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春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烽火”“破”“时”“抵”等词语。
2.掌握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诗歌内容并赏析诗歌名句。
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时伤别、忧国思亲的情感,以及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可贵精神。
〖学习重点〗
1.诵读诗歌,品味语言,理解诗歌内容并赏析诗歌名句。
2.读出诗歌的感情,感受杜甫的伟大人格。
〖学习难点〗
读出诗歌的感情,感受杜甫的伟大人格。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进程〗
一、复习导入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说的是谁呢?是杜甫。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春望》,感受一下他的情怀。
二、有关资料
1.作者简介:
杜甫(712 ~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他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他的诗反映时事,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2.背景资料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长安城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三、预习设计
㈠根据课文填空
1.以天下之所顺,__________________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
3.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㈡根据理解默写
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歌咏人生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㈢文学常识填空
1.陶渊明,名 ,字 ,东晋时期著名的 诗人、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别号 。散文首推《 》。
2.杜甫,字 ,自号 ,是我国 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 ”;又由于他忧国忧民,被誉为“ ”。代表作品有:“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
㈣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溅( ) 烽( )火 搔( ) 簪( ) 结lú( ) 车马xuān( ) yōu( )然
四、朗读诗歌
听音频朗读,读准字音,划出节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疏通诗意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国( )破( )山河在,城( )春草木深( )。
⑵感时( )花溅泪,恨别( )鸟惊心。
⑶烽火( )连三月,家书抵( )万金。
⑷白头搔( )更短,浑( )欲( )不胜( )簪。
2.把全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赏析诗歌
1.诗的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诗的颔联写到“花”“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诗的颈联以叙事为主,“连三月”“抵万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尾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七、课堂总结
1.诗歌主旨
2.写作特色
3.板书设计
八、课堂检测
㈠理解性默写:
1.杜甫《春望》中写望中之所见,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春望》中写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春望》中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的《春望》中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阅读《春望》,回答问题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___
到_________。
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 请作简要赏析。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令人引起对往日京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九、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
2.预习《雁门太守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春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烽火”“破”“时”“抵”等词语。
2.掌握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诗歌内容并赏析诗歌名句。
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时伤别、忧国思亲的情感,以及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可贵精神。
〖学习重点〗
1.诵读诗歌,品味语言,理解诗歌内容并赏析诗歌名句。
2.读出诗歌的感情,感受杜甫的伟大人格。
〖学习难点〗
读出诗歌的感情,感受杜甫的伟大人格。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进程〗
一、复习导入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说的是谁呢?是杜甫。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春望》,感受一下他的情怀。
二、有关资料
1.作者简介:
杜甫(712 ~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他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他的诗反映时事,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2.背景资料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长安城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三、预习设计
㈠根据课文填空
1.以天下之所顺,__________________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
3.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㈡根据理解默写
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歌咏人生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㈢文学常识填空
1.陶渊明,名 ,字 ,东晋时期著名的 诗人、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别号 。散文首推《 》。
2.杜甫,字 ,自号 ,是我国 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 ”;又由于他忧国忧民,被誉为“ ”。代表作品有:“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
㈣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溅( ) 烽( )火 搔( ) 簪( ) 结lú( ) 车马xuān( ) yōu( )然
四、朗读诗歌
听音频朗读,读准字音,划出节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疏通诗意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国( )破( )山河在,城( )春草木深( )。
⑵感时( )花溅泪,恨别( )鸟惊心。
⑶烽火( )连三月,家书抵( )万金。
⑷白头搔( )更短,浑( )欲( )不胜( )簪。
2.把全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赏析诗歌
1.诗的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诗的颔联写到“花”“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诗的颈联以叙事为主,“连三月”“抵万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尾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七、课堂总结
1.诗歌主旨
2.写作特色
3.板书设计
八、课堂检测
㈠理解性默写:
1.杜甫《春望》中写望中之所见,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春望》中写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春望》中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的《春望》中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阅读《春望》,回答问题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___
到_________。
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 请作简要赏析。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令人引起对往日京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九、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
2.预习《雁门太守行》。
参考答案
三、㈠1.攻亲戚之所畔。2.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3.曾益其所不能。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㈡1.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2.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㈢1.潜 元亮 山水田园 五柳先生 桃花源记 2.子美 少陵野老 唐 现实 诗史 诗圣 三吏 三别
㈣jiàn fēnɡ sāo zān 庐 喧 悠
五、1.⑴国都。 陷落。 长安城。 草木茂盛,指人烟稀少。⑵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怅恨离别⑶代战争。值,相当。⑷用手指轻轻地抓。简直。要,就要。能够承受、禁得起。
2.国都破碎不堪,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只有荒草长得特别茂盛。感时伤世,花儿在流泪;怨恨别离,鸟也在啼叫,惊动人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六、1.国都、山河、草木。描绘出山河依旧、国都残破不堪、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山河破碎的忧愤。
2.鸟语花香的景象本是赏心悦目的,让人欣喜的,可诗人面对此情此景却“溅泪”“惊心”,可见诗人内心伤感的程度之深。此句诗,诗人以乐景衬哀情,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痛之情。
3.夸张。极言战争时间之长,家书之珍贵。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家思乡之情。
4.“白头”的意象,“搔”的动作,刻画了一个因焦虑、伤感而频频搔头的诗人形象,突出诗人伤时、忧国、思家、悲己的心情。
七、1.这首诗描写了都城沦陷后春日远眺中见到的荒凉、冷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怀,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2.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开篇两句写国都被叛军占领,城池破败,杂草丛生,一片荒凉的景象。繁华的京城尚且如此,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可想而知。三、四两句,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诗人明写景,实抒情,在景中寄予无限悲伤之情。
⑵用词传神,动人心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颔联“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颈联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尾联“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3.
八、㈠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㈡1.望 山河草木 花鸟
2.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2分)
3.示例:①诗人触景生情,原本能愉悦心情的花鸟,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更烘托了自己“感时”、“惜别”之悲。
②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感时”、“惜别”之悲。
4.答案:忧围伤时、念家悲己(意思对即可,2分)
5.B(2分)
望中所见——山河在、草木深
望中所感——花溅泪、鸟惊心 望中所思——烽火、家书
望中所想——白头、不胜簪
感时
忧国
春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春望》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烽火”“破”“时”“抵”等词语。
2.掌握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诗歌内容并赏析诗歌名句。
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时伤别、忧国思亲的情感,以及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品味语言,理解诗歌内容并赏析诗歌名句。
2.读出诗歌的感情,感受杜甫的伟大人格。
〖教学难点〗
读出诗歌的感情,感受杜甫的伟大人格。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进程〗
一、复习导入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说的是谁呢?是杜甫。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春望》,感受一下他的情怀。
二、有关资料
1.作者简介:
杜甫(712 ~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他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他的诗反映时事,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2.背景资料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长安城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三、预习设计
㈠根据课文填空
1.以天下之所顺,__________________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
3.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答案:1.攻亲戚之所畔。2.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3.曾益其所不能。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㈡根据理解默写
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歌咏人生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2.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㈢文学常识填空
1.陶渊明,名 ,字 ,东晋时期著名的 诗人、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别号 。散文首推《 》。
2.杜甫,字 ,自号 ,是我国 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 ”;又由于他忧国忧民,被誉为“ ”。代表作品有:“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
答案:1.潜 元亮 山水田园 五柳先生 桃花源记 2.子美 少陵野老 唐 现实 诗史 诗圣 三吏 三别
㈣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溅( ) 烽( )火 搔( ) 簪( ) 结lú( ) 车马xuān( ) yōu( )然
答案:jiàn fēnɡ sāo zān 庐 喧 悠
四、朗读诗歌
听音频朗读,读准字音,划出节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疏通诗意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国( )破( )山河在,城( )春草木深( )。
⑵感时( )花溅泪,恨别( )鸟惊心。
⑶烽火( )连三月,家书抵( )万金。
⑷白头搔( )更短,浑( )欲( )不胜( )簪。
答案:⑴国都。 陷落。 长安城。 草木茂盛,指人烟稀少。⑵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怅恨离别⑶代战争。值,相当。⑷用手指轻轻地抓。简直。要,就要。能够承受、禁得起。
2.把全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国都破碎不堪,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只有荒草长得特别茂盛。感时伤世,花儿在流泪;怨恨别离,鸟也在啼叫,惊动人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六、赏析诗歌
1.诗的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国都、山河、草木。描绘出山河依旧、国都残破不堪、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山河破碎的忧愤。
2.诗的颔联写到“花”“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鸟语花香的景象本是赏心悦目的,让人欣喜的,可诗人面对此情此景却“溅泪”“惊心”,可见诗人内心伤感的程度之深。此句诗,诗人以乐景衬哀情,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痛之情。
3.诗的颈联以叙事为主,“连三月”“抵万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极言战争时间之长,家书之珍贵。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家思乡之情。
4.尾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白头”的意象,“搔”的动作,刻画了一个因焦虑、伤感而频频搔头的诗人形象,突出诗人伤时、忧国、思家、悲己的心情。
七、课堂总结
1.诗歌主旨
这首诗描写了都城沦陷后春日远眺中见到的荒凉、冷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怀,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2.写作特色
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开篇两句写国都被叛军占领,城池破败,杂草丛生,一片荒凉的景象。繁华的京城尚且如此,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可想而知。三、四两句,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诗人明写景,实抒情,在景中寄予无限悲伤之情。
⑵用词传神,动人心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颔联“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颈联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尾联“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3.板书设计
八、课堂检测
㈠理解性默写:
1.杜甫《春望》中写望中之所见,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春望》中写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春望》中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的《春望》中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㈡阅读《春望》,回答问题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___
到_________。
答案:望 山河草木 花鸟
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 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2分)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答案:示例:①诗人触景生情,原本能愉悦心情的花鸟,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更烘托了自己“感时”、“惜别”之悲。
②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感时”、“惜别”之悲。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忧围伤时、念家悲己(意思对即可,2分)
5.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令人引起对往日京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答案:B(2分)
九、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
2.预习《雁门太守行》。
望中所见——山河在、草木深
望中所感——花溅泪、鸟惊心 望中所思——烽火、家书
望中所想——白头、不胜簪
感时
忧国
春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
《春望》
杜甫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说的是谁呢?是杜甫。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春望》,感受一下他的情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烽火”“破”“时”“抵”等词语。
2.掌握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诗歌内容并赏析诗歌名句。
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时伤别、忧国思亲的情感,以及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品味语言,理解诗歌内容并赏析诗歌名句。
2.读出诗歌的感情,感受杜甫的伟大人格。
〖教学难点〗
读出诗歌的感情,感受杜甫的伟大人格。
杜甫(712 ~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他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他的诗反映时事,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1.作者介绍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长安城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2.背景资料
1.以天下之所顺,______________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
3.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攻亲戚之所畔
富贵不能淫
㈠根据课文填空
威武不能屈
曾益其所不能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歌咏人生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㈡根据理解默写
㈢文学常识填空
1.陶渊明,名____,字 ______,东晋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诗人、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别号__________,散文首推《__________》。
2.杜甫,字 ,自号 ,是我国 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 ”;又由于他忧国忧民,被誉为“ ”。代表作品有:“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
潜
元亮
山水田园
五柳先生
桃花源记
子美
少陵野老
唐
现实
诗史
诗圣
三吏
三别
溅( ) 烽( )火
搔( ) 簪( )
结lú( ) 车马xuān( ) yōu( )然
㈣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àn
fēnɡ
sāo
zān
庐
喧
悠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听音频朗读,读准字音,划出节奏。
国 破山河在,城 春草木深。
国都
陷落
长安城
草木茂盛,指人烟稀少
国都破碎不堪,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只有荒草长得特别茂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为国家的
时局而感伤
怅恨离别
感时伤世,花儿在流泪;怨恨别离,鸟也在啼叫,惊动人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值,相当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代战争
白头搔更短, 浑 欲不胜簪。
用手指轻轻地抓
简直
要
能够承受
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古诗今译
国都破碎不堪,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只有荒草长得特别茂盛。感时伤世,花儿在流泪;怨恨别离,鸟也在啼叫,惊动人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1.诗的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国都、山河、草木。描绘出山河依旧、国都残破不堪、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山河破碎的忧愤。
2.诗的颔联写到“花”“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鸟语花香的景象本是赏心悦目的,让人欣喜的,可诗人面对此情此景却“溅泪”“惊心”,可见诗人内心伤感的程度之深。此句诗,诗人以乐景衬哀情,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痛之情。
3.诗的颈联以叙事为主,“连三月”“抵万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极言战争时间之长,家书之珍贵。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家思乡之情。
4.尾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白头”的意象,“搔”的动作,刻画了一个因焦虑、伤感而频频搔头的诗人形象,突出诗人伤时、忧国、思家、悲己的心情。
1.诗歌主旨
这首诗描写了都城沦陷后春日远眺中见到的荒凉、冷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怀,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开篇两句写国都被叛军占领,城池破败,杂草丛生,一片荒凉的景象。繁华的京城尚且如此,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可想而知。三、四两句,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诗人明写景,实抒情,在景中寄予无限悲伤之情。
2.写作特色
⑵用词传神,动人心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颔联“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颈联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尾联“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春望
3.板书设计
望中所见——山河在、草木深
望中所感——花溅泪、鸟惊心
望中所思——烽火、家书
望中所想——白头、不胜簪
感时
忧国
1.杜甫《春望》中写望中之所见,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春望》中写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㈠理解性默写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杜甫的《春望》中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杜甫的《春望》中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㈡阅读《春望》,回答问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___ 到_________。
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 请作简要赏析。
望
山河草木
花鸟
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示例:①诗人触景生情,原本能愉悦心情的花鸟,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更烘托了自己“感时”、“惜别”之悲。
②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感时”、“惜别”之悲。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忧围伤时、念家悲己(意思对即可,2分)
5.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B
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令人引起对往日京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1.背诵默写全诗;
2.预习《雁门太守行》。
再 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