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高级中学高一地理精品学案:必修1 1.3地球的运动-自学手册二--昼夜交替(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高级中学高一地理精品学案:必修1 1.3地球的运动-自学手册二--昼夜交替(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1-06 13:0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理自学手册 学案5 总第9张
地球运动——昼夜交替(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那么地球的这些运动有什么样的地理意义呢?我们一起来预习。
1、昼夜现象的产生
先阅读课本P19右下角的文字及图1—3—7再回答问题:
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它会不会发光呢?不会。
那地球是否透明呢?也不透明。
结论: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由于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面对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对太阳的半球是黑夜。见图1,在地球公转中的A位置或B位置,同一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形成白天与黑夜。

结论:昼夜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2、昼夜交替的原因。
那么是不是地球上有的地方就只有白天,而有的地方就只有黑夜呢?如图2,A点在黑夜,B点在白天,如果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则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A点永远是黑夜,B点永远是白天。
那假设地球只公转,不自转呢?
由于地球不自转,故在地球公转过程中的A.B.C.D.4个位置,地球上的点Q都面向同一侧。而A.B.C.D.4个位置的昼夜状况是不一样的,在A处时Q点在黑夜中央,在B处时Q点快天亮了,在C处时Q点在白天,在D处时Q点要进入黑夜,再回到A处Q再成为夜的中央,时间经过了整整一年。
请问,在图3中有没有昼夜现象的交替出现呢?
有,只不过周期为1年。
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昼夜的更替(交替)呢?
有,每天都在交替。
那每天都在进行的昼夜交替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参照图3中的A位置,如果在地球公转过程中的A位置Q点位于黑夜的中央,如果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那么1天之后Q点就会回到黑夜的中央。
结论: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地球在自转。
3、昼夜交替的界线
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地球上处于白天的半球为昼半球,处于黑夜的半球为夜半球。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晨昏线是地球上的大圆,它可以把地球划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晨昏线可以分为晨线和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白天进入黑夜的线是昏线,由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
如图4,是有透视关系的图。既能看见完整的晨线,又能看见完整的昏线。
在侧视图中只能看到完整的晨线或昏线。见图5
在图5中的A位置,要想画出晨昏线就将太阳光线延长至地心,然后过地心作垂直于太阳光线的直线。
在图5中的B位置,要想画出晨昏线应先画出直射光线,然后将直射光线延长至地心,作出过地心且与直射光线垂直的直线。
因为要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才能判断出是晨线还是昏线,故应在A、B两个位置的地球上画出自转方向,且把背向太阳的部分画成阴影表示黑夜。由此可以判定,A位置的是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它是从黑夜向白天过度),
B位置的是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它是从白天向黑夜过渡)
在俯视图中可以看见完整的晨昏线不?不能,只能看见一半晨线和一半昏线。
甲、乙、丙、丁4幅图都是北极上空俯视图,每一幅图中的O点都是晨线与昏线的分界处,在OA1、OB1、OA2、OB2、OA3、OB3、OA4、OB4中
是晨线的有 ,是昏线的有 。
答案:晨线OB1、OA2、OA3、OB4昏线OA1、OB2、OB3、OA4
晨昏线还可以将纬线划分为昼弧和夜弧。一条完整的纬线在白天的部分为昼弧,在夜晚的部分为夜弧。
昼弧与夜弧在侧视图中为直线,且只能看见自身的一半。(见图甲、图丙)
昼弧与夜弧在俯视图中为曲线,而且能看见某一纬线上的全部昼弧与夜弧。(见图乙、图丁)
可以通过昼弧和夜弧(同一条纬线上)的长短比例来判断白天和黑夜的长短比例。
如图7,在图7中的甲图中A. B. C纬线的昼弧与夜弧长短比例相等,说明昼长等于夜长。而乙图是同一时刻的北极俯视图,在侧视图甲中我们只看见昼弧和夜弧的一半,在俯视图乙中可以看见全部的昼弧和夜弧。
在图8中,D纬线全部是昼弧,说明那里只有白天没有黑夜,出现极昼现象。(同理,如果是纬线全部都在夜半球,那么就只有黑夜没有白天,出现极夜现象)E纬线昼弧比例大于夜弧,昼长夜短,而F纬线昼弧与夜弧长短一致,故昼长等于夜长。图丁为同一时刻的北极俯视图。
晨昏线的性质:
1)晨昏线所在的平面始终穿过地心,是地球上的一个大圆。
2)晨昏线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3)晨昏线始终平分赤道。(见图册P12左侧三个图)
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才与经线圈重合(见图册P12左侧)
5)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见图册P12右侧前四个图)
6)晨昏线在地表自东向西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角速度相等。
7)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点,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地方时为0点。
8)晨线上的现象:日出; 昏线上的现象:日落;
4、昼夜状态的表示
用太阳高度来表示。
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某地平面的夹角为该地的太阳高度。
昼半球太阳高度>0°,夜半球<0°,晨昏线上等于0°
5、昼夜交替的意义
设问:如果没有昼夜交替会怎么样?
如果没有昼夜交替,那么地球上有的地方永远是白天,过分炎热,有的地方永远是黑夜过于寒冷,事实上,地球存在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对调节地表温度有着重要的作用。昼夜交替周期补偿(24小时),使得地面白天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夜晚冷却时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日常生活有没有受到昼夜交替的影响?
有,昼夜交替影响着人们的作息制度。
地理自学手册 学案6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昼夜交替,那昼夜交替的周期有多长呢? 24个小时 。此时此刻你看一下你的手表,我们的具体时间又是一天中的几点几分呢?而这个时间又是怎么确定的呢?
先看必修1课本P20和图1-3-8再来回答问题。
一、地方时
在图1中直射点A点受到直射,位于昼半球的中央,时间为12:00,而B点在黑夜的中央,时间为0:00.图2同上C点为12:00,D点为0:00,图1,图2中晨昏线将赤道分为昼弧与夜弧,昼弧与夜弧的比例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晨昏线平分赤道,赤道被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即昼弧长等于夜弧长,这就意味着赤道昼夜等长,全天24个小时,24÷2=12,白天12小时,12÷2=6,上午6小时,中午12:00,12:00-6=6:00,6:00天亮,12:00+6=18:00, 18:00天黑
故在图1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M所在经线的时间为6:00,因为赤道6:00天亮,而在图2中昏线与赤道的交点N所在经线的时间为18:00,因为赤道18:00天黑。
由图1和图2 ,可以发现在地球上在同一纬线上的点,时间不同,越向东,时间越早。
如图3中的同一条纬线上的A、B、C点。A点已经是正午12:00(正对太阳),而B点顺地球自转刚从黑夜变为白天,而C点天快亮了,还在黑夜。这条纬线上A点在B点以东,而B点在C点以东,A的时间最早,(东早西晚)
注:地理上认为时间的早晚是指见到太阳的先后顺序,先见到太阳的为早,后见到太阳的为晚。如12:00早于6:00,而与日常生活中认为的6:00早于12:00相反。注意区分。
而在图3中同一条经线上的点A、D会同时正对太阳,时间同时为12:00,而B、E点不久也会同时正对太阳,时间成为12:00,故同一条经线上的点时间相等。
我们把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时间差异叫做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地方时的运算:地球上的点在约24小时内转过360°,故
360°÷24h=15°/h,反过来想,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15°→1小时 1°→4分钟 1′→4秒钟
要求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
(为什么要±,如何加减,由于东早西晚,东边的点时间大于西边的点得用“+”,西边的点时间小于东边的点得用“-”)
那经度差又怎么算呢?同在东经或者同在西经就用大的减小的,一个在东经和一个在西经就相加。
如果同在东经度,如120°E与90°E,则用大的减去小的,
120°-90°=30°,而一个在东经度,一个在西经度,
如120°E与120°W,就应该相加,120°+120°=240°
如何判断东西?
在计算地方时的时候180°E最东, 180°W最西,东经都在西经以东,且东经越大越东,西经越小越东。
如:120°E在20°E以东, 0°E在20°W以东,
120°E在120°W以东。120°W在20°W以西。
那就一起来试试吧!
当志丹县(109°E)地方时为12:00,求北京(116°E)的地方时。
设北京的地方时为X,北京在志丹县以东应+,经度同为东经差为116°-109°=7o,X=12:00+7×4=12:28
再举个例子:
当120°E的地方时为18:00时,求30°W的地方时:
设30°W的地方时为X,30°W位于120°E以西应用“-”,经度差为120°﹢30°=150°
X=18:00-150°×4m/° 600m=10h
=18:00-10 = 8:00
加大难度:已知两地地方时和某地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已知120°E的地方时为12:00,则此时地方时为10:00的地区经度为 。
设该地经度为y,设经度差为X,由于y地地方时比120°E小,故它在120°E以西,则经度差为120°-y,或120°+y,因为不知它是东经还是西经。还是列原来那种式子:h—小时m---分钟
10:00=12:00-x·4m/°
2h=x·4m/° 120m=x·4m/° x=30°
x=120°-y 或 x=120°+y
Y肯定为正数故只有可能是:30°=120°-y y=90°
由于经度差为相减,或y与120°E同为东经是90°E
二、时区与区时
1、时区的划分
请大家思考一下地方时有多少个? 无数个
这就意味着志丹县与吴起县的地方时都不同,那我们高考的时候东面先开始,西面后开始不就漏题了吗?这太不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