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愚公移山》核心素养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愚公移山》核心素养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9 14:0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愚公移山》核心素养练
一、表现手法知识点训练
1.文中多用对比、衬托手法,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愚公似愚而智,智叟似智而愚。这样写,加重了对比色调,增强了讽刺效果。
B .遗男“助之”与智叟“止之”对比鲜明,更显示出智叟目光短浅、态度消极。
C .写太行、王屋二山之高大,运土路程之遥远,衬托出愚公的过人胆识与气魄。
D .其妻献疑与智叟讥笑形成对比,凸显愚公之妻支持移山的坚定立场和决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对比、衬托手法的理解。D项,原文中并未体现愚公之妻支持移山的坚定立场和决心,且其妻献疑与智叟讥笑没有形成对比。
2.【2020·阜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
(乙)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柟梓豫章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②也。及其得柘棘枳枸③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
(节选自《庄子·山木》)
(注)①柟豫章:都是端直好木。②眄睨:斜视。③柘棘枳枸:都是有刺的小树。
(甲)(乙)两个文段在塑造形象时分别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答案:【甲】文段在塑造大鹏鸟的形象时,运用了比喻、夸张、想象的写作手法;【乙】文段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刻画了腾猿的形象。
二、表现手法能力点训练
1. (四川雅安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什么依据?请结合原文材料用自己的话简答。
答案:胸有大志(或热爱国家)的人。①年轻时,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②做官后,常常情绪激昂地讨论天下事,不顾自身利益。③常自我鼓励,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可从直接描写人物的语句着手,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来概括人物形象。另外,要格外注意文中带有评价性的语句,如“每以天下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