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 第三章 人的健康 课时作业
第6节 健康生活(第一课时)
一、基础练习
1.下列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是( )
A.误吃“摇头丸”B.吃有农药残留的蔬菜
C.误吃毒蕈 D.吃过期变质的罐装食品
2.如图药贩子的四句话中,符合安全用药要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毒品越来越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反毒力度,特别最近成功查获了全球最大的毒品生产窝点,我们对待毒品的态度正确的是( )
A.坚决拒绝,决不沾染
B.知道有吸毒的也不管
C.能明显提神,可以少吸,只要不上瘾
D.学生不能吸,成年人可以吸
4.吸烟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物质是( )
A.烟尘 B.烟蒂
C.烟碱和焦油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巩固练习
5.饮食安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事例不属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是( )
A.食用残留农药的蔬菜引起中毒
B.食用含亚硝酸盐的腌制品引起中毒
C.食用毒蘑菇引起中毒
D.食用超过保质期的月饼引起中毒
6.合理用药是健康的生活习惯之一。下列有关用药的一些认识,正确的是( )
A.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B.越贵的药物,疗效越好
C.进口药物的疗效一定比国产的好
D.服用药物的剂量越大,疗效越好
7.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维持自身健康,下列做法你不认同的是( )
A.发芽的马铃薯可作为动物饲料
B.买回的叶类蔬菜用清水浸泡
C.处方药按医嘱服用
D.“OTC”标志的药可按说明书服用
三、提升练习
8.无论是服用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要注意用药安全,下列信息与用药安全无关的是( )
A.药品的价格 B.服药剂量
C.服药时间 D.药品的有效期
9.吸烟有害健康,下表是香烟燃烧时产生的某些物质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其中物质N为( )
物质 R M N
对人体的危害 诱发各种癌症 刺激脑部神经,使人上瘾 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烟焦油 D.尼古丁
10.据报道,某地一对母女因食用了从山林中采摘的野蘑菇而双双死亡,这是一例 ( )
A.遗传病 B.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
C.传染病 D.非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
11.当我们在餐厅享受美食,或在风景名胜流连,是否经常遭遇二手烟?当你闻到那刺鼻的气味时,是转过脸去默默忍受,还是果断上前制止?和直接吸烟一样,二手烟也可导致肺癌、冠心病等各种疾病。如图是我国不同场所有烟状况的抽样调查结果(即在过去的30天内看到有人吸烟的天数比例)。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医疗卫生机构的有烟状况比例最低
B.城市的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有烟状况比农村严重
C.餐厅中,农村和城市的吸烟人数的比例均达到90%
D.公共交通工具中,农村与城市的有烟状况差异最大
第6节 健康生活(第二课时)
一、基础练习
1.某调查报告数据表明,一半的车祸与驾驶员饮酒有关。下列关于酗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人意识不清,语言迟钝 B.麻痹神经中枢?
C.使人兴奋,反应能力强 D.诱发心血管疾病?
2.你的生存能力有多强?请根据你已有知识与技能分析,下列应急措施错误的是( )?
A.迅速将煤气中毒者移至空气清新的通风场所?
B.发生骨折后,立即现场复位,然后赶至医院就诊?
C.地震时用手护住头部,有秩序地快速撤离到安全区域?
D.腿部小块皮肤擦伤,血液渗出,可先清洗伤口,再贴上创可贴?
3.关于“用药和急救,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下列做法和解释,你认同的是( )
A.处方药可以自己根据病情购买,按说明服用
B.对因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突然停止呼吸的病人,可用“口对口吹气法”进行急救
C.吸烟能兴奋神经系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D.小霞在青春期时期每天都很少吃饭,只吃一些水果,进行减肥
4.下列关于逃生和急救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用手将他拉离
B.逃离浓烟密布的火灾现场时.应俯身并用湿毛巾掩盖口鼻
C.被毒蛇咬伤后.在伤口的近心端5—10厘米处,用绳子或止血带结扎
D.地震发生时,要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
二、巩固练习
5.生活中遇到危险或意外伤害时,下列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当有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可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急救
B.擦破皮肤有血渗出时,可将出血部位消毒冲洗后贴上创可贴
C.将因煤气中毒而昏迷的人转移到通风的地方进行抢救
D.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在远心端止血
6.小明、小凯等同学在一起嬉水玩耍,突然小明不小心落入了水底,其他几位同学一起赶紧救捞,拖上岸时,发现小明已奄奄一息。小凯用学过的人工呼吸的方法对小明进行急救。小凯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①清除小明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②捏住小明的鼻孔
防止漏气 ③颈下垫高,使其头后仰 ④敞开小明的衣领,解开腰带 ⑤先吸一口气,再对准小明的口吹气,频率为每分钟15~20次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 ①③④②⑤ D.①③②④⑤
7.酒精饮料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是________,过量饮酒就是________,对人体的健康会造成危害。请联系生活实际,饮酒的危害有___ __。(填序号)
①会得胃病 ②容易肝硬化 ③会形成酒精性精神病
④促进消化液分泌 ⑥会得气管炎
三、提升练习
8.在一次车祸中,一位青年左大腿股骨骨折,皮肤大面积创伤,流血约250毫升。对这样的伤员,下列哪项治疗措施没有必要( )
A.骨折复位固定 B.皮肤伤口止血处理
C.输血250毫升,补充流失血量 D.注射抗菌素,防止伤口感染
9.小林在海边游泳,遇到有人溺水,生命垂危。小林急忙回忆学过的急救知识,以图救治。下列小林回忆到的知识,不正确的是( )
A.应该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B.做人工呼吸前要清除口鼻内的污物
C.人工胸外心脏挤压的频率大约为30-50次/分
D.人工呼吸的频率大约为15-20次/分
10.人工呼吸可以挽救患者生命的原因是( )
A.把别人体内的氧气输送给患者 B.用健康人代替患者的气体交换
C.用外力使患者的心脏恢复跳动 D.用外力使患者的肺被迫进行呼吸运动
11.近几年,在世界各地连续发生了多次大地震,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在惊恐地震无情的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地震应急安全知识的缺少。震区的卫生防疫、健康教育问题正摆在人们的面前。假如你是一名救灾现场的志愿者,遇到下列现实问题,你能正确解答吗?
(1)如果发现某人上臂肱动脉受伤出血,应在病人受伤血管的 (填“近心端”或“远心端”)止血。
(2)给病人打针、服药前,一定要认真分析药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的 ,绝对不能盲目用药。
(3)当遇到紧急情况,病人生命垂危时,需要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原理是用人工方法使病人的 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逐步恢复呼吸功能。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 等。?
(4)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传染病的发生。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有 、 和 。
第6节 健康生活(第一课时)
参考答案
1、D
2、C
3、A
4、C
5、D
6、A
7、A
8、A
9、B
10、D
11、D
第6节 健康生活(第二课时)
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5、D
6、C
7、乙醇、酗酒、①②③
8、C
9、C
10、D
11、(1)近心端 (2)各种信息 (3)胸廓 口对口吹气法 (4)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