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群落的结构》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生物《群落的结构》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10-29 18:2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9张PPT。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一个种群K值得是否变化?如果变化,那怎样变动?
2、识记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3、学习种群数量变化,对于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吗?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条件下,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归纳:三、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种群的数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因此,凡是影响上述种群特征的因素,都会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自然因素: 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人为因素:人类的活动 (2)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 归纳:四、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1.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B例( 05全国卷I)2、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
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
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
水平上
A. 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 种群增长量最大
C. 种群数量最大
D. 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K时间K/2种群数量2.(2002高考)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管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D(07理综I)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D4、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步骤:
(1)提出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2)作出假设: 。
(3)讨论探究思路:问题
(4)制定计划:
(5)实施计划:
(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7)表达和交流:
(8)进一步探究:步骤:
(1)提出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2)作出假设: 。
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型曲线。血细胞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一种仪器。
计数时,常采用样方法。 (3)讨论探究思路1、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 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计算公式: 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可算出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的公式:2.5×104a(a为小方格内酵母菌数) 1、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采取
怎样的措施? 摇匀试管取1mL酵母菌培养液稀释n倍后,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所得数值乘以n×2.5×104,即为10mL酵母菌液中酵母菌个数。2、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只计数相邻两边的酵母菌数。
实验原理
(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型曲线。探究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第 1 天第 4 天第 6 天第 7 天死亡活菌数第3节 群落的结构学习目标:
1、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有哪些差别 ?
2、种间关系主要有哪几种?
3、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讨论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一、群落的概念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特征: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等。群落的物种组成常绿阔叶林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二者的区别吗?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数变化? 营巢鸟??? 高等植物
哥伦比亚? 1395种?? ? ??? 佛罗里达? 2500种
巴拿马? 1100种????? ? ?? 马萨诸塞? 1650种
佛罗里达? 143种???? ? ?? 拉布拉多? 390种
纽芬兰? 118种???????? ? 巴芬岛? 218种
格陵兰? 56种群落的物种组成比较下列物种组成的多少?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平原---山地
草地---林地
远离大陆的岛屿---大陆附近的岛屿
群落间的过渡地带---非过渡地带种间关系 1、如何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
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
4、资料1和资料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资料分析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捕 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捕 食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竞 争竞争的结果水稻和稗子的竞争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寄 生菟丝子一方受益,一方受害寄生的结果: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豆科植物和菌瘤根互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
互利共生传粉、传播种子动物与植物的互利共生。
互利共生种间关系(“+”表示有利,“-”表示有害)++彼此有利,彼此依赖地衣、根瘤+-一方有利,一方受害彼此抑制--种群A得利 种群B有害+-蛔虫和人水稻和稗草羊与草
狼与羊下列生物的关系是竞争还是捕食?1、桦木林中出现云杉幼苗后,不断生长,最终桦木林被云杉林取而代之。
2、狼以兔为食,兔以草为食。下列生物的关系是共生还是寄生?1、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
2、白蚁与它肠内的鞭毛虫
3、菟丝子与大豆
4、根瘤菌与大豆
5、鸟与羽虱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 )
A. 共生????? B.竞争 C. 寄生??????????D. 捕食A采蜜的蜜蜂回巢后便围绕蜂房以跳舞的方式将发现的蜜源告诉同伙,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 )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ABAAABB共生捕食竞争123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4寄生1、垂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2、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鹰、杜鹃、黄鹂等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山雀、莺、啄木鸟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血雉、画眉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2、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的密度也有差别。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
A. 有效避免竞争????? 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C. 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D. 以上都正确D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以下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