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朗读、译讲并背诵课文。
2. 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3.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答谢中书书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译讲并背诵课文;
2、体会文章通过不同角度表现的山川之美;
3、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答谢中书书》。(板题:答谢中书书)
二、出示作者及作品背景资料
1.作者介绍: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文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著有《陶隐居集》。
2.作品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三、出示目标
(一)请看学习目标:(投影显示)
1.能正确朗读、译讲并背诵课文;
2.体会文章通过不同角度表现的山川之美;
3.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二)过渡语:怎样实现目标呢?我们本节课主要通过四次“先学后教”,也就是四次竞赛来实现。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
(一)屏幕出示: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
1、听录音,给生字注音,注意字音、语速和停顿。
(二)过渡语:朗读比赛前,先听录音,注意字音、语速和停顿。
(三)学生听录音,给生字注音。
(四)屏幕出示:2、朗读比赛,比谁能模仿录音,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五)过渡语:朗读比赛开始。比谁能模仿录音,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其他同学发现错误立即举手更正。××你先读。
(六)指名朗读课文,有错即停,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地方。师在黑板左边板书读错的字词,并表扬读音正确、声音响亮的学生。
(七)1、过渡语:请看黑板,齐读生字两遍。
2、学生齐读师板书的字词两遍。
估计易错的字音:颓(tuí) 与(yù)
五、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课文
(一)过渡语: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正确朗读课文了,接着,开展第二场比赛。请看:
(二)屏幕出示: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课文
先把补充注释写到课文有关词语旁:
四时俱备:时,季节。俱,都。备,齐全。
沉鳞竞跃:竞,争着、争相。跃,跳出水面。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未复,不再。其,代词,这。奇,奇丽的景色。
再边看课文,边看注释和补充注解,练习翻译。五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注释,准备译讲;师巡视,了解学情。
(四)指名译讲。
1、过渡语:译讲比赛开始。请看译讲方法:
出示译讲方法: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字词,最后翻译句子。(人名、地名、时间不必解释。)
2、检查交流:指名学生逐句译讲课文,如发现错误,让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尖子生也不会,教师更正,并在黑板右边适当板书学生译错的字词。
3、讨论:小组内其他同学若还有疑难,就向本小组尖子生提出,让其讲解。
4.译讲完毕后,让同学们回顾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展示文章结构)
(五)过渡语:下面进行第三场比赛。请看:
六、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背诵课文
(一)屏幕出示:
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背诵课文
背 诵 指 导
反复背,反复读。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背诵课文。
(二) 学生自背。
(三) 同桌互背。
(四) 全班齐背。
(五) 指名背。
(六) 过渡语:第四场比赛是什么呢?请看:
七、第四次“先学后教”:比正确回答问题
(一)屏幕出示:
第四次“先学后教”:比正确回答问题
自 学 指 导
先自己思考,若不能独立解决,再向别人请教。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全文抓住“___”字写景,
先仰视“______”,再俯瞰“______”,又平视“_________”“_________”,
后又按时间分“___”与“___”两层来写,最后以感慨总括前文。
2、本文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其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二)后进生回答,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
(三)讨论:若学生点出以下答案,教师应给予肯定。
1.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美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晨 昏
2.所写景物特征: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
言外之意:作者能从这些美景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情溢于言表。
(四)教师点拨、拓展:
点拨:答此题的方法1、要在文段中找到能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2、结合句子仔细体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拓展:了解该如何描写景物(1、 抓住景物的特征;2、选好观察的角度;3、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七、当堂训练
1.默写《答谢中书书》
2.将“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拓展成一段优美的景物描写,注意展开联想和想象,50字左右。
要求:1、字体端正、纸面整洁。 2、时间8分钟。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