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空气与生命(3.5~3.6) 单元小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空气与生命(3.5~3.6) 单元小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20 14: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小测
[范围:空气与生命(3.5~3.6)]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其主要原因是(   )
A.易伤害舌头     B.影响唾液的分泌
C.不利于声带的保护 D.食物易误入气管
2.农业生产中,对不同类型的种子播种的深度要求不同,如花生种子播种时应注意适当浅播。这样做所依据的科学原理是(   )
A.花生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浅播使幼苗容易出土
B.花生种子的营养储存在子叶中
C.花生种子中储藏大量的脂肪,其分解过程中需氧量较大
D.花生种子容易扎根,不需要播得太深
3.呼吸通常是指(   )
A.通过鼻腔吸入氧气的过程
B.用口和鼻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C.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D.人体细胞内氧化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4.图中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②和④分别模拟肺和膈,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
B.乙图模拟吸气过程,膈肌收缩,肺内气压降低
C.该装置可以验证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D.甲图模拟吸气过程,膈肌舒张,肺内气压降低
5.一些重症肺炎患者需要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进行急救,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血液一般由患者股静脉(下肢静脉之一)引出到体外,通过氧合器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在动力泵的推动下回到患者颈静脉。在此过程中(   )
A.氧合器模拟了肺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B.氧合器中氧气从浓度低处扩散到浓度高处
C.流经ECMO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加
D.人体在ECMO中完成了呼吸作用
6.如表为某人平静呼吸时,吸入气(吸入的气体)、呼出气(呼出的气体)、肺泡气(肺泡内的气体)中O2、CO2两种成分的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O2 CO2
吸入气 21% 0.04%
呼出气 16% 4.0%
肺泡气 14% 5.5%
A.导致肺泡气与吸入气中O2体积分数差异的原因是肺毛细血管中O2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内
B.此人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的气体不会全部进入肺泡,其中有部分留在了气管和支气管中
C.若此人深呼吸一次,则吸入气中CO2体积分数将低于0.04%
D.肺泡气是吸入气与呼出气的混合气体,因此其CO2体积分数最高
7.将下列实验装置(玻璃瓶左边底部有一台抽气泵)放在阳光下,你认为此装置研究了哪一项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A.CO2  B.H2O  C.光照  D.叶绿体
8.将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若干等大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平均放入两支试管中,如图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来,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的氧气
B.甲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来,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
C.乙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来,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的氧气
D.乙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来,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
9.玉兰、海棠等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正确的是(   )
A.它们是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
B.它们是花瓣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它们是树皮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再运输到花瓣的
D.它们是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转运到花瓣的
10.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利用盆栽植物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对实验中的黑纸片进行了创意处理,即将黑纸片中间镂空形成各种图案(如图1为五角星图案),用这种镂空的黑纸片对植物叶片上下两面进行遮光处理(如图2所示),经过系列实验过程,结果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必须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图2中叶片上的五角星图案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C.图2中叶片的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图3中五角星图案越明显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1.如图为某种树叶外形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是__ __,④是___ _。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是___ _,②是__ _。
12.如图是某同学所做的测定昆虫呼吸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装置可直接测量昆虫在单位时间内___ __(填“吸收O2的量”或“放出CO2的量”)。
(2)若要测定叶片的呼吸作用强度,除把虫换成植物外,需对该装置做何种处理?_ _,其理由是__ _ _ __。
13.小强同学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你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 _ __→⑥(用上图中的数字序号排列)。
(2)上述步骤⑦加热一段时间后,小烧杯内的液体颜色和叶片颜色分别变为___ __。
(3)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 _ __。
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
14.(14分)如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绿叶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保持CO2含量一定),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光照条件下(温度保持不变),测得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玻璃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位置的___ __;试管内体积发生变化的气体是__ __。
(2)若此时图甲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则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体积为___ __毫升。
(3)为防止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还应设置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___ _ __。
15.(16分)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物质的变化情况,小阳将等量的正在萌发的种子和煮熟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分别装在A、B两个玻璃瓶中,如图甲所示,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进行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阳取A瓶,按图乙连接适当装置后,打开阀门,取掉漏斗口的棉花,往长颈漏斗内加水,“加水”的目的是___ _ __。
(2)乙图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__。
(3)小阳同时利用B瓶也做了同样的实验,其作用是___ __。
(4)本实验中,小阳将A、B两个玻璃瓶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了一夜,你认为要放置在“温暖的地方”的理由是___ _ __。
单元小测
[范围:空气与生命(3.5~3.6)]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其主要原因是( D )
A.易伤害舌头     B.影响唾液的分泌
C.不利于声带的保护 D.食物易误入气管
2.农业生产中,对不同类型的种子播种的深度要求不同,如花生种子播种时应注意适当浅播。这样做所依据的科学原理是( C )
A.花生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浅播使幼苗容易出土
B.花生种子的营养储存在子叶中
C.花生种子中储藏大量的脂肪,其分解过程中需氧量较大
D.花生种子容易扎根,不需要播得太深
3.呼吸通常是指( C )
A.通过鼻腔吸入氧气的过程
B.用口和鼻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C.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D.人体细胞内氧化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4.图中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A.②和④分别模拟肺和膈,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
B.乙图模拟吸气过程,膈肌收缩,肺内气压降低
C.该装置可以验证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D.甲图模拟吸气过程,膈肌舒张,肺内气压降低
5.一些重症肺炎患者需要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进行急救,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血液一般由患者股静脉(下肢静脉之一)引出到体外,通过氧合器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在动力泵的推动下回到患者颈静脉。在此过程中( A )
A.氧合器模拟了肺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B.氧合器中氧气从浓度低处扩散到浓度高处
C.流经ECMO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加
D.人体在ECMO中完成了呼吸作用
6.如表为某人平静呼吸时,吸入气(吸入的气体)、呼出气(呼出的气体)、肺泡气(肺泡内的气体)中O2、CO2两种成分的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O2 CO2
吸入气 21% 0.04%
呼出气 16% 4.0%
肺泡气 14% 5.5%
A.导致肺泡气与吸入气中O2体积分数差异的原因是肺毛细血管中O2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内
B.此人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的气体不会全部进入肺泡,其中有部分留在了气管和支气管中
C.若此人深呼吸一次,则吸入气中CO2体积分数将低于0.04%
D.肺泡气是吸入气与呼出气的混合气体,因此其CO2体积分数最高
7.将下列实验装置(玻璃瓶左边底部有一台抽气泵)放在阳光下,你认为此装置研究了哪一项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A )
A.CO2  B.H2O  C.光照  D.叶绿体
8.将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若干等大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平均放入两支试管中,如图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甲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来,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的氧气
B.甲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来,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
C.乙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来,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的氧气
D.乙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来,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
9.玉兰、海棠等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正确的是( D )
A.它们是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
B.它们是花瓣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它们是树皮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再运输到花瓣的
D.它们是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转运到花瓣的
10.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利用盆栽植物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对实验中的黑纸片进行了创意处理,即将黑纸片中间镂空形成各种图案(如图1为五角星图案),用这种镂空的黑纸片对植物叶片上下两面进行遮光处理(如图2所示),经过系列实验过程,结果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实验前必须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图2中叶片上的五角星图案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C.图2中叶片的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图3中五角星图案越明显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1.如图为某种树叶外形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是__CO2__,④是__有机物__。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是__O2__,②是__CO2__。
12.如图是某同学所做的测定昆虫呼吸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装置可直接测量昆虫在单位时间内__吸收O2的量__(填“吸收O2的量”或“放出CO2的量”)。
(2)若要测定叶片的呼吸作用强度,除把虫换成植物外,需对该装置做何种处理?__遮光__,其理由是__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实验__。
13.小强同学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你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③→②→⑤→⑦→④→①__→⑥(用上图中的数字序号排列)。
(2)上述步骤⑦加热一段时间后,小烧杯内的液体颜色和叶片颜色分别变为__绿色和黄白色__。
(3)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是淀粉__。
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
14.(14分)如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绿叶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保持CO2含量一定),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光照条件下(温度保持不变),测得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玻璃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位置的__左侧__;试管内体积发生变化的气体是__氧气__。
(2)若此时图甲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则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体积为__200__毫升。
(3)为防止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还应设置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__将新鲜绿叶改为经消毒的落叶__。
15.(16分)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物质的变化情况,小阳将等量的正在萌发的种子和煮熟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分别装在A、B两个玻璃瓶中,如图甲所示,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进行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阳取A瓶,按图乙连接适当装置后,打开阀门,取掉漏斗口的棉花,往长颈漏斗内加水,“加水”的目的是__将瓶内气体(二氧化碳)赶出__。
(2)乙图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
(3)小阳同时利用B瓶也做了同样的实验,其作用是__作对照__。
(4)本实验中,小阳将A、B两个玻璃瓶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了一夜,你认为要放置在“温暖的地方”的理由是__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