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土壤
[时间:90分钟 分值: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小王取两个相同的量筒,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铁块和土壤,发现完全浸没两者时,土壤中加入水的体积要大于铁块中的体积,这说明( )
A.土壤中含有水分 B.土壤中含有空气
C.土壤的密度大于铁块 D.土壤容易形变
2.我国南方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的说法,竹笋最初钻出地面时就与长成后的竹子粗细相同。这说明竹茎的结构中没有( )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3.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这些基本条件是( )
①无机盐 ②空气 ③水分 ④二氧化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如图所示,两株长势相同的同种幼苗,按如图方法处理后,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土壤浸出液中,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B.该实验证明了根尖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
D.土壤浸出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实验现象越明显
5.“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B.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6.关于叶的结构和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
A.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都有叶绿体
C.多数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
D.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
7.温室大棚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措施中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给温室内农作物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部的呼吸作用
B.适时给温室内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C.白天温室内人工补充二氧化碳气体——有利于光合作用
D.温室内尽量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8.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小明根据所学科学知识及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量的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开花了。请问小明施加的化肥是(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和钾肥
9.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
B.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
C.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
D.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
10.如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
B.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b为二氧化碳
C.水在植物体内沿着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的路径运输
D.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储存的能量最终来源于阳光
11.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B.构成土壤的物质只有固体和液体
C.既通气、透水,又能保水、保肥的土壤是壤土类土壤
D.土壤中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12.如图所示,将生长良好的甲、乙、丙3盆植物放在阳台上,甲盆定期浇适量的水,乙、丙两盆不浇水。15天后,甲、丙两盆植物均存活,乙盆植物枯死。对此实验,下列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 )
A.乙盆植物因缺水枯死
B.仙人掌能存活是因为发生了变异
C.若给仙人掌定期浇水,其叶将转变成阔叶
D.阔叶植物能进化成仙人掌等叶成刺状的植物
13.近期杭州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许多道路边的绿化带新移栽了一些树木。有关移栽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保留所有叶片移栽,可充分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用土填实根部,不留空隙,可使根充分接触土壤而快速生长
C.移栽时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树木相互争夺阳光、水、养分
D.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水和养分,针头应插入茎的髓部
14.图中的箭头表示不同物质的运动方向,其中a、b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c、d可通过叶柄进出叶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c通过导管运输,d通过筛管运输
B.在黑夜里,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时,a表示氧气,d表示二氧化碳
C.在光照下,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时,c和d都表示水
D.在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机物
15.做“茎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实验时,需要选用带叶的枝条,才能观察到红墨水在导管内的运输情况,这是因为( )
A.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水分、无机盐
B.叶的蒸腾作用是茎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
C.叶片呼吸作用放出的能量是茎吸收和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
D.茎细胞生活所需的有机物是由叶片供给的
16.某同学将甲、乙两盆相同的天竺葵放在阳台上,甲盆每天浇大量的水,乙盆每4~5天浇一次水。一段时间后,甲盆天竺葵开始发黄落叶,而乙盆生长正常。造成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影响了蒸腾作用,造成叶片受伤
B.造成土壤缺氧,影响天竺葵的呼吸作用
C.造成土壤缺少二氧化碳,影响天竺葵的光合作用
D.造成土壤中矿物质缺乏,影响叶的生长
17.生态球是家庭中常见的绿化美化饰品,置于阳台上,能较长时间稳定存在。下面是生态球一天内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8.为证明土壤微生物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四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下列更能说明问题的方案是( )
A.甲组放在烧烤过的土壤中,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
B.甲组灭菌后放在烧烤过的土壤中,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
C.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烧烤过的土壤中,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
D.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烧烤过的土壤中,乙组接种上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
19.植树节当天,同学们积极参与植树活动,以下是几位同学的谈话,观点正确的是( )
A.甲说:“种树后,枝叶都不能剪掉,以免植物死掉”
B.乙说:“土壤比较干,要浇多点水,越多越好”
C.丙说:“植树不能太密集,要合理密植,才能充分利用光能”
D.丁说:“移栽树苗时,根带的泥土太脏了,我把根洗得很干净”
20.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⑤无机盐的运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21、22、24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
2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观察完“蚕豆叶片下表皮的保卫细胞与气孔”的实验后做了进一步的探究,探究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与气孔开闭之间的关系。已知:保卫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吸水,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失水。请你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帮助设计以下实验,并得出相应结论。
(1)材料用具:显微镜、镊子、刀片、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蒸馏水、0.3 g/mL的蔗糖溶液、新鲜蚕豆叶片。
(2)实验步骤:
步骤1:取载玻片A和B,在A的中央滴加蒸馏水,在B的中央滴加蔗糖溶液;用__ __撕取蚕豆叶片的下表皮两块,分别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液滴中,盖上____ ____;
步骤2:将制好的装片分别置于____ ____下,观察其气孔的开放或关闭状态。
(3)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如果观察到气孔在蒸馏水中处于开放状态,在蔗糖溶液中处于关闭状态;则可说明:保卫细胞____ ___使气孔开放,保卫细胞___ ____使气孔关闭。
(4)观察蚕豆叶片气孔的实验时,从叶片的背面撕取材料,其原因是____ ____ ____ ____。
22.一位同学选取三株植株大小、长势都相同的天竺葵幼苗,栽种在装有沙子的花盆里,分别贴上A、B、C标签,进行实验:A盆施加适量的复合化肥(即按比例将氮、磷、钾肥混合而成);B盆仅施加适量的单一成分化肥(如含氮化肥);C盆则不施加任何肥料,在以后的养护过程中给予的水分、光照和放置的地点等都相同;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比较这三株幼苗的生长情况。
(1)这位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 __ ____。
(2)构成对照组的分别是 、_ 、 _。
(3)实验结论是 _。
23.某校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科技小组的同学在园内移栽花卉时,采取了以下措施:①选择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栽培;②剪掉移栽植物的部分叶片;③让移栽花卉的根部尽量带一个“土坨”。其中①②措施都是为了_ _,保证移栽植物的正常水代谢;③是为了__ __,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2)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的影响,同学们在园内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两株健壮天竺葵幼苗,分别放在甲、乙两瓶不同的液体中培养,并观察、测量其发生的变化,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植株 培养液 (500毫升) 实验前 质量(克) 实验后 质量(克) 生长情况
甲 蒸馏水 92 116 矮小、纤细、 叶色变黄
乙 土壤 浸出液 91 258 茎粗、枝多、 叶色浓绿
①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 _;通过比较甲、乙两瓶中植株的变化,可以说明:__ __ 。
②小明在上述探究基础上,回家用土壤浸出液栽培了一株天竺葵,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栽培的天竺葵生长情况不理想,甚至出现了烂根,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 _。
24.把一段带叶的茎放在盛有水的锥形瓶内(如图一所示),并向锥形瓶内滴加几滴红墨水,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3~4小时后,取其茎进行横切(如图二所示),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变红的结构是_ _,图二中变红的结构是[ 2(或5) ]__ __。这一实验说明了植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 2 ]__ __输送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
(2)图二中的[3]是__ __,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属于_ (3)该实验中,将带叶的茎放在阳光下照射,其目的是使叶片上的气孔__ __,以利于水分的散失,从而提高植物的_ __作用,缩短实验时间。
25.分析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①可以用于探究_ _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2)装置②可以用于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_ _。
(3)装置③中塑料袋内壁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 作用。
(4)设置如装置④的多组实验,结果都是刚刚接触水面的种子正常萌发,其他的种子均不能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 __等环境条件。
三、实验探究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25分)
26.华北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科研人员为弄清到底是缺哪种元素诱发苹果小叶病,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洗净根部的苹果幼苗分成三组;
②配制适量的完全培养液放入培养缸A,在培养缸B、C中分别加入相应的培养液;
③将三组苹果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培养缸中;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并分析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
(1)实验中对苹果幼苗的选择上的要求是__ _。
(2)步骤②中培养缸B、C的培养液应如何配制?
_ _(3分)。
(3)将苹果幼苗根部洗净的目的是_ _。
(4)若出现 的实验现象,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既与缺镁有关,又与缺锌有关。
27.小金根据植物叶片气孔越多,蒸腾作用速率越快的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了某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量的关系。
实验步骤:
①取4支长势良好且叶片数量和表面积相同的某种植物相同部位的枝条,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
②甲枝条不进行处理,乙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凡士林能封闭气孔),丙枝条每片叶子的上表皮涂上凡士林,丁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
③将4支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
④将4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四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四个装置置于相同的阳光照射下,相同时间后称得硅胶干燥胶片的质量分别增加Δm甲、Δm乙、Δm丙、Δm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中加入油形成油层的目的是 __。
(2)实验测得Δm甲>Δm丙>Δm乙>Δm丁, 请判断该植物叶片上表皮气孔数 __(填“多于”或“少于”)下表皮气孔数。
(3)小金还利用该实验装置研究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的水占据植物总吸水量的比例,你认为小金还要测量的是__ _(3分)。
28.为了测定长、宽、高分别是4 cm的某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小乐和小欢分别开展了以下实验。
小乐: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__ __,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用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
小欢:将该土块捣碎装入量筒内,使土壤表面保持平整,再取一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量筒内壁缓慢地向量筒内注水,快要浸没土壤时,再换用滴管向量筒内滴水至土壤刚好浸没,如图乙所示。记录用水体积为V3。
(1)根据实验目的,请在小乐实验方案的空缺处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根据小乐的实验,该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为_ 。小乐在向放有铁块的烧杯中注水时,不慎有少量水溅出,会导致测得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__ 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小欢认为自己的实验方案更加简便,请你结合实验目的评价小欢的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 (3分)。
四、解答题(共15分)
29.(7分)浙江一农业种植园采用“空气种菜”,种植过程中不建水池,蔬菜不沾地,蔬菜产量比普通种植的高五倍,且品质优良(富含多种有益元素且污染少)。
材料一:“空气种菜”又称“无土种菜”,蔬菜种植在六棱小棚中,高3米,仅占地1.5平方米。蔬菜固定在中间的立柱上,蔬菜叶面统一朝向外侧(如图甲)。
材料二:“六棱柱”小棚顶端安装四个喷头(如图乙) ,喷头定时定量向小棚内植物根系的表面喷洒气雾状“营养液”。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供给的营养液成分也会有所调整。
材料三:外层的透明纱罩(不完全密封),能够阻止害虫进入,在光照特别强烈的时候,还起到遮光作用。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空气种菜”能提高蔬菜的产量与品质作出科学解释。
30.(8分)把萝卜块放入浓盐水中,萝卜块会皱缩。把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青菜会变挺。这些都是生活常识,其中蕴含着科学道理,启迪我们去思考。
(1)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什么要将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_ __。
(2)将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青菜会变挺的科学原理是:当外界溶液的浓度__ _(填“高于”或“低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细胞涨大,所以变挺。
(3)现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4.5%的氯化钠溶液,将它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多少毫升?
植物与土壤
[时间:90分钟 分值: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小王取两个相同的量筒,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铁块和土壤,发现完全浸没两者时,土壤中加入水的体积要大于铁块中的体积,这说明( B )
A.土壤中含有水分 B.土壤中含有空气
C.土壤的密度大于铁块 D.土壤容易形变
2.我国南方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的说法,竹笋最初钻出地面时就与长成后的竹子粗细相同。这说明竹茎的结构中没有( B )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3.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这些基本条件是( B )
①无机盐 ②空气 ③水分 ④二氧化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如图所示,两株长势相同的同种幼苗,按如图方法处理后,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土壤浸出液中,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B.该实验证明了根尖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
D.土壤浸出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实验现象越明显
5.“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B )
A.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B.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6.关于叶的结构和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C )
A.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都有叶绿体
C.多数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
D.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
7.温室大棚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措施中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B )
A.给温室内农作物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部的呼吸作用
B.适时给温室内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C.白天温室内人工补充二氧化碳气体——有利于光合作用
D.温室内尽量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8.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小明根据所学科学知识及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量的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开花了。请问小明施加的化肥是( B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和钾肥
9.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D )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
B.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
C.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
D.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
10.如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
B.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b为二氧化碳
C.水在植物体内沿着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的路径运输
D.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储存的能量最终来源于阳光
11.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B.构成土壤的物质只有固体和液体
C.既通气、透水,又能保水、保肥的土壤是壤土类土壤
D.土壤中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12.如图所示,将生长良好的甲、乙、丙3盆植物放在阳台上,甲盆定期浇适量的水,乙、丙两盆不浇水。15天后,甲、丙两盆植物均存活,乙盆植物枯死。对此实验,下列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 A )
A.乙盆植物因缺水枯死
B.仙人掌能存活是因为发生了变异
C.若给仙人掌定期浇水,其叶将转变成阔叶
D.阔叶植物能进化成仙人掌等叶成刺状的植物
13.近期杭州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许多道路边的绿化带新移栽了一些树木。有关移栽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保留所有叶片移栽,可充分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用土填实根部,不留空隙,可使根充分接触土壤而快速生长
C.移栽时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树木相互争夺阳光、水、养分
D.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水和养分,针头应插入茎的髓部
14.图中的箭头表示不同物质的运动方向,其中a、b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c、d可通过叶柄进出叶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在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c通过导管运输,d通过筛管运输
B.在黑夜里,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时,a表示氧气,d表示二氧化碳
C.在光照下,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时,c和d都表示水
D.在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机物
15.做“茎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实验时,需要选用带叶的枝条,才能观察到红墨水在导管内的运输情况,这是因为( B )
A.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水分、无机盐
B.叶的蒸腾作用是茎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
C.叶片呼吸作用放出的能量是茎吸收和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
D.茎细胞生活所需的有机物是由叶片供给的
16.某同学将甲、乙两盆相同的天竺葵放在阳台上,甲盆每天浇大量的水,乙盆每4~5天浇一次水。一段时间后,甲盆天竺葵开始发黄落叶,而乙盆生长正常。造成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B )
A.影响了蒸腾作用,造成叶片受伤
B.造成土壤缺氧,影响天竺葵的呼吸作用
C.造成土壤缺少二氧化碳,影响天竺葵的光合作用
D.造成土壤中矿物质缺乏,影响叶的生长
17.生态球是家庭中常见的绿化美化饰品,置于阳台上,能较长时间稳定存在。下面是生态球一天内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其中正确的是( B )
A. B.
C. D.
18.为证明土壤微生物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四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下列更能说明问题的方案是( C )
A.甲组放在烧烤过的土壤中,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
B.甲组灭菌后放在烧烤过的土壤中,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
C.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烧烤过的土壤中,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
D.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烧烤过的土壤中,乙组接种上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
19.植树节当天,同学们积极参与植树活动,以下是几位同学的谈话,观点正确的是( C )
A.甲说:“种树后,枝叶都不能剪掉,以免植物死掉”
B.乙说:“土壤比较干,要浇多点水,越多越好”
C.丙说:“植树不能太密集,要合理密植,才能充分利用光能”
D.丁说:“移栽树苗时,根带的泥土太脏了,我把根洗得很干净”
20.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D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⑤无机盐的运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21、22、24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
2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观察完“蚕豆叶片下表皮的保卫细胞与气孔”的实验后做了进一步的探究,探究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与气孔开闭之间的关系。已知:保卫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吸水,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失水。请你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帮助设计以下实验,并得出相应结论。
(1)材料用具:显微镜、镊子、刀片、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蒸馏水、0.3 g/mL的蔗糖溶液、新鲜蚕豆叶片。
(2)实验步骤:
步骤1:取载玻片A和B,在A的中央滴加蒸馏水,在B的中央滴加蔗糖溶液;用__镊子__撕取蚕豆叶片的下表皮两块,分别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液滴中,盖上__盖玻片__;
步骤2:将制好的装片分别置于__显微镜__下,观察其气孔的开放或关闭状态。
(3)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如果观察到气孔在蒸馏水中处于开放状态,在蔗糖溶液中处于关闭状态;则可说明:保卫细胞__吸水__使气孔开放,保卫细胞__失水__使气孔关闭。
(4)观察蚕豆叶片气孔的实验时,从叶片的背面撕取材料,其原因是__气孔在下表皮分布得比在上表皮分布得要多,用镊子撕取叶片的下表皮,比较容易观察到气孔的结构__。
22.一位同学选取三株植株大小、长势都相同的天竺葵幼苗,栽种在装有沙子的花盆里,分别贴上A、B、C标签,进行实验:A盆施加适量的复合化肥(即按比例将氮、磷、钾肥混合而成);B盆仅施加适量的单一成分化肥(如含氮化肥);C盆则不施加任何肥料,在以后的养护过程中给予的水分、光照和放置的地点等都相同;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比较这三株幼苗的生长情况。
(1)这位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探究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无机盐__。
(2)构成对照组的分别是__A和B__、__A和C__、__B和C__。
(3)实验结论是__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__。
23.某校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科技小组的同学在园内移栽花卉时,采取了以下措施:①选择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栽培;②剪掉移栽植物的部分叶片;③让移栽花卉的根部尽量带一个“土坨”。其中①②措施都是为了__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__,保证移栽植物的正常水代谢;③是为了__减少对植物的幼根和根毛的损伤__,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2)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的影响,同学们在园内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两株健壮天竺葵幼苗,分别放在甲、乙两瓶不同的液体中培养,并观察、测量其发生的变化,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植株 培养液 (500毫升) 实验前 质量(克) 实验后 质量(克) 生长情况
甲 蒸馏水 92 116 矮小、纤细、 叶色变黄
乙 土壤 浸出液 91 258 茎粗、枝多、 叶色浓绿
①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无机盐__;通过比较甲、乙两瓶中植株的变化,可以说明:__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__。
②小明在上述探究基础上,回家用土壤浸出液栽培了一株天竺葵,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栽培的天竺葵生长情况不理想,甚至出现了烂根,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没有及时更换土壤浸出液__。
24.把一段带叶的茎放在盛有水的锥形瓶内(如图一所示),并向锥形瓶内滴加几滴红墨水,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3~4小时后,取其茎进行横切(如图二所示),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变红的结构是__叶脉__,图二中变红的结构是[ 2(或5) ]__导管(或木质部)__。这一实验说明了植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 2 ]__导管__输送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
(2)图二中的[3]是__形成层__,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属于__分生__组织,该组织细胞经过分裂向外可形成[ 4 ]__韧皮部__。
(3)该实验中,将带叶的茎放在阳光下照射,其目的是使叶片上的气孔__张开__,以利于水分的散失,从而提高植物的__蒸腾__作用,缩短实验时间。
25.分析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①可以用于探究__二氧化碳__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2)装置②可以用于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__氧气__。
(3)装置③中塑料袋内壁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蒸腾__作用。
(4)设置如装置④的多组实验,结果都是刚刚接触水面的种子正常萌发,其他的种子均不能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__等环境条件。
三、实验探究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25分)
26.华北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科研人员为弄清到底是缺哪种元素诱发苹果小叶病,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洗净根部的苹果幼苗分成三组;
②配制适量的完全培养液放入培养缸A,在培养缸B、C中分别加入相应的培养液;
③将三组苹果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培养缸中;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并分析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
(1)实验中对苹果幼苗的选择上的要求是__同一品种且长势相近、苗龄相同、健康的苹果幼苗__。
(2)步骤②中培养缸B、C的培养液应如何配制?
__全营养液缺锌或缺镁的等量培养液各一份__(3分)。
(3)将苹果幼苗根部洗净的目的是__防止土壤中含有的镁、锌元素对实验产生干扰__。
(4)若出现__B、C两缸内苹果幼苗都表现出小叶病,A缸内苹果幼苗生长正常__的实验现象,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既与缺镁有关,又与缺锌有关。
27.小金根据植物叶片气孔越多,蒸腾作用速率越快的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了某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量的关系。
实验步骤:
①取4支长势良好且叶片数量和表面积相同的某种植物相同部位的枝条,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
②甲枝条不进行处理,乙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凡士林能封闭气孔),丙枝条每片叶子的上表皮涂上凡士林,丁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
③将4支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
④将4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四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四个装置置于相同的阳光照射下,相同时间后称得硅胶干燥胶片的质量分别增加Δm甲、Δm乙、Δm丙、Δm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中加入油形成油层的目的是__防止水分蒸发干扰实验__。
(2)实验测得Δm甲>Δm丙>Δm乙>Δm丁, 请判断该植物叶片上表皮气孔数__少于__(填“多于”或“少于”)下表皮气孔数。
(3)小金还利用该实验装置研究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的水占据植物总吸水量的比例,你认为小金还要测量的是__锥形瓶内剩余的水的质量__(3分)。
28.为了测定长、宽、高分别是4 cm的某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小乐和小欢分别开展了以下实验。
小乐: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__换用滴管向烧杯中滴水__,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用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
小欢:将该土块捣碎装入量筒内,使土壤表面保持平整,再取一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量筒内壁缓慢地向量筒内注水,快要浸没土壤时,再换用滴管向量筒内滴水至土壤刚好浸没,如图乙所示。记录用水体积为V3。
(1)根据实验目的,请在小乐实验方案的空缺处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根据小乐的实验,该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为__×100%__。小乐在向放有铁块的烧杯中注水时,不慎有少量水溅出,会导致测得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__偏小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小欢认为自己的实验方案更加简便,请你结合实验目的评价小欢的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不合理,将土块捣碎改变了土块的疏松程度,从而改变了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合理即可)__(3分)。
四、解答题(共15分)
29.(7分)浙江一农业种植园采用“空气种菜”,种植过程中不建水池,蔬菜不沾地,蔬菜产量比普通种植的高五倍,且品质优良(富含多种有益元素且污染少)。
材料一:“空气种菜”又称“无土种菜”,蔬菜种植在六棱小棚中,高3米,仅占地1.5平方米。蔬菜固定在中间的立柱上,蔬菜叶面统一朝向外侧(如图甲)。
材料二:“六棱柱”小棚顶端安装四个喷头(如图乙) ,喷头定时定量向小棚内植物根系的表面喷洒气雾状“营养液”。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供给的营养液成分也会有所调整。
材料三:外层的透明纱罩(不完全密封),能够阻止害虫进入,在光照特别强烈的时候,还起到遮光作用。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空气种菜”能提高蔬菜的产量与品质作出科学解释。
答:“空气种菜”小棚占地面积小,使单位面积土地种植量增加,提高产量;每一棵蔬菜叶面朝外,受到的光照更充足,光合作用速率增大,产生有机物更多,提高了产量;喷雾器喷洒雾状营养液,增大了根部和营养液接触面积,保证每一棵蔬菜都接收到充分的养分和水分,提高蔬菜品质;外层的纱罩能防止虫害,减少农药用量,提高蔬菜品质;外层的纱罩会在光照特别强烈的时候部分遮光,防止因蒸腾作用过强,失水过多,而使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不同时期植物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由营养液精准供给,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
30.(8分)把萝卜块放入浓盐水中,萝卜块会皱缩。把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青菜会变挺。这些都是生活常识,其中蕴含着科学道理,启迪我们去思考。
(1)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什么要将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__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自然形状__。
(2)将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青菜会变挺的科学原理是:当外界溶液的浓度__低于__(填“高于”或“低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细胞涨大,所以变挺。
(3)现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4.5%的氯化钠溶液,将它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多少毫升?
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m。
100 g×4.5%=(100+m)×0.9%,
解得m=400 g,V===400 cm3=400 mL。
答:需加水400 mL。