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综合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综合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9 14:0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拂乱( ) 忧患(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____________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____________
(3)衡于虑,而后作 作:____________
(4)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____________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
(2)困于心,衡于虑“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
(3)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1)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________ 今义:士兵
(2)征于色,发于声
古义:________ 今义:征讨
(3)而后喻
古义:________ 今义:比喻
5.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百里奚举于市
B.行拂乱其所为
C.人恒过
D.劳其筋骨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理解型默写。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谈“死于安乐”这一内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揭示一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它与《大学》《诗经》《论语》并称为“四书”。
B.文章开头用排比句列举了六位由卑微而显贵的历史人物的事例,为下文的论 述奠定了事实基础。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句在第一段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本文在论述人才的造就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0.两千多年来,孟子的许多思想一直对后人有着深远影响。请结合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03 拓展延伸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雨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教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牙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牙,鲍叔牙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伸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伸囚焉。鲍叔牙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牙既进管伸,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牙能知人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人恒过 恒:___________
(2)而后作 作:___________
(3)鲍叔牙终善遇之 遇:___________
(4)及小白立为桓公 及:___________
1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14.【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5.【甲】文告诉我们“磨难造就人才”,【乙】文中的管仲经历了哪些磨难?管仲的成功,还借助于哪些外在因素?
答案解析:
1.quǎn yuè gé biì fú huàn
2.(1)选拔、任用(2)常常(3)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4)在国内
3.(1)曾增增加(2)衡横梗塞、不顺(3)拂弼辅佐
4.(1)狱官(2)征验、表现(3)了解、明白
5.A
6.(1)(一个人)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2)(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7.(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8.A(解析:A.《诗经》不是“四书”之一,应为《中庸》。)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①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②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根难甚至痛苦的磨炼。③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
11.(1)常常(2)奋起。文中指有所作为(3)对待(4)等到,到了
12.九合诸候/一民天下/管仲之谋也
13.(1)(通过这些)来让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2)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当政,齐担公因此称霸天下。
14.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
15.磨难:管仲贫困、管仲囚焉。外在因素:好友鲍叔牙在生活上的帮勤,在危难时的推荐;齐桓公不计前嫌,量才而用。
附【乙】文参考译文: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伸里贫穷,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始终对管仲很好,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后来,鲍叔牙侍春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牵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恒公以后,公子纠被杀,管仲被囚禁,鲍叔牙就向齐恒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齐福公因此称霸天下,多次会合诸候,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绝叔牙推荐了管伸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体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儿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牙能够识别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