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 4.3河流地貌的发育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0高一上·青铜峡期末)关于沟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沟谷流水的溯源侵蚀,使沟谷延长
B.沟谷流水的下蚀,使沟谷不断加宽
C.沟谷是由河谷发育而来
D.由于获得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河谷发育成沟谷
2.(2020高一上·上海期末)下列各组地表形态中,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三角洲、戈壁 B.沙滩、曲流
C.河流峡谷、风蚀洼地 D.新月形沙丘、海蚀崖
(2020高一下·南宁期中)河流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但也时常发生灾害。图中为某河流、湖泊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所示演化过程最可能出现在( )
A.洞庭湖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横断山区 D.云贵高原
4.图示河段,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阶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在乙阶段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利于城市空间发展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2020高一下·连平期中)下图为三峡工程建成后,下游城陵矶至武汉长江河段累计冲淤状况预测图(冲刷大于淤积为负值,冲刷小于淤积为正值)。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时段内长江城陵矶至武汉河段( )
A.一直以淤积作用为主 B.先冲刷为主后淤积为主
C.先淤积为主后冲刷为主 D.一直以冲刷作用为主
(2)针对50~100年至今累计冲淤状况,为保持河流畅通,该河段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加固河堤 B.疏浚河道 C.植树造林 D.修筑大坝
7.(2020高一下·黄冈月考)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写到:“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争流下图为橘子洲实景图,“橘子洲形成原因是( )
A.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而成
B.河水湍急,流水侵蚀下切而成
C.岩层受水平挤压,中间向上隆起而成
D.河床宽阔、激流回旋沙石堆积而成
8.(2020高一上·遂宁期末)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下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搬运 B.堆积 C.侵蚀 D.风化
(2)如果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2020高一上·大庆期末)读某河流三角洲沉积岩(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该地区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风化作用 D.板块运动
(2)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a层最老 B.b层最老 C.c层最老 D.一样老
10.(2020高一上·双鸭山期末)读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背面主景图案。回答下面小题。
(1)该版面的景观是( )
A.黄土高原 B.桂林山水 C.洞庭湖畔 D.长白山天池
(2)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3)形成这种地貌的岩石非常重要,它们的岩石一般为( )
A.石灰岩 B.花岗岩 C.变质岩 D.岩浆岩
11.(2020高一上·上海期末)下图为“某河流弯曲处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面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
A. B.
C. D.
12.(2020高一上·遂宁期末)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在上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搬运 B.堆积 C.侵蚀 D.风化
(2)如果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2020高一上·大庆期末)河流主航道一般为水流最深处的航线,右图为北半球的某河流,箭头表示河流流向,回答下列小题:
(1)该河流的主航道最可能经过(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近年来,甲沙洲形成速度减慢,其原因是( )
A.下游新建防洪大堤 B.上游植被破坏严重
C.上游新建大型水库 D.下游河道疏浚畅通
14.(2020高一上·吉林期末)读某地貌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 )
A.沉积物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2)该地貌主要分布于( )
A.河流出山口 B.河流入海口
C.大江大河中下游 D.内陆盆地中心
15.(2019高一上·浙江期中)下图为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的某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 )
A.深度增加 B.深度先增加后降低
C.深度降低 D.深度先降低后上升
(2)图中泥沙淤积最严重的时间是( )
A.4月19日 B.5月21日 C.6月3日 D.8月15日
16.(2019高一上·贺州期中)“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州。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唐朝诗人胡玢的诗描述河流沿岸的变化。
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M--凸岸堆积 B.N--凸岸侵蚀 C.M--凹岸侵蚀 D.N--凹岸堆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是N地
C.“古岸崩欲尽”是因为地壳垂直运动
D.河流流向自南向北
17.(2019高一上·桂林期中)读河岸线示意图,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自然状态下不同时期的河岸,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较早
B.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C.该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
D.该类河段一般发育于河流的上游
(2)沿L1—L2所作河流剖面最有可能与右图剖面相一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2019高一上·桂林期中)天坑是四周岩壁陡直、平均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 m的大型塌陷漏斗,其发育在特定的岩溶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环境下,是一种独特的喀斯特景观。下图示意天坑形成与演化过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天坑发育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岩层断裂发育 ②石灰岩层厚度小 ③岩层产状平缓 ④地下河水位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巨量崩塌物造成地下河通道的阻塞和改道,会促使流水对岩石( )
A.溶蚀、冲蚀增强 B.溶蚀减弱、冲蚀增强
C.溶蚀、冲蚀减弱 D.溶蚀增强、冲蚀减弱
(3)天坑的形成归结为流水对塌陷堆积物的( )
A.冲蚀作用 B.溶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19.(2019高一上·浙江期中)下图为某河段沉积物研究采样图,甲、乙、丙、丁为采样点。读图完成 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四处采样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沉积物厚度较乙处大
B.丙处沉积物颗粒较丁处大
C.丁处沉积物颗粒较丙处大
D.甲、乙、丙、丁四处沉积物无分选性
(2)该河段沙洲较多,是因为( )
①地势平坦,河床比降大
②距海较远,海水顶托作用弱
③河道宽阔,河流沉积作用强
④上游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019高一上·阿城期中)河流阶地指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道段的河谷及两岸阶地的东西向剖面图,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河流的流向为由南向北
B.流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
C.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D.三个阶地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①一②一③
21.(2019高一上·大港期中)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溶洞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2)图中石柱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2019高一上·齐齐哈尔期中)下图为北半球某条河流横剖面示意图,河流剖面是指河流中垂直于水流方向并以河床为下界、水面为上界的断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2.根据河床形态判断该河流的流向可能是( )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23.关于该段河流东、西两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岸有泥沙淤积,说明该岸水流速度比东岸快,带来泥沙多而淤积
B.如果选择在该河段建一个港口,则应该选择在该河的西岸进行修建
C.河段的东岸没有泥沙沉积,主要原因是河床较陡峭,不易产生沉积
D.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段东岸以侵蚀作用为主,西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24.(2019高一上·温州期中)下图为空中鸟瞰的某地貌景观图。完成 下列小 题。
(1)该地貌的名称是( )
A.沙丘 B.沙滩 C.三角洲 D.冲积扇
(2)该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
A.流水搬运 B.流水堆积 C.海浪堆积 D.风力堆积
(3)该地貌多位于( )
A.河流出山口 B.滨海平原 C.大河入海口 D.干旱地区
二、综合题
25.(2020高一上·遂宁期末)读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冲积扇和三角洲的位置差异。
(2)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分布特征。
(3)简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26.(2020·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200km,流域面积210万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
水文站 马西纳 迪雷 尼亚美 洛科贾 奥尼查
年径流量(km3) 41 30 27 73 182
年输沙量(万吨) 177 100 350 1290 5800
(1)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请分析原因。
(2)
说明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
概述尼日尔河迪雷-洛科贾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
(4)
简析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7.(2019高一下·莆田月考)读北半球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两处河谷形状的区别:①处河谷呈V型,②处河谷呈U型。原因分别是:①处位于河流上游,河流流速快,以 侵蚀为主;②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流速慢, 作用加强,河谷展宽。
(2)河流在②处汇入海洋,形成的流水地貌是 。形成过程可表述为:河口水流速度 ,加上海水的 作用,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 形成。如果①处及附近地区林地变为耕地,会导致上游地区 加剧,②处河口地貌面积将 。
(3)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在分布密度上的差异特征是河流中下游比上游 ,形成该特征的原因是:相对河流上游,河流中下游地区 ; ; 。
28.(2018高一下·应县期末)读贺兰山东麓堆积地貌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中地貌类型及形成过程。
(2)概括图中地貌沉积物分布特点。
(3)说明河流出山口前和出山口后所经地区等高线的分布特点。
29.(2018高一下·双鸭山开学考)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c~图e中能正确反映图a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哪一个?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什么?
(2)判断图a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哪一岸?并解释其理由。
(3)若图a中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2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
A.“U”型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
(4)若图a所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解:主要考查沟谷的成因。沟谷流水的溯源侵蚀,使河谷向源头方向,使沟谷延长,A正确;沟谷流水的下蚀,使沟谷不断加深,B错误;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沟谷发育成河谷,C、 D错误。故答案选A。
【点评】在凹地中两侧和上游片流水质点向中间最低处汇集,形成流心线,在此水层增厚,流速加大,冲刷能力增强的情况下,逐渐把凹地冲刷加深形成了沟谷。沟谷的发育是流水下切、溯源侵蚀和谷坡块体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2.【答案】C
【知识点】河流地貌;风沙地貌
【解析】【分析】解: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地貌的相关知识。受流水沉积作用和海水的顶托作用,河口地区形成河口三角洲,A错;海浪沉积主要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B错;流水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峡谷,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等,C对;在风向固定的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风力沉积形成新月形沙丘,D错。故本题选C。
【点评】外营力对地表冲刷、磨蚀和溶蚀等作用的总称。外营力包括流水、冰川、波浪、潮流、海流、风等。风化作用产生碎屑,为外营力提供了侵蚀地面的条件;继侵蚀作用之后,相继出现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使地貌改观。狭义的侵蚀作用指流水、波浪和潮流、冰川和风等外营力的侵蚀作用;广义的侵蚀作用还包括坡地上岩屑、土粒受重力影响顺坡下移的块体运动。
【答案】3.A
4.B
5.C
【知识点】河流地貌;洪涝灾害;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点评】牛轭湖也叫月亮湖,是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
3.根据河道弯曲情况,可以判断该河段主要受侧蚀作用,应位于河流中下游,该地区地形平缓,故A正确;塔里木盆地是干旱区,水量小,流程短,缺少河流的完整发育过程,故B错误;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地区落差大,水流急以下蚀为主,故CD错误,所以该题选A。
4.河流流速的快慢、河道的弯曲程度、流域面积的大小是影响洪涝灾害严重程度的因素。河道越弯曲,水流的侧蚀能力越强,堤岸越容易发生崩塌,易发生洪涝灾害,乙图中河流弯曲程度最强,泄洪能力最差,河流的侧蚀能力最强,最易发生洪涝灾害,故该题选B。
5.从河流的凹岸、凸岸来看,凸岸是沉积岸,凹岸是侵蚀岸,①③④是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面积不断增加,地势较高,不易发生洪涝灾害,故①③④地适宜城市空间的发展。②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流速快,河岸易崩塌,面积不断缩小不利于城市空间的发展,结合选项可知,C选项组合正确。故答案为:C。
6.【答案】(1)B
(2)B
【知识点】河流地貌;长江流域概况及其开发治理
【解析】【分析】(1)该题图表的数据是每10年累计冲淤量的统计,每个(10年)年份的实际冲淤量=该年的累计冲淤量—(减去)上一年的冲淤量。前50年冲淤量均为负值,说明冲刷大于淤积,第50到第100年冲淤量为正值,说明淤积大于冲刷。C符合题意。
(2)根据上题的分析,前50年间河流以冲刷为主,为保护河岸需要加固河堤,防治河岸坍塌、河岸摆动。后50年(50年——100年)间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淤积严重,河道需要疏通,以增加河流输入海洋的径流量,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B
【点评】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时期(或部位) 作用过程 地貌类型
侵蚀地貌 初期(A) 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
侧蚀为辅 沟谷不断加深,
横剖面形成“V”型谷
发育期(B) 侧蚀为主,下蚀减弱,
泥沙堆积 河谷拓宽,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C) 侧蚀和泥沙堆积为主,
下蚀进一步减弱 河谷横剖面呈槽形
7.【答案】D
【知识点】河流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分析】解:橘子洲属于沙洲,是由于流水的冲刷和搬运作用携带了大量泥沙,当流到河流开阔处时,流速变缓泥沙沉积逐渐形成的,故D正确,ABC错误。
【点评】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
8.【答案】(1)B
(2)C
【知识点】河流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②处位于河流的凸岸,根据河流在凸岸堆积,在凹岸侵蚀的原理,所以在上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堆积。所以选B。(2)码头选址要求水深,因布局在流水侵蚀为主的河流凹岸,图中①④为凹岸,②③为凸岸,所以C正确。
【点评】流水侵蚀作用表现为河流的凸岸堆积,在凹岸侵蚀。码头选址要求水深,应布局在流水侵蚀为主的河流凹岸。
9.【答案】(1)B
(2)C
【知识点】河流地貌;矿物与岩石
【解析】【分析】(1)图示为河流三角洲的泥沙沉积,为流水沉积地貌,属于外力作用。故答案为:B。(2)按照沉积规律,越在下的沉积越早。故答案为:C。
【点评】河口冲积平原是水流速度骤减常有大量泥沙沉积而形成三角形沙洲,称为三角洲。沉积岩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气候、季节等周期性变化,必然引起搬运介质(的流向、流量的大小等变化,从而使搬运物质的数量、成分、颗粒大小、存机质成分的多少等也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一定时间的沉积间断,这样就会使沉积物在垂直方向上由于成分、颜色、结构的不同,而形成层状构造,形成时间越早的埋藏越深。
10.【答案】(1)B
(2)B
(3)A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解析】【分析】解:(1)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图为桂林山水,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漓江水清澈秀丽,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桂林“四绝”。其地貌为喀斯特地貌。故答案为:B。(2)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流水溶蚀作用。故答案为:B。(3)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对应的岩石多为沉积岩,特别是石灰岩广布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比较典型。故答案为:A。
【点评】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11.【答案】D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解:根据凹凸岸理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E处是凹岸,受水流侵蚀,河岸较陡;F岸泥沙堆积,河岸较缓,故D项正确。
【点评】做河流曲流的相关习题需要根据凹凸岸理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12.【答案】(1)B
(2)D
【知识点】河流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②处位于河流的凸岸,根据河流在凸岸堆积,在凹岸侵蚀的原理,所以在上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堆积,B正确。(2)码头选址要求水深,因布局在流水侵蚀为主的河流凹岸,图中①④为凹岸,②③为凸岸,故D正确。
故答案为:(1)B;(2)D。
【点评】从地转偏向力角度来看,北半球河流右岸易受侵蚀而成为凹岸,南半球则是河流左岸易受侵蚀而成为凹岸;如果原来河谷因最初地形起伏及走向的原因,已先期存在凹岸、凸岸的形态,那么不管该河位于哪个半球,河流都将因为保持惯性前行而冲刷凹岸,使河流曲流出弯曲度更大;建深水河港应该在凹岸处,这里流水的侵蚀作用强,不易淤积,水深,船只也不易搁浅。
13.【答案】(1)C
(2)C
【知识点】河流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北半球平直河流流向的右岸为侵蚀岸,堆积少;弯曲河道的凹岸为侵蚀岸,凸岸为堆积岸,据此河流主体流向由南向北,主航道最可能经过②③,故C正确,ABD错误。
(2)A.由题干可知,甲沙洲形成速度减慢,而甲沙洲是由于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形成,由此可知河流携带的泥沙减少,下游新建防洪大堤不会影响甲沙洲处的含沙量,故A错误;
B.上游植被破坏严重会导致河流的含沙量增大,甲沙洲的形成速度变快,故B错误;
C.上游新建大型水库,水库会拦截泥沙,使河流泥沙含量减少,甲沙洲形成速度减慢,故C正确;
D.下游河道疏浚畅通会使下游流速变快,不会影响甲处泥沙含量,故D错误。
故答案为:(1)C;(2)C。
【点评】(1)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使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2)沙洲是河流的堆积地貌,是由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河流含沙量的多少会影响沙洲形成的速度。
14.【答案】(1)C
(2)A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的地貌为冲积扇,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由扇形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随着流水速度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沉积颗粒越来越小,扇形中下部泥沙堆积,土壤肥沃,有一定坡度,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扇形上部地下水埋藏较深。C符合题意。
(2)根据流水堆积地貌的分布规律可知,冲积扇主要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处,河漫滩平原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分布在河流的入海口处。而内陆盆地中心往往形成风力堆积地貌—沙丘。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A
【点评】河流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沉积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不仅存在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当河流冲出山口时,由于地势逐渐趋向平缓,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冲)积扇,多个洪(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15.【答案】(1)A
(2)D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图中信息表明,河面与河底的相对高度为河水深度,图中显示,从4月19日到5月21日至6月3日,深度逐渐增加,表明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是深度增加,选项A正确,排除B、C、D。(2)图中显示,在四个日期河流断面上,6月3日河底最低,应是河水侵蚀的结果,8月15日河底最高,应泥沙淤积的结果,因此泥沙淤积最严重的时间是8月15日,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解题的关键在于河水深度的计算,河水深度即河面与河底的相对高度。河床变低,即受流水侵蚀加剧,相反,河床变高,流水沉积加剧。
16.【答案】(1)C
(2)B
【知识点】河流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据图所示,观察河道形状,M岸为凹岸,是流水侵蚀岸;N岸为凸岸,是流水堆积岸。
故答案为:C(2)A.河流上游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图中河流以测蚀为主,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中下游,A错;
B.住房一般选择建于沉积岸,“数家新住处”说明沉积岸面积增大,“数家新住处”应位于N地,B对;
C.“古岸崩欲尽”是由河流凹岸的侵蚀作用导致,C错;
D.按图中所示,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D错。
故答案为:B
【点评】1.本题考查河流凹岸凸岸的判读与影响,较基础。解题关键是理解并熟记两岸的相关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境作答。2. 本题考查河流凹岸凸岸的判读与影响,较基础。解题关键是理解并熟记两岸的相关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境作答。
17.【答案】(1)A
(2)B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图示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受惯性作用,在第个弯道处,受惯性冲击南岸,南岸流速快(侵蚀),北岸流速慢(堆积),在第二个弯道处,受惯性冲击北岸,北岸流速快(侵蚀),南岸流速慢(堆积)。
A,根据分析,实线所示河岸形成的时间较早,故A正确;
B,河岸的变迁,大体上受地转偏向力和河水惯性的影响,北半球右岸冲刷严重,南半球左岸冲刷重,河流转弯地区受河水惯性冲刷的影响较大,故B错误;
C,该河段既有侵蚀,又有堆积,大致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故C错误;
D,该河段河道弯曲,以侧蚀为主,泥沙淤积和冲刷改变河道般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A(2)根据所学可知,直线河道水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弯曲河道水流受离心力影响,L1-L2处河道北岸(L1)受侵蚀严重,河岸较陡;南岸(L2)堆积,河岸较缓,②图符合,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不管河流曲直,由于地转偏向来力作用,北半球河流总是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则相反。在直行河道中,主要受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影响较大,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相反。在河流弯道处,水流做曲线运动,主要受离心力作用,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自,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致使河流的弯道越来越弯曲。
18.【答案】(1)A
(2)A
(3)C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天坑发育的基础为裂隙发育,然后地表水沿裂隙下渗,发生侵蚀作用,而天坑的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米,说明当地石灰岩厚度大,①对、②错。图中岩层层序界面看,比较平缓,容易被侵蚀,地下河水的深浅与天坑发育无关,③对、④错。故答案为:A。(2)由于巨量崩塌物的堵塞,使得流水流速增大,溶蚀和冲蚀作用增强,故答案为:A。(3)从天坑的形成过程看,在断裂的岩层中,受流水溶蚀作用,然后大量崩塌物沉积在地下河内,最终由于流水将崩塌物搬运到其他地区,使得该地形成天坑,所以天坑的形成归结为流水对崩塌堆积物的搬运作用,故答案为:C。
【点评】(1)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2)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较广,如广西、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
19.【答案】(1)B
(2)C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乙地处于河道分叉处,河流中部有沙洲,流速较小,沉积物颗粒相对较小,而甲地处于河流的干流处,流量和流速相对较大,因此甲处沉积物颗粒较乙处大,沉积物厚度较乙处薄;丁地附近有芦苇丛,流水到达芦苇丛前缘时,流速减缓,水流搬运能力减弱,部分颗粒相对较大的物质在芦苇丛前缘沉积,而芦苇丛核心地区流水携带的更小的颗粒物质,形成的沉积物会比较细而均匀,因此丁处的沉积物颗粒较丁处强;丙、丁之间有引航道分散水流,使丁处流量减少,搬运能力减弱,沉积物颗粒变小,丙地处分叉汇流处,流量大,因此丙处沉积物颗粒较丁处大。B符合题意。
(2)根据经纬度可知,该河段为长江下游南京—镇江段,沙洲较多的原因,一是长江含沙量较大,这与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有关;二是此地为河流下游,河道宽阔,地势低平,河流流速缓慢,导致河流搬运能力减弱,泥沙沉积;三是距离海洋较近,海水顶托作用强,导致河流流速更慢,沉积作用更强。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
【点评】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横剖面呈“V”字形。堆积地貌多见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包含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等,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漫滩平原一般分布在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平原分布在河口地区。
20.【答案】A
【知识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
【解析】【分析】解:读图,该河流西岸坡度较缓、沉积物较多(如河漫滩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西岸河漫滩分布宽度比东岸宽、数量多),说明河流的西岸为沉积岸、东岸为侵蚀岸,且河流河道“平直”,因此造成河流侵蚀、沉积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流水运动会不断右偏,使右岸侵蚀严重、左岸以沉积作用为主,即该河的西岸为左岸、东岸为右岸,因此河流流向应为自南向北流,A对;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若河谷地区地壳上升,使河漫滩位置升高,但河流会继续向下侵蚀,受河流的下蚀作用,河床位置不断降低,并在地势低的地区形成新的河漫滩,原来的河漫滩则演变为地势较高的河谷阶地),B、C错;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三个阶地的形成先后顺序为③-②-①,D错。
【点评】本题对地转偏向力知识点的考查看似简单,但学生容易出错:一是对材料“平直河道段”信息的忽略,河流在弯曲河道水流受惯性力影响大,河流的侵蚀与堆积与地转偏向力关系较小,但平直河段的侵蚀与沉积主要是地转偏向力造成的,因而这一信息是在提示学生应用地转偏向力知识分析问题;二是对图示方向信息不敏感,图中右侧为“西岸”、左侧为“东岸”,而不是一般的“左西右东”,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三是在应用地转偏向力规律“北右南左赤道无”时,右偏是指面向物体运动方向,而不是学生自己的右手边,学生容易应用错误而将河流误判为自北向南流。
21.【答案】(1)C
(2)D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解析】【分析】(1)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图中的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由于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故C正确;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故A不符合题意;风力沉积形成沙丘,故B不符合题意;流水沉积形成冲积地貌,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钟乳石的形成是由于含有碳酸氢钙的水分解形成碳酸钙沉淀,故属于流水沉积。故答案为:D。
【点评】(1)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2)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较广,如广西、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
【答案】22.B
23.D
【知识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
【解析】【点评】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22.由图可知,图中河流位于北半球,其东岸河床坡度较陡,西岸河床坡度较缓。在北半球河流流水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的右岸侵蚀严重,坡度较陡,左岸水流速度较缓,以堆积为主,河床坡度较缓。故该河的东岸为侵蚀岸,所以该河的流向的由南向北。B符合题意。
23.A.根据上题的分析,该河西岸为堆积岸,泥沙堆积,说明西岸水流速度较缓,东岸坡度陡,为侵蚀岸,水流速度较快,A不符合题意;
B.东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坡度陡,适合建设港口,西岸泥沙沉积,不适合建设港口。B不符合题意;
C.河流的东岸没有泥沙沉积,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作用使得河床坡度较陡,C不符合题意;
D.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该河段东岸(右岸)乙侵蚀作用为主,西岸(左岸)以堆积作用为主。D符合题意。
24.【答案】(1)C
(2)B
(3)C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图中所示地貌名称为河口三角洲,河口处断面扩大,水流速度骤减常有大量泥沙沉积而形成,故C正确;沙丘一般出现在干旱地区,山前冲积扇一般在河流的出山口附近,沙滩属于海岸堆积地貌,海岸呈带状。(2)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在河流在入海口处,水流速度骤减常,河流携带泥沙能力下降,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积的结果,故B正确。
(3)该地貌多位于大河入海口,C正确。山前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沙滩多位于滨海平原,沙丘位于干旱地区。
故答案为:(1)C;(2)B;(3)C。
【点评】河口三角洲地貌大多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处,主要的成因是流水堆积形成。三角洲的特点主要有:形态多呈三角形;河汊纵横交错,河网密布;地势平坦,堆积物颗粒较细。
25.【答案】(1)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冲积扇位于河流的出山口
(2)自西向东(A→B)颗粒逐渐变小,自西向东(A→B)沉积厚度逐渐变小(或者说由多变少)
(3)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区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地貌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据图可以看出: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冲积扇位于河流的出山口。
(2)根据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可知:自西向东(A→B)颗粒逐渐变小,自西向东(A→B)沉积厚度逐渐变小(或者说由多变少)。
(3)首先介绍冲积扇的物质来源,然后介绍受流水沉积作用在出山口位置形成沉积扇。具体如下所述: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区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地貌。
故答案为:(1)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冲积扇位于河流的出山口。
(2)自西向东(A→B)颗粒逐渐变小,自西向东(A→B)沉积厚度逐渐变小(或者说由多变少)。
(3)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区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地貌。
【点评】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冲积扇位于河流的出山口,两者都是流水堆积形成;一般而言,河流从山地发源出来,上游流速快,能携带大颗粒的石块;越往下游,一般地形地势越平坦,流速减慢,只能携带小颗粒的泥沙。泥沙堆积,颗粒大、比重大的总是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因此,顺着河流流向,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26.【答案】(1)年降水量大;地势高;流域面积较大
(2)径流量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减小;输沙量减少;河湖多,调节能力强;蒸发强;下渗多;地势平缓,流速减小,泥沙沉积
(3)径流量先减后增;含沙量增大
(4)地形为低平原,河网密布;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径流量大,含沙量大;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外力作用;非洲
【解析】【分析】(1)“水塔”一是水量大,为尼日尔河提供的补给水源多,二是地势高。读图可知,富塔贾隆高原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大,且该区域尼日尔河的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阔,为尼日尔河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补给;其次,富塔贾隆高原所在地区地势高,是尼日尔河的发源地,所以被称为尼日尔河的“水塔”。(2)读表可知,根据马西纳和迪雷水文站年径流量以及年输沙量数据的变化可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减少,主要原因在于内陆三角洲地区地势平缓,流速减小,有利于泥沙的沉积;同时,河湖较多,内陆三角洲面积较大,年降水量相对减少,蒸发量增加,且由于流速减慢,下渗增多,所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减少。另外,由于河湖多,内陆三角洲对河流的调节能力强,所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3)根据表1信息可知,自迪雷~洛科贾,河流径流量先减后增,含沙量增大。(4)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可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地形为低平原(地形);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的分布可知,河口三角洲地区降水丰沛,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区域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气候、植被);该区域河网密布,径流量大,含沙量大(根据奥尼查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水文)。
【点评】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1.从三个方面把握河流的补给类型(1)雨水补给——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2)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3)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河流流量稳定。
2.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关键词),流量:取决于流域面积大小、流域内降水与蒸发的关系。流速:主要与流域内的地形条件有关。汛期: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季节变化。凌汛:与河流的纬度位置和流向有关。结冰期:主要与流域内气温的高低有关。含沙量:主要与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汛期或枯水期、流域内的人类活动有关。
流水作用与地貌
27.【答案】(1)向下蚀和溯源(向源头);向河谷两岸侵蚀(侧蚀)
(2)三角洲;慢;顶托;堆积;水土流失;扩大
(3)大;地势平坦,利于聚落建设;取水更便利河流流速平;航运便利,联系更加便利
【知识点】河流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
【解析】【分析】解:(1)读图,根据等高线形态,图中①处位于河流上游,河流流速快,以向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所以①处河谷呈V型。②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流速慢,以向河谷两岸侵蚀,即侧蚀为主,所以②处河谷呈U型。(2)河流在②处汇入海洋,形成的流水地貌是三角洲。形成过程可表述为:河口水流速度慢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如果①处及附近地区林地变为耕地,会导致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②处河口地貌面积将扩大。(3)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在分布密度上的差异是河流中下游比上游大,因为相对河流上游,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利于聚落建设。中下游取水更便利。河流流速平缓,航运便利,联系更加便利。
【点评】等值线(面)图判读的一般规律(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读等值线(面)上的点
规律一: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
规律二:一般,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 (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面)的大小。 (3)看疏密(比较值差)
规律三: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析弯曲(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
规律四: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
规律五: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程度。 (5)判方向: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
规律六: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28.【答案】(1)冲积扇(洪积扇);上游侵蚀作用形成的泥沙经过河流搬运,在流出山谷后因河道变宽,流速降低,泥沙沉积。
(2)呈扇形发布,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
(3)出山口前等高线向西北弯曲且较密集,出山口后等高线向东南弯曲且较稀疏,等高线数值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知识点】河流地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河水流出山口后,因河道变宽,流速降低,携带泥沙的能力减弱,泥沙在出山口处沉积,形成山麓冲积扇。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1)图中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处,上游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泥沙,被河流搬运作用,带到出山口处,河水流出山口后,因河道变宽,流速降低,携带泥沙的能力减弱,泥沙在出山口沉积,形成山麓冲积扇,也叫洪积扇。(2)图中冲积扇地貌沉积物呈扇形发布,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依次是砾石、细沙、粉沙、表土。(3)根据图示等高线分布,河流在流出山口前,所经地区等高线向西北弯曲且较密集。流出山口后,等高线向东南弯曲且较稀疏。水向低处流,等高线数值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点评】读图名明确等值线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盐度线、等潜水线等;看最大值和最小值,看数值的递变规律,计算差值等,如在等温线图中可根据数值递变规律判断南北半球;看疏密程度,等值线越密集反映地理事物差值越大,相反反映地理事物差值越小;在等温线图可判断半球位置、季节差异、影响温度的因素等,与洋流结合判断寒暖流等。
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
29.【答案】(1)图d;溯源侵蚀;下切。
(2)D岸;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3)C
(4)与左岸相连;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水流急,冲刷严重,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与左岸相连。
【知识点】河流地貌;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
【解析】【分析】河流上游,河流落差大,主要侵蚀作用是溯源侵蚀、下蚀。河谷形态是V形谷。河流溯源侵蚀,容易形成瀑布。根据凹岸、凸岸理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⑴读图,河流A河段位于河流上游,河流落差大,主要侵蚀作用是溯源侵蚀、下蚀。河谷形态是V形谷。河道窄且深。能正确反映图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图4。
⑵D岸。读图,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烈。根据凹岸、凸岸理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⑶若图1中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所示,河流溯源侵蚀,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河流瀑布,C对。“U”型谷是冰川侵蚀形成,A错。喀斯特溶洞是流水溶蚀形成,B错。河口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处,不会出现在河流上游。C对
⑷若图所示河流位于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 ,水流向右偏。侵蚀右岸,左岸流速较小,侵蚀作用弱堆积。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与左岸相连。
故答案为:(1)图d;溯源侵蚀;下切。
(2)D岸;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3)C
(4)与左岸相连;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水流急,冲刷严重,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与左岸相连。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流水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查学生对流水地貌的形成和演化的过程。注重对能力的考查。
1 / 1高中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 4.3河流地貌的发育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0高一上·青铜峡期末)关于沟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沟谷流水的溯源侵蚀,使沟谷延长
B.沟谷流水的下蚀,使沟谷不断加宽
C.沟谷是由河谷发育而来
D.由于获得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河谷发育成沟谷
【答案】A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解:主要考查沟谷的成因。沟谷流水的溯源侵蚀,使河谷向源头方向,使沟谷延长,A正确;沟谷流水的下蚀,使沟谷不断加深,B错误;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沟谷发育成河谷,C、 D错误。故答案选A。
【点评】在凹地中两侧和上游片流水质点向中间最低处汇集,形成流心线,在此水层增厚,流速加大,冲刷能力增强的情况下,逐渐把凹地冲刷加深形成了沟谷。沟谷的发育是流水下切、溯源侵蚀和谷坡块体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2.(2020高一上·上海期末)下列各组地表形态中,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三角洲、戈壁 B.沙滩、曲流
C.河流峡谷、风蚀洼地 D.新月形沙丘、海蚀崖
【答案】C
【知识点】河流地貌;风沙地貌
【解析】【分析】解: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地貌的相关知识。受流水沉积作用和海水的顶托作用,河口地区形成河口三角洲,A错;海浪沉积主要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B错;流水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峡谷,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等,C对;在风向固定的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风力沉积形成新月形沙丘,D错。故本题选C。
【点评】外营力对地表冲刷、磨蚀和溶蚀等作用的总称。外营力包括流水、冰川、波浪、潮流、海流、风等。风化作用产生碎屑,为外营力提供了侵蚀地面的条件;继侵蚀作用之后,相继出现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使地貌改观。狭义的侵蚀作用指流水、波浪和潮流、冰川和风等外营力的侵蚀作用;广义的侵蚀作用还包括坡地上岩屑、土粒受重力影响顺坡下移的块体运动。
(2020高一下·南宁期中)河流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但也时常发生灾害。图中为某河流、湖泊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所示演化过程最可能出现在( )
A.洞庭湖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横断山区 D.云贵高原
4.图示河段,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阶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在乙阶段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利于城市空间发展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3.A
4.B
5.C
【知识点】河流地貌;洪涝灾害;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点评】牛轭湖也叫月亮湖,是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
3.根据河道弯曲情况,可以判断该河段主要受侧蚀作用,应位于河流中下游,该地区地形平缓,故A正确;塔里木盆地是干旱区,水量小,流程短,缺少河流的完整发育过程,故B错误;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地区落差大,水流急以下蚀为主,故CD错误,所以该题选A。
4.河流流速的快慢、河道的弯曲程度、流域面积的大小是影响洪涝灾害严重程度的因素。河道越弯曲,水流的侧蚀能力越强,堤岸越容易发生崩塌,易发生洪涝灾害,乙图中河流弯曲程度最强,泄洪能力最差,河流的侧蚀能力最强,最易发生洪涝灾害,故该题选B。
5.从河流的凹岸、凸岸来看,凸岸是沉积岸,凹岸是侵蚀岸,①③④是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面积不断增加,地势较高,不易发生洪涝灾害,故①③④地适宜城市空间的发展。②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流速快,河岸易崩塌,面积不断缩小不利于城市空间的发展,结合选项可知,C选项组合正确。故答案为:C。
6.(2020高一下·连平期中)下图为三峡工程建成后,下游城陵矶至武汉长江河段累计冲淤状况预测图(冲刷大于淤积为负值,冲刷小于淤积为正值)。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时段内长江城陵矶至武汉河段( )
A.一直以淤积作用为主 B.先冲刷为主后淤积为主
C.先淤积为主后冲刷为主 D.一直以冲刷作用为主
(2)针对50~100年至今累计冲淤状况,为保持河流畅通,该河段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加固河堤 B.疏浚河道 C.植树造林 D.修筑大坝
【答案】(1)B
(2)B
【知识点】河流地貌;长江流域概况及其开发治理
【解析】【分析】(1)该题图表的数据是每10年累计冲淤量的统计,每个(10年)年份的实际冲淤量=该年的累计冲淤量—(减去)上一年的冲淤量。前50年冲淤量均为负值,说明冲刷大于淤积,第50到第100年冲淤量为正值,说明淤积大于冲刷。C符合题意。
(2)根据上题的分析,前50年间河流以冲刷为主,为保护河岸需要加固河堤,防治河岸坍塌、河岸摆动。后50年(50年——100年)间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淤积严重,河道需要疏通,以增加河流输入海洋的径流量,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B
【点评】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时期(或部位) 作用过程 地貌类型
侵蚀地貌 初期(A) 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
侧蚀为辅 沟谷不断加深,
横剖面形成“V”型谷
发育期(B) 侧蚀为主,下蚀减弱,
泥沙堆积 河谷拓宽,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C) 侧蚀和泥沙堆积为主,
下蚀进一步减弱 河谷横剖面呈槽形
7.(2020高一下·黄冈月考)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写到:“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争流下图为橘子洲实景图,“橘子洲形成原因是( )
A.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而成
B.河水湍急,流水侵蚀下切而成
C.岩层受水平挤压,中间向上隆起而成
D.河床宽阔、激流回旋沙石堆积而成
【答案】D
【知识点】河流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分析】解:橘子洲属于沙洲,是由于流水的冲刷和搬运作用携带了大量泥沙,当流到河流开阔处时,流速变缓泥沙沉积逐渐形成的,故D正确,ABC错误。
【点评】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
8.(2020高一上·遂宁期末)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下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搬运 B.堆积 C.侵蚀 D.风化
(2)如果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B
(2)C
【知识点】河流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②处位于河流的凸岸,根据河流在凸岸堆积,在凹岸侵蚀的原理,所以在上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堆积。所以选B。(2)码头选址要求水深,因布局在流水侵蚀为主的河流凹岸,图中①④为凹岸,②③为凸岸,所以C正确。
【点评】流水侵蚀作用表现为河流的凸岸堆积,在凹岸侵蚀。码头选址要求水深,应布局在流水侵蚀为主的河流凹岸。
9.(2020高一上·大庆期末)读某河流三角洲沉积岩(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该地区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风化作用 D.板块运动
(2)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a层最老 B.b层最老 C.c层最老 D.一样老
【答案】(1)B
(2)C
【知识点】河流地貌;矿物与岩石
【解析】【分析】(1)图示为河流三角洲的泥沙沉积,为流水沉积地貌,属于外力作用。故答案为:B。(2)按照沉积规律,越在下的沉积越早。故答案为:C。
【点评】河口冲积平原是水流速度骤减常有大量泥沙沉积而形成三角形沙洲,称为三角洲。沉积岩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气候、季节等周期性变化,必然引起搬运介质(的流向、流量的大小等变化,从而使搬运物质的数量、成分、颗粒大小、存机质成分的多少等也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一定时间的沉积间断,这样就会使沉积物在垂直方向上由于成分、颜色、结构的不同,而形成层状构造,形成时间越早的埋藏越深。
10.(2020高一上·双鸭山期末)读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背面主景图案。回答下面小题。
(1)该版面的景观是( )
A.黄土高原 B.桂林山水 C.洞庭湖畔 D.长白山天池
(2)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3)形成这种地貌的岩石非常重要,它们的岩石一般为( )
A.石灰岩 B.花岗岩 C.变质岩 D.岩浆岩
【答案】(1)B
(2)B
(3)A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解析】【分析】解:(1)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图为桂林山水,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漓江水清澈秀丽,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桂林“四绝”。其地貌为喀斯特地貌。故答案为:B。(2)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流水溶蚀作用。故答案为:B。(3)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对应的岩石多为沉积岩,特别是石灰岩广布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比较典型。故答案为:A。
【点评】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11.(2020高一上·上海期末)下图为“某河流弯曲处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面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解:根据凹凸岸理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E处是凹岸,受水流侵蚀,河岸较陡;F岸泥沙堆积,河岸较缓,故D项正确。
【点评】做河流曲流的相关习题需要根据凹凸岸理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12.(2020高一上·遂宁期末)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在上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搬运 B.堆积 C.侵蚀 D.风化
(2)如果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1)B
(2)D
【知识点】河流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②处位于河流的凸岸,根据河流在凸岸堆积,在凹岸侵蚀的原理,所以在上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堆积,B正确。(2)码头选址要求水深,因布局在流水侵蚀为主的河流凹岸,图中①④为凹岸,②③为凸岸,故D正确。
故答案为:(1)B;(2)D。
【点评】从地转偏向力角度来看,北半球河流右岸易受侵蚀而成为凹岸,南半球则是河流左岸易受侵蚀而成为凹岸;如果原来河谷因最初地形起伏及走向的原因,已先期存在凹岸、凸岸的形态,那么不管该河位于哪个半球,河流都将因为保持惯性前行而冲刷凹岸,使河流曲流出弯曲度更大;建深水河港应该在凹岸处,这里流水的侵蚀作用强,不易淤积,水深,船只也不易搁浅。
13.(2020高一上·大庆期末)河流主航道一般为水流最深处的航线,右图为北半球的某河流,箭头表示河流流向,回答下列小题:
(1)该河流的主航道最可能经过(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近年来,甲沙洲形成速度减慢,其原因是( )
A.下游新建防洪大堤 B.上游植被破坏严重
C.上游新建大型水库 D.下游河道疏浚畅通
【答案】(1)C
(2)C
【知识点】河流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北半球平直河流流向的右岸为侵蚀岸,堆积少;弯曲河道的凹岸为侵蚀岸,凸岸为堆积岸,据此河流主体流向由南向北,主航道最可能经过②③,故C正确,ABD错误。
(2)A.由题干可知,甲沙洲形成速度减慢,而甲沙洲是由于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形成,由此可知河流携带的泥沙减少,下游新建防洪大堤不会影响甲沙洲处的含沙量,故A错误;
B.上游植被破坏严重会导致河流的含沙量增大,甲沙洲的形成速度变快,故B错误;
C.上游新建大型水库,水库会拦截泥沙,使河流泥沙含量减少,甲沙洲形成速度减慢,故C正确;
D.下游河道疏浚畅通会使下游流速变快,不会影响甲处泥沙含量,故D错误。
故答案为:(1)C;(2)C。
【点评】(1)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使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2)沙洲是河流的堆积地貌,是由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河流含沙量的多少会影响沙洲形成的速度。
14.(2020高一上·吉林期末)读某地貌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 )
A.沉积物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2)该地貌主要分布于( )
A.河流出山口 B.河流入海口
C.大江大河中下游 D.内陆盆地中心
【答案】(1)C
(2)A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的地貌为冲积扇,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由扇形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随着流水速度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沉积颗粒越来越小,扇形中下部泥沙堆积,土壤肥沃,有一定坡度,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扇形上部地下水埋藏较深。C符合题意。
(2)根据流水堆积地貌的分布规律可知,冲积扇主要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处,河漫滩平原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分布在河流的入海口处。而内陆盆地中心往往形成风力堆积地貌—沙丘。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A
【点评】河流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沉积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不仅存在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当河流冲出山口时,由于地势逐渐趋向平缓,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冲)积扇,多个洪(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15.(2019高一上·浙江期中)下图为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的某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 )
A.深度增加 B.深度先增加后降低
C.深度降低 D.深度先降低后上升
(2)图中泥沙淤积最严重的时间是( )
A.4月19日 B.5月21日 C.6月3日 D.8月15日
【答案】(1)A
(2)D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图中信息表明,河面与河底的相对高度为河水深度,图中显示,从4月19日到5月21日至6月3日,深度逐渐增加,表明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是深度增加,选项A正确,排除B、C、D。(2)图中显示,在四个日期河流断面上,6月3日河底最低,应是河水侵蚀的结果,8月15日河底最高,应泥沙淤积的结果,因此泥沙淤积最严重的时间是8月15日,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解题的关键在于河水深度的计算,河水深度即河面与河底的相对高度。河床变低,即受流水侵蚀加剧,相反,河床变高,流水沉积加剧。
16.(2019高一上·贺州期中)“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州。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唐朝诗人胡玢的诗描述河流沿岸的变化。
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M--凸岸堆积 B.N--凸岸侵蚀 C.M--凹岸侵蚀 D.N--凹岸堆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是N地
C.“古岸崩欲尽”是因为地壳垂直运动
D.河流流向自南向北
【答案】(1)C
(2)B
【知识点】河流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据图所示,观察河道形状,M岸为凹岸,是流水侵蚀岸;N岸为凸岸,是流水堆积岸。
故答案为:C(2)A.河流上游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图中河流以测蚀为主,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中下游,A错;
B.住房一般选择建于沉积岸,“数家新住处”说明沉积岸面积增大,“数家新住处”应位于N地,B对;
C.“古岸崩欲尽”是由河流凹岸的侵蚀作用导致,C错;
D.按图中所示,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D错。
故答案为:B
【点评】1.本题考查河流凹岸凸岸的判读与影响,较基础。解题关键是理解并熟记两岸的相关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境作答。2. 本题考查河流凹岸凸岸的判读与影响,较基础。解题关键是理解并熟记两岸的相关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境作答。
17.(2019高一上·桂林期中)读河岸线示意图,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自然状态下不同时期的河岸,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较早
B.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C.该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
D.该类河段一般发育于河流的上游
(2)沿L1—L2所作河流剖面最有可能与右图剖面相一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A
(2)B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图示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受惯性作用,在第个弯道处,受惯性冲击南岸,南岸流速快(侵蚀),北岸流速慢(堆积),在第二个弯道处,受惯性冲击北岸,北岸流速快(侵蚀),南岸流速慢(堆积)。
A,根据分析,实线所示河岸形成的时间较早,故A正确;
B,河岸的变迁,大体上受地转偏向力和河水惯性的影响,北半球右岸冲刷严重,南半球左岸冲刷重,河流转弯地区受河水惯性冲刷的影响较大,故B错误;
C,该河段既有侵蚀,又有堆积,大致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故C错误;
D,该河段河道弯曲,以侧蚀为主,泥沙淤积和冲刷改变河道般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A(2)根据所学可知,直线河道水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弯曲河道水流受离心力影响,L1-L2处河道北岸(L1)受侵蚀严重,河岸较陡;南岸(L2)堆积,河岸较缓,②图符合,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不管河流曲直,由于地转偏向来力作用,北半球河流总是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则相反。在直行河道中,主要受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影响较大,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相反。在河流弯道处,水流做曲线运动,主要受离心力作用,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自,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致使河流的弯道越来越弯曲。
18.(2019高一上·桂林期中)天坑是四周岩壁陡直、平均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 m的大型塌陷漏斗,其发育在特定的岩溶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环境下,是一种独特的喀斯特景观。下图示意天坑形成与演化过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天坑发育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岩层断裂发育 ②石灰岩层厚度小 ③岩层产状平缓 ④地下河水位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巨量崩塌物造成地下河通道的阻塞和改道,会促使流水对岩石( )
A.溶蚀、冲蚀增强 B.溶蚀减弱、冲蚀增强
C.溶蚀、冲蚀减弱 D.溶蚀增强、冲蚀减弱
(3)天坑的形成归结为流水对塌陷堆积物的( )
A.冲蚀作用 B.溶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答案】(1)A
(2)A
(3)C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天坑发育的基础为裂隙发育,然后地表水沿裂隙下渗,发生侵蚀作用,而天坑的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米,说明当地石灰岩厚度大,①对、②错。图中岩层层序界面看,比较平缓,容易被侵蚀,地下河水的深浅与天坑发育无关,③对、④错。故答案为:A。(2)由于巨量崩塌物的堵塞,使得流水流速增大,溶蚀和冲蚀作用增强,故答案为:A。(3)从天坑的形成过程看,在断裂的岩层中,受流水溶蚀作用,然后大量崩塌物沉积在地下河内,最终由于流水将崩塌物搬运到其他地区,使得该地形成天坑,所以天坑的形成归结为流水对崩塌堆积物的搬运作用,故答案为:C。
【点评】(1)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2)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较广,如广西、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
19.(2019高一上·浙江期中)下图为某河段沉积物研究采样图,甲、乙、丙、丁为采样点。读图完成 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四处采样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沉积物厚度较乙处大
B.丙处沉积物颗粒较丁处大
C.丁处沉积物颗粒较丙处大
D.甲、乙、丙、丁四处沉积物无分选性
(2)该河段沙洲较多,是因为( )
①地势平坦,河床比降大
②距海较远,海水顶托作用弱
③河道宽阔,河流沉积作用强
④上游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B
(2)C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乙地处于河道分叉处,河流中部有沙洲,流速较小,沉积物颗粒相对较小,而甲地处于河流的干流处,流量和流速相对较大,因此甲处沉积物颗粒较乙处大,沉积物厚度较乙处薄;丁地附近有芦苇丛,流水到达芦苇丛前缘时,流速减缓,水流搬运能力减弱,部分颗粒相对较大的物质在芦苇丛前缘沉积,而芦苇丛核心地区流水携带的更小的颗粒物质,形成的沉积物会比较细而均匀,因此丁处的沉积物颗粒较丁处强;丙、丁之间有引航道分散水流,使丁处流量减少,搬运能力减弱,沉积物颗粒变小,丙地处分叉汇流处,流量大,因此丙处沉积物颗粒较丁处大。B符合题意。
(2)根据经纬度可知,该河段为长江下游南京—镇江段,沙洲较多的原因,一是长江含沙量较大,这与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有关;二是此地为河流下游,河道宽阔,地势低平,河流流速缓慢,导致河流搬运能力减弱,泥沙沉积;三是距离海洋较近,海水顶托作用强,导致河流流速更慢,沉积作用更强。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
【点评】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横剖面呈“V”字形。堆积地貌多见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包含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等,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漫滩平原一般分布在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平原分布在河口地区。
20.(2019高一上·阿城期中)河流阶地指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道段的河谷及两岸阶地的东西向剖面图,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河流的流向为由南向北
B.流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
C.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D.三个阶地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①一②一③
【答案】A
【知识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
【解析】【分析】解:读图,该河流西岸坡度较缓、沉积物较多(如河漫滩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西岸河漫滩分布宽度比东岸宽、数量多),说明河流的西岸为沉积岸、东岸为侵蚀岸,且河流河道“平直”,因此造成河流侵蚀、沉积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流水运动会不断右偏,使右岸侵蚀严重、左岸以沉积作用为主,即该河的西岸为左岸、东岸为右岸,因此河流流向应为自南向北流,A对;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若河谷地区地壳上升,使河漫滩位置升高,但河流会继续向下侵蚀,受河流的下蚀作用,河床位置不断降低,并在地势低的地区形成新的河漫滩,原来的河漫滩则演变为地势较高的河谷阶地),B、C错;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三个阶地的形成先后顺序为③-②-①,D错。
【点评】本题对地转偏向力知识点的考查看似简单,但学生容易出错:一是对材料“平直河道段”信息的忽略,河流在弯曲河道水流受惯性力影响大,河流的侵蚀与堆积与地转偏向力关系较小,但平直河段的侵蚀与沉积主要是地转偏向力造成的,因而这一信息是在提示学生应用地转偏向力知识分析问题;二是对图示方向信息不敏感,图中右侧为“西岸”、左侧为“东岸”,而不是一般的“左西右东”,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三是在应用地转偏向力规律“北右南左赤道无”时,右偏是指面向物体运动方向,而不是学生自己的右手边,学生容易应用错误而将河流误判为自北向南流。
21.(2019高一上·大港期中)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溶洞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2)图中石柱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答案】(1)C
(2)D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解析】【分析】(1)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图中的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由于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故C正确;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故A不符合题意;风力沉积形成沙丘,故B不符合题意;流水沉积形成冲积地貌,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钟乳石的形成是由于含有碳酸氢钙的水分解形成碳酸钙沉淀,故属于流水沉积。故答案为:D。
【点评】(1)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2)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较广,如广西、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
(2019高一上·齐齐哈尔期中)下图为北半球某条河流横剖面示意图,河流剖面是指河流中垂直于水流方向并以河床为下界、水面为上界的断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2.根据河床形态判断该河流的流向可能是( )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23.关于该段河流东、西两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岸有泥沙淤积,说明该岸水流速度比东岸快,带来泥沙多而淤积
B.如果选择在该河段建一个港口,则应该选择在该河的西岸进行修建
C.河段的东岸没有泥沙沉积,主要原因是河床较陡峭,不易产生沉积
D.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段东岸以侵蚀作用为主,西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答案】22.B
23.D
【知识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
【解析】【点评】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22.由图可知,图中河流位于北半球,其东岸河床坡度较陡,西岸河床坡度较缓。在北半球河流流水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的右岸侵蚀严重,坡度较陡,左岸水流速度较缓,以堆积为主,河床坡度较缓。故该河的东岸为侵蚀岸,所以该河的流向的由南向北。B符合题意。
23.A.根据上题的分析,该河西岸为堆积岸,泥沙堆积,说明西岸水流速度较缓,东岸坡度陡,为侵蚀岸,水流速度较快,A不符合题意;
B.东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坡度陡,适合建设港口,西岸泥沙沉积,不适合建设港口。B不符合题意;
C.河流的东岸没有泥沙沉积,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作用使得河床坡度较陡,C不符合题意;
D.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该河段东岸(右岸)乙侵蚀作用为主,西岸(左岸)以堆积作用为主。D符合题意。
24.(2019高一上·温州期中)下图为空中鸟瞰的某地貌景观图。完成 下列小 题。
(1)该地貌的名称是( )
A.沙丘 B.沙滩 C.三角洲 D.冲积扇
(2)该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
A.流水搬运 B.流水堆积 C.海浪堆积 D.风力堆积
(3)该地貌多位于( )
A.河流出山口 B.滨海平原 C.大河入海口 D.干旱地区
【答案】(1)C
(2)B
(3)C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图中所示地貌名称为河口三角洲,河口处断面扩大,水流速度骤减常有大量泥沙沉积而形成,故C正确;沙丘一般出现在干旱地区,山前冲积扇一般在河流的出山口附近,沙滩属于海岸堆积地貌,海岸呈带状。(2)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在河流在入海口处,水流速度骤减常,河流携带泥沙能力下降,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积的结果,故B正确。
(3)该地貌多位于大河入海口,C正确。山前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沙滩多位于滨海平原,沙丘位于干旱地区。
故答案为:(1)C;(2)B;(3)C。
【点评】河口三角洲地貌大多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处,主要的成因是流水堆积形成。三角洲的特点主要有:形态多呈三角形;河汊纵横交错,河网密布;地势平坦,堆积物颗粒较细。
二、综合题
25.(2020高一上·遂宁期末)读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冲积扇和三角洲的位置差异。
(2)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分布特征。
(3)简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答案】(1)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冲积扇位于河流的出山口
(2)自西向东(A→B)颗粒逐渐变小,自西向东(A→B)沉积厚度逐渐变小(或者说由多变少)
(3)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区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地貌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据图可以看出: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冲积扇位于河流的出山口。
(2)根据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可知:自西向东(A→B)颗粒逐渐变小,自西向东(A→B)沉积厚度逐渐变小(或者说由多变少)。
(3)首先介绍冲积扇的物质来源,然后介绍受流水沉积作用在出山口位置形成沉积扇。具体如下所述: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区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地貌。
故答案为:(1)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冲积扇位于河流的出山口。
(2)自西向东(A→B)颗粒逐渐变小,自西向东(A→B)沉积厚度逐渐变小(或者说由多变少)。
(3)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区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地貌。
【点评】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冲积扇位于河流的出山口,两者都是流水堆积形成;一般而言,河流从山地发源出来,上游流速快,能携带大颗粒的石块;越往下游,一般地形地势越平坦,流速减慢,只能携带小颗粒的泥沙。泥沙堆积,颗粒大、比重大的总是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因此,顺着河流流向,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26.(2020·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200km,流域面积210万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
水文站 马西纳 迪雷 尼亚美 洛科贾 奥尼查
年径流量(km3) 41 30 27 73 182
年输沙量(万吨) 177 100 350 1290 5800
(1)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请分析原因。
(2)
说明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
概述尼日尔河迪雷-洛科贾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
(4)
简析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答案】(1)年降水量大;地势高;流域面积较大
(2)径流量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减小;输沙量减少;河湖多,调节能力强;蒸发强;下渗多;地势平缓,流速减小,泥沙沉积
(3)径流量先减后增;含沙量增大
(4)地形为低平原,河网密布;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径流量大,含沙量大;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外力作用;非洲
【解析】【分析】(1)“水塔”一是水量大,为尼日尔河提供的补给水源多,二是地势高。读图可知,富塔贾隆高原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大,且该区域尼日尔河的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阔,为尼日尔河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补给;其次,富塔贾隆高原所在地区地势高,是尼日尔河的发源地,所以被称为尼日尔河的“水塔”。(2)读表可知,根据马西纳和迪雷水文站年径流量以及年输沙量数据的变化可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减少,主要原因在于内陆三角洲地区地势平缓,流速减小,有利于泥沙的沉积;同时,河湖较多,内陆三角洲面积较大,年降水量相对减少,蒸发量增加,且由于流速减慢,下渗增多,所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减少。另外,由于河湖多,内陆三角洲对河流的调节能力强,所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3)根据表1信息可知,自迪雷~洛科贾,河流径流量先减后增,含沙量增大。(4)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可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地形为低平原(地形);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的分布可知,河口三角洲地区降水丰沛,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区域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气候、植被);该区域河网密布,径流量大,含沙量大(根据奥尼查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水文)。
【点评】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1.从三个方面把握河流的补给类型(1)雨水补给——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2)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3)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河流流量稳定。
2.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关键词),流量:取决于流域面积大小、流域内降水与蒸发的关系。流速:主要与流域内的地形条件有关。汛期: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季节变化。凌汛:与河流的纬度位置和流向有关。结冰期:主要与流域内气温的高低有关。含沙量:主要与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汛期或枯水期、流域内的人类活动有关。
流水作用与地貌
27.(2019高一下·莆田月考)读北半球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两处河谷形状的区别:①处河谷呈V型,②处河谷呈U型。原因分别是:①处位于河流上游,河流流速快,以 侵蚀为主;②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流速慢, 作用加强,河谷展宽。
(2)河流在②处汇入海洋,形成的流水地貌是 。形成过程可表述为:河口水流速度 ,加上海水的 作用,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 形成。如果①处及附近地区林地变为耕地,会导致上游地区 加剧,②处河口地貌面积将 。
(3)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在分布密度上的差异特征是河流中下游比上游 ,形成该特征的原因是:相对河流上游,河流中下游地区 ; ; 。
【答案】(1)向下蚀和溯源(向源头);向河谷两岸侵蚀(侧蚀)
(2)三角洲;慢;顶托;堆积;水土流失;扩大
(3)大;地势平坦,利于聚落建设;取水更便利河流流速平;航运便利,联系更加便利
【知识点】河流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
【解析】【分析】解:(1)读图,根据等高线形态,图中①处位于河流上游,河流流速快,以向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所以①处河谷呈V型。②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流速慢,以向河谷两岸侵蚀,即侧蚀为主,所以②处河谷呈U型。(2)河流在②处汇入海洋,形成的流水地貌是三角洲。形成过程可表述为:河口水流速度慢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如果①处及附近地区林地变为耕地,会导致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②处河口地貌面积将扩大。(3)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在分布密度上的差异是河流中下游比上游大,因为相对河流上游,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利于聚落建设。中下游取水更便利。河流流速平缓,航运便利,联系更加便利。
【点评】等值线(面)图判读的一般规律(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读等值线(面)上的点
规律一: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
规律二:一般,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 (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面)的大小。 (3)看疏密(比较值差)
规律三: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析弯曲(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
规律四: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
规律五: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程度。 (5)判方向: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
规律六: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28.(2018高一下·应县期末)读贺兰山东麓堆积地貌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中地貌类型及形成过程。
(2)概括图中地貌沉积物分布特点。
(3)说明河流出山口前和出山口后所经地区等高线的分布特点。
【答案】(1)冲积扇(洪积扇);上游侵蚀作用形成的泥沙经过河流搬运,在流出山谷后因河道变宽,流速降低,泥沙沉积。
(2)呈扇形发布,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
(3)出山口前等高线向西北弯曲且较密集,出山口后等高线向东南弯曲且较稀疏,等高线数值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知识点】河流地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河水流出山口后,因河道变宽,流速降低,携带泥沙的能力减弱,泥沙在出山口处沉积,形成山麓冲积扇。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1)图中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处,上游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泥沙,被河流搬运作用,带到出山口处,河水流出山口后,因河道变宽,流速降低,携带泥沙的能力减弱,泥沙在出山口沉积,形成山麓冲积扇,也叫洪积扇。(2)图中冲积扇地貌沉积物呈扇形发布,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依次是砾石、细沙、粉沙、表土。(3)根据图示等高线分布,河流在流出山口前,所经地区等高线向西北弯曲且较密集。流出山口后,等高线向东南弯曲且较稀疏。水向低处流,等高线数值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点评】读图名明确等值线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盐度线、等潜水线等;看最大值和最小值,看数值的递变规律,计算差值等,如在等温线图中可根据数值递变规律判断南北半球;看疏密程度,等值线越密集反映地理事物差值越大,相反反映地理事物差值越小;在等温线图可判断半球位置、季节差异、影响温度的因素等,与洋流结合判断寒暖流等。
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
29.(2018高一下·双鸭山开学考)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c~图e中能正确反映图a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哪一个?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什么?
(2)判断图a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哪一岸?并解释其理由。
(3)若图a中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2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
A.“U”型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
(4)若图a所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答案】(1)图d;溯源侵蚀;下切。
(2)D岸;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3)C
(4)与左岸相连;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水流急,冲刷严重,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与左岸相连。
【知识点】河流地貌;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
【解析】【分析】河流上游,河流落差大,主要侵蚀作用是溯源侵蚀、下蚀。河谷形态是V形谷。河流溯源侵蚀,容易形成瀑布。根据凹岸、凸岸理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⑴读图,河流A河段位于河流上游,河流落差大,主要侵蚀作用是溯源侵蚀、下蚀。河谷形态是V形谷。河道窄且深。能正确反映图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图4。
⑵D岸。读图,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烈。根据凹岸、凸岸理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⑶若图1中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所示,河流溯源侵蚀,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河流瀑布,C对。“U”型谷是冰川侵蚀形成,A错。喀斯特溶洞是流水溶蚀形成,B错。河口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处,不会出现在河流上游。C对
⑷若图所示河流位于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 ,水流向右偏。侵蚀右岸,左岸流速较小,侵蚀作用弱堆积。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与左岸相连。
故答案为:(1)图d;溯源侵蚀;下切。
(2)D岸;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3)C
(4)与左岸相连;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水流急,冲刷严重,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与左岸相连。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流水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查学生对流水地貌的形成和演化的过程。注重对能力的考查。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