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课题:第六节 芽的类型和结构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芽的种类,描述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过程。
2.能力目标
描述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概述顶芽发育和侧芽发育的辩证关系,列举顶端优势在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课下以小组为单位,仔细做好观察枝芽结构的实验,为学好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茎的结构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实验材料及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5分钟
说出根尖的结构各功能
氮磷钾对作物生长有什么功能
学生回忆、看书等,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必要的要进行板演。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3分钟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描绘了初春时节各种植物竞相吐粉争艳、发芽返青的怡人景象。花的开发、枝叶的展放,都与芽发育有密切的关系。
你对芽有何了解?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课堂预习
预设为探究铺垫
引导探究
层层推进
6分钟
阅读课本第29页第二、三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芽的着生位置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哪几种类型?什么是顶芽?什么是侧芽?
2.按照将来发育结果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哪几种类型?
3.枝芽、花芽、混合芽将来分别发育成什么?
学生回答(学生讨论,依次让学生找出并认识各种类型的芽。)
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18分钟
对照课本30页“枝芽结构模式图”,认识枝芽的结构
枝芽的中间部分是 ,芽轴顶端的结构是 ,芽轴四周有 ,生长点外侧的突起是 ,幼叶与芽轴之间的小突起是 。
(3)伸长区的细胞出现液泡,能 。
(4)根尖顶端的帽状结构是 ,它有 作用。
实验:观察枝芽的结构
1.参照课本30页方法步骤,观察枝芽,并回答:
你观察到了枝芽的哪些结构?
2.朗读课本31页第一自然段,将枝芽每部分的发育情况进行连线
3、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功能
1、 :内层为 ,分布有筛管,运输有机物。
2、 :有分裂增生能力,使茎逐年加粗。
3、 :内有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4、 :储存营养物质。
4、顶端优势:
1、概念:
2、何时应该去除顶端优势,何时应该保留顶端优势?
小组间合作交流
积极动手、
认真思考、
仔细观察、
勇敢发言
认真阅读课本作出合理的发言
说出为什么
知识整合
迁移应用
8分钟
1.为什么说枝芽是尚未伸展的枝条?
2、怎样合理利用顶端优势?
学生分析、交流。
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
5分钟
1.?按照芽着生位置不同,可以把芽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2.?按照芽将来发育结果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3、顶芽和侧芽发育的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______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______。
4、 (2006·湖南益阳中考)在一个枝芽中,位于幼叶叶腋里的突起是( )。
A.叶原基 B.芽原基 C.生长点 D.芽轴
5、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树木,在它们树干的横切面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年轮。一个年轮内的木材特点是( )。
A.春材到秋材,质地由疏松到致密,颜色由浅到深
B.春材到秋材,质地由致密到疏松,颜色由深到浅
C.秋材到春材,质地由致密到疏松,颜色由深到浅
D.秋材到春材,质地由疏松到致密,颜色由浅到深
6.美丽的鲜花是由什么发育成的?( )
A.花芽 B.花蕊 C.枝条 D.枝芽
2.按照着生的位置来区分,芽可以分为( )。
A.枝芽和花芽 B.顶芽和侧芽 C.枝芽和混合芽 D.侧芽和花芽
3.枝芽的生长点的作用是( )。
A.长出侧芽 B.长出幼叶 C.产生新的芽结构 D.发育成茎
7.茎输导有机物的结构是( ),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
A.髓 B.导管 C.筛管 D.树皮
8.对果树每年都剪去过密、过长和细弱的枝条,其主要目的是( )。
A.使果树向高处生长 B.使有机物集中运输到健壮的枝条
C.减少枝条,降低蒸腾作用 D.促进枝条分叉,增加产量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
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
注:参评教案必须为详案,若有导学案、课件等要一并提交。
板书设计:
芽的结构和功能
芽的类型
按着生位置分:
按发育结果分:
芽的结构和发育
1观察枝芽的结构:
2木本植物静的结构和功能
3 顶端优势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学生观察、观看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芽的类型和试验,了解芽的分类和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掌握枝芽的结构和功能及顶端优势的应用。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初步了解科学的实验方法,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