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1-10 21:2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19

H
图1
图2
组织细胞
血浆
血流方向
淋巴
组织液
微静脉
组织液中的物质返回
血液循环系统
组织细胞
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
淋巴系统
毛细淋巴管
血浆中的物质进入
毛细血管
组织液
微动脉
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微淋管
淋巴結
-肺微血管網
淋巴結
體微血管網
淋巴流動方向
微淋管
二、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区别
组织细胞
血浆
血流方向
淋巴
组织液
血浆
)
组织液
血管→·
例:下列物质中不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①o2
②血红蛋白
③血浆蛋白
④载体蛋白
⑤H+
⑥有氧呼吸酶
⑦纤维素
红细胞
血浆●
血红蛋白
→是细胞内液的成分
血管→
一血浆蛋白
(包含血浆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抗体等)
是血浆的成分
是内环境的成分
人体
五脏六腑图
气管


心脏
肝脏

胰腺
胆囊←

大肠
小肠
盲肠
阑尾
膀胱
渗透压
1、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
数目。
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
高浓度
吸水力
低浓度
→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溶液渗透压越高
3、血浆渗透压:
溶质
水溶液
半透膜
无机盐约1%
蛋白质7%~9%
水约909
血液运输的其他物质少量
▲图1-2血浆的主要成分
二、酸碱度(PH)
1、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2、人体在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会产生乳酸,
画出运动前后血浆pH的变化曲线
器,乳酸产生,释放进血液
74
HcQ3、HPO42等离子缓冲的结果
开始运动运动停时
、温度
T℃
37.4
37.2
37.0
36.8
36.6
36.4
36.2
24681012141618202224t/h
人体一昼夜体温变化曲线
引淘课
、温度37℃左右
→意义:可以维持酶的正常活性
T/℃
代谢快,产热多
37.2
36.8
36.6
36
36.2
代谢慢,产热少
36.02468101214618202224t/h
人体一昼夜体温变化曲线
引淘课
四、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
物质类别
转移途径
相关系统
养料
消化(外环境)→吸收(内环境)→血液循环→组织液
消化系统
如葡萄糖)→组织细胞
循环系统
废物组织细胞→组织液→血液循环→泌尿系统或皮肤
泌尿系统
(如尿素)→体外
循环系统
肺泡→肺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组织液→组织细胞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CO
→组织细胞→组织液→血液循环→肺毛细血管→肺泡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必须借助于内环境这一媒介,
→同时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及相关器官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