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1.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课件(共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1.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课件(共5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1-09 08:1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第2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树木不但为我们遮挡阳光,而且树下的温度会比空地上低很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发生部位。
2.探究植物气孔数目和分布的实验。
3.阐述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炎热的夏天,树林和马路上的空气哪一个更凉爽湿润呢?为什么?
树林。因为植物能放出水来,增加空气的湿度,降低温度。
想一想:
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绿色植物蒸腾作用
甲试管中水位下降明显,袋内壁水珠多。
乙试管中水位下降不明显,袋内壁水珠极少。
甲 乙
实验: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
思考:塑料袋的内壁上的水珠主要从哪里来的?
说明什么?
是从叶片里来的。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观察现象:
(在试管水面上滴上少量植物油)
我们用塑料管喝饮料时,如果嘴不用力吸,饮料能进入到口中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缺少使饮料沿着吸管上升的动力。
用三个干燥透明并且
不漏气的塑料袋,分别套
在花盆中三根大小相似的
枝条上,袋口扎紧(注意
不要连花盆一起套进去,
只能套住茎和叶,最好在
套前浇一次水),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
进一步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
讨论:
1.为什么要对三个枝条做不同的处理?
2.各塑料袋内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几乎没有水珠
水珠较少
水珠最多
叶片越多,散发出的水蒸气越多,水蒸气主要是由植物的叶片散发出来的。
做对照,更容易分析得出结论。
植物的蒸腾现象
探究实验:植物的蒸腾失水现象
从一个阔叶植物上剪两个大致相同的枝条,一支剪掉下部枝叶(甲),一支剪除全部叶片(乙),用两个干燥透明并且不漏气的塑料袋套在枝条上,袋口扎紧,在试管水面上滴上少量植物油,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发生的实验现象。
甲 乙
思考讨论
1.两个试管的水面上为什么要滴些植物油?
2.为什么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
3.描述两个塑料袋出现的实验现象?
防止试管内水分的蒸发。
把它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植物的蒸腾速率快,容易观察到预期效果。
有叶片的塑料袋内出现水珠,没有叶片的塑料袋没有水珠。
定 义
场 所
方 式
水分以气体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生理过程叫蒸腾作用
主要通过叶片上气孔进行,少量在叶柄及幼嫩的茎进行
蒸腾作用的强弱可由气孔的开合调节
归纳总结
那么水分是从叶片的什么部位散发出去的呢 ?
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
⑴用 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
平展在 上。 
⑵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 刀
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 。
⑶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
中。
⑷用 蘸出最薄的一片,将切面
展放在滴有清水的 上,盖上
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制
成临时切片。
镊子
载玻片
双面
1.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叶片
培养皿
毛笔
载玻片
① 叶脉
观察叶片的结构
⑤气孔
②上表皮
③ 叶肉
④下表皮
2.观察临时切片,辨认叶片的结构
1.描述叶肉细胞、表皮细胞的形态以及排列特点。
讨论(课本51页):
叶肉细胞,细胞壁薄,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
胞呈圆柱状,排列较紧密像栅栏,是栅栏组织,
含叶绿体较多;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不规则,
排列较为疏松像海绵,是海绵组织,含叶绿体较
少。
表皮细胞呈扁平状,排列紧密,一般不含叶绿体,细胞壁厚,边缘不规则,细胞间嵌合紧密。
3.观察植物细胞的保卫细胞和气孔
讨论(51页):
2.描述保卫细胞
的形态、结构以及
气孔在上、下表皮
的分布特点。
保卫细胞呈半月状,内含叶绿体。一般是
上表皮气孔较少,下表皮气孔较多
相关链接: 气孔的结构与调节
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保卫细胞组成的,保卫细胞的内外细胞壁厚度不同,靠近气孔一侧的壁较厚,靠近表皮细胞一侧的壁较薄。当叶内水分多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较薄的外壁比内壁扩张的多,气孔便张开,叶内的水分便散发出来。当保卫细胞失水缩小时,细胞壁恢复原状,气孔关闭。
形状 有无叶绿体 作用
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不规则
半月形
保护作用
控制气孔的开闭
吸水膨胀打开
失水闭合
比较:表皮细胞与保卫细胞
保卫细胞
吸水
失水
气孔开放
气孔关闭
水分散失
水分不散失
结论:
植物就是通过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
来调节蒸腾作用的。
上下表皮
叶肉细胞: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输导水、无机盐
和有机物。
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规则形状
保卫细胞:呈半月形。有叶绿体、
内壁较厚、成对形成气孔。
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吸水
膨胀,气孔张开,失水,则气孔闭合。气
孔是叶水分蒸腾的通道,是氧气和二氧化
碳等气体进出的门户
归纳: 叶片的结构
 
表皮
叶脉
叶肉
上表皮
下表皮
支持和输导
保护
主要部分
叶片
将不同处理后的枝条分别放入下列装置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A:叶的下表面涂凡士林
B:叶的上表面涂凡士林
C:叶的上下表面都涂凡士林
D:叶的上下表面都不涂凡士林
三天后……
A:叶的下表面涂凡士林
B:叶的上表面涂凡士林
C:叶的上下表面都涂凡士林
D:叶的上下表面都不涂凡士林
——叶片
气孔
——茎内
导管
——根毛
细胞
蒸腾作用的过程
示意图
大气

气孔

叶肉细胞

根茎叶的导管

根毛

土壤中的水分
蒸腾作用的过程
土壤中的水分
根毛
导管
(根茎叶中)
叶肉细胞
气孔
大气中
蒸腾作用的过程
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
1.光照度
2.环境温度
3.空气湿度
4.空气流动状况
树木为什么到了冬天会落叶
在北方,天寒地冻,根吸收水分很难,而树叶的蒸腾作用却照常进行.树木为了保护自己而采取的一种措施.脱落叶子,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
刚移栽的植物为什么会出现萎蔫现象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于根吸收来的水分,造成体内处于失水状态.
如何防止
1.剪去多余的枝叶.
2.在阴天,傍晚时移栽.
3.注意遮阳.
4.移栽时,保护根部结构.
7 8 10 12 14 1618 2022 24
(1)如图:
(2)7:00到14:00随着
温度的升高和光照的增强,
植物的蒸腾作用逐渐加强;
15:00到24:00随着温度
的降低和光照的减弱,
蒸腾作用会逐渐降低。
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受温度和光照的影响。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受温度和光照的影响。
蒸腾量的大小由什么来控制?
气孔的张开或闭合可以调节,使植物体内经常持着适量的水分。另外,空气湿度﹑环境温度﹑光照强度﹑空气流动状况等都是影响植物蒸腾的重要因素。
科学家们测定,植物体因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量是惊人的。例如:一株玉米一生中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其中,只有1%左右的水真正用于各种生理活动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99%左右的水则被蒸腾掉了。
根吸收进来的水,绝大部分都散失掉了。这不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吗?
1、蒸腾作用同样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植物体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受高温的伤害。这是因为通过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带走了植物体内一部分热量的缘故。
2、蒸腾作用同样可以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叶片里的水分蒸腾出去之后,叶肉细胞缺水,就要吸收叶脉中导管里的水分,从而促进水分从根通过导管上升到叶里,这也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了水分。
3、促进植物体内无机盐的运输。这是因为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根吸收。导管中的水分里就溶解有各种无机盐,所以随着水分在导管中的上升,无机盐也随着上升,并且最终进入到叶片。
4、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从而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据科学家测算,林区的降雨量比无林、少林地区增多30%左右。
由此可见,蒸腾作用不是在浪费水,而是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讨论:
1.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大树体内的水分却是从低处流到高处,这是为什么
水分从气孔蒸腾,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将水分向上运输
的拉力,从而能够促进根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同时
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通过茎向上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
讨论:
2. 炎热的夏天,植物为什么不会因为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蒸腾作用使水分从叶表面大量散失,带走热量,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这样,植物就不会因为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7、蒸腾作用可以降低 ,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植物体也不会因 而受到伤害。
8、 的 和 可以调节蒸腾作用,使植物体内经常保持 。
温度
气温太高
气孔
张开
闭合
适量水分
蒸腾作用的意义
曾有人做过一个统记:一株玉米一生中要利用400斤的水,其中有95%-99%的水要用于蒸腾作用,百分之四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396斤左右的水散失到空气
4斤左右的水被利用
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呢
蒸腾作用的意义
(1)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 .
(2)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 部
运输到 、 等器官。
(3)使植物体有效的 。
1.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生活的意义
2.提高大气 ,增加降雨量,从而促
进生物圈的 循环。
水分

茎 叶
散热
湿度

归纳总结
蒸腾作用的意义:
1.促进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2.将溶解到水中的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
3.降低叶面的温度,防止叶肉细胞灼伤。
森林可以增加大气湿度,使天空云量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学以致用
大树下面的树荫,没有阳光照射,气温较
低;另外,大树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分别增
加了周围大气的湿度和氧。
3、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2、为什么最好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移栽后的菜苗
或花草为什么要遮阴?
1、森林附近地区,往往降雨较多,这是什么原因?
1、蒸腾作用的概念、部位
2、叶片的结构
4、蒸腾作用的意义
课堂总结:
3、蒸腾作用的过程
蒸腾作用
1.小明学习了叶片的结构以后,很想进一步观察保卫细胞和气孔,你认为他最好选用( )
A.小麦叶片的上表皮装片
B.小麦叶片的下表皮装片
C.小麦叶片的横切片
D.小麦叶片的纵切片
B
2.下列对气孔开闭与蒸腾作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增强
B.气孔张开,蒸腾腾作用减弱
C.气孔的开闭不影响蒸腾作用
D.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增强.
A
3.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D
1.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根   B.茎   C.叶片   D.花
2.下列关于陆生植物叶片上气孔分布的叙述中,正确
的一项是(  )
A.一般植物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多
B.上表皮的气孔比下表皮多
C.上表皮的气孔与下表皮一样多
D.只分布在下表皮
3.下列对蒸腾作用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B.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C.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和利用
D.是对水分一种极大的浪费
达标检测
C
A
D
4.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下列
哪种生理过程(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滤过作用
5.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无色透明塑料、低粘性蜡
物质,在移栽植物时,若将其喷到叶面上,则能结成
一层可以让二氧化碳通过但水分不易通过的薄膜,能
大大提高植株的成活率。这主要是因为薄膜(  )
A.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B.增强植物蒸腾作用
C.减弱植物蒸腾作用 D.减弱了植物的呼吸作用
A
C
6.下列几种情况中,植物蒸腾作用最强的是(  )
A.气温37 ℃,阴天,无风
B.气温37 ℃,晴天,有风
C.气温20 ℃,阴天,有风
D.气温20 ℃,晴天,无风
7、移栽植物时,常摘掉几个大叶片,目的是减少
植物的(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B
A
8.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  )
A.保卫细胞   B.叶肉细胞
C.生殖细胞   D.表皮
9.在我们这个地区,( )季节蒸腾作用最强。
A.春 B.夏 C.秋 D.冬
10.下列哪种物质不通过气孔进出(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无机盐 D.水
A
B
C
11.如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
将A、B、C、D四个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照
射2个小时。请分析回答:
(1)A、B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
珠是由植物体散失出来的是_______装置。
(2)C、D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
是_______装置。
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是蒸腾
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
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_________(填“提高”或
“降低”)大气的湿度。
A
C
叶片
提高
12.几种植物的气孔在上、下表皮的分布数量如表
(单位:个/mm2)
(1)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植物叶片表皮上气孔的分布状
况是_________ ,出现这种现象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 。
(2)表中的睡莲例外,
原因是____________ _。
下表皮气孔多,上表皮气孔少
上表皮接受阳光照射较多,气孔数量少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睡莲是浮水植物,气孔分布在上表皮才能进行气体交换
练习(52页):
1.去掉一部分枝和叶;尽量在傍晚或阴天移栽;给移栽的植物遮阴;气温高时对叶片喷雾;多带土,少伤根等。早晚浇足水,不施肥或少施肥。
(2)7:00到14:00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光照的增强,植物
的蒸腾作用逐渐加强;15:00到24:00随着温度的
降低和光照的减弱,蒸腾作用会逐渐降低。
时间
失水量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50
200
150
100
50
2.
(1)
结论: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受温度和光照影响。
3.甲装置更为合理。因为乙装置把整个花盆都
罩在塑料袋中,花盆土壤中的水分也能蒸发
到塑料袋内壁上,不能说明袋中的水珠完全
是由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散发出来的。
蒸腾作用是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