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09 17:39:3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测试
AB合卷150分
A卷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24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4小题,每题3分,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孀妻(suāng) 畎亩(quǎn) 公孙衍(yǎn)   军士吏披甲(pī)
B.穷匮(kuì) 米粟(shù) 百里奚(xī)    按辔徐行(pèi)
C.一厝(chuò)  傅说(yuè) 亡以应 (wú) 丈夫之冠(guàn)
D.拂士(bì)   囊者(náng)   彀弓弩(nǔ) 山北之塞(sè)
2、下面句子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D.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档电视节目,内容惟妙惟肖,赢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B.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运用夸张和想像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得淋漓尽致。
C.看到孩子的不文明行为,有的家长无动于衷,这是很不应该的。
D.古人在修建这些建筑时,借助山势,因地制宜,显示出了高超的建筑水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C.身在边缘之人往往能欣赏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独一无二的独特景观。
D.通过他一辈子的奋斗,使他的生活状况大为改观。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甲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文】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池非不深也(池塘) B. 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
C. 人恒过(常常) D.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
6、下列四个选项中的“之”的意义与用法与“三里之城”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B.得志,与民由之
C.行天下之大道 D.甚矣,汝之不惠
7、下面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译文: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B.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朋好友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C.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这样之后,就会明白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D.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语中,然后才为人们所了解。
8、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的“人和”是指“寡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B.甲文中用“委而去之”和“攻而不胜”的例子,依次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C.乙文的中心思想是“人恒过,然后能改”。
D.甲文中的“君子”是指“得道者”。
第Ⅱ卷 其他类型题(76分)
三、诗文默写(6分)
9、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3选2)(2分)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2) , 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3) ,浑欲不胜簪。(《春望》)
10、请默写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的首联和尾联或李清照的《渔家傲》的上阙。(4分)
四、现代文阅读(10分)
咖啡背着不少误解
①当第一粒咖啡豆被采摘、烘焙、研磨,冲泡出醇香飘逸的热咖啡时,这个被誉为最浪漫的发明开始在全世界蔓延。但中国人对它的热情始终不高,每年人均只喝掉5杯左右,还有很多人一提起“咖啡因”就如临大敌。咖啡对健康究竟有利还是有害?
②很多人认为喝咖啡是种罪恶的“享受”,理由之一是咖啡中含有大量咖啡因,喝多了易导致心率加快、睡眠紊乱、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引起中毒。对此,符长明解释说,咖啡因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前提是“过量”。咖啡中含有200多种物质,除了咖啡因,还有蛋白质、脂肪、烟碱酸、单宁酸、生物碱、钾、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因此,把咖啡和咖啡因划等号,就冤枉咖啡了。咖啡因含量还与咖啡豆的品种有密切关系。目前世界上有两大咖啡树种,分别是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咖啡豆,前者品质最优、种植最广,咖啡因含量约为1%~1.7%,比后者低近一半,而市场上销售的速溶咖啡大多使用罗布斯塔豆。
③咖啡受争议的另一个焦点是“上瘾”。英国研究发现,对中枢神经系统来说,咖啡因是一种刺激物,经常喝咖啡,身体可能产生轻度依赖,如果突然不喝,会出现头疼、疲劳、焦虑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但这些症状持续几天就会消失,不会像其他药物一样有成瘾危险,不会对身体和精神健康造成伤害。  
④咖啡被冠以的另一个罪名是“高热量”,这其实是速溶咖啡捣得乱。“严格来说,速溶咖啡基本不是咖啡,其咖啡含量低、添加物多,17克速溶咖啡中只有2克咖啡粉。最差的咖啡豆才用来做速溶咖啡,成本很低,业内人士很少喝。”符长明说。记者翻看某品牌速溶咖啡的成分表发现,其中有植脂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而植脂末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对健康不利。
⑤“我们通常所说的咖啡是指纯咖啡,就是不添加任何其他物质的咖啡。”符长明说,它热量很低,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适量饮用对健康有好处。  
⑥降低癌症风险。发表在美国《临床肠胃病学与肝脏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喝咖啡可使患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一种肝癌)的风险降低40%。还有研究称,经常喝咖啡可降低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  
⑦增强记忆力。美国纽约西奈山医院高级营养师杰克林 伦敦博士表示,适量摄入咖啡因对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都有好处,有助于防止认知能力下降。   
⑧保护心血管。韩国科研人员通过对2.5万受试者研究后发现,每天喝3~5杯(每杯约200毫升)咖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低。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研究称,每天喝1杯咖啡的人比不喝咖啡的人因脑卒中死亡的风险低。  
⑨预防糖尿病。美国哈佛大学一项针对12.6万人进行的研究显示,常喝咖啡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低。  
⑩有助于长寿。美国印第安纳医药大学儿科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显示,坚持喝咖啡的人死亡率比普通人低。符长明也介绍说,海南长寿之乡澄迈县盛产咖啡,人均预期寿命为77.79岁,比全国平均寿命长6.59岁,这里的长寿老人都有喝纯咖啡的习惯。
另外,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与流行病学教授弗兰克 胡博士在对咖啡的研究中还发现,喝咖啡可降低患脂肪肝的风险,使自杀风险降低50%,同时还有促进消化、预防便秘等效果。
1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2、文章是从哪两方面来说明咖啡对健康的影响的?(3分)
13、请从说明文的准确性这一角度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作用。(3分)
前者品质最优、种植最广,咖啡因含量约为1%~1.7%,比后者低近一半,而市场上销售的速溶咖啡大多使用罗布斯塔豆。
五、作文(60分)
步入八年级,日益繁重的学业,也许让你烦恼沮丧,但也激发了你的斗志,磨砺了你的意志,让你更乐观、更坚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你备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你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体育活动或兴趣爱好,不仅调节了你的身心,也让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
请以“ 八年级,让我更 ” 为题写一篇文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⑤不得抄袭。
B卷(50分)
1、 诗歌赏析(4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除了写柳条,还写了哪些景物? (2分)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课外文言文(12分)
献山雉①为凤凰
楚人有担山雉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今始见之。汝贩②之乎?”曰:“然。”买以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
将欲献楚王,经宿③而鸟死。路人不遑④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凰。贵欲以献之,遂闻楚王。楚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
【注释】①雉:俗称野鸡。②贩:卖。③经宿:经过一夜。④不遑:来不及。
3、解释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始见之 始( 才 ) B. 买以十金,弗与 与( 给 )
C. 咸以为真凤凰 咸( 全 都 ) D.乃与之 乃(于是,就)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
(2)贵欲以献之,遂闻楚王。
  
5、简要分析文中的三个人的人物形象。(3分)
(1)担雉者:
(2)路人:
(3)楚王: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昆虫记》是______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是______巨著。鲁迅曾赞誉这部书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阅读完《昆虫记》,你可以学习法布尔身上的很多能力,以下哪项能力是不能向法布尔学习到的?(2分)
A.绘画 B.探究 C.写作 D.观察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新年礼物
侯发山
①进入腊月,年的味道便越来越浓了。一街两行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都有。超市、商场门口的大海报,你方唱罢我登场,打折、降价的信息扑面而来。街口巷角的空地也全被小商小贩们占领了。过年了,城管也睁一眼闭一眼的,他们也知道弱势群体的不容易。卖衣服的,卖年货的,还有现杀活羊的……都来了。有商家门口的音响放着“新年好啊新年好”,不时炸响的鞭炮,更是把年味送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②李娟走进商场,打算给母亲买件礼物。迎宾小姐穿着大红的旗袍,脸似乎比平时笑得还灿烂:“欢迎光临!”
③每到年关,李娟必给老母亲买一件礼物。她自小没了父亲,是母亲屎一把尿一把,既当娘又当爹地把她和弟弟拉扯大的,不容易。记得进城的头一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洗脚盆。还是李娟在雇主家看到洗脚盆后,才决定给母亲买的。李娟是一个家政服务员,说白了,就是保姆。李娟在电话里给母亲说,睡前泡泡脚,胜似吃补药。这话也是雇主给李娟说的。李娟又问了雇主一次,才记住。先前在老家,晚上睡觉前谁洗过脚?即使偶尔洗一次,也是用的洗脸盆,谁用过那种木制的、带按摩的洗脚盆?第二年,给母亲买了一个袖珍音响,里面装了个卡,录满了家乡戏,豫剧、曲剧,还有大鼓戏。弟弟和弟媳在外打工,不常在家,母亲一个人在家孤独,听听戏也不寂寞。这玩意也是李娟在公园里见到的,不少城里老人都有,腰里挎着,手里拿着,口袋里装着,想听谁的就听谁的,比收音机方便多了。
④第三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按摩椅,母亲经常腰疼,都是干农活给累的。这也是刘娟看到雇主家里有这个,才想起给母亲买的……
⑤李娟东瞅瞅,西看看,给母亲买什么合适呢?衣服?平时没少给她寄,弟媳也给她买,到老也穿不完。用的?电视机,家里有,冰箱,家里也有,除了过年派上用场外,其他时间都罢着工。洗衣机,在弟弟的屋里锁着。李娟想再给母亲买一个,母亲不要,说村里不少人家都有,使用的却很少,都当成柜子塞满衣服了,说洗衣机老费电。即便是给母亲买了,会不会用还得一说。吃的?母亲饭量不大,也不吃肉,说老了,吃啥都不香甜了。开心果、核桃之类的坚果,她的牙也退化了,咬不动。
⑥李娟在商场转悠了半天,也没想好给老母亲买什么礼物好。她打通家里的电话,问问母亲还缺少什么。
⑦听到是她的声音,母亲在电话那端显得挺激动:“娟,是你吗?你五天都没打电话了。家里啥都不缺……你啥时间回来?”家里装的是座机,母亲却不会拨号,不能主动打电话,只能接受电话。
⑧又是这句话。每次打电话,母亲都问李娟啥时间回去。李娟耐心解释道:“娘,我最近工作忙,回不去。”前不久,李娟刚换了雇主,这一家有一个老太太,她的儿子媳妇都在国外,忙,没时间回来陪老人家,老太太晚上睡不着,想找个人说说话,晚上陪她睡觉。老太太的儿子给的价钱也诱人,李娟就答应了。
⑨母亲在电话那端不说话。
⑩母亲似乎不高兴,李娟忙换了欢快的语气:“娘,我弟弟他们回去了吧?我们几天前通过电话。我有时间就回去。”弟弟他们回去了,这个年也就热闹一点,家里也不至于太冷清。
“娟,给你寄的礼物你收到了吗?”母亲在电话那端怯怯地说道。
给我寄礼物?李娟感到新奇:“娘,您老人家给我寄啥子礼物,真是的。”母亲又说:“我让你弟弟寄的,他说丢不了,你会收到的。你弟弟他们今个儿去镇上赶集了……”
电话挂断后,李娟就给弟弟拨通了手机,闲聊了一会儿,就问到正题:“娘说给我寄的礼物,啥礼物?”
“姐,你别生气啊。娘给我二百块钱,让我买张火车票给你寄去……我今天早上才在网上订购的,让他们直接送票去你那里,估计今天就会给你打电话,是腊月二十六的票。姐,你几年没回来了,你就回来一趟吧。你知道吗?你给娘买的洗脚盆,她一直没拆封,按摩椅一次也没用……姐,你真的很忙吗?娘想让你回来陪她睡一晚上……”
弟弟的话音没落,李娟眼里的泪已悄然滑落下来。
7、小说开头一段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内容?请简要分析。(4分)
8、小说第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 。(3分)
9、小说第段中写“母亲在电话那端怯怯地说道”请分析“怯怯“这个词语的内涵。 (3分)
10、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李娟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4分)
11、新年礼物对李娟和母亲来说,意义不同。请结合小说内容说明,并简要分析新年礼物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4分)
四、语言运用(12分)
12、我市某中学在八年级学生中组织了一次以“传承长征精神,感悟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相关要求回答问题。(12分)
(1)右边是本次活动的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4分)
(2)假设你也参加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请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收获或体会。要求:主题明确,感情真挚,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4分)
(3)看老红军时,恰巧碰到一位老红军拿着一瓶降高血压的药,标签上注着:5mg100片。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5 mg,一日三次,待血压降下后改为一日一次。患了高血压,心理十分紧张。你如何向老红军说明吃药的量和时间,又如何消除老红军紧张的心理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测试
AB合卷150分
A卷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24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4小题,每题3分,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孀妻(suāng) 畎亩(quǎn) 公孙衍(yǎn)   军士吏披甲(pī)
B.穷匮(kuì) 米粟(shù) 百里奚(xī)    按辔徐行(pèi)
C.一厝(chuò)  傅说(yuè) 亡以应 (wú) 丈夫之冠(guàn)
D.拂士(bì)   囊者(náng)   彀弓弩(nǔ) 山北之塞(sè)
【答案】D
【解析】A“孀妻”的“孀”应读作“shuāng”;B“米粟”的“粟”应读作“sù”;C“一厝”的“厝”应读作“cuò”
2、下面句子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D.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
【答案】B
【解析】“扣”错,应写作“叩”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档电视节目,内容惟妙惟肖,赢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B.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运用夸张和想像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得淋漓尽致。
C.看到孩子的不文明行为,有的家长无动于衷,这是很不应该的。
D.古人在修建这些建筑时,借助山势,因地制宜,显示出了高超的建筑水平。
【答案】A
【解析】“惟妙惟肖”是形容描摹或刻画得跟真的一样,此处语境不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C.身在边缘之人往往能欣赏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独一无二的独特景观。
D.通过他一辈子的奋斗,使他的生活状况大为改观。
【答案】B
【解析】A搭配不当C“独一无二”与“独特”重复;D无主语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甲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文】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池非不深也(池塘) B. 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
C. 人恒过(常常) D.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
【答案】A
【解析】应解释为“护城河”
6、下列四个选项中的“之”的意义与用法与“三里之城”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B.得志,与民由之
C.行天下之大道 D.甚矣,汝之不惠
【答案】C
【解析】A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B代“它”;C助词“的”;D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例句“三里之城”是“的”故选C。
7、下面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译文: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B.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朋好友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C.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这样之后,就会明白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D.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语中,然后才为人们所了解。
【答案】B
【解析】错在“亲戚畔之”的翻译,应译为“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8、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的“人和”是指“寡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B.甲文中用“委而去之”和“攻而不胜”的例子,依次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C.乙文的中心思想是“人恒过,然后能改”。
D.甲文中的“君子”是指“得道者”。
【答案】D
【解析】A没有“寡君”;B例子反了;C乙文的中心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Ⅱ卷 其他类型题(76分)
三、诗文默写(6分)
9、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3选2)(2分)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2) , 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3) ,浑欲不胜簪。(《春望》)
10、请默写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的首联和尾联或李清照的《渔家傲》的上阙。(4分)
【答案】9、威武不能屈 采菊东篱下 白头搔更短
10、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四、现代文阅读(10分)
咖啡背着不少误解
①当第一粒咖啡豆被采摘、烘焙、研磨,冲泡出醇香飘逸的热咖啡时,这个被誉为最浪漫的发明开始在全世界蔓延。但中国人对它的热情始终不高,每年人均只喝掉5杯左右,还有很多人一提起“咖啡因”就如临大敌。咖啡对健康究竟有利还是有害?
②很多人认为喝咖啡是种罪恶的“享受”,理由之一是咖啡中含有大量咖啡因,喝多了易导致心率加快、睡眠紊乱、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引起中毒。对此,符长明解释说,咖啡因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前提是“过量”。咖啡中含有200多种物质,除了咖啡因,还有蛋白质、脂肪、烟碱酸、单宁酸、生物碱、钾、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因此,把咖啡和咖啡因划等号,就冤枉咖啡了。咖啡因含量还与咖啡豆的品种有密切关系。目前世界上有两大咖啡树种,分别是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咖啡豆,前者品质最优、种植最广,咖啡因含量约为1%~1.7%,比后者低近一半,而市场上销售的速溶咖啡大多使用罗布斯塔豆。
③咖啡受争议的另一个焦点是“上瘾”。英国研究发现,对中枢神经系统来说,咖啡因是一种刺激物,经常喝咖啡,身体可能产生轻度依赖,如果突然不喝,会出现头疼、疲劳、焦虑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但这些症状持续几天就会消失,不会像其他药物一样有成瘾危险,不会对身体和精神健康造成伤害。  
④咖啡被冠以的另一个罪名是“高热量”,这其实是速溶咖啡捣得乱。“严格来说,速溶咖啡基本不是咖啡,其咖啡含量低、添加物多,17克速溶咖啡中只有2克咖啡粉。最差的咖啡豆才用来做速溶咖啡,成本很低,业内人士很少喝。”符长明说。记者翻看某品牌速溶咖啡的成分表发现,其中有植脂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而植脂末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对健康不利。
⑤“我们通常所说的咖啡是指纯咖啡,就是不添加任何其他物质的咖啡。”符长明说,它热量很低,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适量饮用对健康有好处。  
⑥降低癌症风险。发表在美国《临床肠胃病学与肝脏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喝咖啡可使患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一种肝癌)的风险降低40%。还有研究称,经常喝咖啡可降低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  
⑦增强记忆力。美国纽约西奈山医院高级营养师杰克林 伦敦博士表示,适量摄入咖啡因对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都有好处,有助于防止认知能力下降。   
⑧保护心血管。韩国科研人员通过对2.5万受试者研究后发现,每天喝3~5杯(每杯约200毫升)咖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低。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研究称,每天喝1杯咖啡的人比不喝咖啡的人因脑卒中死亡的风险低。  
⑨预防糖尿病。美国哈佛大学一项针对12.6万人进行的研究显示,常喝咖啡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低。  
⑩有助于长寿。美国印第安纳医药大学儿科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显示,坚持喝咖啡的人死亡率比普通人低。符长明也介绍说,海南长寿之乡澄迈县盛产咖啡,人均预期寿命为77.79岁,比全国平均寿命长6.59岁,这里的长寿老人都有喝纯咖啡的习惯。
另外,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与流行病学教授弗兰克 胡博士在对咖啡的研究中还发现,喝咖啡可降低患脂肪肝的风险,使自杀风险降低50%,同时还有促进消化、预防便秘等效果。
1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1)通过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对咖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进行介绍;
(2)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咖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2、文章是从哪两方面来说明咖啡对健康的影响的?(3分)
【答案】(1)解释说明了咖啡背负的几点误解(或者说反驳了咖啡背负的罪名);
(2)说明了正确饮用咖啡对健康的好处。
13、请从说明文的准确性这一角度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作用。(3分)
前者品质最优、种植最广,咖啡因含量约为1%~1.7%,比后者低近一半,而市场上销售的速溶咖啡大多使用罗布斯塔豆。
【答案】“大多”指大部分,说明市场上销售的速溶咖啡大部分使用含咖啡因较高的罗布斯塔豆,但是并非全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五、作文(60分)
步入八年级,日益繁重的学业,也许让你烦恼沮丧,但也激发了你的斗志,磨砺了你的意志,让你更乐观、更坚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你备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你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体育活动或兴趣爱好,不仅调节了你的身心,也让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
请以“ 八年级,让我更 ” 为题写一篇文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⑤不得抄袭。
B卷(50分)
1、 诗歌赏析(4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除了写柳条,还写了哪些景物? (2分)
【答案】藤蔓、黄莺。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以“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的“频啼”,化无情为有情,运用拟人的手法,借物的的挽留、眷恋衬托出人与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答出依依惜别之情即可)
二、课外文言文(12分)
献山雉①为凤凰
楚人有担山雉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今始见之。汝贩②之乎?”曰:“然。”买以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
将欲献楚王,经宿③而鸟死。路人不遑④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凰。贵欲以献之,遂闻楚王。楚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
【注释】①雉:俗称野鸡。②贩:卖。③经宿:经过一夜。④不遑:来不及。
3、解释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始见之 始( 才 ) B. 买以十金,弗与 与( 给 )
C. 咸以为真凤凰 咸( 全 都 ) D.乃与之 乃(于是,就)
【答案】D
【解析】此处应解释为“才”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
(2)贵欲以献之,遂闻楚王。
  
【答案】(1)路人对花去的钱财不感到可惜,只遗憾没能把“凤凰”献给楚王。
(2)想要把珍贵的东西献给楚王,于是这件事被楚王听到了。
5、简要分析文中的三个人的人物形象。(3分)
(1)担雉者:
(2)路人:
(3)楚王:
【答案】(1)担雉者:奸诈,欺骗他人。(2)路人:鲁莽,忠君。(3)楚王:心怀感动,厚待忠己者。
【附译文】
楚国有个挑着山鸡的人,一个路人问:“这是什么鸟?”挑担的人骗路人说:“是凤凰。”路人说:“我听说过凤凰好久了,今天才见到了。你要卖吗?”楚国人说:“是啊。”路人给他很多银子,他不卖,要求加倍,待加倍后,才卖给了路人。
路人想将山鸡献给楚国的大王,结果过了一夜,山鸡死了,路人不可惜花了多少钱,只可惜不能把“凤凰”献给大王。楚国的人们听说了,都在纷纷传说,都以为是真的凤凰,才会花那么多的钱买来献给大王,于是这件事被楚王听说了。楚王被那个路人的行为感动了,于是把他召去赏赐了好多的东西和钱,路人得到的比买山鸡的钱多了何止十倍。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昆虫记》是______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是______巨著。鲁迅曾赞誉这部书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阅读完《昆虫记》,你可以学习法布尔身上的很多能力,以下哪项能力是不能向法布尔学习到的?(2分)
A.绘画 B.探究 C.写作 D.观察
【答案】法国、科普 A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新年礼物
侯发山
①进入腊月,年的味道便越来越浓了。一街两行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都有。超市、商场门口的大海报,你方唱罢我登场,打折、降价的信息扑面而来。街口巷角的空地也全被小商小贩们占领了。过年了,城管也睁一眼闭一眼的,他们也知道弱势群体的不容易。卖衣服的,卖年货的,还有现杀活羊的……都来了。有商家门口的音响放着“新年好啊新年好”,不时炸响的鞭炮,更是把年味送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②李娟走进商场,打算给母亲买件礼物。迎宾小姐穿着大红的旗袍,脸似乎比平时笑得还灿烂:“欢迎光临!”
③每到年关,李娟必给老母亲买一件礼物。她自小没了父亲,是母亲屎一把尿一把,既当娘又当爹地把她和弟弟拉扯大的,不容易。记得进城的头一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洗脚盆。还是李娟在雇主家看到洗脚盆后,才决定给母亲买的。李娟是一个家政服务员,说白了,就是保姆。李娟在电话里给母亲说,睡前泡泡脚,胜似吃补药。这话也是雇主给李娟说的。李娟又问了雇主一次,才记住。先前在老家,晚上睡觉前谁洗过脚?即使偶尔洗一次,也是用的洗脸盆,谁用过那种木制的、带按摩的洗脚盆?第二年,给母亲买了一个袖珍音响,里面装了个卡,录满了家乡戏,豫剧、曲剧,还有大鼓戏。弟弟和弟媳在外打工,不常在家,母亲一个人在家孤独,听听戏也不寂寞。这玩意也是李娟在公园里见到的,不少城里老人都有,腰里挎着,手里拿着,口袋里装着,想听谁的就听谁的,比收音机方便多了。
④第三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按摩椅,母亲经常腰疼,都是干农活给累的。这也是刘娟看到雇主家里有这个,才想起给母亲买的……
⑤李娟东瞅瞅,西看看,给母亲买什么合适呢?衣服?平时没少给她寄,弟媳也给她买,到老也穿不完。用的?电视机,家里有,冰箱,家里也有,除了过年派上用场外,其他时间都罢着工。洗衣机,在弟弟的屋里锁着。李娟想再给母亲买一个,母亲不要,说村里不少人家都有,使用的却很少,都当成柜子塞满衣服了,说洗衣机老费电。即便是给母亲买了,会不会用还得一说。吃的?母亲饭量不大,也不吃肉,说老了,吃啥都不香甜了。开心果、核桃之类的坚果,她的牙也退化了,咬不动。
⑥李娟在商场转悠了半天,也没想好给老母亲买什么礼物好。她打通家里的电话,问问母亲还缺少什么。
⑦听到是她的声音,母亲在电话那端显得挺激动:“娟,是你吗?你五天都没打电话了。家里啥都不缺……你啥时间回来?”家里装的是座机,母亲却不会拨号,不能主动打电话,只能接受电话。
⑧又是这句话。每次打电话,母亲都问李娟啥时间回去。李娟耐心解释道:“娘,我最近工作忙,回不去。”前不久,李娟刚换了雇主,这一家有一个老太太,她的儿子媳妇都在国外,忙,没时间回来陪老人家,老太太晚上睡不着,想找个人说说话,晚上陪她睡觉。老太太的儿子给的价钱也诱人,李娟就答应了。
⑨母亲在电话那端不说话。
⑩母亲似乎不高兴,李娟忙换了欢快的语气:“娘,我弟弟他们回去了吧?我们几天前通过电话。我有时间就回去。”弟弟他们回去了,这个年也就热闹一点,家里也不至于太冷清。
“娟,给你寄的礼物你收到了吗?”母亲在电话那端怯怯地说道。
给我寄礼物?李娟感到新奇:“娘,您老人家给我寄啥子礼物,真是的。”母亲又说:“我让你弟弟寄的,他说丢不了,你会收到的。你弟弟他们今个儿去镇上赶集了……”
电话挂断后,李娟就给弟弟拨通了手机,闲聊了一会儿,就问到正题:“娘说给我寄的礼物,啥礼物?”
“姐,你别生气啊。娘给我二百块钱,让我买张火车票给你寄去……我今天早上才在网上订购的,让他们直接送票去你那里,估计今天就会给你打电话,是腊月二十六的票。姐,你几年没回来了,你就回来一趟吧。你知道吗?你给娘买的洗脚盆,她一直没拆封,按摩椅一次也没用……姐,你真的很忙吗?娘想让你回来陪她睡一晚上……”
弟弟的话音没落,李娟眼里的泪已悄然滑落下来。
7、小说开头一段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内容?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写年关越来越浓的年味。用意:①渲染气氛,为故事的发生、发展提供背景。②烘托人物的情感,在这样的氛围中,李娟自然想为母亲买礼物,母亲自然盼望女儿回家团聚。③扣题写“新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写“礼物”。
8、小说第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 。(3分)
【答案】结构上:这一段是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这一段是全文叙事的转折点.从上文李娟想给母亲买新年礼物,转到母亲给自己送了新年礼物,从而提示出文章的主旨.(结构上的作用1分,内容作用2分)
9、小说第段中写“母亲在电话那端怯怯地说道”请分析“怯怯“这个词语的内涵。 (3分)
【答案】①母亲从来没出过远门.她担心李娟没有收到火车票;②没有跟女儿商量就擅自做主给女儿订了回家的火车票,母亲心里不安;③女儿工作忙,几年都没有回家过年了,母亲担心这次自己的要求会被拒绝.
10、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李娟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4分)
【答案】①吃苦耐劳,勤奋苦干.她常看在外打工当保姆,连过年都不愿意放下工作.②孝敬长辈,疼爱母亲.她总是给母亲买各种生活用品,希望母亲能够享福③心思细密,耐心体贴.当她意识到母亲对于自己不能回家过年的决定似乎有些不高兴了,就马上换了欢快的语气又安慰母亲.
11、新年礼物对李娟和母亲来说,意义不同。请结合小说内容说明,并简要分析新年礼物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4分)
【答案】对李娟来说新年礼物代表她对母亲的孝心,而对母亲来说新年礼物传达的是她对女儿陪伴自己的心灵需求。作用:①作为线索,贯串全文,使小说情节集中紧凑。②凸显小说陪伴比物质对老人更重要的主题。③使主人公李娟有孝心但疏忽了母亲心灵需要的人物形象丰满。
四、语言运用(12分)
12、我市某中学在八年级学生中组织了一次以“传承长征精神,感悟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相关要求回答问题。(12分)
(1)右边是本次活动的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4分)
【答案】活动围绕红色主题分准备和实施两个阶段。在准备阶段,要制作小红旗,排练节目;在活动实施阶段,要重走长征路,看望老红军,最后表演节目。
(2)假设你也参加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请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收获或体会。要求:主题明确,感情真挚,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4分)
【答案】示例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唱着这首歌,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情景浮现在眼前,我不禁感慨万千。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重走长征路,感悟红色文化,锻造坚毅品格。
(3)看老红军时,恰巧碰到一位老红军拿着一瓶降高血压的药,标签上注着:5mg100片。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5 mg,一日三次,待血压降下后改为一日一次。患了高血压,心理十分紧张。你如何向老红军说明吃药的量和时间,又如何消除老红军紧张的心理呢?
【答案】爷爷,您不要多想,医生说只要您按时吃药,一天三次,一次一片,吃一段时间血压自然会降下来,到那时一天只吃一片。我相信您一定会健康长寿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