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同步课件(人教版必修3)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同步课件(人教版必修3)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2-31 21:0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课时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课时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
如果我们班所有人坐上一艘小船, 在大海上航行。突然,年久失修的小船漏水,就要沉没,大海茫茫,没有可以停靠的港湾,十分危急。你会怎么做?
A、坐视不理 ,任由小船沉没
B、共同努力,挽救小船
*
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地球就像是一条“年久失修的小船”,就要覆没在茫茫的宇宙中,难道大家能坐视不吗?究竟地球出现了什么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保护它?
一、关注全球生态环境的问题
1、全球气候变化
2、水资源短缺
3、臭氧层破坏
4、酸雨
5、土地荒漠化
6、海洋污染
7、生物多样性锐减
温室气体:CO2、CH4、N2O等。
形成原因:热量“进来容易出去难”
危害:
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全球气候变暖
极地冰雪和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台风和飓风更加频繁使沿海平原盐碱化或沼泽化,农作物减产、物种灭绝、沿海城市内迁
解决措施: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提倡植树种草,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推进制定国际气候变化公约,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1、全球气候变化
2、水资源短缺
赤潮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水污染
3、臭氧层破坏
污染物:
氯氟烃类(氟利昂等)
破坏原因:
危害:
地球上紫外线辐射增强
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抑制
自然界生态系统失调和气候改变
4、酸雨(PH<5.6)
气体: SO2、氮氧化物等
形成:
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
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
危害:
危害植物的叶、芽,使农作物
减产死亡
破坏土壤、植被,使土壤酸化,
肥力降低
使水体酸化,造成鱼虾死亡,
影响水生植物生长
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肺水肿
腐蚀建筑物金属材料
5、土地荒漠化
6、海洋污染
赤潮发生原因:
环境污染造成海洋水体富营养化(根本原因)
危害:
赤潮生物分泌大量的毒素,使鱼虾贝等大量的死亡;
一些赤潮生物向体外分泌黏液,妨碍海洋生物滤食和呼吸,严重的会窒息死亡;
大面积赤潮挡住阳光,影响海洋生物光合作用,破坏食物链;
赤潮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氧气,破坏水产资源
缺氧环境中,厌氧微生物继续分解,会加剧水质恶化;
解决措施:
预防:
建立完善监管体系,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缓解或扭转海域富营养化
治理:
围拦阻隔,避免扩散;化学沉淀;物理过滤
7、生物多样性锐减
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的问题
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酸雨
水体污染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
锐减
CO2等气体过度排放
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氟利昂的 过度排放
使用无氟电器
SO2等气体过度排放
污水处理
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废气处理
生活,工业污水随意排放;石油泄漏(淡水:水华;海水;赤潮 )
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草,大力植树造林
野生生物的生存范围急剧缩小;过度捕杀;环境污染
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易地保护
克隆,人工授精等提高濒危动物的繁殖率
成因 防治措施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什么叫生物的多样性 其包含哪几个层次?
2、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3 、进化的角度看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
4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阅读思考: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基因多样性:指所有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因子的总和;
物种多样性:指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其中,最核心的是物种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2)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
(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3)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
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
就地保护——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最有效的保护)
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丰公平大湖候鸟自然保护区
易地保护
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如: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
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其他措施措施
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利用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加强对珍惜、濒危物种的保护。
组织培养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还要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理性地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自觉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的行为和习惯。
*
四、可持续发展——人类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内容
生物多样性价值
保护生物多
样性的措施
____ 多样性
____ 多样性
________ 多样性
_____价值
_____价值
_____价值
物种
遗传
生态系统
潜在
直接
间接
_____保护
_____保护
利用生物技术对____
___________进行保护
加强____、____和____教育
就地
易地
濒危
物种的基因
立法
执法
宣传
*
练习:
1、下列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
B.保护珍稀的动植物资源
C.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和 “活的自然博物馆”
D.进行自然保护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D
*
2、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选择
B.物种退化
C.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
D
*
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_____多样性、______多样性和_________多样性。保持生物多样性就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
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
4、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加强法制管理。青藏地区一些不法分子偷猎了珍稀动物藏羚羊,这行为已触犯了我国制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