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22 梦回繁华
——赏千古名画,探未解之谜
创作背景
本文围绕《清明上河图》,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主题内容
基本信息
画卷作者
历史价值
环节一:自读理繁华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北宋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第3段: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第4段: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后段描写汴京市区的街道。
第3段和第4段都写汴京的繁华景象,为什么不组合成一段,而要分成两段说明呢?
第3段:概括总写繁华景象
第4段:具体描绘繁华景象
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关系
作者按空间顺序进行介绍
汴京近郊风光
开卷
中段
汴河两岸繁华景象
汴京市区街道
后段
空
间
顺
序
环节二:细读说繁华
1
2
3
仔细阅读第4段,对照《清明上河图》局部图,说说从哪里景象中可以看出“繁华”?
1
2
3
4
1
2
3
4
近郊风光:
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碳的毛驴驮队。
毛驴驮队
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
众多仆从簇拥
近郊风光:
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
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
舳舻相接、沉重的粮包
桥的两端紧连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紧连街市
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
呼应相接
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
聚集围观、无暇一顾
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备。
一应俱备
各类店铺经营着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
各类店铺
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休眠整容,应有尽有。
应有尽有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无所不备
回顾:第4自然段中运用了大量的四字短语:
舳舻相接 规模宏敞 车水马龙 热闹非凡 呼应相接 挥臂助阵 街道纵横 房屋林立 一应俱全 应有尽有 摩肩接踵 络绎不绝 各行各业 无所不备
繁华
空前的繁荣
链接:清明上河图的名字是宋徽宗题名的。宋徽宗的题名来自《后汉书·班彪传》,“清明之世”指东汉光武年间。当时,西汉末年衰败,绿林、赤眉的战乱后,社会逐步稳定,生产恢复,各方面蓬勃发展。因此,宋徽宗将其统治下的汴京比作光武中兴、太平盛世。地图上汴河居北,处上位,故称上河。
第2段: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建炎之后,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幅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透过此观念来审视这幅千古名作,我们会发现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
第5段: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
盛世假象、内忧外患、
隐藏背后的心情,不是一般的热闹
?
环节三:再探“繁华”
再次查看自己手中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图,说说从哪里景象中可以看出这样的“繁华”是虚假的?
行乞之景——
防备松懈之景——
冗官冗员怠政之景——
“马”奔闹市之景——
官员抢道之景——
船桥碰撞之景——
商贾侵街之景——
课文是怎样围绕“繁华”来说明《清明上河图》的?你对这种“繁华”有怎样的理解?
宋朝城市经济的繁华;
张择端绘画技艺的繁华;
南宋人梦想的繁华;
繁华只是表象,它掩盖了当时十分严重的内忧外患。
环节四:穿越悟“繁华”
怎样理解文章题目《梦回繁华》?
梦中回到某个地方
梦回繁华
谁梦回?
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
张择端:警示、怀念
现代人:热爱、赞美、想念、追忆、传承
文章标题“梦回繁华”有哪些深意?
1.清明上河图让我们回忆古文明的灿烂,希望我们的下一代继承并弘扬这种繁华。
2.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南宋人民渴望国家统一,回到当年繁华太平年代的强烈愿望。
3.梦回繁华既有对宋朝科技文化繁荣的骄傲,又有对近代丢失中华文明先进性的遗憾。题目四个字倾注了作者对艺术的向往以及对文明传承和弘扬的愿景。
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结构和内容的阐述,介绍了北宋汴京的生活面貌,描摹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展现了一派繁荣景象,肯定了《清明上河图》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认识,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主旨归纳
再读课文,说说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幼读书游学于汴京,徽宗朝进入翰林,据张著题跋,“后习绘画”,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市街、城郭,自成一家。
引用:引用文献资料使说明更具有权威性。
环节五:说明方法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28.7厘米。
列数字:说明了画作的尺寸,使读者对这幅画的规模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打比方:形象地概括了画作的特点,将专业性很强的内容解说得通俗可感,给人带来一种艺术感。
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
摹状貌:形象地描写了画作中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了拱桥周围热闹非凡的景象。
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作比较:突出《清明上河图》“线条遒劲,笔法灵动”的特征。
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
举例子:具体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细节刻画真实的特点。
创作背景
回顾文章介绍顺序:
*主题内容
基本信息
画卷作者
历史价值
“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知人论世”是阅读作品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是孟子提出的:“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意思是读书必须了解作者的为人,研究其所处的时代。因此,我们在鉴赏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尽量利用现存的文献资料和后人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和精神世界。
拓展延伸
知人
论世
“知人论世”的基本原则
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
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
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必须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者的生平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读者更深刻、更透彻、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情感。
张择端,主要活动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生卒年不详,山东东武人,字正道,又字文友。幼读书游学于汴京,徽宗朝进入翰林,据张著题跋,“后习绘画”,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市街、城郭,自成一家。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相传为他所画。
画卷的作者
积累拓展
西湖争标图
毛宁,1975年生,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研究领域主要有艺术史及艺术理论。代表论著有《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论中国佛教艺术的本土化与世俗化》《从女神头像到钟虡铜人——试论先秦人物雕塑的风格演变》等.
走近作者
必备知识
本文选自《中外绘画名作八十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该书选取中外各个民族、各个时代、各个流派的传世经典绘画作品,由国内著名美术评论家进行讲解、评析,资料翔实,语言深入浅出。《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风俗画,生动记录了我国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既是当年繁荣的见证,又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创作背景
必备知识
梦回繁华
高超的绘画技艺
不朽的传世佳作
《清明上河图》的背景、作者
北宋繁荣局面
画家张择端
铺垫
具体介绍
《清明上河图》
基本信息(略)
主体内容(详):开卷处、中段、后段
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详)
结构梳理
积累拓展
风俗画
风俗画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表现社会风俗习惯及人民劳动生活的一种绘画形式。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如辽阳、望都等地墓室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中便描绘了古代宴客以及杂耍的场景。宋代是中国风俗画创作的高峰期,李唐的《村医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李嵩的《货郎图》、左建的《农家迎妇图》、朱光普的《村田乐事图》等,均为一代名作。风俗画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下阶层的生活面貌,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画 名 作 者 主要内容
《洛神赋图》
[东晋]
顾恺之
描绘了曹植与洛水女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步辇图》
[唐]
阎立本
描绘唐太宗在宫内接见松赞干布派来迎接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唐宫仕女图》
[唐]张萱、
周昉
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仕女众生相
画 名 作 者 主要内容
《五牛图》
[唐]韩滉
图画五牛,形象不一,姿态各异,传神表现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
顾闳中
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在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千里江山图》
[北宋]
王希孟
画中描绘了冈峦起伏的群山和烟波浩渺的江湖
《清明上河图》
[北宋]
张择端
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画 名 作 者 主要内容
《富春山居图》
[元]
黄公望
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
《汉宫春晓图》
[明]仇英
主要描绘了初春时节宫闱之中的日常琐事
《百骏图》
[清]
郎世宁
描绘了姿态各异的百匹骏马放牧游息的场面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唐代·阎立本
《步辇图》
东晋·顾恺之
《洛神赋图》
拓展提升
唐代·张萱、周昉
《唐宫仕女图》
唐代·韩滉
《五牛图》
五代·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北宋·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元代·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明代·仇英
《汉宫春晓图》
清代·郎世宁
《百骏图》
课外阅读《〈清明上河图〉的故事》《解读〈清明上河图〉》《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等书,进一步了解这幅名画。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