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4章 免疫调节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课程标准 素养要求
1.概述疫苗的作用,说出它能够发挥该作用的原因。 2.讨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1.生命观念:掌握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免疫治疗的生物学依据。
2.社会责任:正确理性地应用疫苗,以积极的心态捐献骨髓等,献爱心于人类。
一、疫苗
灭活
减毒
卡介苗
麻疹疫苗
子宫颈癌
DNA疫苗
抗体
[提醒] 与病原体相比,相同的是疫苗具有病原体的抗原特性,不同的是疫苗失去病原体的感染力。
二、器官移植
丧失功能
生理功能
器官保存
外科手术
免疫抑制剂
供者与受者
一半以上
免疫抑制剂
三、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排斥
病原体
肿瘤标志物
免疫增强
免疫抑制
(1)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有关疫苗的研制,开创了科学地进行免疫接种的新时期。( )
(2)疫苗是含有少量病原体的生物制品。( )
(3)注射流感疫苗后,就不会再患流感。( )
(4)人类中不存在HLA完全相同的两个个体。( )
(5)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常使用免疫增强剂。( )
√
×
×
×
×
知识点一 疫苗
目前应用的疫苗主要有三种类型:减毒活疫苗、灭活的死疫苗和新型疫苗,各有优缺点。
(1)减毒活疫苗
接种后能感染人体而使人产生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效果。如“糖丸”就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口服后可预防小儿脊髓灰质炎。
(2)灭活的死疫苗
这类疫苗中的病原体已被杀死,安全性很好,但产生的免疫效果不如减毒活疫苗,常需要多次强化免疫,如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
(3)新型疫苗
新型疫苗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
[温馨提示] (1)疫苗并不都是抗原。疫苗可以由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也可以由抗体制成,接种抗体类疫苗通常用于紧急预防。
(2)由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疫苗作为抗原起作用,是大分子物质。
(3)疫苗不是只能注射。接种疫苗最常见的方式有两种:注射(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和口服(如脊髓灰质炎疫苗)。
1.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新一代疫苗——DNA疫苗,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下列关于DNA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疫苗进入人体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
B.导入人体的DNA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C.DNA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D.DNA疫苗接种后,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
√
解析:DNA疫苗进入人体,相关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A正确,B错误;
因“DNA疫苗,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故DNA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微生物感染的目的,C正确;
人体内的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D正确。
2.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是三种常见传染病,分别由三种致病菌导致。我国政府在儿童中推广“百白破”三联体疫苗的免费接种,大大降低了发病率,接种疫苗后一定会出现的是( )
A.只引发体液免疫而不发生细胞免疫
B.辅助性T细胞可产生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
C.浆细胞特异性识别疫苗从而产生相应抗体
D.体内出现一种能抑制上述三类致病菌的抗体
√
解析:疫苗可以同时刺激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错误;
免疫过程中,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再产生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B正确;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
抗体的作用具有特异性,所以一种抗体不能作用于三种抗原,D错误。
发展素养 长句特训 与高考接轨
1.(社会责任)如果不接种“百白破”三联体疫苗,人体就一定会患相关疾病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一定 人体可以通过病原体自然入侵产生免疫力
2.(生命观念)首次接种“百白破”三联体疫苗后,机体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
知识点二 器官移植及免疫学应用
1.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 原因 解决办法及希望
存在免疫排斥的问题容 易 失败 ①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免疫系统会把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作“非己”成分进行攻击,这就是器官移植容易失败的原因; ②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①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的状态,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给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了希望;②选用与受体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比较接近的供体器官进行移植
问题 原因 解决办法及希望
供体器官短缺 供体远远满足不了移植需求者的需求 ①利用干细胞培养相应的组织、器官;②唤醒潜藏于人们心灵深处的爱心,使更多的人加入自愿捐献器官的行列中来
2.“三看法”辨析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
[温馨提示] 免疫诊断
(1)原理:抗原—抗体杂交原理。
(2)方法:用抗原检测病原体或肿瘤标志物等。
(3)适用对象:患者或疑似患者。
(4)特点:灵敏度高。
1.甲肝病毒是引发甲型肝炎的病毒,该病毒的抗体在机体内可维持5年左右。下列对甲型肝炎免疫检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人甲肝抗体检测为阳性,则此人为甲型肝炎患者
B.某人甲肝抗体检测为阳性,抗原检测为阴性,则此人已痊愈但仍携带甲肝病毒
C.某人甲肝抗原检测为阴性,则此人未接触过甲肝病毒,且抗体检测必为阴性
D.某人甲肝抗体检测为阴性,则此人不可能患有甲型肝炎
√
解析:某人甲肝抗体检测为阳性,则推测此人接种过甲肝疫苗,或曾经感染过甲肝病毒,但不一定是甲型肝炎患者,A错误;
某人甲肝抗体检测为阳性,抗原检测为阴性,则说明其不携带甲肝病毒,B错误;
某人甲肝抗原检测为阴性,则说明机体现在不携带甲肝病毒,但不能说明其未接触过甲肝病毒,抗体检测也未必为阴性,C错误;
某人甲肝抗体检测为阴性,则此人没有感染甲肝病毒,D正确。
2.进行器官移植时,应考虑供体和受体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卵双胞胎之间的移植效果最好,因为两者的HLA相同
B.供体和受体之间的HLA须完全一致,才能进行移植手术
C.供体和受体之间的主要HLA只要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进行移植手术
D.为了使植入的器官长期存留,病人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药物,减轻排斥反应
√
发展素养 长句特训 与高考接轨
1.(科学思维)最初进行器官移植,总是不成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免疫系统会把来自其他人的器官作为“非己”成分进行攻击
2.(社会责任)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因而患者易患感染性疾病。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控制药物的剂量
核心知识小结
[要点回眸]
免疫预防
免疫治疗
[答题必备]
1.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2.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3.医学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作器官移植。
4.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组织相容性抗原,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
5.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6.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