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3.1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2-22 05:3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生物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教科书 书 名: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5月
教学目标
1.阐明重组DNA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 2.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重组DNA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需的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基因工程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有关抗虫棉培育的相关报道视频,让学生对于重组DNA技术有个感性的认识,结合我国是棉花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棉花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棉铃虫的侵袭,这会使棉花大量减产。大量使用农药不仅提高了生产的成本,还会造成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如果能培育出自身就能抵抗棉铃虫的棉花九能解决这个问题。棉花本身不具“杀虫基因”,那从何种生物获取基因,又将如何处理该基因,给棉花细胞导入该基因呢? 【新知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介绍的“转基因番木瓜”的培育过程,思考科学家在培育过程中用了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应该具有哪些特征?教师从以下用途思考需要的基本工具:1.用于“准确切割DNA”。 2.用于“DNA片段再连接”。3.重组DNA分子导入。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知识,能够了解到重组DNA技术需要的基本工具有三个: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2.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3.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分子运输车”。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 学生阅读课本P71,说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别称、来源、作用特点。 别称:限制酶。2.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寻根问底1】限制酶存在于原核生物,为什么它不剪切自身的DNA?试推测其在原核生物中的作用。 学生通过联系必修二所学“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难分析出原核生物容易受到自然界外源DNA的入侵,但是,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防御机制。限制酶就是原核生物的一种防御性工具,当外源DNA侵入时,原核生物会利用限制酶将外源DNA切割掉,以保证自身的安全。限制酶不切割原核生物自身DNA的原因是原核生物中不存在该酶的识别序列或识别序列已经被修饰。 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特点:观察课本P71图3-2,结合必修二所学习的DNA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小试牛刀】完成学案上配套习题。 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结果: 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后产生两种形式的DNA片段的末端:(1)黏性末端 (2)平末端。 【探究活动一】各小组用EcoRI酶(剪刀)切割分配到的不同DNA片段,有何发现?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EcoRI酶的作用特点和结果。同时能理解不同DNA 分子用EcoRI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的黏性末端相同。 【寻根问底2】若EcoRI酶识别的序列发生了基因突变,该酶还能否继续发挥作用吗?为什么? 二、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 阅读课本P72,思考用哪种物质能将两个DNA片段再次连接起来?对两个DNA片段有什么要求? 1.E·coliDNA连接酶:该酶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得到的,只能将具有互补黏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 2.T4DNA连接酶:该酶从T4噬菌体中分离得到,既可“缝合”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又可“缝合”DNA片段的平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效率相对较低。 【探究活动二】用两种胶带分别模拟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将探究活动一的DNA片段进行连接。有何发现? 不同DNA分子片段只要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都可以用E·coliDNA连接酶连接。 【寻根问底3】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相同吗?尝试简要说明。 不相同。DNA连接酶是将两个DNA片段连接在一起,而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DNA片段上。 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分子运输车” 学生阅读课本P72,结合下图说出通常能将外源基因送进细胞的工具是什么?该工具有哪些特点。 常用载体:质粒。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很小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2.结合质粒的结构示意图,说出质粒能作为运载体的特点有哪些? (1)具有1个或多个限制酶切割的位点,供外源DNA片段(基因)插入其中。 (2)携带外源DNA片段的质粒进入受体细胞,能在细胞中自我复制。 (3)特殊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便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 【寻根问底4】天然的DNA分子是否可以直接用做基因工程载体?为什么?除了质粒作为载体外,还有哪些可以当作运输工具? 不可以。具有能自我复制、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有标记基因及对受体细胞无害等特点的DNA分子才可以直接用作基因工程的载体。实际上天然的DNA分子一般不完全具备上述条件,往往需要进行人工改造后才能用于基因工程操作。 【探究活动三】各小组用EcoRI酶(剪刀)、DNA连接酶(胶带)将外源DNA分子和质粒进行剪切和拼接,你能有哪些发现? 请各组展示用EcoRI酶切割外源DNA和质粒后,会出现哪些不同DNA片段的连接方式?目的基因自身环化、质粒的自身环化、目的基因和质粒的随意连接。 【寻根问底5】为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利用两种限制酶(双酶切法),但要确保质粒上也有这两种酶的切割位点。 【随堂练习】1.关于限制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限制酶是一种酶,只识别GAATTC碱基序列 B.EcoRI切割的是G—A之间的氢键 C.限制酶一般不切割自身的DNA分子,只切割外源DNA D.限制酶只存在于原核生物中 2. DNA连接酶催化的反应是(C) A.DNA复制时母链与子链之间形成氢键 B.黏性末端碱基之间形成氢键 C.两个DNA片段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的连接 D.A、B、C都不正确 3.作为基因的运输工具——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及理由是 (A) A.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地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以便提供大量的目的基因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表达 C.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便为目的基因的表达提供条件 D.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以便于进行筛选 4.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见的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C) ①能自主复制 ②不能自主复制 ③结构很小 ④是蛋白质 ⑤是环状RNA ⑥是环状DNA ⑦能“友好”地“借居” ①③⑤⑦ B. ②④⑥ C.①③⑥⑦ D.②③⑥⑦ 【板书设计】 重组DNA 技术的基本工具 1.用于“准确切割DN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 2.用于“DNA片段再连接”: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 3.重组DNA分子导入: 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分子运输车”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