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1 18:2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消息二则
第一课时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学习目标:
了解新闻的基本常识,理解消息写作的“五要素”和“倒金字塔”结构。
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
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简练的特点。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导入: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我们将要学习的消息两则,就是这一时期新闻作品中的瑰宝。(板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请看学习目标。(大屏幕显示)
1、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
2、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简练的特点。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二)过渡语:今天我们刚刚接触新闻这种题材,有一定难度,不过老师相信咱们班的同学一定可以顺利达标,对不对?好,下面开展自学竞赛。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正确朗读课文
(一)讲述:请同学们听录音,及时给生字注音。(播放录音)
(二)过渡语:朗读比赛开始。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
学生朗读课文,有错即停,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地方。师板书生读错的字词,并表扬读音正确、声音响亮的学生。
(三)过渡语:好,下面大家把刚才读错的字齐读两遍。生齐读师板书的字音两遍。
估计易错的字音:摧枯拉朽 荻(dí)港 溃(kuì)退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把握文章结构
(一)讲述:好!大家会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继续开展自学竞赛,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引导学生看自学指导。(大屏幕显示)
默读课文,结合消息的有关知识,思考下面问题。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新闻的结构分为几部分?本文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分别是什么?
2、找出这则消息的要素(即五个W):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3、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迅速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样说?
4、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比较完整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
5、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具体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
你的告知方式和消息的哪些部分相对应?
(三)生自学,准备回答问题;师巡视,了解学情。
(四)师生交流,检查自学效果。
1、过渡语:时间到,我们来比一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
2、(1)首先回答第一题,某某同学你来回答。(若学生答得不完整,尖子生补充,还不完整,教师补充并板书;若学生回答正确,教师答“对”。)
教师点拨:新闻的结构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本文的导语是开头第1句。主体:渡江战斗……诸城进击中。结语:人民解放军……的命令。
(2)回答第二个问题,某某同学你来说。(若答不完整,尖子生补充,还不完整,师补充并板书。)
何时when 1949年4月20日
何地where 长江前线(芜湖—安庆)
何人who 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何事what 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何故why 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清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3)回答第三个问题,学生可能不会,教师要准确讲解。
明确答案:迅速告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完整地告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
万人渡过长江。
具体地告知: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迅速告知对应消息标题。完整地告知对应消息导语。具体地告知对应消息主体。
3、过渡语:刚才我们了解了新闻的结构,那么新闻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呢?下面继续自学。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品味消息语言
师:请看“自学指导”(大屏幕显示)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将答案写在检测纸上。五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一)导语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二)试分析下列划线词语的作用:
①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②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1、过渡语:停,我们比一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
2、教师公布答案,学生对照更正。
(一)大约,表估计,说明三十万不是准确数据,这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二)①“经营”写出了国民党军队的精心布置和准备,与“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形成对比,突出国民党军队的不堪一击。
②“风平浪静”不完全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还有抒情的色彩。“万船齐放,直取对岸”表现了胜利者稳操胜券的心态,透露出胜利者乐观轻松的心情。
3、教师点拨学生出错率高的地方。
估计可能出错的地方:第(二)题的②,学生可能回答不出作者的情感。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
4、学生质疑问难。
(1)过渡语:同学们,本节课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请大家举手提问(师生帮助解难)。
(2)学生读书,质疑问难。
5、补充、点拨:这则消息,以极其凝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胜利渡江的事实,赞扬了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六、当堂训练
荻( )港 溃( )退
cuī kū lā xiǔ( )
一导语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二)试分析下列划线词语的作用:
①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七、宣布下课
过渡语:这节课大家认真自学,已经当堂达标,下课!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