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课件(共18张PPT)—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六

文档属性

名称 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课件(共18张PPT)—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07 15:4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四章 第五节
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1.了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及主要生态问题。 
2.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3.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 
学习目标:
目 录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01
02
西双版纳被毁坏的森林!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貌。
土地荒漠化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1.现状:非常严重。
2.原因:有自然原因,但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表现为巨大的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3.区域性特点
(1).森林破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华南林区。
(2)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3)草地退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牧区。
(4)生物多样性锐减主要分布在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4.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主要生态问题 形成原因
自然背景 人为原因
大兴安岭西侧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退化严重 半干旱草原地区 过度开垦、过度砍伐、过度放牧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草场退化 降水较少、气候较干 过牧严重
黄淮海平原区 土壤侵蚀严重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 亚热带丘陵,降水丰富
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 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物种灭绝和多样性锐减 亚热带丘陵、山区、高原,地质条件复杂 人民生活贫穷,过垦、过伐严重
青藏高原 土壤侵蚀,草地退化 高寒地区,生态十分脆弱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
一些地区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一些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
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
(1).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2).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重点生态工程 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
重点防治工程 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工程
重点保护区建设 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建立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
重点示范区建设 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
环保法制建设 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3)我国不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生态问题 主要分布区域 自然背景 主要防治措施
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华南林区 中温带、亚热带边远山区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半干旱、干旱草原区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湿地萎缩 三江低地、湖滨、海滨 湿润低平原、湖泊、海洋边缘地区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生物多样性锐减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物种资源丰富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半湿润、湿润丘陵地区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荒漠化 西北、华北干旱区 半干旱内陆或春旱严重地区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区域性特点明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3题。1.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多种多样,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都存在B.青藏高原因人类活动较少,所以没有生态环境问题C.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生物多样性锐减D.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2.对下列各地区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北草原退化   B.东北平原土壤酸化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三、课堂练习:
D
B
3.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甘肃省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土地面积与宁夏一样多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干旱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
C
4.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分布图
(1).据图分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提示:据图可知森林破坏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和横断山区;草地退化主要分布在我国牧区草原;生物多样性锐减主要集中在西南山区;土壤侵蚀分布最广,普遍存在于各个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广泛但相对集中
提示:D、E位于南方亚热带地区,降水较多且集中;丘陵地形崎岖,流水侵蚀力强;人口密集,过垦严重;所以土壤侵蚀严重。
(2).分析D、E两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5~7题。5.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给下游地区带来的危害是(  )A.泥沙淤积河、湖,洪水排泄不畅,致使洪涝灾害频繁B.水土流失日趋严重C.气候恶化,导致全球气候变暖D.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6.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四月、七月     B.四月C.七月 D.十一月7.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分解者B.缺少枯枝落叶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A
C
D
8.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治理的措施有哪些?
(4)A地区营造的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过度垦殖、放牧,使植被破坏严重 
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三北”防护林工程
黄土疏松,植被破坏,夏季多暴雨,土地遭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植树种草,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走农、林、牧相结合的道路。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谢谢观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