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1.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1.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1-13 08:2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探究: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的关系
1.比较实验数据,哪一个瓶中剩余水多?哪一个剩余水少?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为什么要对二个枝条做不同的处理?
乙瓶(去掉大部分叶片的)剩余水多,甲瓶(保留全部叶片的)剩余水少。说明叶片面积越大,植物散失水分越多。
进行对照,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更易得出结论
3.实验装置为什么要放在阳光下?这说明蒸腾作用的动力来自什么?
加快实验过程,使实验效果更明显。这说明蒸腾作用的动力来自阳光。
探究: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的关系
植物的蒸腾现象
1.蒸腾作用
大树底下好乘凉
为什么在树木附近空气特别的湿润凉爽呢?
植物不停地吸收地下水,也不断地向外界散失水。
水分以气体形式从植物体散失到外界的现象,叫做蒸腾作用。
除了叶片面积,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到光合作用呢?
环境温度、空气湿度、风力大小等。
蒸腾作用
2.主要器官:
1.定义: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叶(不能说是叶片)
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
  从记录的数据来看,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密切相关。这也充分证明了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
目的要求:
1.练习制作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把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右手捏紧并排的双面刀片, 迅速切割小木板上的叶片
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清水中
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1
3
2
4
1
2
3
4
5
6
7
8
上表皮
叶肉
叶脉
下表皮
气孔
保卫细胞
栅栏层
海绵层

表皮
叶脉
叶肉
上表皮
下表皮
支持和输导
保护
栅栏层
海绵层
主要部分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状,排列紧密像栅栏,我们把它称作栅栏层;
栅栏层和海绵层的由来
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不规则,排列疏松像海绵,我们把它称作海绵层。
思考:
你认为叶片那一面的颜色会更深?为什么?
叶片上面颜色较深。
因为叶片上表面紧挨栅栏层,栅栏层细胞排列紧密,叶绿素含量多,所以颜色深。
描述保卫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气孔在上、下表皮的分布特点。
1
2
保卫细胞
气孔
1.每个气孔都是由 个 细胞围成的。 2.保卫细胞呈 形,里面有 ,能进行 光合作用。 3.气孔主要分布在 。

保卫
半月
叶绿体
下表皮
气孔的构造
形状 有无叶绿体 作用
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不规则
半月形


保护作用
控制气孔的开闭
思考:气孔为什么会张开和闭合?
是什么结构决定了气孔的开闭?
叶片的结构
课堂活动:
(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的临时切片。
(2)练习制作叶片上下表皮的临时装片。
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1.光照强度
 2.环境温度
 3.空气湿度
 4.空气流动状况
3.算一算,想一想: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果实,一生中需吸收约200千克水,保留在整株植物体内及生理过程用水量共约2千克,玉米实际利用的水占吸收水分的百分之几?
其余的水分跑到哪里去了?
2÷200×100%=1%。
其余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
讨论:
1.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大树体内的水分却是从低处流到高处,这是为什么
水分从气孔蒸腾,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将水分向上运输
的拉力,从而能够促进根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通过茎向上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
二、蒸腾作用的意义
  据科学家测算,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1950mm/a,蒸腾量是1570mm/a。请计算,蒸腾量占降雨量的百分之几?它具有什么意义?
1570/1950×100%=80.5%
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蒸腾作用 意义
对环境的贡献
对自身的意义
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降低自身温度;产生拉力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1.去除部分枝叶。
2.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
3.给新移栽的植物遮荫。
4.移栽时,保护根部结构。
1.刚移栽的植物为什么会出现萎蔫现象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于根吸收来的水分,造成体内处于失水状态.
2.夏季移栽植物时,怎样能够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想一想
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叶片的结构
4、蒸腾作用的意义
课堂总结:
3、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下图两个实验装置,都是用来观察蒸腾作用的。你认为哪个装置更合理?谈谈你的看法。


甲装置更为合理。因为乙装置把整
个花盆都罩在塑料袋中,花盆土壤
中的水分也能蒸发到塑料袋内壁上,
不能说明袋中的水珠完全是由植
物体进行蒸腾作用散发出来的。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种水分以气体形式从植物体散失到外界的现象;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密切相关,另外还受到环境温度、空气湿度、风力大小等的影响;蒸腾作用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行的。
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对于植物体自身来说,则可以降低温度,产生拉力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我国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小,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
A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土壤
2.下列植被类型中,所生长的植物最耐旱的是( )
D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 D.荒漠
3.在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正确的切叶方法是( )
A.缓慢地切下 B.迅速地一次切割
C.迅速地来回拉切 D.缓慢地来回切拉
B
4.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运输的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A
A.根毛、导管、气孔 B.气孔、根毛、导管
C.根毛、气孔、导管 D.表皮、叶脉、气孔
5.将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放入装有70℃温水的烧杯中,发现叶片的背面冒出的气泡比正面多,这说明( )
C
A.叶片背面的组织细胞排列疏松
B.叶片正面有角质层,背面没有
C.叶片背面的气孔多于正面
D.叶片背面的叶脉多于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