感立场的语句,请找出来,读一读,想想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读。问题二: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开头引用宝鼎铭文有什么作用 2.读第②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读第④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能否去掉?为什么?4.“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引用《纽约时报》的报道有什么作用?活动二:问题一:本文哪些地方体现了新闻体裁的特点?明确:1.题目,概括了新闻事实,并表明国家公祭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2.文中引用1937年《纽约时报》的报道,表明南京大屠杀是事实。这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特点。3.本文选自2017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这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问题二:请你从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和思想性等方面比较本文与本单元前5篇新闻体裁文章的异同,并总结新闻评论有哪些特点。小结:1.了解文体知识 定义: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2.特点①具有新闻性、政治性、说理性、时效性;②主要面向广大群众;③与其他评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活动三: 结合时事与现实,请谈谈你对“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关注社会,热爱和平”的感想或认识。(生结合评论,基于自己的理解自由发表感想) 辅以背景资料,助力学习理解,渲染学习氛围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能够结合表明作者立场的关键语句,明确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情感态度。细读新闻评论的内容。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抓住新闻体裁的特点知识总结,加强对新闻体裁文体知识的学习,明确新闻评论的定义及特点。学生基于学习生成自己的见解,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阅读下面的文章,找出新闻评论的事件和作者的观点,并思考作者分别是站在什么立场上进行评论的,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并做好标记。洪水面前,谁都不是旁观者王钟的连日来,暴雨侵袭多个省市,江河水位超过警戒线,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不少城市和乡村遭遇特大洪灾。抗洪救灾工作中,我们看到了被洪水冲垮家园的不幸、失去亲人的痛苦、等待救援的期盼,但也看到了灾区群众的坚韧顽强,看到了抗洪一线人民子弟兵的奋不顾身,看到了党员干部、团员青年的责任担当,他们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竭尽全力。  灾难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生命的坚强与抗争,映照出人们抵抗灾难的勇气与团结,也映照出冷漠和旁观。有人在灾难现场勇往直前,也有人置身事外看热闹,甚至造谣生事。  洪灾当前,政府救灾力量发挥着核心和基础性作用。这一力量既包括来自党政机关和居民(村民)自治组织的党员干部,也包括承担救灾职责的相关部门,还有冲在一线的解放军武警战士,他们是抗洪抢险的主力军。此外,灾区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同样是减少灾难损失的重要途径。  洪灾令人猝不及防,救灾往往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专业救援队伍到来之前,以及救援过程中,都离不开自救。而防洪抗灾,更是一场保卫家园的“阻击战”,谁都不该置身事外。  观望和等待,只会延误时机。个体的力量是弱小的,但所有弱小的个体,能汇聚成强大的力量。  每一个公民都有积极参与救灾的责任。从法律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也就是说,公民参与救灾不仅是一种道德提倡,更是不可逃避的法律义务。面对救灾,每个人都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些袖手旁观、说风凉话者,实际是在逃避公民的责任;而那些制造和传播谣言、无事生非者,更有违法嫌疑,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公民权利意识上升、政府全面建立问责制度的背景下,包括网络监督在内的各种社会监督,也在促进和参与救灾工作。但是,面对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社会与个体的责任不能止于监督,而是需要一种“起而行”的态度。一个人的公民意识,不仅体现在自身权益遭侵害时站出来维权,也体现在对国家和法律要求的责任和义务不退缩、不逃避。  近年来,民间公益组织的救灾力量崛起,就是公民履行救灾义务的体现。中国历来有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的传统,还有许多“官主民办”“官民合办”的救灾组织,民间救灾组织也正在成为政府救灾的有效补充力量。  最近各地的洪灾救援中,许多民间公益组织将热心救灾的公民有序地组织起来,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配合当地政府展开救援与赈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只有人人在灾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让救灾体系更加完善,让救灾工作做得更扎实全面,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灾难所带来的损失。无论身处灾区,还是距灾区千里之外,无论因为职责的要求参与救灾,还是以普通公民、灾区群众的身份参与救灾,都应该少一点逃避,多一点担当;少一些冷言冷语,多一些实际行动。抗洪救灾工作是一场全民战役,洪水面前,谁都不是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