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6 20:4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孟子》
富贵不能淫
学习目标
1、能正确熟练朗读、译讲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能够阐述“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并举例说明。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
自学指导
请听录音并跟着录音小声读,听准字音,给生字注音,比谁能够模仿录音,正确地朗读课文。
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课文
自学指导
请边看课文边看课下注释及补充注释练习翻译。6分钟后检测,比谁能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如有疑难,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1)岂:难道 (2)安居:安静 (3)是:这 (4)焉:怎么,哪里 (5)子:你(6)命:教导、训诲(7)之:去,到(8)戒:告诫 (9)戒:谨慎(10)居:居住(11)居:住所(12)之:的 (13)得:实现(14)移:改变,动摇。使动用法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 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 敬必戒,无违夫子!’
难道
安静

怎么,哪里

教导、训诲
去,到
告诫
谨慎
真正,确实
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通“汝”,你
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行冠礼
丈夫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 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 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居住
住所
准则,标准
顺从
正确的
实现
遵循
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改变、动摇
使…屈服
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以顺从为原则 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 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思扰乱,贫贱不能使他的气节改变,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第三次“先学后教”:比背诵课文
自学指导
结合“背诵提示”, 一层一层,反复记忆。 四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背诵第1、2自然段。
背诵提示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________,安居_________。”
孟子曰:“__________?子未学礼乎?__________,父命之;_________,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________,毕敬毕戒,________!’_________,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行天下之大道。得志,________;不得志,_______。
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第四次“先学后教”:比正确回答问题
自学指导
先自己思考,若不能独立解决,向别人请教。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怎样的?
2、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
3、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4、比较“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5、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6、孟子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什么?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
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怎样的?
2、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算不上大丈夫。
真正的大丈夫,应以仁义道德为本;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块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坚守仁义;不论身处什么境遇,都不改变志向。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3、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4、比较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5、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 )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
6、孟子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什么?
威武不能屈——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
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
当堂训练
默写全文。
要求:书写规范,无一错别字。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三)你讲我讲,感受英雄
写作特色:
1语言含蓄幽默,讽刺深刻尖锐。
2运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