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课题:第一节花的结构和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识别花的基本结构,理解各部分的主要功能;(重点)
②明确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②描述花的种类和花的着生方式;
③根据两性花、单性花以及单生花和花序的概念,判断生活中花的类型。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难点)
②通过识别不同种植物花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等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课通过实验采用学生自主探究花的结构,并结合教师讲解的教学方法,把花的结构弄清楚,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种子怎样才能形成的基本过程。
在解剖花的结构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学生进行解剖时,往往显得“笨手笨脚”,容易弄丢一个部分或弄断一个结构,所以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引导其认真谨慎地从外至内地一层层把花的各部分用镊子摘取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通过展示多种花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单性花和两性花,进而讲解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的概念。
对于花序,首先从理解概念入手,然后通过多幅图片区分单生花和花序。
课前准备:
教师:桃花的模型;分组解剖器材;相关多媒体课件。
学生:尽可能搜集各种各样的花,按小组收集整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激发兴趣
2分钟
新课导入:猜谜语(打一花名)
1、一片草地--------梅花
2、九九归一--------百合花
3、爆竹声中辞旧岁—迎春花
4、什么花最好吃?---爆米花
(课件中配有图片,猜出一个显示下一个的游戏模式,最后展出4幅图片)在这4幅图片中,前三个属于真正的花朵,这些植物开花有其特殊的意义,咱们通过学习花的结构来了解它的特殊意义。
学生认真思考,猜出谜底
以有趣的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活跃的课堂气氛,自然引入关于“花”的话题。
情境导学
5分钟
出示学习目标,由一位学生朗读,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展示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出示的问题)
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哪几部分?
各部分有什么功能?
2、说出雄蕊和雌蕊的结构和功能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拿出自己收集的花,并说出花名,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和同位桌上的花,看一看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同学甲:我手中的鲜花结构不完整,没有花蕊的结构…...
同学乙:同是一朵花,我的花瓣比桃花多一个花瓣,我同位的花瓣比桃花多两个花瓣……
概括总结花的基本结构:花柄、花托、萼片、花冠、雄蕊、雌蕊,进而引导学生说出完全花的概念。(完成学案的目标1填图部分)
根据导学自学课本(2分钟),从课本中桃花的结构图中了解花的基本结构,并掌握完全花的概念
从外观上观察自己手中的花,找出它和桃花的异同点
初步了解花的结构,为下步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打下基础
动手操作
合作探究
14分钟
1、教师对同学们收集的花进行筛选,选出较大的完全花用来做实验。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要求观察花的结构。具体要求:
为防止花蕊结构被破坏,观察时应按照由外往内的顺序
观察的时候,请你描述各部分排列的特点
③找到花的主要结构雄蕊和雌蕊,认真观察他们的特点学生的解剖方向若有不同(横剖和纵剖),都要作出相应的解释。
④对于各部分的功能先让学生尝试解释,然后分析、总结;
⑤注意安全。
2、为什么花蕊是花的重要组成部分呢?它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引导学生思考。
雄蕊的花药中有花粉,当花开后,花粉落在柱头上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发育成种子,而整个子房就发育成果实。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结构。
(完成学案目标二)
根据老师的要求,按顺序解剖花的结构:观察花萼:用镊子取下萼片,依次放于白纸上。
观察花冠:用镊子取下花瓣,依次放于白纸上。
观察雄蕊:用镊子摘下,并用放大镜观察单个雄蕊的形状和结构特点。并用放大镜观察花粉粒。
观察雌蕊:用解剖刀小心切下雌蕊,观察形状,试试其顶端粘性。切开膨大处,观察内部结构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花蕊的重要性
在学生初步认识花的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多花的各结构的理解,从感性方面了解花各结构的重要性。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从实物出发,实事求是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境导学
6分钟
对于一种植物来说,它的花的结构和功能是相对固定的,但是不同植物的花其特征差别就很大,结合生活经验,判断绿色开花植物花的类型都有哪些呢?
1、像桃花的花,在一朵花内,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两性花。而黄瓜的花,一朵花内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的花,叫单性花,分别称为雌花和雄花。(课件中图片举例)
2、对于单性花植物玉米而言,其花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
出示多种植物的花生长情况:有单生花、有花序(如黄瓜、蝴蝶兰、槐花、白菜、玉米、菊花、蓖麻、棉花、牡丹、迎春花、菠菜等等)。
组织学生对单生花和花序进行比较,找出花着生的不同特点。
自学课本,结合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学生甲:黄瓜花属于单性花,有些黄瓜的花,开了花却不结果,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开的花是雄花,雄花没有雌蕊,长不出果实,生活中也称之为谎花。
学生乙:对于单性花的植物,又可以分为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两类:(学生通过自学相关链接可得出结论)
(a)雌雄同株植物:一个植物体上同时长有雌花和雄花。
(b)雌雄异株植物:雌花和雄花着生在不同的植物上。
在花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总结:
牡丹花是一朵一朵地单独着生在茎上,花朵较大;而槐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着生在花轴上,花朵较小,即花序。
教师通过课件列举了生活中的十几种花的图片,展示了不同植物其花的不同特征,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同时,教育学生面对生活要仔细观察,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热爱大自然地良好情操。
组织交流
难点突破
10分钟
语言引入:我们都知道花属于六大器官中的生殖器官,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又了解了花的基本结构,结合所学谁能告诉大家,花为什么是生殖器官?花是怎样结果的?(进一步引导学生突出花蕊的重要性)
深入探究:若一朵苹果花的雌蕊被害虫吃掉,这朵花还能结出果实吗?若是雄蕊被吃掉呢?
(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果农生产,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实际应用:
我们学习生物要做到把知识联系到生活当中,用知识装点生活,用知识解决疑惑,你能用今天的知识帮助下面几位同学解决问题吗?
某校初一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栽培了一株黄瓜,发现这株黄瓜在开花季节开了许多花,却只结了几根黄瓜。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你能帮助他们揭开这个谜吗?。
(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
小组交流,梳理知识。根据雄蕊和雌蕊的作用,做出合理回答。
同学甲:我认为雌蕊被吃掉就不能结出果实来了,因为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而雄蕊被破坏能结出果实,它可以借用其他苹果花的花粉……
同学乙:我认为必须具备完整的雌蕊才可以长出果实,一旦雌蕊的某一个结构被破坏,花粉就不能正常的传到子房,就长不出果实……
思考2:学生分析、交流,结合单性花的特点做答:
学生甲:黄瓜花属于单性花,有些黄瓜的花,开了花却不结果,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开的花是雄花,雄花没有雌蕊,长不出果实,生活中也称之为谎花……
同学乙:也可能天气等外在原因使雌花没有接受到花粉……
本环节主要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用现有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做到知识的活学活用,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农业生产离不开生物知识,本环节侧重于让学生结合实际来回答问题,加强了生物知识与农业实践的联系,避免学习知识的盲目性,点拨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应用意识。
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
8分钟
课堂达标检测题:
A类:1、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 和 ,前者如 后者如 。
2、单性花中,只有雄蕊的花叫 ,只有雌蕊的花叫 。
B类:观察花的结构时,应该先观察 ,再观察 ,然后观察 ,最后观察雌蕊。用解剖刀从雌蕊最膨大处 剖开,观察内部结构。
C类:有人说,桃花是单生花又是两性花,所以桃树是雌雄同株植物,花序上的花一定是单性花。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课下作业:
A类:完成助学P2和P4的自主学习;B类:助学P2当堂达标,P4当堂达标;C类:完成助学P2和P4合作探究;
A类B类作业以限时作业的形式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出现问题采用学生纠正的方式,C类题目可以由合作小组交流完成,教师点拨
分层次由学生完成,力争达到后进生吃少,中等生吃好,优等生吃饱的效果。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花的结构和类型(红字为学生板书)
花的结构 二、花的类型
柱头
花柱 单性花
雌蕊
子房 根据雌雄蕊的有
一花的结构 二花的类型 两性花
花药(内有花粉)
雄蕊
单生花
花丝 根据着生方式
花瓣 花序
花萼
花托
花柄
教后反思:
根据新课程理念,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题地位,本节课我事先安排学生自己找花,并带到课堂中来,这个季节学生主要找到的花基本上是丝瓜花、南瓜花、扁豆花、喇叭花、一串红、菊花等,而我自己当然是尽可能的多找几种两性花帮助学生观察。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例如:通过解剖花的结构,锻炼了学生亲自动手的能力,通过观察注意比较各种花的相同点和不同特点,能从不同的角度区别不同的花,锻炼了观察能力。
二、体现了师生平等交流的关系。本着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的原则,整堂课都交融着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交流、沟通和碰撞,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着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学生在课堂中发挥着主动性,在活动中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着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学习及自我展示。
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问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本节课教师合理的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从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知识的传授只是我们的一个目的,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特别是让学生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应该更为重要。
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一活动多,各个环节的时间控制不得当,使本节课时间上较为紧张;二、在学生讨论时,对学生的讨论情况注重不够充分,缺乏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注意这几个问题,我想同时加强学生的自评意识和互评意识。以便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附:学案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